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婉瑩 Zhang, Wan-Ying |
---|---|
論文名稱: |
從女性主義的觀點 看中國上海白領女性的時裝消費 The Clothing Consumption Analyst Of Chinese White Collar Women In Shanghai On The Basis Of Feminism |
指導教授: |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2 |
中文關鍵詞: | 時裝消費 、女性主義 、白領女性 、父權社會 、生存心態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9.2018.F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8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不同於改革開放前夕,中國知識份子和女性主義者面臨著「解放婦女」的艱巨任務,隨著社會性別觀念的成熟和女性人格的獨立,女性主義者關注的面向更趨多元,譬如本研究所探討的議題——女性在時裝消費領域的日常生活實踐。研究將運用女性主義的思考方式,深入探尋「時裝消費」這一動作背後的社會意涵,藉由十位上海白領女性時裝消費經驗的深度訪談,試圖闡釋城市白領女性在何種程度上迎合男性目光,及其時裝消費的自我覺察這兩個面向的問題。
研究發現,在男性凝視議題方面,在職場上白領女性為「生存心態」所驅動,能夠認知並且運用各種資本來爭取這個場域中的優勢利益,時裝消費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而在兩性互動過程中,白領女性即便有迎合男性凝視的目的,也在主動操縱這種目光。
在女性對時裝的自我覺知方面,上海白領女性對自身身材條件、氣質風格、理想形象都有較為深入的認知,正逐步解除時裝與身體之間的壓抑關係,能夠表達出女性自身的欲望,打破男性的幻想,顛覆著父權的宰製,實現著消費的自由與價值。
關鍵字:時裝消費、女性主義、白領女性、父權社會、生存心態
参考书目
中文文獻:
尹小玲(2010)。〈女性廣告的敘事策略〉,《新聞愛好者》,2010(3A):46-47。
王寧(2001)。《消費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曉德(2011)。《美國現代大眾消費社會的形成及其全球影響》,劉方喜(編),《消費社會》,頁91-10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卡維波(2004)。〈「減肥瘦身」的女性主義標準答案錯在哪裡?從「飲食消費與現代性」到「性感美貌的多元與普及」〉,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社。
白蔚(201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女性消費身體的現代性悖論」〉,《中州學刊》,179:1423-127。
李靜韜譯(2001)。《理解福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原著Fraser, N. (1981). Foucault on modern power: Empirical insights and normative confusions. Praxis international, 1(3),272-287.)
成令方等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群學。(原著Allen G.Johnson [1997].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艾玉波、龐雅莉(2015)。〈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中國女性消費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家》,1:154-160。
吳華眉、於亮 (2012)。〈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視閾下的女性主義性別差異理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36-41。
李為善、劉奔(2002)。《主體性和哲學基本問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李銀河 (1996)。〈後現代女權主義思潮〉,《哲學研究》, 5:51-54。
李鴻祥(2005)。《視覺文化研究:當代視覺文化與中國傳統審美文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沈睿(2006)。〈消費文化與女性消費〉,蘇紅軍、柏棣主編,《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主義》,頁110-113。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赤樺(2017)。《衣不蔽體:二十世紀中國人的服飾與身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邢婧(2010)。《略論女性身體與民國上海 「摩登」文化意象的關係》,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明俠(2005)。〈轉型時期性別商品化問題初探〉,《學術界》,6:283。
宓瑞新譯(2003)。〈時尚和後現代身體〉,《消費文化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原著Elizabeth Wilson[1992]. Fashion and the postmodern body.)
林樹明(2005)。〈消費文化中的女性身體〉,《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4(6):9-12。
薑志輝譯(2003)。《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原著Maurice Merleau-Ponty [1938].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 巨流。
孫瑞穗(2006)。《讓活生生的女體走出政治新地圖:悅讀楊肉身化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臺北市:商周。
祖嘉合(1999)。〈試論女性的主體意識〉,《婦女研究論叢》,2:4-7。
馬俊岩(2015.12.09)。<中國女性服飾百年變遷史>。上網日期:2017年12月20日,取自http://t.cn/RQRsP0v
張廣利(2003)。〈重構女性主體性: 一種後現代女權主義理論〉,《湖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7(4):89-92。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臺北:黎明文化。
郭琪(2012)。《主體性的缺席與回歸》。南京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丹燕(2008)。《外灘影像與傳奇》。北京:作家出版社。
陳志梧譯 (1991)。《看的方法》。臺北:明文書局。(原著J Berger [1972]. Ways of seeing.)
陳李萍 (2011)。〈波伏娃之後——當代女性批評理論中的女性主體性批判〉,《寧夏社會科學》,1:137-140。
陳瑤華(2014)。《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臺北市: 女書文化。
陶方宣(2008)。〈張愛玲霓裳〉,《歲月》,7:24-26。
陶鐵柱譯(1998)。《第二性》。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原著Simone de Beauvoir[1949]. The Second Sex.)
