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素鳳 |
---|---|
論文名稱: |
清代彰化縣城研究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中部開發 、城牆 、彰化縣城 、清代行政區 、彰化古蹟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彰化市區曾有一座古磚城,從清嘉慶年間到日治時期,這座磚城在當地屹立著,雖然今日我們無緣一見它美麗風華的身影,但它的曾經存在,已為彰化人留下了一頁值得驕傲的歷史篇章。原先是利用茨竹所建成的城,但在歷經林爽文、陳周全等的變亂後,茨竹的防禦功能有其侷限,因此士紳們倡建磚城。有了城,神明也有落腳的地方,漢人移民們也陸續從原鄉請來保護他們的神明,使彰化城內廟宇林立,代表著不同族群在此地生活過,更象徵著彰化城有著不同族群在這片土地上,曾共同努力打拼過的痕跡。
行政區域的調整,或為人口增加、或為行政效率,或為治安及國防等因素,而彰化縣的增設背景也與上述原因有關,在加上朱一貴事件的推波助瀾,清政府隨於雍正元年(1723),調整原有的行政區域,劃原屬諸羅縣管轄之虎尾溪至大甲溪為「彰化縣」,使行政區域調整為一府四縣,並將縣治設在半線(今彰化市)。
參 考 書 目
壹、 古籍史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曰健
1959,《治台必告錄》,台北:台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台文叢)第17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台銀版)。
丁紹儀
1957,《東瀛識略》,台北:台文叢第2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58,《平台紀事本末》,台北:台文叢第16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59,《安平縣雜記》,台北:台文叢第52種 ,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3,《台灣府輿圖纂要》,台北:台文叢第181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4,《台案彙錄己集》,台北:文叢第191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3,《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北:台文叢第152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台北:台文叢第165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3,《世宗實錄選輯》,台北:台文叢第167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台北:台文叢第186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72,《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台北:台文叢第300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9,《劉銘傳府台前後檔案》,台北:台文叢第276種,台銀版。
不著撰人
1960,《福建通志台灣府》,台北:台文叢第84種,台銀版。
王必昌
1961,《重修台灣縣志》,台北:台文叢第113種,台銀版。
王瑛曾
1962,《重修鳳山縣志》,台北:台文叢第146種,台銀版。
江日昇
1960,《台灣外記》,台北:台文叢第60種,台銀版。
杜 臻
1961,《澎湖台灣紀略》,台北:台文叢第104種,台銀版。
沈有容
1959,《閩海贈言》,台北:台文叢第56種,台銀版。
周元文
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文叢第66種,台銀版。
周 璽
1962,《彰化縣志》,台北:台文叢第156種,台銀版。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台北:台文叢第141種 ,台銀版。
吳子光
1958,《台灣記事》,台北:台文叢第36種,台銀版。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台北:台文叢第44種,台銀版。
洪安全
1966,《清宮諭旨台灣史料》第四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范 咸
1961,《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文叢第105種,台銀版。
姚 瑩
1957,《東槎紀略》,台北:台文叢第7種,台灣版。
1960,《中復堂選集》,台北:台文叢第83種,台灣版。
高拱乾
1960,《台灣府志》,台北:台文叢第65種,台銀版。
崑 岡
1976,《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
黃叔璥
1957,《台海使槎錄》,台北:台文叢第4種,台銀版。
陳文達
1961,《臺灣縣志》,台北:台文叢第103種,台銀版。
陳 璸
1961,《陳海端公文選》,台北:台灣文獻叢刊第116種,台銀版。
連 橫
1962,《台灣通史》,台北:台文叢第128種,台銀版。
清高宗敕撰
1963,《清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
鄧傳安
1958,《蠡測彙鈔》,台北:台文叢第9種,台銀版。
楊 英
1958,《從征實錄》,台北:台文叢第32種,台銀版。
劉良璧
1961,《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北:台文叢第74種,台銀版。
劉 璈
1958,《巡台退思錄》,台北:台文叢第21種,台銀版。
蔣毓英
1993,《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藍鼎元
1958a,《東征集》,台北:台文叢第12種,台銀版。
1958b,《平台紀略》,台北:台文叢第14種,台銀版。
貳、近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 專書
C.E.S著,周學普譯
1956,〈被遺誤之台灣〉,收入《台灣經濟史三集》,台北:台灣研究叢刊第34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世慶
1994,《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聨經出版。
王存立、胡文青
1994,《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台北:遠足文化。
方 豪
1994,《台灣早期史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白棟樑
1998,《平埔足跡---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星辰出版社。
杉目妙光
1934,《台中州鄉土地誌》,台北:盛文社。
伊能嘉矩
1985~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
1997,《台灣蕃政志》,台北:南天書局。
村上直次郎譯,郭輝(中)譯
1991,《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林文龍
2001,《竹山鎮志‧開拓志》,南投:竹山鎮公所。
林再復
1985,《閩南人》,台北:三民書局修訂版。
1990,《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吳成偉
1999,《彰化古城巡禮》,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周國屏等撰
1997,《彰化市志》上冊,彰化:彰化市公所。
周憲文
1980,《台灣經濟史》,台北:開明書局。
洪麗完
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許雪姬
1987,《清代台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曹永和
