研究生: |
劉秀滿 |
---|---|
論文名稱: |
桃園縣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許添明 Sheu, Tian-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0 |
中文關鍵詞: |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師評鑑 、國民中學 |
英文關鍵詞: |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teacher eva1u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1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於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的意見包括試辦教師專業展評鑑的目的、基本精神、實施原則、評鑑組織、評鑑內容、評鑑規準、評鑑方式、評鑑途徑、評鑑結果的處理以及評鑑的配套措施十個層面的支持度,以及對整體試辦教師專業展評鑑內涵的認同度,並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教育人員包括性別、年齡、現任職務、服務年資、最高學歷、學校規模,對於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內涵支持度或認同度的差異情形,同時探討教育人員對於試辦教師專業展評鑑所關注相關課題的意見。
為回答研究問題並進而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量化問卷調查法為主、輔以質性教育人員訪談法為輔的研究方法,進行實徵研究。研究者以自編「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意見調查問卷」,對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主任、組長、導師及專任教師實施調查研究,共計發出問卷967份,回收問卷645份(66.7%),有效問卷563份(87.3%)。研究調查所得之資料以SPSS 12.0 for Windows 電腦套裝軟體進行平均數、標準差、t 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並以雪費法(Scheffe’smethod)進行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分析討論,並輔以訪談資料,獲致結論有:教育人員的意見,多數贊同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各層面與整體內涵;部分不同背景變項教育人員,對部分試辦評鑑內涵的意見達顯著差異;面對相同的法令,教育人員各自表述的弔詭現象,教育當局應正視試辦評鑑法源依據爭議性的挑戰;暢通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溝通管道,以提升教師評鑑資訊掌握度;不同職務教育人員對試辦評鑑政策的理解與因應,存在個別差異;教育人員主觀預期推動評鑑必須面對與解決諸多課題;推動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需要整備相關配套措施。
The substanc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the opinions of the teaching staff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about 「MOE Subsidy Programs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cluding 10 aspects of the purpose,
basic concept, applied principles,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contents,
evaluation criteria, evaluation methods, evaluation channels, the disposal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evaluation supplementary measur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ntirety experimenta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eanwhile, to
discuss the support differences of experimenta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for the teaching staff in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sex, age, school position,
teaching yea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school scale.
In order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the first and the qualitative
teaching staff interview as the second. The above two research methods are to do the
empirical study. The researcher takes the hand-out questionnaires 「The survey of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for the teaching staff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to Taoyuan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directors,
group leaders, homeroom teachers, subject teachers to do the survey research. The
total distributed questionnaires are 967, and the take back questionnaires are 645.
(66.7%),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are 563.(87.3%). The data of the research survey
is from the SPSS 12.0 for Windows, the computer package software, to find out the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independent samples, and use
Scheffe』 method to do the unplanned comparison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statistics.
