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詹錦崧 Chin-Sung, Chan |
---|---|
論文名稱: |
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實施成效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tary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侯世光
Hou, Shih-Ku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9 |
中文關鍵詞: | 餐飲管理科 、輪調式建教合作 、餐飲業 、實施成效 |
英文關鍵詞: |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department, Rotary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面臨很多制度面上重大之變革,希望藉由本研究了解,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實施上是否能達到預期之成效,有那些問題急待解決,再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實習店家」、及「後續研究」辦理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灣省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學生為研究母群,並以問卷調查法寄發2,324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18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2.72%,本研究採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 事後多重比較檢定分析等,根據統計分析結果,結論如下:
一、在「學校行政措施」、「學校課程規劃」、「學校教學實施」、「學校輔導措施」等由學校辦理的四個層面,都有傾向較高的辦理成效,「學校教學實施」層面得分最高,「學校輔導措施」層面得分最低。
二、在「技術生教育訓練」、「技術生工作環境」、「技術生輔導措施」、「技術生生活照顧」等由實習店家辦理的四個層面,都有傾向較高的辦理成效,「技術生工作環境」層面得分最高,「技術生生活照顧」層面得分最低。
三、在「學校行政措施」、「學校課程規劃」、「學校教學實施」與「學校輔導措施」等四個層面辦理的成效,因學校所在地、就讀年級等個人背景變項而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實習店家所在地、實習店家類型及實習部門方面則無顯著差異。
四、在「技術生教育訓練」層面辦理的成效,因性別、學校所在地、就讀年級、實習店家所在地與實習部門等個人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
五、在「技術生工作環境」層面辦理的成效,因學校所在地、就讀年級與實習店家類型方面等個人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
六、在「技術生輔導措施」層面辦理的成效,因學校所在地、就讀年級等個人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
七、在「技術生生活照顧」層面辦理的成效,因學校所在地、就讀年級與實習店家所在地等個人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主要建議:(一)學校宜多重視高三學生滿意度偏低問題,積極找出解決問題之對策。(二)請企業單位重視技術生之「生活照顧」層面。(三)教育主管單位宜善盡督導之責。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tary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Because of the rotary cooperative education have faced institution's change. Through this study, we want to be able to find thos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whether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to serve as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high school, company, and follow-up study.
The population was the rotat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students in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of Taiwan provinci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total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sent out was 2324, an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1183. The validity rate was 62.72%. The analysis methods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posterior comparisons.
The important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
1. Its above average level in school’s effectiveness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support,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counsel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dimension gets the highest score, while counseling gets the lowest.
2. Its above average level in company’s effectiveness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training, counseling, working environment, life car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dimension gets the highest score, while life care gets the lowest.
3.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ministrative support,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counseling of school’s effectivenes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location and grade of students.
4.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aining dimension of company’s effectiveness from different gender, school’s location, grade, company’s location and working departments of students.
5.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orking environment dimension of company’s effectivenes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location, grade and company’s type of students.
6.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unseling dimension of company’s effectivenes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location and grade of students.
7.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care dimension of company’s effectivenes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location, grade and company’s location of students.
This study has three major recommendations. First, schoo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w satisfaction of senior students and find solutions to problems. Second, Cooperation Company to focus on life care dimension of internship students. Third,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hould to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unseling supervision.
