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女豪 |
---|---|
論文名稱: |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聚落的社會經濟變遷 |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2 |
中文關鍵詞: | 內灣聚落 、產業變遷 、文化產業化 、產業文化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0 下載:1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橫山鄉內灣地區來探討因近內山資源而形成的聚落在發展中,產生社會經濟變遷的原因及過程。日治時期聚落型態、生活方式的特徵,以及現今居民因應聚落變遷對聚落重建所進行的努力與創新。本文期透過新區域地理學來觀察區域差異下,人與人、人與地長期交互作用所形塑的地理空間。一連串變動的歷史過程,而居民以社區總體營造的手法對於幾經變革的聚落,所遺留的文化資產進行「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的經營與開創。
橫山鄉內灣地區位於早期最靠近泰雅族居住地之漢番界線上。以丘陵、山地為主,有主要河川油羅溪貫穿,就自然環境而言,本區為水患頻繁之區,且開墾的歷程更需面對與強悍泰雅族的衝突周旋。在橫山猴洞一帶;太平地、沙坑、南河一帶;大山背、田寮、矺仔一帶三個方向往油羅(今之內灣)的推展過程,屢受「洪水侵襲,生番擾害」,開墾才漸次成功往東奠定基礎。在「陳福成墾號」的開拓下,南河、沙坑、八十份地區因此形成聚落。因本區提供製腦的樟木豐富,招來伐樟製腦的人力吸引下,很快形成村莊。明治31年(西元1898年)便已在油羅山發現三百餘名的製腦工人湧入。而日治時期,南河庄始終為橫山庄各大字中人口數最多,且緩步成長的區域。明治30年(西元1897年)五指山撫墾署在內灣、上坪等設置出張所,負責處理撫番任務;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樹杞林警察署下設上坪、內灣兩分署;內灣地區的地位便在警察分署設置,理番政策的行政力量及日政府的武力保護下,於明治40年(西元1907年)成為漢人進入原住民的邊關聚落。戰後,內灣村自南河村分出,並且人口數超越南河村,內灣村的名稱才正式出現。
因日政府的殖民地式經濟掠奪,除伐樟製腦,山林資源更大規模開發,以客家人為主要居民組成的本區,吸引了焗腦、伐木、木馬工、裝載輕便車的人力、挑夫、溜籠運輸人員等勞動力入山牟利營生。由東洋株式會社讓渡給臺灣人經營的勝義製材所,開啟了臺灣人經營林業的時代。當時以農業雜作及種茶、木炭製作等維生的聚落居民,對於可取得現金的山場工作也積極投入。日治初期新竹地區的煤炭地『咸菜硼煤田』,包含有內灣、上坪附近等番地,因輕便軌道鋪設和縱貫鐵道完工,煤炭業因此蓬勃發展。嘉樂煤田發現於日治末期,於民國38年3月正式開採,民國45年且因竹東至尖石之專用高壓線架設完成,更進行深部開採。本區對於高於一般的誘人工資更具吸引人群進入此區的拉力,各地礦工紛紛湧入,此時期因內灣林、礦產業極盛,故將聚落人口與內灣國小的學生人數作相關係數之比較,為明顯正相關,表示本區在民國47年至民國62年之間為人口成長的高峰期。且內灣國小的學生家長職業顯示本區居民主要勞動力來源,以農及林場(工)居多。因不具專業採礦技術不敢貿然入坑工作之故,本區從礦比例不高,礦工多由各地而來,所以此特徵也顯現於內灣國小的轉學生家長職業。內灣因資源採集而吸引從林、從礦人員移入,而具消費服務性機能,故內灣國小家長職業中從商及一般服務業的比例甚高,民國60年以前在內灣的商店數且達70餘家。因消費性機能極強,也培植許多小吃店、酒家、茶室、戲院的出現。
居民的信仰中心以廣濟宮為主,廣濟宮中奉祀義民爺為當時入山林場勞動者,因原住民出草而起的重要信仰。而後由沙坑三元宮分香三官大帝供奉,又加入開漳聖君、天上聖母,定名「廣濟宮」,顯現不同族裔共處於內灣的融合過程。每年三大節慶皆維持傳統在廣濟宮前的戲台隆重上戲慶祝。而對於義民節的奉飯制度則隨聚落人口流失而規模縮小及方式簡化。西元1915年由雷得文神父在此開設內灣天主堂,天主教信仰便深入聚落生活。因入尖石山林的交通不便,內灣便因此形成旅館街,提供過夜需求,最多時達七家之多,內灣戲院更是提供廣大山林勞動力的娛樂需求。而因內灣線鐵道對外交通的逐漸便利,內灣居民的民生物資大多由竹東批發而來,或將農產品集散至竹東。隨舊竹東的工業機能逐漸明顯,也對內灣的勞動人口產生極大的吸引力。
民國六十年代始,政府政策著重保育森林資源,林木砍伐漸減,直到民國81年已幾近「封山政策」。而煤礦開採深度愈趨轉深,民國68年平均深度已達550公尺,到民國73年已是近1000公尺深,隨著深度加深,開採難度增加,且民國73年三次大礦災,煤礦業已走向斜陽之途,礦工逐漸轉業。此時內灣地區受林、礦產業的變遷,人口逐漸流失,便利的內灣線鐵道及隨之興起的便利公路交通,將人口吸引至近鄰中心的竹東或新興都市就業。聚落僅維持本地及尖石的民生消費需求,消費性服務機能已消失。老一輩居民轉作生薑或於橫山、尖石從事山林農作。民國73年、77年,煤礦也收坑停採,聚落進入衰退時期。
由於資源以耗竭,林礦產業衰退沒落使聚落動能消失。而欲使聚落機能由熄燈之際再燃起產業回春熱潮,居民必須進入思索聚落如何因應重見之道,將流失的人口在吸引回流。
民國84年新竹縣文藝季以結束營業許久的內灣戲院為起點,開始「產業文化化」的重建步驟,而內灣居民及「內灣線工作室」的合作努力下,「兩河文化協會」開始了一連串的社區再造、重建、創新過程,除公部門所提供的相關計畫及經費協助,居民將「野薑花粽」成功地發揮在「文化產業化」的地方特色文化裏,利用產業所遺留的文化遺跡一點一滴活化「在地資源」的獨有、特色,重建聚落的動能,成為都市人群來此消費的吸引力。將原有的山林風光、吊橋美景、溪水垂釣等,再啟內灣聚落曾有的消費服務性機能。所不同的是,聚落以林、礦產業的大量資源採集勞動力而興起,而後以「在地資源」、「產業文化」,活化創新而吸引都市的消費觀光人潮。
【專書】
山地農牧局