And the interview materials to get the follow conclusions :1. Most of the teaching staff agree with the each aspect and the whole opinions about the experimenta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2.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opin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er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the teaching staff of different background.3.The challenges of facing the controversy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tes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program.4.Developing 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program to improve that teachers can get the information of evaluation. 5.The differences of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f the evaluation policy between educators in different positions.6.Predicting positively ab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when executing the evaluation program 7.Impelling the testing evaluation policy needs to maintain related supplementary measure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04)。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85-100。
丁一顧、簡賢昌(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黨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8,213-239。
丁一顧(2006)。教師進階制度規劃與實施之雛議---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談起。中等教育,57(5),60--77。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2007)。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王如哲(2007)。教師評鑑方案建構之英國制度分析。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之「東亞教育評鑑論壇:新興議題及挑戰」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保進(1998)。大學教學之品質保證機制:教學評鑑系統。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辦「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二十一世紀大學的管理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保進、王俊凱(2003)。從標竿化探討教師績效評估。教育資料與研究,53,20-27。
王家通(編譯)(1979)。比較教育學導論。高雄﹕覆文書局。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概念與實施策略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4,173-200。 卯靜儒(2007,10)。美國教師評鑑方案之制度分析—以加州和威州為例。論文發表於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之「東亞教育評鑑論壇:新興議題及挑戰」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伍振鷟(1976)。聯合國文教組織關於教師地位建議案。臺北:中國教育學會。
朱淑雅(1998)。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效標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朱芳謀(2004)。屏東縣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作者。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臺北市。
李匡雲(2006)。國小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宗立(2002)。教師評鑑的理念。屏縣教育季刊,11,7-12。
吳武典(2004)。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論問題與革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頁3-24)。臺北:學富文化。
吳政達(2002)。國民中小學教師評鑑政策實施之可行性評估。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台北市。
吳清山(1994)。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臺北:五南。
吳清山(1996)。全面品質管理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48,7。
吳清山(1999)。教育基本法重要內涵與評析。臺北:五南。
吳清山(2000)。學校績效責任的理念與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6,3-13。
吳清山(2000)。全面品質管理在教育評鑑上的應用。北縣教育雙月刊,35,27-31。
吳清山(2003)。為下一代選擇好老師-小學培育師資理念的分析。論文發表於「我國小學師資培育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臺中師範學院。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27,5-17。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刊,3,1-28。
吳清山、林天祐(2004)。評鑑倫理。教育研究月刊,128,152。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會議論文集」(頁177-192),臺北市。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18。
吳衛東、駱伯巍(2001)。教師的反思能力結構及其培養研究。教育評論,1,33-35。
吳璧如(2000)。教師效能感之內涵分析。研習資訊,17(5),57-66。
沈姍姍(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與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103-128。
余榮仁(2000)。學校本位教師評鑑之研究—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省性合作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余昆旺(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珀(2001)。教學視導。臺北:五南。
李國偉(1996)。教育基本法理念分析。教改通訊,17,8-11。
呂玉珍(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呂木琳(2006)。談教師專業評鑑制度。教育部95年度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討會手冊,95,8-16頁。
呂木琳(1998)。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林煥民(2007)。我國推行教師專業評鑑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3,103--141。
林天祐(1999)。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5,19-22。
林天祐(2004)。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29,27—51。
林玉體(1980)。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志成(2002)。授能導向的專業發展評鑑。教育政策論壇,5(2),81-102。
林珊如(1999)。大學評鑑教學量表:編製及效度考驗。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2,295-322。
林清江(1979)。臺北市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專題研究。
林榮彩(2002)。高雄市教師專業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林松柏(2004)。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際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臺北:揚智。
施頂清(2004)。談教師評鑑。中等教育,55(3),124-129。
洪品劭(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育部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徐敏榮(2001)。教師評鑑行不行---教師評鑑問題之探討與因應之道。師友,403,46-49。
徐敏榮(91)。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7)。桃園縣國民中小學名冊。桃園縣,作者。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0)。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評鑑試行要點。高雄教育簡訊,21,8。
高雄縣政府公報(2005)。公立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修正總說明。高雄縣政府公報,冬字第2期,16-35。
高曉婷(2004)。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自我評鑑效能感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孫志麟(2002)。教師效能:三元模式的建構與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04,44-54。
孫志麟(2008)。理解與回應:教師評鑑試驗政策的實施。桃園縣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務主任會議手冊,97,10頁。
陳明印(2006)。國外教師專業評鑑介紹。教育部95年度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討會手冊,95,27-33頁。
陳明印、江姮姬(2006)。國外教師專業評鑑介紹。論文發表於教育部主辦之「教育部95年度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討會」。台北縣。
莊淇銘(2005)。教書外的專業。新臺灣新聞週刊,482,101。
教育部委辦國民小學教師基本能力研究委員會(1976)。國民小學教師基本能力研究報告。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教育部(1971)。公立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
