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國治 Kuo Chih Lee |
---|---|
論文名稱: |
感覺統合失調兒童參與運動遊戲之效益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ovement game participation in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
指導教授: |
程瑞福
Chen, Jui-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6 |
中文關鍵詞: | 感覺統合失調 、發展遲緩 、運動遊戲 |
英文關鍵詞: |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development delay, movement gam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9 下載:6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動遊戲對增進感覺統合失調的發展遲緩兒童發展的效益,透過肢體動作的運動遊戲之參與,以促進其能力的發展。研究目的為瞭解感覺統合失調的發展遲緩兒童經由參與運動遊戲及只參與一般幼稚園課程,對其發展遲緩改善程度及兩者間之差異。本研究實驗組是以桃園市敏盛醫院評估為感覺統合失調的發展遲緩兒童為主,挑選3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共20位,進行12週共24次的運動遊戲的課程;而對照組是從幼稚園篩選出20位感覺統合失調的發展遲緩兒童接受一般幼稚園課程。將兩組前、後測成績,以成對t考驗做為統計分析方式,所有差異性考驗顯著水準定為α=.05。其研究結果發現:
1.實驗組p<.05達到顯著水準;在不同性別中,p<.05皆達到顯著水準;在不同年齡層中,3至4歲、5至6歲p<.05皆達到顯著水準,而4至5歲p>.05未達到顯著水準。
2.對照組p>.05未達到顯著水準;在不同性別及不同年齡層中,p>.05皆未達到顯著水準。
3.兩組前、後測成績比較,p<.05達到顯著差異。實驗組成績呈現進步,而對照組成績呈現退步。
所以,實驗組參與運動遊戲課程後,其粗大動作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明顯且進步程度較大。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al effect from the movement game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Through participating to movement game can improve their development.It compared the degree and difference of improving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articipants were forty children aged three to six years old.Twenty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estimated in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in Min-Sheng Healthcare in Taoyuan wer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y took part in movement game courses for twenty-four times during twelve weeks. Twenty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come from kindergarten with accepting general kindergarten’s educational movement game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by pair-t test (a = 0.5).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ing:
1.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effect of movement game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 < 0.5). Besid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variable of subjects’ gender.As to ag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subgroups of three to four years, and five to six years, but not in four to five years.
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5) in the variables of gender and ages.
3.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both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 in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ut de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fo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obvious and better improvement in the gross motor ability after participating to those movement game courses.
一、中文部份
王金蓮 (1978)。幼兒體適能測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大學,臺北。
王琪珍 (2000)。低出生體重伴隨臨界智能障礙學前兒童之動作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王淑芬、黃志成 (1995)。幼兒發展與輔導。臺北:揚智
王珮玲 (1997)。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王純貞 (1997)。幼兒遊戲與體力的培養。幼教研究,76,6-8。
王健次 (1978)。幼兒體育遊戲。臺北市:健行。
王健次 (1980)。幼兒體育遊戲泛論。臺北:YMCA體育部。
王健次 (1982)。幼兒體育遊戲。臺北:健行文化。
內政部 (1994)。兒童福利法施行細則。臺北市:內政部兒童局。
朱敬先 (1992)。幼兒教育。臺北:五南。
江麗莉(譯) (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臺北市:五南。(Frost, Joe. L.)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0)。兒童生長發展量表及嬰幼兒的動作、語言溝通、身邊處理及社會性。http://www.doh.dov.tw/newoh
兵大衛 (1984)。兒童遊戲教學的課程設計。亞洲體育季刊,7,75。
吳文鶯、張翠娥 (1997)。嬰幼兒遊戲與教具。臺北市:心理。
吳坤銓 (1997)。國小學生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學院,高雄。
吳怡儒 (1998)。幼稚園戶外遊戲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
吳東昇 (2001)。感覺統合指導手冊 。 臺北:宏欣出版社。
吳務貞 (1995)。從遊戲中學習:談童軍教學的遊戲化。公民訓育,29,1- 15。
吳凱琳 (2000)。幼兒遊戲。臺北:啟英文化。
呂素美、林明月 (1996)。孩子的感覺統合真有問題。學前教育,19(3),8-25。
呂翠夏 (1986)。幼兒之創造力、玩具類別與假想遊戲的關係。臺南師專學報,19,93-104。
李小玲 (1991)。幼兒遊戲傾向與偏好。造園季刊,8,29。
李明宗 (1993)。如何擴展兒童的遊戲機會—由文化的觀點探索。兒童遊戲空間規畫與安全研究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1-17。
李淑惠、謝謨郁、徐瑞良 (2004)。運動遊戲在幼兒感覺發展的應用。運動健康與休閒研究集刊,1,10-16。