1965《頭前溪上游集水區水土保持初步勘查報告》,南投:臺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大衛‧索羅斯比 (David Thorsby)著,張維倫等譯
2000《文化經濟學》,臺北市 : 典藏藝術家庭公司出版
中華文化叢書委員會
1958《新竹新志》,臺北:中華文化叢書委員會
吳學明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市:師大史研所
林于煒,王良行
2005《竹東鎮志》,新竹縣竹東鎮 : 竹東鎮公所
林水樹
1955《臺灣省新竹縣志稿》,經濟志,交通,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林再生
1999《基隆煤礦史》,基隆市:基隆市政府
林百川、林學源
1993《樹杞林志,封域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
1997《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市:聯經
施添福
1999《臺灣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約翰‧奈斯比(John Naisbitt),奧伯汀(Patricia Aburdene)
1990《2000年大趨勢》,臺北市 : 天下出版
陳正祥
1993《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南天出版社
陳國川
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巿 : 師大書苑出版 : 師苑經銷, 民84初版
程宗陽、盧善棟編著
1956《臺灣之煤礦》,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
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奇列
1954《竹東鎮文獻採訪錄》,新竹文獻會通訊,第12號 ,新竹縣 : 新竹文獻委員會
1957《臺灣省新竹縣志稿,土地志,疆域》,新竹:臺灣省新竹縣文獻會
黃旺成
1983《新竹縣志、卷四、人民志》,臺北市 : 成文
新竹文獻會編
1954《新竹縣文獻會通訊》,新竹縣 : 新竹文獻委員會
新竹縣政府
1996《內灣線的故事》
楊錫福
1954《臺灣新誌》,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臺北市 : 中華文化,民43再版
楊鏡汀
1994《新竹縣舊地名探源》,新竹:中華客家臺灣文化學會出版
廖景淵
2000《再夢臺灣之寶》,臺北縣板橋市 : 山河文史工作站
臺灣文獻委員會主編
1962《臺灣文獻輯覽(三)、經濟部門》,臺北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新竹縣采訪冊》,文叢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礦業史編篡委員會編
1983《臺灣礦業史續一》,臺北:臺灣區煤礦同業公會
劉樹幟
1967《臺灣之木材採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興欽、蔡東照
2003《臺灣鄉土民俗圖集》,臺北市 : 聯經
薛月順
1993《光復初期臺灣經濟建設(中)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臺北縣新店市 : 國史館
【學位論文】
王非凡
1996《都市型農村社區發展規劃之研究─以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朱立君
2003《社區總體營造之個案研究:臺中市「楓樹社區」理想家園的發展》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芬
1989《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慧娟
2004《清末橫山地區的地緣社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于煒
2001《竹東的聚落發展(1718~2000)-個案空間史的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林振豐
2002《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社區為觀察焦點》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雅軒
2001《竹苗區域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佳慧
1998《傳統聚落保存方式研究-以北埔客家聚落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燕琳
2001《日治時期(1895~1945)新竹地區城鄉與建築發展》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細
2000《從區域特色重構臺南白河地區未來的生活藍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莉芳
1998《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葉傑生
2004《文化產業化及區級政府治理-士林區國際文化節個案》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有諒
2002《地方政府推動地區行銷之策略規劃研究-以燕巢鄉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雯
