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慧妙
Hsieh,Hui-Miao
論文名稱: 台北市和宜蘭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社區資源運用現況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by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nurses in Taipei city and I-Lan, country
指導教授: 賴香如
Lai, Hsiang-R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社區資源運用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resources,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school nur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學校護理人員社區資源運用之現況,並探討個人因素、學校因素與社區資源運用的關係。以台灣省公立學校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護理人員為母群體,利用立意取樣法,選取台北市和宜蘭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為研究樣本,研究工具採結構式問卷,以郵寄施測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最後獲得有效樣本為190份(佔88.5%),其重要結果分述如下:

    一、 研究對象運用社區資源者從事健康服務工作約有六成。其中在進行健康促進活動和傳染病管制時運用社區資源最多,佔八成以上;其次教職員工保健和緊急事故傷害處理各佔七成;健康檢查及缺點矯治則有五成;特殊學生保健和健康中心設施的充實最少,佔四成。而運用社區資源單位以醫院或診所、衛生所和學生家長為主;運用社區資源的種類則以人力最多,其次是物力,而財力最少。

    二、 研究對象社區資源運用情形與年齡愈高、校護年資久、有運用的經驗、運用社區資源的感覺良好、社區資源訊息來源總數愈多、對社區資源分佈愈瞭解、覺知社區資源對學校護理人員的重要性和人際溝通能力愈佳者,運用社區資源越佳。

    三、 學生人數愈多、行政愈支持、教職員工人數愈多、學校護理人員數少者較會運用社區資源。

    四、 運用社區資源的經驗、社區資源訊息來源總數、學校所在縣市,對整體社區資源運用的解釋力為21.6%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by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nurs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lso, we want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factors, school facto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study population were school nurses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nurses in Taipei city and I-Lan country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re were 190 valid samples (the successful rate of 88.5%).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rate of application community resources by the subjects was 60 %. . Of thes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 health promotion and control of contagious disease were more than 80%. 2nd in frequency is school staff health care and emergency accident care (70%). Health examination and correction of deficient services at 50%.Care of special disease students and full usage of health center facilities is the least at 40 %. Of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most commonly used is the hospital or private clinics, followed by public health center and student parents. Of the different community resources used, manpower stand highest, followed by suppli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

    2.Significant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nclude higher age, longer school nursing work experience, experiences in using community resources before, feeling good in using community resources, amount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greater understanding how community resources are divided, importance of the school nurse in the commun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in the community.
    3.Significant school factors include the number of student population, extend of administrative support, greater number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staff, and lesser number of school nurses.

    4.Experiences in usag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community information source, location of the school whether in the city or provincial site, could explain 21.6% vari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假設………………………………………………5 第五節 名詞界定………………………………………………6 第六節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校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與職責…………………11 第二節 社區資源運用……………………………………… 23 第三節 社區資源運用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40 第五節 施測過程………………………………………………47 第六節 資料處理………………………………………………4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各變項之描述性統計…………………………………51 第二節 個人因素與社區資源運用的關係……………………70 第三節 學校因素與社區資源運用的關係……………………86 第四節 個人因素和學校因素與社區資源運用的預測力……97 第五節 學校護理人員運用社區資源的困難和建議………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1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11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17西文部份…………………………………………………………121 附錄 附錄一 開放式引導問卷………………………………………124 附錄二 專家效度名單…………………………………………125 附錄三 專家審查函……………………………………………126 附錄四 預試問卷………………………………………………127 附錄五 正式問卷………………………………………………153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2003)。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台北:行政
    尹祚芊、楊瑞珍(1998)。全國中小學護理人力評估之研究計畫。台北:教育部。
    王彥程(2000)。台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夠之研
    究。長榮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朱岑樓(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江亮寅(1995)。社區工作。載於江亮寅、曾華源、田麗珠合著: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仁宇、彭秀英(1999)。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制度的建構與發展。學校衛生,35,100-109。
    吳俊靚(2003):學校建築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以竹山鎮國民中小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吳麗琴(2001)。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寶珠(1983)。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學校護士角色及工作困難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宗派(2000)。探討社區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會發展季刊,89,
    53-61。
    李建興(1979)。小學與社區。台北:正中。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增訂三版。台北:巨流。
    林上青(2001)。由營造健康社區看基層衛生組織。護理雜誌48(1),36-42。
    林旭龍(1997)。日本國民健康促進計畫現況與探討。學校衛生,31,60-73。
    林頂(1992)。如何將公共衛生資源應用在學校衛生工作中。學校衛生,21,41-49。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唐學斌(1972)。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孫邦正(1958)。如何利用社區資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徐震、林萬億(1986)。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徐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院衛生署。
    張方杰(1986)。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台北:東華。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雅文(1998)。學生健康與學校衛生。厚生雜誌,5,26-29。
    張新松(1983)。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張碩玲(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學校衛生工作指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中華民國學校衛生法。台北。
    教育部體育司網站(2003年7 月2 日) 。衛生保健。http://www.edu.tw/physical
    許文忠(2003)。台彎偏遠地區國民中學社區資源運用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未發表,台中
    許君強、林莉茹(2004)。健康促進與創造資源。台北:台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許翠媛(1998)。從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觀談「親職教育、親師合作和學校社區化」。北縣國教輔導,6,60-63。
    郭薏萍(1998)。台灣省國民小學校護之在職教育需求評估。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10(2),109-116。
    陳洸艟、周千惠、張淑玲、陳星壁、曹文仲、彭嘉玲(2000)。探討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以大專院教衛生保健工作為例。親民學報,4,108-114。
    陳熔釧(1996)。國民小學與社區溝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慧霞、許俊傑(2002)。臺灣與美國學校衛生護理之比較。台灣醫學,6(4),590-596。
    陳麗麗、李卓倫、楊文惠、賴俊雄(1999)。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學學校衛生工作之評估。中國醫藥學院雜誌,8(2),77-90。
    曾兆興(2003)。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黃文琇(2002)。台北市國小學童父母對學校衛生工作的期望與學校護士對學校衛生工作認知之研究。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黃世孟、李永展(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黃松元(1990)。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台北:師大師苑。
    黃松元(1995)。教師健康促進。學校衛生,26,38-43。
    黃松元(2003)。我國學校衛生之發展。學校衛生,42,59-80。
    黃奕清(2000)。學校體育和健康促進。學校體育雙月刊,10(4),16-19。
    黃維憲(1994)。社區。載於白秀雄、李建興、黃維憲、吳森源合著:現代社會學,435-461。台北:五南。
    黃璉華、左如梅、藍美玉、尤嫣嫣、李碧霞、黃秀媚(1998)。學校衛生 護理。台北:華杏。
    詹棟樑(1997)。學校社區化的兒童教育因素。教育資料與研究,15,19-20。
    劉兆祐(1990)。國語辭典。台北:超群。
    劉秀枝(2002)。台灣與新加坡學校理工作及角色功能之差異性。校護心傳,8,51-55。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蔡銘津(2000)。社區輔導資源的認識與應用。諮商與輔導,180,2-5。
    鄭熙彥(1985)。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
    鄭麗貞(1997)。我國學校衛生護理的現況。護理新象,7(1),2-9。
    龍冠海(1973)。社會學。台北:三民。
    謝玉新(1993)。透過社區發展運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社會福利,108,29-30。
    蘇妃君(1992)。臺灣北區國民中小學護士專業素養及未來培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
    蘇瑞卿、陳彥宇(1993)。中小學學生健康檢查之探討—以台北市實施為例。學校衛生,22,55-58。

