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舒雅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校園塗鴉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 |
指導教授: |
林仁傑
Lin, Je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8 |
中文關鍵詞: | 校園塗鴉 、視覺圖像 、青少年次文化 、藝術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3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北縣某所國中學生為對象,探討其塗鴉行為之動機與影響因素,以及藉由不同的動機之引導,國中生所塗畫出的塗鴉內容與特徵為何。研究方法為質化與量化並用的方式,針對研究學校180名學生作塗鴉行為問卷調查、6名具塗鴉經驗的學生作個別訪談,再針對這六名訪談學生所提供的塗鴉作品進行文本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影響國中生塗鴉行為的動機,主要有五大因素:個人因素、同儕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
(二)國中生塗鴉作品的內容與圖像特徵,透過下列不同的動機之引導,會產生差異:留下個人記錄、模仿他人塗鴉、象徵友誼、對同儕的愛戀、用來開同學玩笑、打發無聊時間、對師長無言的抗議、發洩與家人的衝突、複製流行事物、諷刺時事。
最後,建議能透過訪談導師與家長來擴大檢視校園塗鴉的層面,並將校園體制的影響性納入塗鴉研究的考量,此外本研究成果亦可提供藝術治療領域之參考。
一、中文部份
1.王寶墉(譯)。(譯年:1998)。Jeffries, J. & Benedict, T. & Anna, M. & Hawley,E.著。《新新人類五大危機:綜合輔導策略》。台北:心理。
2.王藍亭 (2004)。《視覺圖像之視知覺研究》。台南:漢家。
3.王國強(譯)。(譯年:2006)。Rose,G.著。《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4.王秀雄 (2000)。〈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出版。頁1-21。
5.李美蓉 (2001)。〈反文化到藝術主流之一:紐約塗鴉藝術〉。《美育》,第123期。頁46-57。
6.吳素倩 (1990)。《青少年文化與次文化之變遷:理論之探討與台北市之實證分析》。台北:文景。
7.吳信鴻(譯)。(譯年:1995)。Layton,R.著。《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
8.林泰振 (2004)。《青少年流行文化塗鴉行為之分析:質的研究─以南部某國中
學生書包塗鴉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9.林克明(譯)。(譯年:1987)。Freud,S.著。《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台北:志文。
10.邱啟新 (2001)。《發現塗鴉:公共塗鴉的空間與文化意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周文欽 (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
12.柯志祥 (2003)。〈台灣的塗鴉現象〉。《美育》,第132期。頁92-96。
13.胡寶林 (198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台北:遠流。
14.高強華 (1997)。〈瞭解青少年次文化〉。《中等教育》,第48卷第6期。頁101-105。
15.夏春祥 (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出版。頁141-166。
16.畢恆達 (2001a)。《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17.畢恆達 (2001b)。《塗鴉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8.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19.張錦華等(譯)。(譯年:1995)。Fiske,J.著。《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20.陳光興 (2003)。〈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主編。台北:巨流。
21.陳皎眉 (1999)。〈青少年的壓力與適應〉。《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救國團社會研究院出版。頁48-57。
22.陳懷恩 (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
23.陳弘儒 (1995)。《私密的喧譁—公廁塗鴉的言詞行動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4.郭禎祥、趙惠玲 (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台北:桂冠。頁325-366。
25.陸蓉之 (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
26.游恆山(譯)。(譯年:2001)。Sigelman,C. K. & Shaffer,D.R.著。《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27.彭吉象 (1994)。《藝術學概論》。台北:淑馨。
28.葉長海、翁敏華、孫紅(譯)。(譯年:1991)。(日)渡邊戶著。《藝術學》。台北:駱駝。
29.黃正鵠 (1999)。〈青少年的心理與生活指標〉。《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救國團社會研究院出版。頁12-32。
30.董學文、王葵(譯)。(譯年:1992)。Barthes,R.著。《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
31.楊熾宏 (1985)。〈在牆壁上塗寫的藝術:GRAFFITI〉。《藝術家》,第116期。頁78-83。
32.楊瑞珠 (1999)。〈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探討青少年的價值觀及世界觀〉。《Y世代與Z世代:青少年文化與秩序之探討》。救國團社會研究院出版。頁77-109。
33.廖方瑜、孟成瀚 (2006)。《塗鴉‧城市糖果地圖》。台北:田園城市。
34.鄭惠萍 (2003)。《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5.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編著 (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6.謝高橋 (1982)。《社會學》。台北:巨流。
37.謝東山 (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二、英文部分
1. Allen,D. (2006). Fighting Graffiti:An Investigation of Causes and Solutions. Standish-Ericsson Neighborhood Association (SENA) .
2. Advertiser (1991). Graffiti. Youth Studies, Feb91, Vol. 10 Issue 1, p8. Australia:The Australian National Clearinghouse.
3. Burger,E. (1998). Mathematics beyond the ivy-covered hall: Can we read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Spring98, Vol. 20 Issue 2, p60. USA:Williams Colleg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Williamstown.
4. Brown,J.C. (1995).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The Messages in Hungarian Graffiti.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Fall95, Vol. 29 Issue 2, p115-118. Hungary:Juhász Gyula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
5. CE6.15, graffiti artist. (2003). Teen graffiti artists defend their creative space. New York Amsterdam News; 9/11/2003, Vol. 94 Issue 37, p18.
6. Flora,C. (2008). Tag: He's It. Psychology Today, Mar/Apr2008, Vol. 41 Issue 2, 12-13.
7. Johnson,K.D. (2005). School Vandalism and Break-Ins.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Community Oriented Policing Services.
8. Kan,K. (2001). Adolescents and Graffiti. Art Education , 54 (1),18-23.
9. Otta,E. (1993). Graffiti in the 1990s: A Study of Inscriptions on Restroom Wall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Aug93, Vol. 133 Issue 4, p589-590. Brazil:University of Sao Paulo.
10. Obeng,S.G. (2000).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Discursive Strategies to Express Language Attitudes in Legon (Ghana) Graffiti. Research on Language & Social Interaction,2000, Vol. 33 Issue 3, p291-319. USA:Indiana University.
11. Panofsky,E. (1972). Studies in Iconology: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Harper & Row.
12. Powers,L.A. (1996).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Graffiti Art Movement.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29 Issue 4, 137-142. VA.Richmond:The Richmond Children's Museum.
13. Peters,T.C. (1990). Student graffiti and social class: Clues for counselors. School Counselor, Nov90, Vol. 38 Issue 2, p123. USA: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14.Rahn,J. (2002). Painting without Permission:Hip-Hop Graffiti Subculture. p7, London:Bergin & Garver Westport,Connecticut.
15. Sturken,M. & Cartwright,L. (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Staiger, A. (2005). School Walls as Battle Grounds: Technologies of Power, Space and Identity. Paedagogica Historica,Aug2005, Vol. 41 Issue 4/5, p555-569.Carfax Publishing Company.
三、網路資料:
1. Gadsby,J.M. (1995). Looking at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A Critical Review and Taxonomy of Graffiti Texts. http://www.graffiti.org/faq/critical.review.html (2008/04/16)
2. Williams,R. (年代不詳) Latrinalia - bathroom wall writing.
http://psychology.ucdavis.edu/SommerB/sommerdemo/content/latrinalia.htm (200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