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建宏
論文名稱: 自然觀的探討-以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為例
View of Nature - a Case Study on the Naturalists of TFRI's Fushan Research Center
指導教授: 蔡慧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6
中文關鍵詞: 自然觀價值觀環境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2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探求人們對自然的看法,是一個值得深思且古老的課題,然而學術的進展、教育的普及、人與自然的逐漸分離,使得現代人們的自然觀點往往略過了在自然當中的感受,而以書本的知識代替實際的體驗。本研究旨在探究自然觀的內涵,並且瞭解當代人們對自然的觀點。研究採文獻分析方法,從環境倫理學、大地觀及現代環境觀的內涵概念中,歸納整理自然觀的內涵向度,做為研究工具設計的依據;並以福山研究中心為例,立意抽樣八位具備豐富自然知識背景且長期接觸自然環境的工作者進行深度訪談,從而獲得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自然觀的特徵。研究之重要結論分述如下:
    1.自然觀的內涵包括:重要生命經驗(接觸自然、人們的影響、教育、工作、環境經驗、信仰)、自然的本質(定義、類推、組成、過程、感受)、自然的價值(自然資源、生命權利、道德考慮、自然價值)、人與自然的關係(角色、權利、義務、管理)及實踐(啟發、影響、認知、推動、建議)等五個向度。
    2.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自然觀的特徵可以自然觀內涵向度分別陳述為:生命歷程歧異度高且豐富接觸自然、以科學概念認識自然、非人類中心主義觀點、對人類目前在自然中的角色感到失望,及主張以教育為主軸推動良好自然觀。
    本研究並建議後續研究者:自然觀內涵架構的修正方向、使用雙重議題進行訪談、注意議題訪談的風險及針對關鍵人物,單點、定期、長期的重複訪談。對於環境教育:可以自然觀的內涵架構出發,設計、發展系統課程;及從平面、電子媒體切入環境教育實施的可能。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segreg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ave caused a common paradox that one’s views of nature tend to neglect one’s actual experience of nature. Nowadays, people tend to acquire knowledge from books rather than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na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be into people’s views of nature, and explore contemporary views of nature.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compile the connotations of different views of nature,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ethics, historical view on earth, and modern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upon which the basic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view were developed. The subject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eight naturalists who currently work at Taiwan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TFRI). Fushan Research Station which located in a nature reserve. All of these naturalists had been working in nature for long time and with rich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in nature studies.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characteristic traits of the naturalist’s view of nature. The main findings from the studies are as follows:
    1. Connotation of views of natur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contact with nature, other people's influence, education, job,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and beliefs), essence of nature (definition, analogy, composition, course and experience), values of nature (natural resources, right of life, moral considerations and the value of nature), rel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kind (role, right, duty and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edification, influence, cognition, impetus and suggestion).
