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孔炳奭 |
---|---|
論文名稱: |
《禮記》與《墨子》喪葬思想比較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關仕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3 |
中文關鍵詞: | 禮記 、墨子 、喪葬 、禮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禮」是整個先秦時代社會生活層面的集中表現。其中喪禮是人類獨有的一種社會活動和文化行為,又是中國歷史和文化中最精密、最重要的一個大題目。為秋戰是中國歷史上變化極大的時代。在思想方面最明顯的就是百家爭鳴。所以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家興起,而實際上可以左右社會民心的是所謂的顯學的儒家和墨家。雖然當時儒家、墨家的聲勢同為一世之顯學,但是儒、墨二家的對立和衝突也非常明顯。尤其是禮樂方面。
《禮記》記載戰國中期至西漢中期儒家學者的禮學思想,重在制度儀節的施行和內在精神的闡釋。其中關於喪禮方面談到的幾乎佔據了《禮記》四分之一的篇章。而墨子思考的起點,根本與儒家不同。比如,儒家主張維持厚葬,墨子卻主張節葬。儒家重視樂,墨子卻非樂。而且墨子講的道理,都是站在大眾利益跟功利,以及理性的立場,所以對古代禮樂的批判性與殺傷力也格外強烈。因此本論文以《禮記》與《墨子》為研究範圍,並以相關文獻為輔助材料。
第一章、諸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範圍。
第二章、先秦喪禮的起源與發展,討論喪禮的起源、喪葬習俗發展趨勢,三年之喪記源、厚葬薄葬交織的喪葬風氣。
第三章、《禮記》的喪葬理論,喪禮的醞釀雖然由來已久,不過自進入夏商時期,喪葬不僅程序化、系統化,而且也已經制度化,從《周禮》、《儀禮》、《禮記》等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至少在西周,喪禮已經跟政治制度以及社會、人文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本章探討《禮記》喪禮理論的形成背景,說明其意義和功能,然後再說明繁瑣的喪禮儀式節目。
第四章、《禮記》喪服制度。所謂喪服,就是哀掉死者而穿的特殊衣帽跟服飾。而且喪服制度,是依據生者跟死者關係的親疏貴賤而制定的一套嚴格的喪葬等級制度,這可說是中國古代等級制度的一個縮影,同時為儒家喪禮的重要成分。因此,此章先行請述喪服制度的起源及其演變,然後依據喪服制度的內容,探討喪服的精神跟其等差,並提出與宗法制度的關係。之後再陳述喪生活的主要規定。
第五章、《墨子》喪葬觀。墨子認為厚葬久喪必然會帶來勞民靡財、傷生害事的後果,繁飾禮樂也影影到士君子的聽獄治政跟老百姓的作息,這兩者都屬無用之舉,因此必須加以限制。墨子特別提出薄葬短喪理由,一方面是為了約束當時統治在喪禮方面的過分奢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批評儒家的厚葬久喪、繁飾禮樂論。墨子主張「薄葬短喪」,確實是難能可貴之舉。他的這一思想對現代進行喪葬也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因此,本章先說明《墨子》節葬觀的形成背景和特質,然後論述其內容。之後再探討墨子節葬觀的特點。
第六章、《禮記》與《墨子》喪葬觀的異同。喪禮在《禮記》中所論篇幅最多,在所有的禮中,最為繁雜瑣細,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整個社會通過親親、尊尊而結為有序的整體。墨子從現實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認為凡是有益於民、有益於國的就支持,凡是無益於民、無益於國的就取締,喪禮也不例外。因此墨子不但積極地提倡「薄葬短喪」,並且針對儒家所大力進行的三年喪仔仔細細地提出批駁。《禮記》和《墨子》對喪禮必定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因此本章從〈天命觀〉、〈鬼神觀〉、〈孝道觀〉、〈生死觀〉四個部分來比較分析。
第七章、結論。探討喪禮的重要性、節葬觀的必要性,以及喪禮的現代意義。喪禮的制定為了在人情上具備調節與文飾的功能,至於其對於喪禮的基本態度,都本於「仁」和「中道」,「稱情而立文」、「立中制節」且可權宜施之,此就是《禮記》喪禮的基本觀念。《墨子》是以平民的立場,建立有利於平民階級的政治哲學。因此「薄葬短喪」並不是對死者的不會敬,而厚葬久喪對死者也沒有太多的意義或好處,只要能夠讓死者入土為安,親人表現適當的哀傷,並且按時祭祀,不志祖先的德澤,就是孝道的表現。所以薄葬也許比較符合現代繁忙的工商社會。
本論文主要參考書籍之排列方式,按照作者或編者之時代排序,若遇相同時代者,則依照出版年先後排序。
範例:』
一。書籍類:
書名,(作者年代).作者,出版地,出版單位,(版本),出版年月。
二。論文類:
(一)學位論文
論文題目,作者,畢業學校及學位,完成年。
(二)期刊論文
論文題目,作者,期刊名稱及卷期,出版年月。
一、古籍類
《呂氏春秋》,周.呂不韋撰,漢.高誘注,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韓非于》,周.韓非撰,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戰國策》,漢.高誘注,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新書》,漢.賈誼,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六八年三月。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臺北,天工書局,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史記會注考證》,漢.司馬遷,日.攏川資言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論衡》,漢.王充,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木》,漢.毛公傳、鄭玄簍,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入月。
《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本》,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漢.何休注,唐.徐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孟于注疏》,《十三經注疏本》,漢.趙吱注,宋.孫爽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魏.何晏集解,宋.邢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魏.王粥、韓康伯,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國語》,吳.韋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
《莊子》,晉.郭象注,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本》,晉.郭璞注,宋.邢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後漢書》,南朝.宋.范嘩撰,唐.李賢等注,臺北,鼎文書局,一九
七五年十月。
《經典釋文》,唐.陸德明,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六年。
《管子》,唐.房玄齡注,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荀子》,唐.楊掠注,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
《通典》,唐.杜佑,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八月。
《孝經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唐.玄宗御注,宋.邢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八月。
