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榮玉
Fan, Jung-Yu
論文名稱: 跨越寂靜藩籬-聽覺障礙運動員主體經驗與身體意象探微
Across the Barrier of Silence-Exploration on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Body Image of the Deaf Athlete
指導教授: 林玫君
Lin, Mei-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小耳羽球運動員罕見疾病身體美學自我探究
英文關鍵詞: small ear, badminton athletes, body aesthetics, self-discover,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 (TC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51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被凝視的「小耳朵女孩」遊走於「看」與「被看」之間的生命經驗,研究以自我敘說之情感喚起式為徑路,道出小耳朵女孩在身為聽覺障礙者、顏面傷殘者、羽球運動員、菜鳥教練、演講者等多重身份下,在成長、求學、訓練及比賽的過程,如何看待「障礙」以及如何看待自己。
    研究者因天生的罕見疾病造成下頷骨顏面發育不全,遠視加上視力的閃光症狀掛著厚重眼鏡,聽力缺陷帶著助聽器。沒有完整的外觀,外在環境需面對人與人之間互動時的障礙隔閡,異於常人的五官對抗著眾人好奇與批判的目光;內在自我則徘徊於「聽人」與「聽覺障礙者」之間,面臨搖擺不定的自我不認同感,究竟要將自己的身分歸屬安放何處;以及「運動員」與「身心障礙者」間,因為他人的眼光,漂浮著懸而未決的定位,同時潛藏著無法規避的孤獨感。
    研究者以身為聽障運動選手的親身經驗,透過三種視角:以「本我」最直接的感受自己;跳出自我,將自己當成一部紀錄片;從觀察別人的反應,來為自己打分數。站在不同視野下的諸多面相,由諸多的身分糾結、禁聲於社會強加的理想下、遭受排擠的苦痛經驗、無法坦然對自己的陰鬱中一件件重新經驗,試圖釐清身體、主體性與疾病過程之關係,打破社會對於障礙身體的想像,開展出得以安身立命的生存美學,尋覓出自己最適合存在的樣子,期盼藉此生命故事,提供身心障礙者、障礙者之父母、教育者、同儕等相關者參考,亦給予社會大眾進一步認識「身心障礙」與「身心障礙運動員」之機會,以期建立出更多元友善的社會氛圍。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small ear girl” personal experience, that she has been gazed upon ever since her birth and wondered her whole life between observing others and being observed. The research started with recalling her very personal story of how she views herself while growing up, and how she addressed “disabilities” in all her life as an athlete on the court and as a student off the court, leading out multiple identities of the “small ear girl” as a hearing-impaired and facially disfigured person, badminton athlete, rookie coach and lecturer.
    The author’s rare birth defect caused a genetic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formities of the ears, eyes, cheekbones, and chin. Diagnosed with hyperopia and astigmatism, the author has to wear cumbersome eyeglasses and hearing aids with an incomplete appearance facing judgments and critics and disabilities. Underneath her heart, the author wonders between “a normal-hearing person” and “a hearing-impaired person”, an uncertain self-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an athlete” and “a disabled person” because of others’ judgments. The reality makes the author constantly ask herself where she belongs and which enhances the inevitable sense of loneliness underneath her heart.
    The author develops this thesis in three angles with her personal experience as a deaf-athletes. Firstly, “id” is the most straightforward inner-self. Furthermore, “Outside of the id” sees oneself as being documented as a documentary. Lastly, “observing others” gives herself a mark.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trie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ease, identity and her disability by breaking the imagination of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towards disabled people, finding the best version of herself as an individual and developing a spirit to have entrustment upon standing on top of multiple challenging scenarios including living as various identities in life, silenced by social expectations, suffering the painful experience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facing the gloominess of inability to confront herself honestly.
