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孔令泰
Kong Ling Tai
論文名稱: 中等學校實習教師教育實習輔導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Strategies of Internship for Secondary School Intern Teachers
指導教授: 高強華
Kao, Chieng-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8
中文關鍵詞: 實習輔導策略平時輔導策略巡迴輔導策略諮詢輔導策略通訊輔導策略研習活動策略
英文關鍵詞: mentor strategy, strategy of ordinary mentor, strategy of circuit mentor, strategy of consulting mentor, strategy of communicating mentor, strategy of training activit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0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實證的方式,就目前教育實習法規中,師資培育之大學及教育實習機構等,對於教育實習輔導中之平時輔導、巡迴輔導、諮詢輔導、通訊輔導、研習活動等為範圍,進行策略之探討。首先以蒐集並閱讀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發展的理論基礎;其次採取立意取樣方式,以國內509所中等學校實習教師、實習輔導教師及55所師資培育之大學的實習指導教師等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與訪問調查二種方式,瞭解目前實習教師的困擾問題及有關因應的實習輔導策略。經歸納各項研究發現,彙整出以下的研究結果,包括:一、師資培育之大學宜強化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與職前訓練;二、教育實習機構(實習輔導教師)的平時輔導策略;三、師資培育之大學(實習指導教師)的巡迴輔導策略;四、教育實習機構(實習輔導教師)與師資培育之大學(實習指導教師)諮詢輔導的策略;五、師資培育之大學(實習指導教師)通訊輔導的策略;六、教育實習機構與師資培育之大學舉辦研習活動或進修的策略等。本研究最後並據研究結果,針對師資培育之大學、教育實習機構、立法者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等,具體提出有利於實習教師專業成長及對未來後續研究方向的建議。

    This thesis applied the philosophy of positivism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of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nd intern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Regulations of Internship, which are utilized when practicing internship in the areas of ordinary mentor, circuit mentor, consulting mentor, communicating mentor, training activities and so on.

    First of all, literature reviews were used as the fundamental of this thesis. Secondly, the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of intern teachers, intern master teachers and mentors from 509 secondary schools and 55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with respondents,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difficulties of intern teach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an inductive research approach, this study concluded with six key points, which show as following: first,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d their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courses; second, intern institutions’ (or mentors’) strategies of ordinary mentor; third,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or intern master teachers’) strategies of circuit mentor; forth, intern institutions’ (or mento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or intern master teachers’) strategies of consulting mentor; fifth,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or mentors’) strategies of communicating mentor; sixth, the training activitie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held by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s finding,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and further research for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tern institutions, legislators and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of education.

    第 一 章 緒 論 ------------------------------ 001 第 一 節 問題背景 --------------------------- 001 第 二 節 研究的重要性 ----------------------- 003 第 三 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004 第 四 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005 第 五 節 名詞界定 --------------------------- 005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 009 第 一 節 教育實習與輔導的內涵 --------------- 009 第 二 節 國內教育實習相關問題探討 ----------- 022 第 三 節 主要國家教育實習制度與特色 --------- 029 第 四 節 教育實習輔導策略之探討 ------------- 045 第 三 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079 第 一 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079 第 二 節 研究工具 --------------------------- 082 第 三 節 實施程序 --------------------------- 092 第 四 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方法 ----------------- 093 第 四 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095 第 一 節 問卷部分分析與討論 ----------------- 095 第 二 節 受訪者意見的分析與討論 ------------- 153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 161 第 一 節 主要研究發現 ----------------------- 161 第 二 節 結 論 ----------------------------- 171 第 三 節 建 議 ----------------------------- 178 參 考 文 獻 ---------------------------------------- 183 壹、中文部分 --------------------------------------- 183 貳、英文部分 --------------------------------------- 188 附 錄 附錄一 實習教師調查問卷初稿 ------------------- 191 附錄二 實習指導教師調查問卷初稿 --------------- 198 附錄三 實習輔導教師調查問卷初稿 --------------- 205 附錄四 實習教師正式調查問卷 -------------------- 212 附錄五 實習指導教師正式調查問卷 --------------- 220 附錄六 實習輔導教師正式調查問卷 --------------- 228 附錄七 實習教師訪問調查表 --------------------- 236 附錄八 實習指導教師訪問調查表 ------------------ 237 附錄九 實習輔導教師訪問調查表 ----------------- 238