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聨經出版公司。
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編
1979,《台灣史》,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宗仁
1997,《彰化開發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陳仕賢
2006,《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彰化:彰化文化局。
溫振華
1996,〈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收入《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出版。
章英華、蔡勇美主編
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出版。
黃秀政
1992,《台灣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張勝彥
1993,《清代台灣廳縣制度之研究》,台北:華世出版。
張 菼
1970,《清代台灣民變史研究》,台北:台灣研究叢刊第104種,台銀版。
程士毅
1997,《彰化的自然環境與原住民》,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葉大沛
1997,《鹿港發展史》,彰化:左羊出版社。
潘 英
1998,《台灣平埔族史》,台中,南天書局。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
1995,《平埔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籌備處。
閻萬清 陳宗仁著
1997,《彰化政治發展史》,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蔡志展
1980,《清代台灣水利開發研究》,台中:昇朝出版。
戴炎輝
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聨經出版。
二、 期刊
王崧興
1974.6,〈台灣史的研究與經濟建設〉,《台灣文獻》,25(2):107~113。
1976.3,〈八堡圳與台灣中部的開發〉,《台灣文獻》,26(4)27(1)合刊:42~49。
王世慶
1976.9,〈台灣之名稱與行政區域之建置〉,《台灣風物》,26(3):117~149。
石在添等
1977,〈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台灣文獻》28(2):75~94。
任茹 王柏山
1998.9,〈明清台灣中北部地區水利之開發〉,《台灣文獻》49(3):137~148。
何傳坤
2000.8,〈彰化地區的史前文化〉,《彰化文獻》,創刊號:1~25。
吳文星、莊英璋
1985.12,〈清代頭城的拓墾與發展〉,《台灣文獻》,36(3/4):213~238。
林文龍
2001.12,〈彰化楊家的內山移墾〉,《彰化文獻》3:6~14。
施添福
1988.6,〈清代台灣街市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39(2):1~41。
1990.3,〈清代台灣街市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台灣風物》40(1):37~65。
洪英聖
1997.12,〈清代彰化開發史的回顧(上)〉,《師友月刊》:59~63。
姜道章
1966,〈台灣古城: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地理學研究》1:53~80。
1967,〈十八世紀及十九世紀台灣營建的古城〉,《南洋大學學報》創刊號:182~201。
陳亮州
2004,〈清代彰化修築磚城之研究〉,《彰化文獻》5:45~64。
黃健敏
1979,〈台灣的城與堡〉,《建築師》5:21~30;6:31~41;7:39~48。
葉大沛
1996.12,〈鹿港「日茂行」林氏及「慶昌號」陳氏〉,《台灣文獻》,47(4):149~170。
莊吉發
1998.3,〈故宮檔案與清代台灣史研究—清代台灣築城檔案簡介〉,《台灣文獻》49(1):105~113。
莊金德
1964.9,〈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台始末(上)〉,《台灣文獻》15(3):1~20。
陳文達
1984.9,〈彰化縣建置〉,《台灣文獻》,35(3):51~121。
陳漢光
1972.3〈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1):87~104。
溫振華
1982,〈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1:43~95。
1984,〈清代台灣的建城與防衛體系的演變〉,《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3:253~274。
1988,〈日據時期台中市之都市化〉,《思與言》26(1):81~100。
黃蘭翔
1991.12,〈清代台灣“新竹城”城牆之興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183~212。
張勝彥
1993.6〈清代台灣廳縣之建置與調整〉,《史聨雜誌》22:27~56。
劉淑芬
1985.3,〈清代台灣的築城〉,《食貨月刊》14(11/12):40~59。
蔡泰彬
2003.10,〈清代彰化平原平埔族的傳統生活與族社遷移〉,《白沙人文社會學報》2:189~211。
蔡志展
1998,〈明清台灣水利開發之時空分析---1624~1894〉,《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3:25~95。
戴寶村
1982.6,〈新竹建城之研究〉,《教學與研究》4:87~104。
三、 學位論文
王雲洲
2003,〈清代台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芬
1999,〈清代台灣的番界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諭
2001,〈鳳山縣舊城及週遭聚落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茹
1972,〈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完
1985,〈清代台中開發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郁青
2006,〈清代彰化平原之漢人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周郁森
2002,〈清代台灣城牆興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淑娟
1988,〈清代台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正略
1992,〈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琡玲
2000,〈台灣清代城內官制建築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琳
2004,〈台灣中部廿四庄媽祖會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劉俊龍
1994,〈水圳建設與彰化平原的開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盈君
2004,〈彰化市都市發展歷程及其成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蕭道明
1999,〈清代台灣鳳山縣城的營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銘育
2004,〈清代台灣中部的市街與商業網絡〉,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雅文
2000,〈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