一、中文部份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莉(1993)。教師說話技巧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王誕生(1985)。台北市高工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在工廠之生活輔導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 岳(2007)。高中職業學校輪調式建教合作現況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江文雄、田振榮(1996)。高職實用技能班一年級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何榮桂(1990)。電腦輔助教學系統中之測驗設計。中等教育(雙月刊)資訊教育專號,41(2),29-34。
李明杉(1998)。國中學生學業學習困難與技藝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建興(1972)。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教育革新途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4,95-100。
李基常(1996)。高職教育的省思與展望-談高職師資培育與建教合作。師友月刊,351,8-13。
李詠吟(1994)。學習輔導-應用性學習心理學。台北市:學習出版社。
李燦榮(2002)。工業類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周思穎(2006)。餐旅業建教合作生實習滿意度與未來從事餐旅業意願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淑卿(2000)。課程,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佩怡(1999) 。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俊杰(2007)。高職資訊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清江(1975)。建教合作理論與制度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7,113-145。
林琴珠(2007)。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制度與改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塗生(1996)。提高國小教育品質。教師天地,84,58-59。
林璇貞(2007)。工作價值觀在人格特質與職業生涯發展間之中介效果─以高職餐飲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 智(1986)。建教合作通論。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徐恆鑑(2006)。校外實習成效之評估-以明志科技大學三明治教學為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秦孟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市:五南圖書。
高玉芬、何志峰(1996)。「從策略聯盟剖析建教合作」。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35,51-55。
高邱英(1994)。餐飲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康自立(1986)。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市:全華書局。
張天津(1991)。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吉成(1999)。工作本位學習理論在高職建教合作教育應用之研究。南港高工學報,17,195-216。
張添洲(1991)。培育技術人員的搖藍─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及職業教育,4,28-31。
教育部(1981)。重編國語辭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2004)。高級職業學校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作業規範。台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1998)。職業學校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1)。台灣省九十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辦理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概況。台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6)。教育部中部辦公室95學年度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訪視紀錄表。台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7)。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96學年度輪調式建教合作事業機構評估作業說明手冊。台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9)。九十八年度建教合作教育技術生權益須知手冊。台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9)。九十八年度辦理建教合作教育概況。台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98) 。八十六學年度我國技職院校建教合
作成果彙編。台北市: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0)。九十六至九十八學年度高職概況。台北市:教育部。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佩玲(1981)。大學生學業成就之預測極其相關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錫銘(1998)。試辦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秀慧(1984)。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俊宏(2009)。高職機械類科輪調式建教合作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工作價值觀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9)。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昭雄(1985)。工業職業技術教育原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茂雄(2007)。高職辦理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現狀與展望。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密桃(1987)。教師評分標準的高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月刊,7,99-152。
陳嘉彌(1998)。自情境教學探討師徒式教育實習。教育研究資訊,6(5),21-41。
彭台臨(1989)。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台北市:三民書局。
彭婉欣(2007)。我國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淑玲(1996)。桃竹苗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對班級學習環境的知覺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春江(2008)。高職餐飲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市一所高級餐旅學校為例。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曾淑鳳(2008)。高職餐飲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丹白(1994)。台灣省八十二年度高級中等學校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黃穎豐(2006)。綜高機械技術學程學生參加在校生技能檢定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巽斐(1997)。初任國小教師建立自然科學錫環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淑俐(2006)。高職與餐飲業建教合作相關議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經濟部(2008)。經濟部將推動餐飲業科技化服務及創新。2008年02月16日,取自http://www.moea.gov.tw/~meco/doc/ndoc/a8_950216.htm
廖季清(1980)。加強專科暨高級職校建教合作有效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育計劃叢書之55。
滕春興(1973)。我國教育計畫中建教合作制度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鄭增財(2000)。實用技能班學生價值觀與學習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錫錡(1994)。我國工業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19,161-177。
賴春金(1992)。比馬龍、霍桑和強亨利三種效應的名稱溯源。技術及職業教育雙刊,10,28-29。
賴清國(2002)。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林新發、張德銳、張明輝(1995)。教育行政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鍾瑞國(1996)。建教合作,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顏瑞柳(2006)。高職辦理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實施現況之探究—以高雄市S家商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嚴 品(2007)。輪調式建教合作班餐旅科與高職餐飲科學生學習行為對技能檢定成效之比較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Comrey, A. L. & Lee, H. B. (1992). A first course in factor analysis (2nd ed.).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vans, R. N. (1971). 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hio: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
George, D. & Mallery, P. (2003). SPSS for Windows step by step: A simple guide and reference. 11.0 update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Keith & Anna (1998). Introduction: Work-based Learning and the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Layon, R. J. & Schwartz.M.M. (1966). Psychological learning theory: Application to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v17, n1, 12-18.
Lupton, K. D. (1970). Campus stretching through cooperative education. Junior College Journal,40, 37-42
Mangano, J. A. & Corrado, T. J. (1979). Adult students’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0-563.
Mitchell, E. F. (1977). Cooper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inciples, methods and problems. Boston: Allyn & Bacon, Inc.
Mueller, R. J. & Gibson, E. E. (1983). The study behavior of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ERIC(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D231422
New York University (1974). Unique Values of Cooperative Work Experienc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unnally.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for United Kingdom (1980).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London. UK: HM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