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董毓雯
Tung Yuwen
論文名稱: 戰地政務解除前後金門中地系統的變遷
指導教授: 吳進喜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金門戰地政務中地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69下載:9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根據「中地理論」的系統架構,以「中心性指數」為指標,為各中地劃分等級,觀察系統內各級中地數量、機能與市場範圍分佈特色,以比較戰地政務解除前後中地系統的變遷。藉此,凸顯不同時空脈絡下金門特殊的區域發展特色,並為中地系統變遷研究的比較基礎。
    戰地政務時期的中地系統,在數量上與空間上,並未呈現理論中的規律性與幾何性,而是高級中地寡、機能雜異,兩兩以山海為界,位居各分區中心;中級中地數量漸增,位置緊鄰大型軍營,機能以軍需為導向;低級中地數量最多,位置緊鄰小型軍營,因應軍人非假日時活動時空間受限的特性,機能以雜貨店、小吃店最為普遍。由以上中地系統特色可知,戰地政務時期,軍人為左右中地系統的主力,其消費特性、分佈規模差異影響了各級中地數量、機能與分佈特色。
    戰地政務解除後,中地系統仍與理論模式有所差異。其中,高級中地在行政、商業機能交互增強作用下,中心地位維持不變,各中地機能完備,且多以當地居民為導向,市場範圍囊括全島;相較之下,中低級中地失去了軍人消費力,其中心性大減,機能雜異,消費對象包括軍人、居民與觀光客,空間分佈上,集結成群的現象則由重軍駐紮地,轉為鄰近高級中地與交通幹道兩側。
    綜而觀之,戰地政務解除前後金門中地系統的變遷,有高級中地中心性成長、中低級衰退。若進一步以各中地中心性變化率為指標,可將中地劃歸「衰退型中地」與「成長型中地」兩類型,前者比例高、鄰近昔日重軍駐地者衰退比率大;後者比例低,有鄰近後浦、新市與交通幹道的空間特色。
    為一解上述中地系統變化的因素,本研究由地理學之空間觀點切入,對當地居民的消費地點偏好進行調查,描繪出目前中地市場範圍,結果發現市場範圍有兩層級,底層以後浦、新市、沙美、東林為中心,兩兩以山海為界、規模相近;上層以後浦、新市為島東、島西兩大中心,市場範圍囊括全島。以上是消費主體--當地居民在交通易達性提高的背景下,基於中地規模、營業場所規模考量,對高級中地消費地點偏好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兩大中地強大中心性籠罩下,仍存有不少小型中地,或憑藉人際網絡、彈性經營模式,或仰賴外來觀光團消費力而得以殘存。
    以上兩時期中地系統的變遷,是不同消費主體之消費習性與空間分佈差異的結果,它反應的是兩岸關係由緊張到緩和的過程中,不同政策取向下,消費者與販售者的調適與回應;與其他中地系統變遷研究成果的差異,則凸顯了金門做為夾峙兩岸島嶼,在戰地政務實施下特殊的區域發展特色。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0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 07 第二章 戰地政務解除前的中地系統 ‥‥‥‥‥‥‥‥‥‥‥‥13 第一節 民國78年的中地系統結構‥‥‥‥‥‥‥‥‥‥‥‥‥ 13 第二節 民國78年中地的空間分佈型態 ‥‥‥‥‥‥‥‥‥‥‥ 24 第三節 小結 ‥‥‥‥‥‥‥‥‥‥‥‥‥‥‥‥‥‥‥‥‥‥∙34 第三章 戰地政務解除後的中地系統‥‥‥‥‥‥‥‥‥‥‥‥‥37 第一節 目前的中地系統結構 ‥‥‥‥‥‥‥‥‥‥‥‥‥‥‥∙37 第二節 目前中地的空間分佈型態 ‥‥‥‥‥‥‥‥‥‥‥‥‥ 48 第三節 小結 ‥‥‥‥‥‥‥‥‥‥‥‥‥‥‥‥‥‥‥‥‥‥∙57 第四章 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的市場區域 ‥‥‥‥‥‥‥‥‥‥ 59 第一節 目前金門居民的消費地點指向 ‥‥‥‥‥‥‥‥‥‥‥∙59 第二節 目前市場區域的空間分佈特色 ‥‥‥‥‥‥‥‥‥‥‥∙75 第三節 小結 ‥‥‥‥‥‥‥‥‥‥‥‥‥‥‥‥‥‥‥‥‥‥ 87 第五章 中地系統變遷的地理意涵 ‥‥‥‥‥‥‥‥‥‥‥‥‥ 89 第一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後中地系統的變遷 ‥‥‥‥‥‥‥‥‥∙89 第二節 金門中地系統變遷的因素 ‥‥‥‥‥‥‥‥‥‥‥‥‥ 101 第三節 中地系統變遷下的地理意涵‥‥‥‥‥‥‥‥‥‥‥‥ 119 第六章 結論 ‥‥‥‥‥‥‥‥‥‥‥‥‥‥‥‥‥‥‥‥‥‥ 12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2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 126 參考文獻 ‥‥‥‥‥‥‥‥‥‥‥‥‥‥‥‥‥‥‥‥‥‥‥‥127 附錄 ‥‥‥‥‥‥‥‥‥‥‥‥‥‥‥‥‥‥‥‥‥‥‥‥‥‥133

    一、 統計書目
    金門縣統計年報(1953-2006)
    金門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1974-2006)
    二、 中文書目
    (一) 專書
    李增得(1991) 我的家鄉我的愛:金門地區戰地政務之實驗成效與實施地方自治的共識。金門:金門縣政府。
    吳俊育等(2005) 金寧鄉志。金門:金門縣金寧鄉公所。
    吳啟騰、林英生(1998) 金門的地質地貌。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金門縣社會教育館(1992) 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2000)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
    施堅雅著、史建云、徐秀麗譯(1993) 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火木(1996) 金門古今戰史。台北:金門古今戰史。
    楊天厚、林麗寬(2002) 金門縣金沙鎮志。金門:金沙鎮公所。
    楊萬全(1981) 金門地下水源探勘報告。金門:福建省政府。
    葉鈞培(1997) 金門姓氏分佈研究。金門:金門縣政府。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6) 金門縣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化委託服務案。金門:金門縣政府。
    (二) 期刊、論文集
    米復國、湯文昊(1994) 解嚴前金門的四個城市--金城(後浦城)、舊金城、沙美、新市。建築師,20:6=234,P.107-119。
    李國祁(1979a) 溫州府的市鎮結構及其演變。教學與研究,1:138~140。
    李國祁(1979b) 清代金華府的市鎮結構及其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7:113~188。
    李國祁(1980) 十六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山東萊州府的市鎮結構及其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8:113~160。
    張明純(1994) 由金門軍人的消費性格看官澳商店的發展。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P.187-211。
    陳國川(1989) 新竹地區中地系統的結構和消費行為的地點指向。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5,p145-180。
    溫振華(1990) 施堅雅的中國市鎮研究介紹。教學與研究,3,p155-184。
    (三) 學位論文
    吳家凌(2003)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培輝(1992) 金門聚落的變遷與空間意義的再界定。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奕佳(1998) 邊陲地區之社會—空間轉化言器—後軍管時期馬祖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城市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宏(1998) 軍事化的空間控制—戰地政務馬祖地區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城市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錫祥(1997)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邢幼田(1986)宜蘭中地體系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冠穎(2002) 跨界地下經濟:「金門小貿易」之社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軍橋(2004)社會變遷與住民意識之研究—以金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金以蕾(1994) 金門開放觀光的社會變遷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雨村(1996) 國家、力量、人口流動與鄉民經濟變遷—以金門官澳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宗堯(2002) 金門地區走私偷渡問題研究。 