    The author wishes to offer disabled people, parents with disabled children, educators and colleagues to take herself as a reference, allowing the society to get to know “Disability” and “Disabled athletes” more, and wishes to create a friendlier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謝 辭 ⅰ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ⅳ 目 次 ⅵ 表 次 ⅹ 第一章 身體與心靈的逆旅   1 第一節 被凝視的「小耳朵女孩」 2 第二節 異域的囚困 4 第三節 關於旅程的知識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障礙的身體意象 10 第二節 聽覺障礙的身分認同 15  第三節 障礙主體經驗 19 第四節 障礙與生存美學 29 第三章 羈途指南針 35 第一節 「聽」我「敘說」 35 第二節 寂靜中尋一盞曙光 41 第三節 跋涉的必經風雨 43 第四章 美麗與哀愁的衝撞敘事 46 第一節 宿命的身體-疾病隱喻 46 一、視覺綁架遊戲     47 二、隱形的友誼鴻溝 49 三、常常說「對不起」的好好小姐 51 四、障礙的人性思考 53 第二節 離散的身體-異己與自卑 55 一、含羞草的枷鎖 56 二、黑羊、白羊與屠夫 58 三、菜鳥學妹與暴龍學姊 60 四、教室到球場的戰爭 61 五、該隱 65 第三節 矛盾的身體-痛苦之身 67 一、我不需要勵志 68 二、推妳去曬太陽的「他」 69 三、遙遙好眠路 71 第五章 出走的身體圖像 74 第一節 被凝視的身體-場域突兀者 74 一、球場親緣 75 二、軟弱終結者 77 三、不能被稱讚的選手 79 四、聽與聾的游移 81 第二節 靜不下來的身體-我們 84 一、沉默的保護傘-阿好姊的故事 84 二、與主公有約-大哥迷途知返 85 三、呼人電才會大漢-「假聽障」小毛的國手築夢路 87 四、羽球低手-菜鳥公務員的逆襲 89 五、中華隊鐵單-突破重圍的二妹妹 91 六、越老越健-印尼教練選手的競路 92 七、球場遇故知-英式榮譽與榮玉 94 八、馴「聾」高手-師傅的好茶 95 第三節 理想的身體-自我與正常的周旋 97 一、我看起來靠不住嗎? 98 二、強硬的偽裝者 99 三、誰偷走了我 101 第六章 漂流後的撥離與重建 104 第一節 展演的身體-打出差異 104 一、三度觀戰的美青夫人與戰敗的女孩 104 二、保加利亞復仇記 106 三、三度征戰奧運殿堂 110 四、下半身抽筋的老將 113 第二節 乖張的身體-晚期叛逆 115 一、亦正亦邪 116 二、狸貓不是貓 117 三、透過濾鏡看世界的焦慮少女 119 四、美美的閉俗 120 五、愛與溫柔的反撲 121 第三節 面對面的身體-一樣中的不一樣 123 一、小姑娘的大躍進 123 二、說話的力量 126 三、舒適圈外的世界 128 四、皮蛋托兒所 130 第四節 美學的身體-妳不需要和自己過不去 132 一、聽覺障礙運動員在宿命、離散、矛盾下的生存美學 133 二、聽覺障礙運動員在球場的生存美學 134 三、聽覺障礙運動員自我的生存美學 135 第七章 結語-不一樣的勇氣 137 後 記 141 逆旅的告白 145 引用書目 151

    一、專書
    Barry Smart,《傅柯》,蔡采秀譯,臺北:巨流,1998。
    Brene,Brown,《不完美的禮物:放下「應該」的你,擁抱真實的自己》,田育慈譯,臺北:心靈工坊,2013。
    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臺北:五南,2003。
    Clandinin,D.J & Connelly, F.M.,《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臺北:心理,2003。
    Eckhart Tolle,《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張德芬譯,臺北:方智,2008。
    Goffman, E.,《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曾凡慈譯,臺北:群學,2010。
    Goldberg, N,《狂野書寫: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詹美涓譯,臺北:心靈工坊,1990。
    Jean Leduc,《史家與時間》,林錚譯,臺北,麥田:2004。
    Kathrin Sohst,《柔軟的勇氣》,鄭秀慧、王榮輝譯,臺北:商周,2016。
    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張芬芬譯,臺北:雙葉書廊,2006。
    Oliver Sacks,《看見聲音—走入失聰的寂靜世界》,韓文正譯,臺北:時報出版,2004。
    Pat Schneide,《讓光進來-給心靈修練者的寫作書》,鍾清瑜譯,新北:遠足文化,2017。
    Richard Shusterman,《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程相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Sarah Groga,《身體意象》,黎士鳴譯,臺北:弘智文化 ,2001。
    Solomon, Andrew,《背離親緣(上):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謝忍翾譯,臺北:大家出版,2015。
    Woodward, Kathryn,《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林文琪譯,臺北:韋伯文化,2004。
    王曉書,《我看見聲音:王曉書聽不見的故事》,臺北:大田出版,2005。
    田口家史,《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臺北:野人,2016。
    老子,《道德經》,群出版,2014。
    余安邦主編,《身體、主體性與文化療癒:跨域的搓揉與交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3。
    余德慧、李宗燁,《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2003。
    李芃娟,《聽覺障礙》,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中心,2012。
    周月清,《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2015。
    周志建,《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心靈工坊,2013。
    阿蘭,《論幸福》,臺北:麥田,2016。