《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九月。
《禮記集說》,元.陳艦,臺北,世界書局,一九六七年九月。
《周禮正義》,清.孫詰讓,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六七年三月。
《禮書通故》,清.黃以周,臺北,華世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十二月。
《儀禮通論》,清,姚際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一八年十月。
《五禮通考》,清.秦蕙田,臺北,聖環圖書公司,一九九四年五月。
《墨子閒話》,清.孫詰讓,臺北,華正書局,一九九五年九月。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二月。
《經義考》,清.朱憂尊,臺北,中央研究院申國文史哲研究所,一九九七年六月。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七年十月。
《白虎通疏證》,清.陳立,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七年十月。
《儀禮鄭注句讀》,清.張爾吱,臺北,學海書局,一九九七年十月。
《論語集釋》,清.程樹德,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七年十月。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禮記訓纂》,清.朱彬,北京,中華書局,」九九八年十二月。
《大戴禮記解詰》,清.壬聘珍,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論語正義》,清.劉寶楠,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孟子正義》,清.焦循,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二、當代書籍類
(一)禮學類
《儀禮士喪禮墓葬研究》,鄭良樹,臺北,中華書局,一九七一年九月。
《儀禮士喪禮器物研究》,沈其麗,臺北,中華書局,一九七三年五月。
《儀禮漢簡本考證》,王師關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五年九月。
《禮記校證》,王夢鷗,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
《禮學新探》,高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七年十月。
《三禮論文集》,李曰剛等,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二年十月。
《禮記天地鬼神觀探究》,方俊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月。
《先秦喪服制度考》,章景明,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九月。
《三禮名物通釋》,錢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
《禮記今註今譯》,王夢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年。
《中國喪葬禮俗》,徐吉軍.賀雲翱,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李安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錢杭,上海,學林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八月。
《中國上古禮制考辨》,邱衍文,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四月。
《中國古禮研究》,鄒昌林,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九月。
《先秦孝道研究》,康學偉,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月。
《周代禮俗研究》,常金倉,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二月。
《周代祭祀研究》,張鶴泉,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五月。
《墓葬與生死》,蒲慕州,臺北,聯經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
《大戴禮記今註今譯》,高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三年六月。
《宗法申國》,劉廣明,上海,三聯書店,一九九三年六月。
《中國禮俗史》,王貴民,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七月。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朱筱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四年四月。
《中國古代禮俗》,王煒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四年四月。
《中國墓葬發展史》,葉驍軍,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五月。
《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康韻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一九九四年六月。
《儀禮譯注》,楊天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七月。
《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王祥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四年九月。
《中國喪葬史》,張捷夫,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七月。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一也」九九四年七月。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五年七月。
《中國墓葬文化》,蔡希勤,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九九五年八月。
《三禮通論》,錢玄,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
《昭穆制度研究》,李衡眉,齊南,齊魯書社,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古代禮制與風俗》,葉師國良,臺北,臺灣書店,一九九七年三月。
《先秦禮樂文化》,楊華,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
《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彭美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一九九七年四月。
《禮記譯注》,楊天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四月。
《中國倫理學通論(上)》,焦國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五月。
《周禮漫談》,徐啟庭,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一九九七年八月。
《儀禮漫談》,林志強.楊志賢,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一九九七年八月。