教育部(1990)。公立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
教育部(2002)。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2004年1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3/sub02/03020101.htm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草案。 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手冊。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2007年11月10日,
http:://tpde.nhcue.edu.tw/download.htm
郭玉霞(1994),美國近年來教師評鑑的發展與革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頁239-254,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市:五南。
程為山(1985)。國中教師專業領導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台北市:心理。
曾憲政(2000)。以教學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港都文教簡訊,38,2-3。
張艷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美玉(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進修教育的經驗與反省。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允明(2000)。訂定「高雄市各級學校教師教學評鑑實施要點」說明。港都文教簡訊,38,11-14。
張清濱(1993)。臨床視導評述。國教輔導,30(3),16-20。
張新仁(2005)。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製。載於潘慧玲(2005)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91--130)。
張新仁(2004)。發展中小學教師評鑑工具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 ,29,247--269。
張新仁(2004)。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製。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德銳(2005)。形成性教師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芻議。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69--89)。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1996)。國小教師成績考核系統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德銳(2000)。師資培育與教師評鑑。臺北:五南。
張德銳(2004)。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9,169-194。
張德銳、李俊達(1999)。推動學校本位的教學視導與評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2,2-6。
張德銳、李俊達(2002)。美國小學教師職前培育制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19-34。
張德銳、丁一顧、許雅惠、陳信夫、李俊達、高紅瑛(2004)。臺北市中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一學年度試辦實施成效評鑑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1),101-126。
張德銳、張芬芬、邱錦昌、張明輝、熊曣、萬家春、鄭玉卿、葉興華、張嘉育、高紅瑛
李俊達(2002)。臺北市中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學年度實施成效評鑑報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張德銳、張芬芬、鄭玉卿、萬家春、賴佳敏、楊益風、張清楚、高永遠、彭天健(2000)。台北市中小學教學導師制度規劃研究。台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
張素偵(民95)。臺灣教育評鑑之文獻分析─以博碩士論文及期刊論文為主。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創刊號, 83-134。
張素貞、林和春(2006)。面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計畫:提升中小學教師參與誘因之研究。中等教育,57(5),36--57。
陳志成(2003)。教師成績考核制度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54,95-102。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聖謨(1998)。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研究,6,175-189。
陳玉鳳(1998)。屏東縣國民中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美玉(1995)。教師專業實踐理論極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4)。建立教師專業評鑑制度。師友,447,12-16。
黃耀輝(2001)。臺北縣國民中學實施教師評鑑制度可行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坤錦(2004)。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傅木龍(1998)。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及對我國之啟示。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游美惠(2002)。增能/增權/倍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楊姿怡(2005)。台灣與美國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評鑑機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楊麗珠(2005)。台中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評鑑意見之研究調查。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葉麗錦(2003)。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實施現況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葉連祺(2004)。中小學教師檢定政策評鑑模式之建構和應用—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教育資料集刊,28,351--371。
臺灣省各級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1947)。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春字第四期,53-56。
劉春榮(1998)。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國教天地,94,4--11。
劉春榮(2003)。革新概念的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教育論叢,2,113--114。
劉春榮(2004)。教育評鑑方案之建構。教育資料集刊,29,119--138。
劉慶仁(2002)。績效責任:美國教育改革的趨勢。現代教育論壇,7,154-165。
劉美慧、黃嘉莉、康玉琳(2007)。台灣教師評鑑制度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5(3),37--68。
蔡璧璉(199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慧玲(譯)(1989)。 Owens 與 Wolf的抗拮式的評鑑途徑。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評鑑的模式(頁301-322)。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2)。方案評鑑的緣起與概念。教師天地,117,26-31。
潘慧玲(2003)。從學校評鑑談到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北縣教育,46,32-36。
潘慧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1-36)。台北市:心理。賴麗珍(譯)(2006)。教師評鑑方法—結合學生學習的模式。台北市:心理。
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李孟文、蔡清田(1992)。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報告,NO.0017,1-189。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蔣興儀(1997)。權力、溝通與責任-教師會組織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清華、張麗麗(1997)。結合實習教師專業成長與評鑑---「教學檔案」的建構與應用。收錄於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09-240),屏東市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
蔡培村(2004)。教師職級制度的內涵及實施取向。教育資料集刊,28,319--348。
駱奕穎(2003)。國民小學教師績效評鑑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鍾任琴(1994)。教師專業的檢討。教師之友,35,29--35。
鍾任琴(2000)。教師專業權能之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臺北:五南。
戴永久(1994)。全面品質經營。臺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簡紅珠(1997)。專業導向的教師評鑑。北縣教育,16,19--22。
簡紅珠(2002)。建立教師評鑑文化。師友,426,11--15。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1998)。教育部八十六年度國民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專案研究計畫。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顏國樑(2003)。教師評鑑的基本理念、問題及作法。教育研究月刊,112,62-77。
顏國樑(2004)從教師專業評鑑導向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7--286。
羅清水(1999)。國小教師評鑑的概念與方法。國教學報,11,1-16。
羅國基(2006)竹苗地區國小教育人員對「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貳、英文部分
A Nation at Risk(1983). The in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n.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2(84), 113-130.