李雪梨 (1990)。寓教於樂—談遊戲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教與愛,30,33-36。
李源昇 (2001)。視知覺動作訓練對運動拙劣學童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
汪宜霈、王志中、蔡獻裕 (2003)。感覺統合與知覺動作訓練對發展遲緩兒童療效之比較。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1,30-43。
沈文婷 (1997)。幼兒扮演遊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沈連魁 (2004)。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教學能力的培養。學校體育雙月刊,2(80),36-48。
阮志聰 (1989)。幼兒智力與運動能力相關之研究。國教學報,2,251-277。
林春輝 (1995)。運動和健身。家庭醫學圖書館,4,39。
林風南 (1979)。幼兒身高、體重與運動能力相關之研究。臺南師專學報,12,133-153。
林風南 (1987)。動作教育。國教之友,39,34-38。
林風南 (1990)。幼兒體能與遊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風南 (2002)。幼兒體能與遊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朝風 (1994)。幼兒教育原理。高雄:復文。
林晉榮 (2004)。從動作發展看幼兒運動遊戲設計。學校體育雙月刊,14(80),49-58。
林晉榮、張郁敏、黃振興 (2006)。運動遊戲課程對兒童創造力之影響研究。永達學報,7(1),122-133。
林勤昌 (2005)。遊戲課程對學齡前兒童基本動作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慶旺(編譯) (1987)。親子遊戲—三歲。臺北市:大展。
林緯志 (2004)。七歲至十二歲動作協調能力測驗組合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林錦英 (1989)。年齡與幼兒運動能力之關係。國教學報,2,279-300。
邵力子 (1988)。淺談幼兒體育遊戲。師大體育系刊,26,124-129。
邱金松 (1969)。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2),34-40。
邱金松 (1977)。幼兒體育遊戲的重要性。師大體育,5,20-21。
邱金松 (1982)。兒童的生活與運動遊戲的疏離問題。師大體育,14,69-76。
洪清一 (1999)。知覺-動作訓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煌佳 (1999)。遊戲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之關聯。臺灣體育,102,10-13。
洪靜安 (1984)。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市:正中。
胡月娟 (1994)。實用人類發展學。臺北:華杏。
香港協康會 (2002)。兒童發展手冊第六版。香港:協康會。
徐永玫 (2003)。臺南市發展性動作失調學齡前兒童之鑑定過程與感覺統合
治療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徐澄清 (1986)。從遊戲中學習。健康世界,3,46-49。
徐澄清 (2002)。贏在起跑點-嬰幼兒智能發展。臺北市:健康。
徐澄清、蘇喜、蕭淑真、林家青、宋維村、張玨 (1978)。學齡前兒童行為發展量表之修訂及初步常模之建立。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19,142-157。
徐錦興 (1991)。不同指導者參與遊戲課程對幼兒體能發展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桂冠編譯室譯 (1999)。幼教課程-當代研究回顧。臺北:桂冠。(Carol Seefeldt,1999)
高麗芷 (1997)。感覺統合上下篇。臺北:信誼。
高群超 (2006)。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設計與教學。大專體育,83,1-7。
張世宗 (1991)。「兒戲」非兒戲─「玩」是什麼?學前教育,5(7),12-15。
張秀蓉 (1984)。兒童時期的運動造成一個人一生的身體。國民體育季刊,13(3),49-57。
張欣戊 (1989)。發展心理學。臺北:空大。
張靜文 (1996)。幼稚園教室中討論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靜文 (1997)。運動對幼兒的重要性。學校體育雙月刊,37(7),68-70。
教育部 (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 (1993)。發展與改進幼稚教育中程計畫。臺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梁培勇 (1995)。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莊素芬 (1998)。談幼兒教育遊戲化。幼教學刊,6,1-12。
許惠欣 (1990)。身心發展與輔導。臺南:文慶。
許義宗 (1990)。幼兒體力和運動。臺北市:理科。
許義雄(譯) (2001)。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股份有限公司(Gallahue, David. L,1997)。
許錦春、林素娟 (1992)。幼兒遊戲行為探討。傳習,10,237-346。
許麗鳳 (1996)。幼兒體能遊戲。臺北市:書泉。
連秀英 (1991)。遊戲與兒童智能發展。國民教育,32,35-38。
郭志輝 (1987)。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國民體育季刊,16(4),52-55。
郭靜晃 (1982)。遊戲對兒童合作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郭靜晃 (1997)。遊戲與教育。教育研究雙月刊,58,5-23。
郭靜晃 (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臺北:洪葉文化。
郭靜晃(譯)(1992)。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J.E. Johnson, J. F. Christie, T. D. Yawkey著)
陳正奇 (1996)。幼兒期生長發育與運動能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陳正奇 (2000)。兒童成長與遊戲之關係探討。臺灣體育雙月刊,106,45-49。
陳怡如、陳孟文 (2001)。運動對兒童中期身心影響之探討。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177-182。
陳信全 (2002)。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
陳俊樑 (2002)。父母參與學齡前兒童遊戲對其基本動作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冠旭、劉從國 (2001)。遊戲對幼兒體能之影響。大專體育,56,97-105。
陳彥宏 (2001)。不同體育課程模式對兒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昭志 (1997)。兒童遊戲實質環境與社會性遊戲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
陳英三、林風南、吳新華 (1995)。動作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陳淑敏 (2000)。幼兒遊戲。臺北市:心理。
章淑婷 (1987)。幼兒社會能力、遊戲行為、互動特質與其同儕地位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31-133。
傅秀娟 (1995)。遊戲本位課程對特殊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幼兒教育年刊,8,21-31。
湯志民 (1997)。遊戲是玩牌。教育研究雙月刊,58,1-42。
程紹同 (1994)。現在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黃文俊 (1998)。幼兒身體活動之必要性。學校體育雙月刊,46,24-33。
黃永寬 (1999)。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大專體育,42,38-45。