    高宣揚,《傅柯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點》,臺北:五南,2004。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2007。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2006。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
    曾貴麟《人間動物園》〈節日-為那些特例所命名〉,(聯合文學,2019),頁60。
    黃瑞祺,《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臺北:左岸,2003。
    蓉子,《蓉子詩抄》,臺北:藍星詩社,1965。
    劉一民,《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師大書苑,2005。
    劉仁鵬、宋玉雯、蔡孟哲、鄭聖勳編,《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新北:蜃樓,2014。
    劉克襄,《不需要名字的水鳥》,臺北:玉山社,1996。
    潘柏霖,《1993》(三版),臺北:作者自行出版,2019。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臺北:印刻,2008。

    二、學位論文
    丁晨,〈世界的斷裂與接應:一位極度多重障礙者生命意義之探討〉,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王宏銘,〈運動好「手」:肢體障礙籃球員的生命故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系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王信凱,〈從微光裡看見豔彩-一位視障運動員的生命故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余佩芬,〈擲與執:腦性麻痺運動員參與地板滾球之個案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吳忠誼,〈運動員的身體故事-「運動人」,「不馴服」〉,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吳政鴻,〈一位手球選手霸凌經驗的自我敘說〉,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2010。
    呂佳盈,〈一位視障柔道選手的生命敘說〉,桃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2016。
    李玉齡,〈00與11的對話-輪椅運動舞蹈的完美轉化世界〉,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克翰,〈成年肢體障礙者身體形象、自卑感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佳儀,〈唇顎裂者的身體意象與容貌修復經驗〉,臺北: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4。
    洪宜昀,〈大學聽覺及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范家榮,〈看見機構為家治理下的美感:老人養護機構社工與老人的相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博士論文,2012。
    唐宏儒,〈熱情至低落,詩意又成長一個籃球運動隱形人的生命敘說〉,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4。
    康富婷,〈臺灣聽障生之舞蹈教學初探-以王淑媚舞蹈社之輕度聽障生為例〉,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張志浩,〈論山道飆車經驗:從現象身體到細微身體的修為〉,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博士論文,2011。
    張稚鑫,〈徘徊在「聽」與「聾」之間:回歸主流教育中聽障大學生的身分認同〉,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4。
    張麗珍,〈顏面燒傷者自我認同的轉變歷程〉,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2010。
    郭育蘭,〈笑聲、嘲弄與規訓:兒童認知發展歷程中幽默的社會意義〉,嘉義: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論文,2014。
    郭岳東,〈一位聽障小子的桌球人生〉,臺北:臺北市立大學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郭惠瑜,〈右腳告白-一位肢體障礙社會工作學習者的生命書寫與主體實踐〉,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07。
    陳信英,〈青少年單親經驗中的悲傷與復原:生命故事敘說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3。
    陳惠萍,〈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蘭鳳,〈2009「無聲的力量」:「鹿之女」奮鬥歷程〉,臺北: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惲大宗,〈悠「游」世間「泳」往直前一位小腦萎縮病友的運動生命敘說〉,臺中:國立臺灣體育學院,2011。
    曾鈺婷,〈女性肢體障礙者之身體形象,認同與照顧:社會模式之運用與檢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曾慧燕,〈生命的禮物—小耳症患者母親的轉化經驗〉,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黃金島,〈肢體殘障者之身體心像、自我概念、歸因組型與生活適應間的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黃覺誼,〈聽出生命的奇蹟-一位聽覺障礙者參與跆拳道之個人經驗敘說探究〉,臺中: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2011。
    楊佩瑜,〈談聽障族群的認同及調適〉,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班論文,2019。
    廖子慧,〈不被禁錮的靈魂─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之失落、悲傷與調適經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14。