    2.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trait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view of nature: diverse life experiences combined with abundant contact with natural environment, knowledge of nature through scientific concepts, disappointment with mankind’s role in nature, and education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Based on above findings and analysis, the follow-up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re recommended. Further suggestions including: revise the connotation framework on views of nature, conduct interviews via the “double topic” method, pay attention to privacy risks concerning interviews, and multiple and long-term interviews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key persons from key areas. This connotation framework on views of nature may be useful in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9 第四節 名詞界定 1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歷史研究的自然觀 16 第二節 哲學家的自然觀 25 第三節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哲學 30 第四節 世界觀與新環境典範 42 第五節 自然辯證法的範疇論 49 第六節 自然觀的定義與內涵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6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67 第四節 資料處理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9 第一節 重要生命經驗 79 第二節 自然的本質 113 第三節 自然的價值 133 第四節 人與自然的關係 148 第五節 實踐 1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1 參考文獻 185 中文部分 185 外文部分 190 網路資料 192 附錄一 自然觀訪談大綱 193 附錄二 訪談議題 197 附錄三 效度檢核表 205 圖目錄 圖1-1-1 人(H)與環境(E)的互動關係 3 圖1-2-1 環境教育內涵的擴展 6 圖2-3-1 生命金字塔結構 34 圖2-3-2 權利對象的擴充順序 38 圖2-4-1 影響Robert Morris世界觀的因素 43 圖2-6-1 自然觀的內涵向度 55 圖2-6-2 研究背景示意圖 62 圖3-1-1 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自然觀研究架構 63 圖3-2-1 研究流程圖 66 圖3-3-1 林業試驗所組織系統圖 68 圖3-3-2 福山研究中心環境現況圖 69 圖4-2-1 受訪者對自然定義的尺度 115 圖4-2-2 馬克斯.謝勒(Max Scheler)價值層級 127 圖4-3-1 辯證的與生態的價值判斷 133 圖4-3-2 自然資源的分類 134 圖4-3-3 受訪者權利對象的擴充順序 143 圖5-1-1 受訪者對自然定義的尺度 174 圖5-1-2 受訪者權利對象的擴充順序 176 圖5-2-1 環境教育應用自然觀內涵架構的循環 183 表目錄 表2-2-1 哲學家對自然本質的觀點 26 表2-3-1 重要的環境倫理學說 30 表2-3-2 環境倫理學說的比較 31 表2-3-3 人類中心主義主要派別 32 表2-3-4 生命中心主義主要派別 33 表2-3-5 生態中心主義主要派別 33 表2-3-6 中西整合論環境哲學 36 表2-3-7 道德考量演化觀的比較 37 表2-3-8 自然所擁有的價值 39 表2-3-9 基本價值類型 39 表2-3-10 環境倫理學說對人類能力、價值、角色的看法 41 表2-4-1 Dunlap & Van Liere(1978)的新環境典範量表 45 表2-4-2 Kuhn & Jackson的新環境典範量表 46 表2-4-3 Sheppard的新環境典範量表 47 表2-4-4 Dunlap et.al.(2000)的新生態典範量表 48 表2-5-1 自然辯證法的諸範疇 50 表2-6-1 本研究自然觀的操作型定義 51 表2-6-2 不同研究領域的相關名詞整理 52 表2-6-3 現代環境觀的內涵 54 表2-6-4 大地觀的課題 55 表2-6-5 Palmer研究影響成人環境覺知的分析架構 56 表2-6-6 構成新環境典範的因子 59 表2-6-7 分析新環境典範因子所具備的課題 60 表2-6-8 自然觀內涵向度架構 61 表3-3-1 訪談大綱題目設計 72 表3-3-2 受訪者基本資料 73 表3-4-1 訪談結果編碼表 77 表4-2-1 受訪者對自然定義的觀點 116 表4-2-2 受訪者對自然類推的觀點 118 表4-2-3 受訪者對自然過程決定論的觀點 125 表4-2-4 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情緒感受的自然特質 128 表4-2-5 受訪者感受的正面自然特質 129 表4-2-6 受訪者感受的負面自然特質 130 表4-4-1 受訪者對人類角色的觀點 150 表4-4-2 受訪者對人類管理自然的權利、義務觀點 153 表4-5-1 影響受訪者自然觀點的因素 161 表4-5-2 九個國家影響因素群組的等級分布 161 表5-1-1 本研究自然觀的定義 170 表5-1-2 自然觀內涵向度架構 170 表5-1-3 福山研究中心工作者情緒感受的自然特質 175

    中文部分
    Bertalanffy, Lv.(民88)。生命問題:現代生物學思想評價(吳曉江譯)。北京市:商務印書。(原著出版年:1952年)
    Caras, R. A.(民87)。完美的和諧(陳慧雯譯)。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1996年)
    Collingwood, R. G.(民87)。自然的觀念(二版)(吳國盛、柯映紅譯)。北京市:華夏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0年)
    Huxley, T. H.(民90)。進化論與倫理的關係。(李學勇譯)。臺北市:文鶴。(原著出版年:1894年)
    Kellert, S. R.(民87)。生命的價值(薛絢譯)。臺北市:正中書局。(原著出版年:1997年)
    Lovelock, J. E.(民84)。蓋婭,大地之母:地球是活的(金恒鑣譯)。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79年)
    Mayr, E.(民88)。看!這就是生物學(涂可欣譯)。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1997年)
    McAndrew, F. T.(民84)。環境心理學(危芷芬譯)。臺北市: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1993年)
    Patton, M. Q.(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臺北市: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90年)