2001《部落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阿里山山美村為例》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禹璁
1999《一個模範都市社區之社區意識形成過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焜祺
2001《觀光節慶活動行銷之研究-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明如
2001《九十年代臺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
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菀瑄
2001《水岸社區再造的社區民眾參與-以高雄哈瑪星為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集】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2004《社改十年的省思,迎向下一個十年》,好鄰居研討會2004會議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行
王秋原等
1997〈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九十年度社區總體營造年會-年度工作報告》,文建會90年度社區總體營造年會論文集
何春蓀
1953《臺灣之煤與石油地質》,臺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二期
李永展
2000「全球地方主義:規劃迷思或世紀願景?」,《經社法制論叢》
李桃生
1997《臺灣林業政策之演進》,神農雜誌專題報導
林清文編撰
2006《認識社區營造》,內政部社造系列叢書,臺北市:內政部,
范明煥
1990〈清代新竹縣猴洞莊探源》,《臺灣風物》40(3)
張乾榮
2005《竹東林場沿革》,新竹文獻,竹東林場專欄
陳百藥
1948《臺灣之煤礦》,臺北市 : 臺灣分館藏
黃世輝
2003《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文建會網路學院Case智庫-社區總體營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行
黃瑞茂、陳志梧、陳其南
1997《社區建築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新竹縣采訪冊》,文叢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簡瑞榮
1998《英國的文化政策與文化資產保存》,87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顏滄波
1949《臺灣之煤》,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卷第三期
【日文文獻】
臺灣總督府
《公文類篡》,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
1942《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1915《大正4年(西元1915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1914《咸菜硼、北埔煤田調查報告》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898~1941《臺灣總督府鐵道年報》,明治32年至昭和16年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
1996《臺灣踏查日記(上)》,臺北:遠流出版社
竹東郡役所
1984《竹東郡勢要覽》,1984據1937年排印本影印,臺北:成文
波越重之
1907《新竹廳志》,1985年據1907年排印本影印,臺北:成文
渡邊慶之進
1939《臺灣鐵道讀本》,東京:春秋社發行
新竹州知事官房課
1921~1941《新竹州統計書》,新竹州:新竹州知事官房課
【統計資料】
內政部
《民國55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第二卷,臺灣省(六)人口職業(上) 》
《臺閩地區人口統計》,1961-1993
《臺灣省建設統計第26期 第三輯(1996) 》
【公文檔案】
臺灣省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工務處編
1947《竹東支線概況》,編者印行
臺灣省鐵路管理局
《臺灣鐵路年報(民國39,40年)》
《臺灣鐵路年報(民國50年)》
《臺灣鐵路年報(民國59年)》
《臺灣鐵路年報(1950至1999年) 》
【網站、網頁與其他類資料】
行政院客委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photo/photo_meta.jsp?xml_id=0005772583
橫山鄉鄉土教學參考資料
http://www.nhcsec.gov.tw/station/hc09/country1.htm
客家文化
《新竹縣古蹟導覽手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製
楊裕富
2005《鄉村型社區總體營造》,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藝文手冊
TO’GO旅遊情報(2002年5月刊)
橫山鄉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
內灣國小統計資料
內灣廣濟宮沿革誌
美麗新內灣,社區通訊第二期,新竹縣兩河文化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