    鄭慈瑩,〈談臺灣1990年代障礙主體的漂泊與逆流〉,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鍾芝憶,〈運動家之眼-身體與羽球世界深刻互動的痕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15。
    顏伽如,〈浴火鳳凰舞春風-顏損者肚皮舞展演之身體意象及生命意義建構歷程〉,桃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蘇訓巧,〈聽覺障礙成人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5。

    三、期刊論文
    甘允良、蔡佳蓉,〈從身體文化觀點談休閒運動對身心障礙者的貢獻〉,《國民體育季刊》(2004):68-72。
    何粵東,〈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2005.03):55-72。
    余德慧,〈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002.12):214-217。
    吳家臻,〈聽覺障礙青少年文化認同與社會適應之研究〉,《障礙者理解半年刊》13.1(2014.01):33-51。
    吳雅琴、林耀盛,〈寂靜之聲:聾人自我建構經驗的現象學心理學觀點〉,《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4.4(2016.12):309-322。
    呂佳盈、楊宗文,〈視覺障礙柔道選手的生命敘說〉,《休閒與社會研究》15(2017.06):39-55。
    宋灝,〈落實在身體運動上的質:討論尼采的「大肯定」〉,《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37(2017.01):1-31。
    李彥儀,〈保羅・呂格爾「活的隱喻」初探〉《哲學與文化》36.2(2009):151-177。
    李思逸,〈主體決定去死—對黑格爾與拉岡主體理論的一種闡釋〉,《文化研究雙月報 》147(2014.11):22-37。
    林香君,〈在互為主體性中建構主體性:以批判實踐取向敘說與對話為方法的教學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2(2015.12):181-211。
    林涓,〈羽球雙打搭檔關係研究:以他者為中心的反省〉,《身體文化學報》17(2013.12):111-121。
    林鎮坤,〈身心障礙者運動人口倍增策略:一個政策分析的觀點〉,《國民體育季刊》32.2(2003):53-57。
    林耀盛、吳蕙君,〈從混沌到開悟:一位腦傷者的敘說認同歷程〉,《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3.2(2015.06):70-85。
    南方朔,〈運動、被看、異國情調〉,《山海文化雙月刊》[台灣原住民運動專輯] 10 (1995):21-25。
    南玉芬,〈重生後的「我」-企圖自殺後的自我詮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 》13(2013.06):1-28。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2012.12):19-53。
    胡紹嘉,〈逆想人文社會科學寫作:來自小說敘事研究的啟迪與演示〉《中華傳播學刊》9(2006.06):275-304。
    夏林清,〈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2004):131-156。
    孫小玉,〈從偽裝到扮/表演:失能者的身體政治〉,《英美文學評論》22 (2013.06):113-146。
    孫毅,〈論現代人自我認同上的困難-從基爾克果個體生存論的角度來看〉,《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04.07):177-195。
    翁開誠,〈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 (2002.12):23-69。
    張君如、鄭政宗、陳國濱,〈園藝活動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影響〉,《朝陽學報》13(2008.09):205-224。
    張威克,〈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 》29(2000.09):23-34。
    張淑品,〈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的自我認同〉,《特殊教育季刊》118(2001.03):62-69。
    張漢章,〈從「常體」到「異體」的過渡:殘障運動主體經驗的現象學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2006.04):13-18。
    曹筱玥、林昱君、吳可久,〈從阿德勒的自卑情結論都會女性的剝離與重建-以「我想我是她/我想我不是她」創作為例〉《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2016):19-34。
    許玉雲、陳彰惠,〈身體心像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6(1999.12):103-109。
    陳文珊,〈全能的上帝可不可以把自己變成殘障?〉,《臺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8.09):65-78。
    陳永祥,〈從內門宋江陣看身體意義在台灣社會的轉變〉,《身體文化學報》1(2005.12):39-54。
    陳品秀,〈鏡花「水月」總是空〉,《表演藝術》71(1998.11):10-13。
    陳美智、曾文寬,〈從社會模式觀點探究軟骨發育不全症者工作經驗〉,《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4 (2016.12):236 - 254。
    黃文慧,〈淺論障礙的社會模式〉,《特殊教育季刊》130(2014.03):35-42。
    黃冠華,〈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新聞學研究》87(2006.04):131-167。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2017.09):65-91。
    趙玉平,〈自己的道路自己開-論聾人文化的精神內涵〉,《聽語學誌電子報》4(2012.01):1-9。
    劉一民,〈運動倫理研究外一章-以他者為中心的反省〉,《學校體育》,116(2010.02):67-72。
    劉益州,〈注視的他者與他者的注視-論魯迅《狂人日記》中「互為主體」的人際結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0.2(2011.06):125-138。
    蔡秀華,〈運動場中的該隱─關注男孩體育場上的內心世界〉《學校體育》17.6(2007.12):頁29。
    蔡怡佳,〈「吾即吾身」:從莫特曼-溫德的身體神學談障礙處境的體知與啟悟〉,《輔仁宗教研究》,24 (2012.03):21-42。