    Rolston, H. III.(民85)。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王瑞香譯)。臺北市:編譯館。(原著出版年1988年)
    Windelband, W.(民87)。西洋哲學史(羅達仁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50)
    王少泉(民88)。探索新環境典範的內涵-環境教育專業人士對台灣環境議題態度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王文科(民91)。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民(民88)。環境意識及測評方法研究。北京市: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王志銘(民90年3月)。從康德義務學談人類對大自然的責任。黃慶明(主持人),自然與環境。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
    王從恕、楊冠政、黃達三(民89年4月)。環境倫理信念之比較。林明瑞(主持人),學術論文發表。環境教育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王從恕(民90)。環境倫理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王從恕(民90)。西方環境倫理概要。科學教育,241,26-3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民6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方東美(民68)。生生之德。臺北市:黎明文化。
    沈小峰、王德勝(民89)。自然辯證法範疇論(修訂本)。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於幼華(主編)(民87)。環境與人:自然環境篇。臺北市:遠流出版。
    李毓昭(民93)。西雅圖酋長的智慧。臺北市:晨星出版。
    林火旺(民87)。倫理學。臺北市:空中大學。
    林則桐、邱文良(民90年3月)。福山植物園的經營管理。陳幹男(主持人),自然與環境。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
    林業試驗所(民86)。台灣省林業陳列館解說手冊(編號:030869860204)。臺北市:葛兆年、莊貴紅、王世津、黃貞榕。
    林業試驗所(民91)。林業試驗所九十年度年報(編號:1009101593)。臺北市:林朝欽。
    林輝銘(民93)。從公共利益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在都市發展中的角色與功能-以公園綠地為例,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金吾倫(主編)(民80)。自然觀與科學觀。臺北市:水牛出版。
    金恆鑣(民86)。自然、生命與文化。環境教育季刊,32,33-42。
    孟祥森(民87)。西雅圖的天空:印第安酋長的心靈宣言。臺北市:雙月書屋。
    邱曉芬(民89)。動物保護思想-彼得辛格之「動物解放倫理」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益(主編)(民92)。臺灣自然寫作選。臺北市:二魚文化。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
    段淑華(民88)。國民中學教師環境倫理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洪櫻芬(民89)。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臺北市,洪葉文化。
    孫中旭(民89年9月)。地理教學與自然觀教育。中學地理教學參考,9,?-?。
    徐蘭(民85年11月)。自然哲學研究概述。哲學動態,11,?-?。
    陳向明(民9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書局。
    陳其榮(民84)。自然辯證法導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劍瀾、鄧文碧、葉文虎(民89年4月)西方傳統自然觀的演變與影響。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004,1-4。
    莊慶信(民84)。中國哲學家的大地觀。臺北市:師大書苑。
    莊慶信(民83)。莊子生態哲學初探。東吳文史學報,12,125-142。
    莊慶信(民91)。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臺北市:五南圖書。
    張子超(民84)。環保教師對新環境典範的態度分析。環境教育季刊,26,37-45。
    黃淑慧(民80)。現代環境觀。臺北市:科技圖書。
    黃茂容(民78)。環境心理學研究:遊客對自然環境產生的情緒體驗。臺北市:淑馨出版。
    黃建榮(民89)。探索劉力學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黃冠樹(民92)。探索廢棄物焚化處理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之環境典範面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楊冠政(民85)。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28,7-20。
    楊冠政(民8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民88)。永續發展的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7,82-86。
    楊冠政(民88年10月)。邁向全球化的環境倫理。哲學雜誌,30,4-32。
    楊冠政(民92)。生態倫理學的內涵及其實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6,57-74。
    葉海煙(民90年3月)。道德關懷中的環境倫理課題研究-以台灣人的人觀與自然觀之互動為例。朱建民(主持人),自然與環境。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
    趙敦華(民91)。西方哲學簡史。臺北市:五南圖書。
    劉小楓(民85)。空山有人跡-讀《中國文人的自然觀》斷想。載於劉小楓(主編),這一代人的怕和愛(89-100頁)。北京市:三聯書店。
    蔡慧敏(民88)。島嶼環境變遷研究-金門島地景型塑與轉化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蔡信安(民90年3月)。人對自然的責任。黃慶明(主持人),自然與環境。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
    鍾丁茂(民88)。環境倫理思想評析。臺北市:皇家圖書。

    外文部分
    Bourassa, S.C. (1990). A paradigm for landscape aesthetic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2, 787-812.