    壹、中文部分
    方炎明(1980)。日本的師範教育。載於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師範教育(110-206)。台北:幼獅出版社。
    方炎明、盧榮順(1996)。國民小學師資班的設立與回顧。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98-99)。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1991a)。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再版。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1991b)。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湯維玲、楊深坑、歐用生(1991c)。各國實習教師制度比較。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1992)。中英教育實習制度之比較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63-616),台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1989)。日本師資養成制度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243-303)。台北:師大書苑。
    尹淑萍(2000)。師資培育制度下科學實習教師實習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奉儒(1998,4月)。英國實習輔導教師之輔導模式、策略與評鑑。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
    李保玉、湯振鶴(1988)。教學實習與在職師資輔導策略。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委託專案研究。台東:台灣省立台東師範學院。
    李萍子(1989)。法國師範教育發展的趨勢。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44-60),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台北:五南圖書。
    李萍子(1991)。法國的師範教育(77-91)。輯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李春芳(1992)。國立師範大學結業生實習輔導實施情形調查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李春芳(1994)。國立師範大學結業生教育實習輔導工作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台北:臺灣師大教育系。
    李園會(1988)。初任教師研修制度之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李祖壽(1979)。教育輔導與視導。台北:黎明文化。
    杜源芳(1986)。師範校院的教育實習制度。師大校友月刊,22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生輔導委員會。
    杜源芳(1989)。教育實習的基本認識(7-24)。教育實習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指導委員會。
    吳雅蓉(1999)。師資培育機構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實習輔導專業知能發展之需求評估。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雅蓉、高熏芳(1999,6月)。師資培育機構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實習輔導專業知能發展之初探。論文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辦之「健全實習輔導制度學術研討會」,臺灣屏東。
    吳麗君(1998,4月)。橫看成嶺側成峰─談實習輔導老師的培育方案。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灣花蓮。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1998)。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彰化:品高圖書。
    邱兆偉(1994)。美國師範教育改革主導趨勢─專業發展學校的發展與成果。教育通訊,(33),4-21o
    林貴美(1989)。法國的師範教育制度。中華民國師範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169)。台北:師大書苑。
    周水珍(1998,4月)。國民小學實習輔導的現況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
    卓佩玲(1999)。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思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仁進(1992)。英國師範教育制度化的檢視。現代教育,(28),271-303。

    洪志成(1997,6月)。實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求:新制輔導教師支持性角色之反省。論文發表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教育系主辦之「八十五學年度偏遠地區教育實習的困境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台東。
    施冠慨(譯,1994)(Huling-Austin, L. & Odell, S. J. (1989/1994).)。初任教師的輔導(Assisting the Beginning Teacher.)。台北:五南。
    康自立、郭秋勳、鍾瑞國、楊明恭(1993)。中等教育師資培育機構教師擔任大五結業生實習輔導工作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高雄:高雄師大。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223-258)。台北:師大書苑。
    郭秋勳、康龍魁、王自和、陳聰文(1995)。我國師資培育─大學階段與教師資格檢定初檢及格後之教育實習目標、功能、定位及實習內容之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高雄:高雄師大。
    郭秋勳(1997)。教育實習目標、功能的探索與啟示。教育研究資訊,5(3),29-46。
    郭為藩(1980)。法國的師範教育。載於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師範教育(3-19)。台北:幼獅文化。
    張芬芬(1987)。實習教師社會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79-0301-H003-13)。
    張德銳、裘友善等(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教育部八十三會計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執行成果報告。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德銳(1996,3月)。美國良師輔導制度及其對我國教育實習的啟示。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臺灣區師範校院八十四學年度實習輔導研討會」,台北。
    張德銳(2003)。實習輔導的三個利器。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實習輔導:培育明日的專業良師(2-1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仕宗(1998,4月)。師資培育機構在新實習制度中應扮演的角色之初步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
    陳仕宗(1999)。現行教育實習制度及其問題之初步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辦之「健全實習輔導制度」學術研討會,屏東。