《禮記漫談》,劉松來,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一九九七年八月。
《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林素英,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八月。
《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林素英,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九月。
《禮樂淵顫》,黃宛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月。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楊向奎,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中國喪葬史》,徐吉軍,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一月。
《禮學概論》,周何,臺北,三民書局,一九九八年一月。
《殯葬文化學》,王夫于,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一九九八二月。
《三禮辭典》,錢玄,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
《儒家的理想國──禮記》,周何,臺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八年六月。
《大禮安魂──中國古代墓葬制度》,霍巍,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七月。
《中國歷代葬禮》,萬建忠,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九月。
《古禮今談》,周何,臺北,萬卷樓,一九九九年四月。
《中國上古祭祀文化》,傅亞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
《喪葬史》,陳華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沈文悼,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中國喪服制度史》,丁凌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年一月。
《禮尚往來》,趙沛,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二○○○年一月。
《中國禮文化》,鄒昌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年五月。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林素英,臺北,文津出版社,二○○○年十月。
《中國祭天文化》,陳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二○○○一年十二月。
《婚喪禮俗面面觀》,王增永.李仲祥,濟南,齊魯書社,二○○一年一月。
《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葛晨虹,臺北,文津出版社,二○○一年四月。
《周禮名物詞研究》,劉興均,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二○○一年五月。
《禮樂教化》,祁海文,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中國禮儀文化》,葛晨虹,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二○○一年七月。
《孝與中國文化》,蕭群忠,北京,人民出版社,二○○一年七月。
《禮儀與申國文化》,顧希佳,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年八月。
(二)墨子類
《墨學研究》,陳拱,臺申,私立東海大學,一九六四年九月。
《墨子集解》,張純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七一年二月。
《墨學探微》,史墨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六年三月。
《墨家的哲學方法》,鐘友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七六年五月。
《墨家哲學》,蔡仁厚,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七八年三月。
《墨學源流》,方授楚,臺北,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九月。
《墨學之省察》,陳問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八八年五月。
《墨學新探》,王師冬珍,臺北,世界書局,」九八九年十月。
《墨子思想評論》,譚宇權,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孔于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吳進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墨子的人生哲學》,陳偉,臺北,揚智文化公司,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墨學通論》,孫中原,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六月。
《墨子研究論叢(三)》,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
《墨于研究》,譚家健,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
《墨辯發微》,譚戒甫,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一月。
《墨子》,王讚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六年九月。
《救世的苦行者──墨子》,臺北,時報文化,一九九七年一月。
《墨子思想體系研究》,馮成榮,臺北,馮同亮書坊,一九九七年九月。
《墨學研究》,徐希燕,北京,商務印書館,二○○一年二月。
《墨子研究論叢(五)》,濟南,齊魯書社,二○○一年七月。
《墨子與中國文化》,張永義,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二○○一年十月。
(三)述著相關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唐君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四年。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徐復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七七年四月。
《殷周墓制論稿》,章景明,臺北,學海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四月。
《郭沫若全集.考古編》,郭沫若,北京,新華書店,一九八二年九月。
《荀子金註今譯》,熊公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四年三月。
《先秦諸于繫年》,錢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年九月。
《中國哲學史新編(一.二)》,馮友蘭,藍燈文化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唐君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二年三月。