Acheson, K. A. & Gall, M.(1997). 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teachers(4th ed.). NY: Longm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s(1993). Appraisal and you. London: ATL.
Beerens, D. R.(2000). Evaluating teacher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Bereday, George Z. F.(1964).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ereday, George Z. F.(1967).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NY:Holt, Rineheat and Winston Inc.
Bolton, J. F.(1972).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s. Berkley: McCutchen.
Bradshaw, L. K., & Glatthorn, A. A.(2001). Tacher evaluation for better student learning. Lancaster, PA: Proactive.
Browder, L.(1994).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teacher empower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3(2), 137-153.
Chalker, J. P.(1980). A field test of implementing a differentiated system of teacher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in a selected suburban high school.
Cogan, M. L.(1973). Clinical supervis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Connecticut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 Ten indicators of a quality teacher evaluation plan.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5, from http://www.state.ct.us/sde/DTL/t-a/teacher_admin_eval/teacherevalquality10.htm
Connecticut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9). Guidelines for teacher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5, from http://www.state.ct.us/sde/DTL/t-a/teacher_admin_eval/commit.pdf
Danielson,C.(2001).New trend in teacher evaluation, ASCD:Educational
Leadership, 58(5), 12-15.
Danielson, D., & T. L. McGreal(2000). Teacher evaluation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lexandria, Virginia: ASCD.
Daresh ,J. C., & Playko M. A.(1992).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pre-service, induction,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s. Boston: Allyn & Bacon.
David, H.(1987). Appraising teacher performance in North Carolina.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4(7), 40-44.
Deily, M. P.(2002). Teaching quality viewed as crucial. Education Week, (42), 5.
Deming, W. E.(1986). Out of the crisis. Melbourne Syd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yce, B., & Showers, B.(1996). The evolution of peer co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3(6), 12-16.
Krajewski, R. J.(1976). Clinical supervision: To facilitate teacher selfimpro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9, 58-66.
Kreisberg, S.(1992). Transforming power – domination, empowerment, and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unenburg & Ornstein(200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3rd ed). CA: Wadsworth.
Maeroff, G. I. (1989). The principles of teacher empowerment. Education Digest, 54(6), 6-14.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3a).The Massachusetts Education Reform Act of 1993. Retrieved May 22, 2005, from http://www.doe.mass.edu/edreform/edreformreport/erprogrpt597-1.html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3b). Goals 2000 five year master plan. Retrieved May 22, 2005, from http://www.doe.mass.edu/edreform/5year/default.html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5a). 603 CMR 35.00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Retrieved May 22, 2005, from http://www.doe.mass.edu/lawsregs/603cmr35.html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5b).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and examples of descriptors. Retrieved May 22, 2005, from http://www.doe.mass.edu/lawsregs/603cmr35.html?section=ted
McColskey,W.&Egelson,P.(1993).Designing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that support professional growth. Washington, DC: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7662)
McGreal ,T.(1983) Successful teacher evaluation. Alexandria, Va.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 Future(1997). Doing what matters most: Investing in quality teaching. NY: Author.
Nsien, E.J.(1984). The perception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by experts and instructional
personnel in a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