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舒雅
論文名稱: 國中生校園塗鴉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
指導教授: 林仁傑
Lin, Jen-Ch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校園塗鴉視覺圖像青少年次文化藝術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北縣某所國中學生為對象,探討其塗鴉行為之動機與影響因素,以及藉由不同的動機之引導,國中生所塗畫出的塗鴉內容與特徵為何。研究方法為質化與量化並用的方式,針對研究學校180名學生作塗鴉行為問卷調查、6名具塗鴉經驗的學生作個別訪談,再針對這六名訪談學生所提供的塗鴉作品進行文本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影響國中生塗鴉行為的動機,主要有五大因素:個人因素、同儕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

    (二)國中生塗鴉作品的內容與圖像特徵,透過下列不同的動機之引導,會產生差異:留下個人記錄、模仿他人塗鴉、象徵友誼、對同儕的愛戀、用來開同學玩笑、打發無聊時間、對師長無言的抗議、發洩與家人的衝突、複製流行事物、諷刺時事。

    最後,建議能透過訪談導師與家長來擴大檢視校園塗鴉的層面,並將校園體制的影響性納入塗鴉研究的考量,此外本研究成果亦可提供藝術治療領域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青少年發展理論 ………………………………………………………9 第二節 視覺圖像相關理論 ……………………………………………………18 第三節 塗鴉相關理論 …………………………………………………………26 第四節 塗鴉相關研究論述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5 第四節 研究場域 ………………………………………………………………4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8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國中生校園塗鴉行為動機及影響因素之結果與討論 ………………62 第二節 國中生校園塗鴉圖像內容之研究結果與討論 ………………………82 第三節 國中生校園塗鴉圖像特徵之研究結果與討論 ………………………9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1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2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24 英文部分 ………………………………………………………………………127 網路資料 ………………………………………………………………………128 附錄 附錄一 專家效度調查問卷 …………………………………………………129 附錄二 專家效度調查問卷修正意見彙整表…………………………………133 附錄三 國中生校園塗鴉行為研究問卷 ……………………………………135 附錄四 國中生校園塗鴉行為訪談大綱 ………………………………………138 附錄五 訪談資料整理範例 ……………………………………………………139 附錄六 國中生校園塗鴉作品分析 ……………………………………………143 附錄七 訪談資料摘錄片段彙整表 ……………………………………………171 表 目 次 表2-1 學者們對於青少年文化特色之看法 …………………………………15 表2-2 Panofsky的圖像學三階段理論架構表………………………………23 表2-3 本研究之塗鴉文本分析模式 …………………………………………25 表2-4 Gadsby (1995) 塗鴉創作動機 ……………………………………29 表2-5 塗鴉目的一覽表 ………………………………………………………30 表2-6 依社會成本和金錢成本高低來區分校園公物破壞行為 ……………32 表2-7 關於國內塗鴉之相關學術研究與探究內容 …………………………38 表2-8 國內關於塗鴉之相關文章 ……………………………………………40 表3-1 個別訪談對象名單 ……………………………………………………46 表3-2 問卷內容與研究問題之對應表 ………………………………………49 表3-3 專家個人資料簡介 ……………………………………………………51 表3-4 個人資料部分之專家效度分析 ………………………………………51 表3-5 問卷內容部分之專家效度分析 ………………………………………52 表3-6 訪談大綱結構表 ………………………………………………………53 表3-7 國中生校園塗鴉作品分析表 …………………………………………54 表3-8 本研究訪談記錄編碼系統 ……………………………………………58 表4-1 研究樣本與研究問卷統計量 …………………………………………61 表4-2 國中生挑選塗鴉位置時的影響因素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T檢定 摘要表 ………………………………………………………………62 表4-3 國中生塗鴉動機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63 表4-4 國中生塗鴉行為與情緒狀態關係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T檢定 摘要表 ………………………………………………………………64 表4-5 國中生於正面情緒時的塗鴉內容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T檢定 摘要表 ………………………………………………………………65 表4-6 國中生於負面情緒時的塗鴉內容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T檢定 摘要表 ………………………………………………………………66 表4-7 同儕對於校園塗鴉行為的影響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T檢定 摘要表 ………………………………………………………………67 表4-8 道德感與校園規範對於校園塗鴉行為的影響之次數分配與獨立樣本 T檢定摘要表………………………………………………………68 表4-9 動機─留下個人記錄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89 表4-10 動機─模仿他人塗鴉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0 表4-11 動機─象徵友誼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0 表4-12 動機─對同儕的愛戀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1 表4-13 動機─用來開同學玩笑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2 表4-14 動機─打發無聊時間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3 表4-15 動機─對師長無言的抗議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4 表4-16 動機─發洩與家人的衝突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4 