    Cunningham, W. P., Chnningham, M. A. & Saigo, B. W. (200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 global concern. New York, NY: McGraw-Hill Press.
    DesJardins, J. R. (1993). Environment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Belmont, CA: Wadsworth, Inc.
    Dunlap, E. R., & Van Liere, K. D. (1978).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 21-26.
    Dunlap, E. R., Van Liere, K. D., Mertig A. G. & Jones, R. E. (2000). 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A Revised NEP Scale. Th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 425-442.
    Gardner, G.T., & Stern, P. C. (1996).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uman behavior.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Inc.
    Holborn, H. (1968). The history of idea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3(3), 688.
    Iwata, O. (2001).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environmental attiudes and concepts of natur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1), 75-83.
    Jones, W. T. (1972). World views: Their Nature and Their Func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 13(1), 79-81.
    Kearney, M. (1975). World view theory and stud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 248.
    Kuhn, G. R. & Jackson, E. L. (1989). Stability of factor structur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 27-32.
    Lewis, C. S. (1994). The discarded imag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brath, L. W. (1989/1994). 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learning our way ou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ash, R. F. (1989). The right of nature: 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adison, WI: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almer, J.A., Suggate, J., Bajd, B. & Tsaliki, E. (1998).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he UK, Slovenia and Gree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 429-444.
    Roberts, N. (1998). The Holocene: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Malden, MA: Blackwell, Inc.
    Sheppard, J. (1995). The back-white environmental concern gap: an 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paradig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6, 24-35.
    Tuan, Y.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valu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ell.
    Ward, L.M., & Russell, J.A. (1981). The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molar physic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10, 121-151.
    White, L. (1967).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Science, 155, 1203-1207.

    網路資料
    Christensen, J. (n.d.). Important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4, from http://www.plan.aau.dk/~jc/research.htm
    Junkkarinen, M. (1985). World view and ideology as a subject of research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4, from http://www.uta.fi/laitokset/historia/tutkijakoulu/sivut/paperit/mjunk.htm
    一凡(民90)。略論王弼的「自然」思想。民94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87.htm
    王守益(無日期)。從科學與佛學看因果觀。民94年4月18日,取自:http://book.bfnn.org/books/0522.htm
    林益仁(民90)。「部落地圖」概念發展的社會脈絡與意義。民94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taroko.gov.tw/VIRTUAL/data/2002/0613/13035949/03.htm
    林益仁(民90)。多元文化社會之環境價值觀。民94年6月20日,取自:http://e-info.org.tw/issue/thesis/enviedu/enviedu01072701.htm
    荒野炫風團簡介及入團說明(無日期)。民94年4月28日,取自:荒野保護協會網頁:http://www.sow.org.tw/project/2005/sowbeerecruit/sowbeerecruit01.htm
    陳慈美(無日期)。寧靜的力量-環境哲學。民93年12月16日,取自:http://e-info.org.tw/column/ethics/2004/et04120601.htm
    陳昌曙(無日期)。必然性與偶然性。民94年6月15日,取自:http://203.64.230.194/web/Content.asp?ID=56047&Query=8
    話題書專訪-自然作家劉克襄(無日期)。民94年6月20日,取自:你的公共電視-週二不讀書網頁:http://www.pts.org.tw/~web01/tuesday/t_007.htm
    環境佈道師培育營(無日期)。民94年4月30日,取自:生態台灣電子報網頁:http://www.pu.edu.tw/~ecology/taiwan/e-paper/ep-21.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