游美惠(2010)。〈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研究新手談訪談法的技巧〉。《質性研究》,頁113-145。臺北市:巨流。
馮珠娣、汪民安(2004)。〈日常生活, 身體, 政治〉,《社會學研究》,1:112。
黃愛英(2015)。〈新文化運動時期女性人格意識的覺醒〉,《倫理學研究》,3:113-117。
黃頌傑編(1989)。《弗洛姆著作精選:人性, 社會, 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大春(2002)。〈主體形而上學解體的三個維度-從 20 世紀法國哲學看〉,《文史哲》,6:79-86。
楊芳枝、蕭蘋(2014)。〈後女性主義媒體文化的性別再現政治〉,陳瑤華(編),《2014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頁445-482。臺北:女書。
楊金海 (1995)。〈人之存在的主體性三題〉,《中州學刊》,5:38-42。
楊軻(2017.05.05)。〈中國青年女性服飾變遷〉。上網日期:2017年12月20日,取自http://t.cn/RQRF8d4
楊德惠(1934.12.27)。〈送婦女國貨年〉,《申報國貨週刊》,1版。
葉蔚萍(2010)。〈中國女性社會角色及消費觀念變遷問題初探〉,《網路財富》, 6:146
趙小華(2004)。〈女性主體性: 對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一種新解讀〉,《婦女研究論叢》,4:10-15。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原著Anthony Giddens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趙伯英譯(2011)。《有閑階級論》。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原著Thorstein B Veblen [1899].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趙愛萍(2013)。〈她時代中的「她經濟」「她消費」〉,《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13(2):137-138。
蕭蘋(2003)〈或敵或友? 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臺灣社會學刊》,(30):135-164.
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規訓與懲罰》。上海:三聯書店。(原著Michel Foucault [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劉成富譯(200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Jean Baudrillard [1970]. The Consumer Society.)
劉泗翰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書林。(原著RW Connell [1987]. Gender and power: Society, 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cs.)
劉芝吟 (2008)。〈重省女性主義對梅洛龐蒂的批判: 以“像女孩那樣丟球”為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8)。〈習性 (Habitus 與偶成性 (Kontingenz): P. Bourdieu 與 N. Luhmann 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慧英 (1995)。《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 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北京:三聯書店。
劉謹譯(2002)。《理解福柯》。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原著Geoff Danaher&Tony Schirato&Jenn Webb[2000]. Understanding Foucault.)
鄭百雅譯(2003)。〈大媒體的金權遊戲:為什麼有權力的人都想要搞媒體?〉,《漫遊者文化》,2013年10月。
鄭恆雄譯(1993)。《存在主義即是人文主義》。臺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餘貞誼(2011)。〈我可能不夠女性主義:女性主義認同與實踐的敘事建構〉,《台灣社會學》,21:101-156
閻廣芬 (2001)。〈女性意識與婦女成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3(6): 16-19。
嶽璐 (2009)。〈道成肉身-梅洛龐蒂身體理論初探〉,《文藝評論》, 2009(5):2-6。
韓若彤(2012)。〈淺談老上海月份牌廣告中的女性形象〉,《消費導刊》,9:143-143。
蘇紅軍、柏棣主編(2006)。《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
何修譯(1992)。《美貌的神話》。臺北市:自立晚報社。(原著Naomi Wolf [1992]. The beauty myth: How images of beauty are used against women.)
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韋伯。(原著BS Turner [1991]. 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何定照譯(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 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商周。(原著Young, I. M [1980]. Throwing like a girl: A phenomenology of feminine body comportment motility and spatiality.)
英文文獻:
Bartky, S. (1990). Femininity and domination: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oppression.
Psychology Press.
Bartky, S., Diamond, I., & Quinby, L. (1988). Feminism and Foucault.
Bordo, S. (2004). Unbearable weight: Feminism,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bod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Bourdieu, P. (2011). The forms of capital.(1986).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1, 81-93.
Butler, J. (2011).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Cixous, H. (1975). 1981: The Laugh of the Medusa. New French Feminisms. An Anthology.
Cixous, H. (1997). The laugh of the Medusa. Feminisms: An antholog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347-362.
Moltmann-Wendel, E. (1995). I am my body: A theology of embodiment. Bloomsbury Academic.
Faludi,S. (1991).Backlash: The Undeclared War Against American Women. New York: Crown Published.
Ferguson, M. (1990). Images of power and the feminist fallacy.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7(3), 215-230.
Gabriel, Y., & Lang, T. (1995). The unmanageable consumer: Contemporary consumption and its fragmentations.
Johnson, A. G. (1997).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terba, J. P., Tong, R., & Kourany, J. A. (Eds.). (1992). Feminist philosophies: Problem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Prentice Hall.
Leach, W. (1993). Land of Desire: Merchants. Power, and the Rise of a New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1993), 5.
Miller, J. (2012). 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women. Beacon Press.
Millett, K. (1970). Sexu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Mitchell, J., & Oakley, A. (1976). The rights and wrongs of wome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Ramazanoglu, C. (1993)Up against Foucault, Explorations of Some Tensions Between Foucault and Feminism , Routledge , London and New York.
Rappaport, E. D. (2001). Shopping for Pleasure: women in the making of London's West E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ed,E.(1986) .The Women Question and the Marxist Method.New York: Pathfinders.
Reinhard, S. (1985). Feminist distrust: Problems of context and content in sociological work. Exploring clinical methods for social research, 153-172.
Scanlon, J. (1995). Inarticulate longings: The Ladies' Home Journal, gender, and the promises of consumer culture. Psychology Press.
Scanlon, J. (2009). Sexy from the start: Anticipatory elements of second wave feminism. Women's Studies, 38(2), 127-150.
Schwartz, D.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Silverman, K. (1983). The subject of semio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se, A. (1993). Breaking out again: feminist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Taylor & Francis.
Tong, Rosemarie (1989). Feminist Thought. London: Unwin Hyman
Waters, M. A. (1986). Introduction: The Capitalist Ideological Offensive Against Women Today. Hansen,
Joseph y Evelyn Reed, Cosmetics Fashions,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Women, New York, Pathfinders Press.
Wolf,N.(1991). The Beauty Myth: How Images of Beauty are used against Wome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Wilson, E. (1992). Fashion and the postmodern body. Chic thrills: A fashion reader,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