    西文部份

    Brunner,E.De.S.& Hallenbeek,W.C.(1995).American society:
    Urban and Rural Patterns.New York:Harper and Row.

    Duncan,P.&Igoe,J.B.(1998).School Health Service.In Eva Marx & Susan Frelick Wooleg(eds).Health Is Acudemic, p.p169- 194.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Goetz,P.W.(Ed.)(1990).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3,
    Chicago:Enyclopedia Britannica.
    Grolier Incorporated.(1989).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17.
    CT:Grolier.
    Kolbe, L. (1996).全國性暨國際性學校衛生計畫改進策略。學校衛生,28,33-36。
    Kozlak,L.A.(1992).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programs:The challenge for school nurse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2(10),475-476.
    Kuper,A.& Kuper,J.(Ed.)(1985).The social science Enyclope-
    dia.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aurent, C. (1992). Lessons of a century. Nrsing Time,88(36),30-31.
    Lightfoot, J.,& Bines,W.(2000).Working to keep school children healthy:the complementary roles of school staff and school nurse.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edicine,22(1),74-80.
    Lloydj, K.,Laura, K.,& Nancy, D. B.(2001).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SHPPS)2000.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1(7),253-359.
    Miller, G. R.(1976).Introduction ,In Exploration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Ming-huey.J.(2003).A study of sexuality education performa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nurses in Taipei.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1(1),47-56
    Montgomery, B.(1988).Quality communication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Hanh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New York:Wiley,343-359.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Nurses,Inc.Standdards of Professional School Nursing practice .Scarborough,Maine: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Nurses,Inc;1998.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Nurses:professional school nurs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education, certification,and licensure,2003;http://www.nasn.org /positions/roles.htum.
    Oda, D. S. (1991) The invisible nursing practie. Nursing outlook,39(1),26-29.
    Poston,R.W.(1953).Democracy is You:a guide to citizen action.
    Proctor, S. T., Lordi, S. T.,& Zaiger,D. S. (1993).School nursing practice-Role and standards. Scarborough, ME.: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Nurse,Inc.
    Saxe, R.W.(1975).School-commuity inteaction. Calfornia:
    McCutchan.
    Sergiovanni,T.J.(1994). Buli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troup,H.H.(1952).Community welfare organization.New
    York:Harper & Row.
    Wald, S. J. (1981). School nursing:A framework for practice. St. Louis: Mosby.
    Wheeler,M.D.,Lani(2003).Asthma management in schools.FDA Consumer;7(2),1-40.
    WHO(1986).WHO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2003.7.2)
    http://www.monash.edu.au/health/course-manual/health.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