黃永寬 (2000)。論幼兒運動遊戲的價值。學校體育雙月刊,10(59),37-43。
黃永寬 (2001)。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遊戲教學之觀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黃永寬 (2002)。台北縣幼兒園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現況調查。吳鳳技術學院2002年體育發展研討會。嘉義:吳鳳技術學院。
黃永寬 (2003)。現代生活對幼兒運動遊戲發展的影響。論文發表於2003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嘉義:吳鳳技術學院。
黃永寬 (2004)。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及教師對其認知之研究。桃園:宏泰出版社。
黃永寬 (2004)。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概況之探討。輔大體育學刊,6,137-149。
黃永寬、陳瓊茶(2001) 。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運用。國立體育學院體論叢,12(1),99-118。
黃志成 (199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黃政傑 (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榮真 (1999)。發展遲緩幼兒課程應用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國明 (2003)。體操運動的前庭刺激課程對幼兒肢體協調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黃淑芬 (2002)。幼兒對身體活動教學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瑞琴 (1994)。論幼稚園遊戲課程的取向。臺北師院學報,7,881-916。
黃瑞琴 (2001)。幼兒遊戲課程。臺北:心理。
黃慧真 (1991)。兒童發展。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慧菁 (2004)。動作技能學習計畫介入對學齡前兒童的基本動作技能與運動概念認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
黃薏舒 (1987)。我國幼稚園課程發展模式─質得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臺北。
詹俊成 (2004)。推動幼稚園運動遊戲方案之簡介與展望。學校體育雙月刊,14(80),5-12。
楊淑朱 (1995)。在教室內認真的遊戲之探討與分析。嘉義師院學報,9,695-708。
楊淑朱 (1997)。幼兒遊戲課程之探討與分析。教師之友,31(1),59-67。
廖文武 (1990)。皮亞傑教育的基礎理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廖素霞 (1992)。兒童遊戲理論。父母親,92,46-48。
廖淑枝 (1982)。遊戲法在健康教學上的應用。健康教育,50,48-51。
管正 (1986)。幼兒體格及基本運動能力常模之編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劉一竹 (2000)。從心理分析理論談幼兒人格的發展。育達學報,14,297-302。
劉秀娟 (1995)。幼兒玩性與社會性遊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劉秋芳 (1985)。戲劇遊戲對幼兒認知發展及創造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劉效騫 (1987)。兒童遊戲新論。臺北市:臺灣書店。
劉惠珍 (1998)。周休二日對消費者休閒旅遊行為影響之研究。第十三屆技職研討會專刊,87-89。
劉銘凱 (2005)。運動遊戲課程實施對幼兒運動能力成效之探討-以員東國小附設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
劉焜輝 (1993)。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諮商與輔導,96,17-23。
劉馨 (2000)。學前兒童體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歐用生 (1985)。課程發展模式探討。高雄市:復文書局。
潘慧玲 (1991)。兒童遊戲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NSC79-0301- H003-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潘慧玲 (1992)。我國兒童之遊戲行為。師大學報,37,111-131。
蔡盈修 (1988)。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及社會能力發展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蔡敏忠 (1978)。論幼兒體育。國民體育季刊,6(6),2。
蔡淑苓 (1988)。淺談現代遊戲理論。國教月刊,34(11),55-57。
蔡鴻鳴 (1985)。社區幼兒戶外遊戲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學前教育雜誌 (1991)。玩具與幼兒。臺北:信誼。
盧素碧 (1990)。幼兒的發展與輔導。臺北市:文景。
駱金木 (1991)。幼兒遊戲之我見。幼兒教育年刊,4,69-75。
鍾鳳嬌 (1999)。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社會能力之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9(3),398-422。
簡楚瑛 (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國立新竹師院學報,第六期,105-133。
簡楚瑛 (1993)。學前兒童遊戲行為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師院學報,第六期,135-162。
羅鈞令 (1984)。感覺統合理論及應用。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43-48。
羅鈞令 (1989)。感覺整合功能發展異常孩童之評估與治療。職能治療學會雜誌,7,9-17。
蘇建文 (1984)。一歲至兩歲嬰兒身心特質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系,106-106。
蘇建文 (1988)。兒童動作與技能發展輔導之研究趨勢。臺灣區省市立師範學院七十六學年度兒童發展與輔導學術研討會。
二、外文部分
Ayres, A. J. (1972). Sensory intergration and learning disorders. Los Angeles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Ayres, A. J. (1974). The development or sensory intergr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Iow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
Ayres, A. J. (1979). Sensory intergration and the child. Los 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Anne, G. F., Elizabeth, A. M., & Anita, C. B. (1991). Sensory inter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F.A. Davis Compancy.
Anita, C. B., Shelly, J. L., & Elizabeth, A. M. (2002). Sensory inter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F.A. Davis Compancy.
Axline, V. M. (1969). Play therapy.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Barnett, L. A. (1990). Playfulness : definition, design, and measurement. Play & Culture. 3, 319-336.