    盧崴詡,〈以安頓生命為目標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理斯的情感喚起式自傳民族志〉,《社會學研究》 6(2014):221-221。
    謝慧珍、陳皎眉,〈兒童幽默感、同儕聲望與行為能力關係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995):123-146。
    蘇秀錦,〈寫作中的鋪墊〉,《師友月刊》,501(2009):86-87。

    四、報紙
    〈范榮玉奮戰周美青起立〉,《聯合晚報》,2009-09-12,A7版。

    五、西文
    Beal, Claudia C. Keeping the story together: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r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18.8(2013):694.(43-27)
    Cash, Thomas F., and Thomas Ed Pruzinsky.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Guilford Press, 1990.
    Colman, Andrew M. "Social rejection, role conflict, and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orthopaedic disability."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33.3 (1971): 907-910.
    Dixon, Michael J, “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32.10(1995): 806.
    Kelly, Michael P.& David Field. Medical sociology, chronic illness and the body.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18.2 (1996): 241-257.
    Linton, Simi. My body politic: A memoi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5.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Routledge, 1982.
    Mitchell, David T., and Sharon L. Snyder. Represent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The uneasy home of disability in literature and film. Handbook of disability studies (2001): 195-218.
    Oliver, Michael. Politics of disablement.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990.(25-62)
    Riessman, Catherine Kohler. Narrative analysis. Vol. 30. Sage, 1993.
    White, Craig A. Body image dimensions and cancer:a heuristic cognitive behavioural model. Psycho‐Oncology: Journal of the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Behavioral Dimensions of Cancer 9.3 (2000): 183-192.

    六、網路資料
    易君珊,〈再現「殘」身體:日常生活中的障礙者身體〉,《劇場.閱讀》。https://weartcrips.com/2016/05/12/theatre-forum-disability-representation-everydaylife/。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日。
    林蔚昀,〈看Patrzenie-只要睜開眼睛,就是看與被看的人生〉,《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9/article/5688。檢索日期:2018年4月23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全球資訊網(2010)–聽障成因及種類。 http://www.cnad.org.tw/ap/news_view.aspx?bid=25&sn=3364944a-5a8e-4b27-b56b-31a012737a18。檢索日期:2018年7月28日。
    社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顱顏百科小耳症。 https://www.nncf.org/encyclopedia/microtia。檢索日期:2018年11月26日。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罕病分類與簡介。 http://www.tfrd.org.tw/tfrd/rare_b/view/id/142。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5日。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918。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7日。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特殊教育法。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9136。檢索日期:2019年1月1日。
    網路文章:蔡仁偉,讀一首詩《封閉-寫給校園霸凌事件》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9/2015091275.html。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日。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https://dep.mohw.gov.tw/DONAHC/cp-1032-5186-104.html。檢索日期:2019年1月7日。

    七、其他(歌詞、新詩)
    廖文強與壞神經樂團:〈自卑〉《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臺北:SONY MUSIC,2014年8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