表4-17 動機─複製流行事物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5 表4-18 動機─諷刺時事之第一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7 表4-19 動機─留下個人記錄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99 表4-20 動機─模仿他人塗鴉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1 表4-21 動機─象徵友誼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1 表4-22 動機─對同儕的愛戀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2 表4-23 動機─用來開同學玩笑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3 表4-24 動機─打發無聊時間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4 表4-25 動機─對師長無言的抗議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6 表4-26 動機─發洩與家人的衝突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6 表4-27 動機─複製流行事物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08 表4-28 動機─諷刺時事之第二、三層文本分析彙整表 …………………110 表4-29 塗鴉動機與塗鴉內容特徵對照表 …………………………………114 圖 目 次 圖1-1 台北縣某國中視聽教室牆壁,佈滿學生塗鴉…………………………3 圖2-1 皮爾斯─符號的種類……………………………………………………20 圖2-2 台北市東區商店騎樓的柱子上發現大片塗鴉…………………………27 圖2-3 台北市信義區百貨商場前某處變電箱遭人塗鴉………………………27 圖2-4 台北縣某國中九年級教室學生書桌佈滿塗鴉…………………………34 圖3-1 本研究架構圖……………………………………………………………42 圖3-2 本研究流程圖……………………………………………………………43 圖3-3 問卷編製流程圖…………………………………………………………48

    一、中文部份
    1.王寶墉(譯)。(譯年:1998)。Jeffries, J. & Benedict, T. & Anna, M. & Hawley,E.著。《新新人類五大危機:綜合輔導策略》。台北:心理。
    2.王藍亭 (2004)。《視覺圖像之視知覺研究》。台南:漢家。
    3.王國強(譯)。(譯年:2006)。Rose,G.著。《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4.王秀雄 (2000)。〈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出版。頁1-21。
    5.李美蓉 (2001)。〈反文化到藝術主流之一:紐約塗鴉藝術〉。《美育》,第123期。頁46-57。
    6.吳素倩 (1990)。《青少年文化與次文化之變遷:理論之探討與台北市之實證分析》。台北:文景。
    7.吳信鴻(譯)。(譯年:1995)。Layton,R.著。《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
    8.林泰振 (2004)。《青少年流行文化塗鴉行為之分析:質的研究─以南部某國中
    學生書包塗鴉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9.林克明(譯)。(譯年:1987)。Freud,S.著。《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台北:志文。
    10.邱啟新 (2001)。《發現塗鴉:公共塗鴉的空間與文化意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周文欽 (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
    12.柯志祥 (2003)。〈台灣的塗鴉現象〉。《美育》,第132期。頁92-96。
    13.胡寶林 (198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台北:遠流。
    14.高強華 (1997)。〈瞭解青少年次文化〉。《中等教育》,第48卷第6期。頁101-105。
    15.夏春祥 (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出版。頁141-166。
    16.畢恆達 (2001a)。《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17.畢恆達 (2001b)。《塗鴉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8.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19.張錦華等(譯)。(譯年:1995)。Fiske,J.著。《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20.陳光興 (2003)。〈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主編。台北:巨流。
    21.陳皎眉 (1999)。〈青少年的壓力與適應〉。《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救國團社會研究院出版。頁48-57。
    22.陳懷恩 (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
    23.陳弘儒 (1995)。《私密的喧譁—公廁塗鴉的言詞行動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4.郭禎祥、趙惠玲 (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台北:桂冠。頁325-366。
    25.陸蓉之 (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
    26.游恆山(譯)。(譯年:2001)。Sigelman,C. K. & Shaffer,D.R.著。《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27.彭吉象 (1994)。《藝術學概論》。台北:淑馨。
    28.葉長海、翁敏華、孫紅(譯)。(譯年:1991)。(日)渡邊戶著。《藝術學》。台北:駱駝。
    29.黃正鵠 (1999)。〈青少年的心理與生活指標〉。《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救國團社會研究院出版。頁12-32。
    30.董學文、王葵(譯)。(譯年:1992)。Barthes,R.著。《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
    31.楊熾宏 (1985)。〈在牆壁上塗寫的藝術:GRAFFITI〉。《藝術家》,第116期。頁78-83。