《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李杜,臺北,藍燈文化公司,」九九二年九月。
《中國古代文化史(一.二)》楊法魯.許樹安主編,北京,太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
《中國歷代思想史(先秦卷)》,姜國住,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原始儒家考述》,吳龍輝,臺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五月。
《先進文化史論集》,楊希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八月。
《先秦史》,張連生,臺北,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羅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六年三月。
《夏商社會生活史》,宋鎮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
《論語今註今譯》,毛子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經義考》,朱彝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一九九七年六月。
《墨子今註今譯》,李漁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七年七月。
《戰國史》,楊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八年十月。
《周秦文化研究》,周秦文化研究編委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西周史》,楊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九年四月。
《中華遠古史》,王玉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年七月。
《中國儒教史(上卷)》,李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先秦史論集》,李衡眉,濟南,齊魯出版社,二○○○年十月。
《先秦民俗史》,晃福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一年一月。
《春秋史》,顧德融.朱順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夏商考古》,陳旭,北京,文物出版社,二○○一年九月。
《中國風俗通史(原始社會卷》,宋兆麟,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二○○一年十一月。
《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宋鎮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二○○一年十一月。
三、論文類
(一)學位論文
《墨子倫理學之研究》,林晉康,文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七○年。
《禮記中所表現的社會情況》,洪乾佑,臺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七一年。
《儀禮服飾考辨》。王師關仕,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七三年。
《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徐福全,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七九年。
《先秦生死觀研究》,全明鎔,輔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四年。
《東周喪葬制初探》,李淑珍,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年。
《墨子功利思想之研究》,林茂賢,文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年。
《墨子的經世觀》,朴相領,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七年。
《墨學問題之研究》,吳淑瑜,東海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八年。
《從《禮記》看申國古代人的家族觀念》,金琪龍,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年。《中國喪葬禮俗申的宗教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林祖耀,輔大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年。
《墨子思想研究》,王曉霞,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年。
《墨子天志思想研究》,李芝瑩,華梵大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年。
《《禮記》中的人觀》,林文琪,文大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八年。
《《禮記》人文美學研究》,林素玟,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九年。
《論先秦儒家思想中禮的人文精神》,劉振維,臺大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二○○二年。
(二)期刊論文
〈禮記思想體系研究〉,王夢鷗,《政大學報》第四期,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墨子的實學〉,周富美,《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二二期,一九七三年六月。
〈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報告〉),北京,《文物》,一九七四年。
〈儒墨中間的一個問題一禮樂〉洪惟助,《孔孟月刊》第十六卷第十期,一九七八年六月。
〈宗法略論〉,孔師德成,《孔孟月刊》一九八一年七月。
〈「三年之喪」起源考辨〉,黃瑞琦,《齊魯學刊》,一九八八年,第二期。
〈試論「三年之喪」起源〉,顧洪,《齊魯學干吵,」九八九年,第三期。
〈先秦諸子喪葬觀念的若干考察〉,夏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一九八九年第五期。
〈儀禮士喪禮申的禮義〉》,吳藝苑.許秀霞,《孔孟月刊》第三二卷第九期,一九九四年五月。
〈小戴禮記之喪禮理論研究〉,黃俊郎,《中華學苑》第二七期,一九八三年六月。
〈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鬼神思想〉,高懷民,《文史哲學報》第三五期,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論墨子節葬說〉,周富美,《臺大中文學報》第三期,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從儒家鬼神喪葬觀以辨正墨子非儒之說〉,蔡介裕,《申國文化月刊》
第一四二期,一九九一年八月。
〈墨子「以義反禮」型的禮樂思索〉,李正治.《鵝湖》第十七卷第六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文化的變遷──由禮記有關喪葬之祀述論說(上下)〉,李毓善,《輔仁國文學報》第十集、十二集,一九九四年四月、一九九六年八月。
〈墨子生死學研究〉,鄭其良,《空大人文學報》第八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儒家的生死觀〉,黃瑩暖,《中國學術年刊》第二二期,二○○一年五月。
〈先秦儒家的喪葬觀〉,林素英,《漢學研究》第十九卷第二期,二○○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