    陳明鎮(1998)。國民中學新舊制實習教師教育實習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奎(1987)。英國教師組織簡介。中華民國教育。(1)。
    陳奎、李春芳、鍾蔚起、盧台華、葉正孝(1995a)。師資培育機構特約實習學校及實習輔導教師遴選標準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實習指導委員會。
    陳奎(1995b)。台灣師大四年級學生教學實習現況與問題調查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實習指導委員會。
    陳漢強(1997)。師範教育臨床教授與實習制度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辦之「師範教育臨床教學」學術研討會。屏東。
    陳順興(1998,1 月)。一百一十四位國小實習教師的實習點滴與困惑。論文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主辦「國小實習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台北。
    黃靜芳(1999)。實習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特性、實習輔導教師支持度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松元、許良明、莫懷恩、孔令泰(2000)。中等學校實習教師教育實習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計畫。台北:臺灣師大實習輔導處。
    舒緒緯(1998)。師資培育法制訂過程及其內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教育部(1983)。師範校院結業生教育實習準則。載於台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實習室(合編),教育實習手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部(1991)。國立師範大學結業生教育實習輔導實施要點。載於台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實習室(合編),教育實習手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部(199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與教育實習辦法。載於台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合編),教育實習手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單文經(1992)。美國中小學師資養成教育的課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89-329),台北:師大書苑。

    裘學賢(1990)。教育實習的認識及其實施運作與輔導策略之研究。輯於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院,(3),579-611。
    裘學賢(1992)。美國、法國、德國師範教育教育實際概況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29-562),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1989)。西德師資培育制度之歷史回顧與展望,輯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1),18。
    楊深坑(1991)。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79-0301-H003-13)。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楊深坑(1992)。從比較教育觀點論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85-528)。台北:師大書苑。
    楊 瑩(1989)。英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97-151)。台北:師大書苑。
    賈 銳(1989)。教育實習的基本認識。教育實習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指導委員會。
    甄曉蘭(1996)。有關臨床教學的實踐與省思─以嘉師經驗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辦之「師範教育臨床教學」學術研討會。屏東。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3),74-77。
    歐用生(1996a)。教師即師資培育者。研習資訊,13(6),10-16。
    歐用生(1996b)。新教育實習制度的盲點與突破。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103-116)。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華、黃俊斌(1998)。美國的實習輔導教師制度。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
    鄭重信(1980)。西德的師範教育。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師範教育(261-294)。台北:幼獅文化。
    賓玉玫(1999)。國中國文科實習教師實地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梨真(1994)。國民中小學實習教師任教狀況與實習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蕭月穗(1996a)。談增進實習輔導教師成長的課程。新制教育實習面面觀。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蕭月穗(1996b)。增進實習輔導教師教學視導效能的課程設計。新制教育實習面面觀。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編印。
    謝文英、胡悅倫(1996)。特約實習國民小學實習指導教師遴選標準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411-447。
    謝金青、余作輝(1998,4月)。師範學院畢結業生教育實習輔導方案問題初探─以新竹師院桃竹苗輔導區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
    顏慶祥、湯維玲、王嬿惠(1998,4月)。臺灣地區新制實習輔導教師的現況與問題。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特約實習學校的實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
    饒見維(1998,1月)。綜論新制教育實習中的「實習輔導教師」。論文發表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辦之「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新制教育實習制度學術研討會」,台中。

    貳、英文部分
    Borko H. & Mayfield V. (1995). The roles of the cooperating teacher and university supervisor in learning to teach.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1(5),501- 518.
    Burn, K. (1992).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M. Wilkin (Ed.) , mentoring in schools . (pp.133-143). London: Kogan Page.
    Bunting, Carolyn. (1988). Cooperating teachers and the chunging views of teacher candidates. T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39(2) , 42 –46 .
    Burry, J. A. (1989). The Kansas Internship Program Assistane /Assessment Mode: A Product of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Interdependence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08222).
    Egbert, R.L. (1985). The practice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t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l, 36(1), 16-22.

    Elliot, B. & Calderhead, J. (1993). Mentoring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Possibilities and caveats,In D. McIntyre, H. Hagger & M. Wilkin (Eds.) , Mentoring: Perspectives on 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pp.166-189). London: Kogan Page.
    Grimmett, P. P.(1986). Expectations for the cooperation teacher rol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7(6), 41-50.
    McIntyre, D. & Hagger, H. (1994). Mentoring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 Dept. of Educational Studies.
    Feiman-Nemser & Buchmann (1987). When is student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3), 255-273.
    Feiman-Nemser (1996). Teacher tentoring: A critical review, Teacher Education.
    Kennedy, Rosa L. & Wyrick, Amy M.(1995) .Teaching as reflective practice. Teacher Education(SP036625).
    Lacey, C.(1977). The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London: Methuen.
    Odell, S. J. (1986). Induction support of new teachers: A funct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37 (1), 26-29 .
    Sacks,S.R., & Harrington,G..H.(1982). Student to teacher:The process of role trans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
    Smith, B. 0. (1980). A design for a school of pedagogy.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