    32.楊瑞珠 (1999)。〈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探討青少年的價值觀及世界觀〉。《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救國團社會研究院出版。頁77-109。
    33.廖方瑜、孟成瀚 (2006)。《塗鴉‧城市糖果地圖》。台北:田園城市。
    34.鄭惠萍 (2003)。《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5.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編著 (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6.謝高橋 (1982)。《社會學》。台北:巨流。
    37.謝東山 (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二、英文部分
    1. Allen,D. (2006). Fighting Graffiti:An Investigation of Causes and Solutions. Standish-Ericsson Neighborhood Association (SENA) .
    2. Advertiser (1991). Graffiti. Youth Studies, Feb91, Vol. 10 Issue 1, p8. Australia:The Australian National Clearinghouse.
    3. Burger,E. (1998). Mathematics beyond the ivy-covered hall: Can we read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Spring98, Vol. 20 Issue 2, p60. USA:Williams Colleg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Williamstown.
    4. Brown,J.C. (1995).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The Messages in Hungarian Graffiti.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Fall95, Vol. 29 Issue 2, p115-118. Hungary:Juhász Gyula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
    5. CE6.15, graffiti artist. (2003). Teen graffiti artists defend their creative space. New York Amsterdam News; 9/11/2003, Vol. 94 Issue 37, p18.
    6. Flora,C. (2008). Tag: He's It. Psychology Today, Mar/Apr2008, Vol. 41 Issue 2, 12-13.
    7. Johnson,K.D. (2005). School Vandalism and Break-Ins.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Community Oriented Policing Services.
    8. Kan,K. (2001). Adolescents and Graffiti. Art Education , 54 (1),18-23.
    9. Otta,E. (1993). Graffiti in the 1990s: A Study of Inscriptions on Restroom Wall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Aug93, Vol. 133 Issue 4, p589-590. Brazil:University of Sao Paulo.
    10. Obeng,S.G. (2000).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Discursive Strategies to Express Language Attitudes in Legon (Ghana) Graffiti. Research on Language & Social Interaction,2000, Vol. 33 Issue 3, p291-319. USA:Indiana University.
    11. Panofsky,E. (1972). Studies in Iconology: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Harper & Row.
    12. Powers,L.A. (1996).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Graffiti Art Movement.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29 Issue 4, 137-142. VA.Richmond:The Richmond Children's Museum.
    13. Peters,T.C. (1990). Student graffiti and social class: Clues for counselors. School Counselor, Nov90, Vol. 38 Issue 2, p123. USA: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14.Rahn,J. (2002). Painting without Permission:Hip-Hop Graffiti Subculture. p7, London:Bergin & Garver Westport,Connecticut.
    15. Sturken,M. & Cartwright,L. (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Staiger, A. (2005). School Walls as Battle Grounds: Technologies of Power, Space and Identity. Paedagogica Historica,Aug2005, Vol. 41 Issue 4/5, p555-569.Carfax Publishing Company.

    三、網路資料:
    1. Gadsby,J.M. (1995). Looking at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A Critical Review and Taxonomy of Graffiti Texts. http://www.graffiti.org/faq/critical.review.html (2008/04/16)
    2. Williams,R. (年代不詳) Latrinalia - bathroom wall writing.
    http://psychology.ucdavis.edu/SommerB/sommerdemo/content/latrinalia.htm (2008/4/1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