Clark, F. A., Mailloux, Z., & Parham, D. (1989). Sensory integration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children. In P.N.L.Diane Parham&Zoe Mailloux
Cohn, E. S. (2001). Parent perspective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using a sensory integration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5(3),285-294.
Cohn, E. S., & Cermak, S.A. (1998). Including the family perspective in sensory integration outcomes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2(7),540-546.
Desem, J. F., Nuthall, G. A., Bushnell, J., & Horn, J. (1989). Effectiveness of a sensory intergrative therapy program for children with perceptual-motor deficit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2,221-229.
Dunkerley, E. T., Degnen, L., & Coster, W. J. (1997). Therapist-child interaction in the middle minutes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rea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1(10),799-805.
Farber, S. D. (1982). Neurorehabilitation a multisensory approach.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
Fein, G., Rivkin, M. S. (1986). The young child at play. Washington:National Assoc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Fernie, D. (1988).The nature of children´s pla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07967).
Gallahue, D. L., & Ozmun, J.C.(1998). 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Infant, children,adolescents,adults(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George, G., Shirley, A. H., & Melissa, P. (2004). Children moving-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CA,Mountain View: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Golden, D. B., Kutner, C. G. (1980). The play development progressscal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Hopkins, H. L., & Smith, H. D. (1978). Willard and spackman´s occupationl theory. 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Co.
Hurlock, E. B. (1968).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rded). New York: McGraw-Hill.
Hughes, F. P. (1991). Children,play and development.Needham Heights,MA: Allyn and Bacom.
Jane, C. S., Anne, S. A., & Pat, N. A. (2005).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Children.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 Yawkey, T. D. (1987).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Glenview,IL:Scott,Foresman.
Koomar, J. (1997).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rapist-child interaction in the middle minutes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rea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1(10),806-807.
Lieberman, J. N. (1977). Playfulness:its relational to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New York:Academic Press.
Matronia, C. A. (1982). Relationship of direct instruction and practice to development of motor skills. New York:Macmillan.
Morris, A. M., Williams, J. M., Atwater, A. E., & Wilmore, J. H. (1982).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otor performance of 3 thrfough 6-year-old childr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3(3), 214-221.
M.Rhonda, F. & Rebecca, R. F. (2000).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nd edition.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Ottenbacher, K. (1982). Sensory intergration therapy:affect or effect.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36,571-578.
Pless, M., & Carlsson, M. (2000). Effects of motor skill intervention on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 a meta - analysi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17,
381-401.
Rubin, K. H., Fein, G. G., & Vandenberg, B. (1983). Play.In P.H.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693-759.New York:John Wiley & Son.
Smart, M. S., Smart, R. C. (1972).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s,2nd edition.New York: Macmillan.
Smith, T., Polloway, E., Patton, J., & Dowdy, C. (2001).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inclusive setting.Needham Heights: A Pearson Education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