私立實踐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寶(1974) 蘭陽平原的開發過程與中地體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浩龍(1998) 金門水頭聚落居住空間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文昊(1991) 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變遷。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華(2003) 金門島居民環境意識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慧敏(1999) 島嶼環境變遷研究—金門島地景形塑與轉化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黎明儀(2004) 應用衛星影像於金門島土地覆蓋圖繪製。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莉婷(2000) 雲林地區中地市場區域的結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馨(2001) 小三通後金門與大陸漁產品交易狀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德水(1999) 兩岸關係發展與金門定位變遷之研究。 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 外文書目
    1. Abiodun, J. O.(1967), Urban Hierarchy in a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ic Geography, 43 (2): 347-367.
    2. Beavon, K. S. O. (1977). Central Place Theory: a Reinterpret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3. Berry, B. J. L. & Garrison, W. L. (1958). The Functional Bases of Central-Place Hierarch. Economic Geography, 34(1), 145-154.
    4. Berry, B. J. L. & Garrison, W. L. (1958).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entral Place Theory,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4: 107-120.
    5. Bradford, M. G. & Kent, W. A. (1977). Central Place theory: Christaller’s Mold, Human Geography-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Christaller, W. (1966), Central Place in Southern German, trans. by Baskin, C. W. Engl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7. Clark, D. (1973). The Formal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Wal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3(1): 71-84.
    8. Clark, W. A. V. & Rushton, G. (1970). Models of Intra-Urban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Place Theory. Economic Geography,46 (3): 486-497.
    9. Clark, W. A. V. (1967). Consumer Travel Patterns and the Concept of Ran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8(2): 386-396.
    10. Crissman, L. W. (1972). Marketing on the Changhua Plain, Taiwan,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215-25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Guelke, L. (1978). Geography and Logical Positivism. Geograph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 Londen.: John Wiley.
    12. Golledge, R. G. & Rushton, G. & Clark, W. A. V. (1966). Som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owa’s Dispersed Farm Populatioi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uping of General Place Functions, Economic Geography, 42(5): 261-272.
    13. Heilbrun, J. (1992). Art and Culture as Central Place Functions, Urban Studies, 29(2), 205-215.
    14. Isard, W. (1971). 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 A General Theory Relating to Industrial Location, Market Area, Land Use, Trade, and Urban Structure. Cambridge: The M. I. T. Press.
    15. Johnston, R. J. (1991).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16. Knapp, R. G. (1971). Marketing and Social Patterns in Rural Taiwa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s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1(1): 131-155.
    17. Lentnek, B.& Charnews, M. & Cotter, V. J. (1978). Consumer Behavior in Different Area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5(4): 538-545.
    18. Morrill, R. L. (1970).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Co.
    19. Mulligan, G. F. (1984), Central Place Populations: Some Implications of Consumer Shopping Behavior,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4(1): 44-56.
    20. Murdic, R. A. (1965). CulturalDifferences in Consumer Travel, Economic Geography, 41(3):210-233.
    21. Parr, J. B. (1978). Model of the Central Place system:A More General Approach, Urban Studies, 15, 35-49.
    22. Preton, R. E. (1971). The Structure of Central Place Systems, Economic Geography, 47(2): 136-155.
    23. Robert, M.(197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Travel. Economic Geography, 41, 211-233。
    24. Smith, C. A. (1976). Regional Analysis:Volume I Economic System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5. Scott, E. P. (1972)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ural Northern Nigeria: Farmers, Periodic Markets, and Villages, Economic Geography, 48(3): 316-332.
    26. Skinner, G. W. (1964).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 (1): 3-43.
    27. Skinner, G. W. (1971). Chinese Peasant and the close community: An Open and Short Case in Comparative Studies. Society and History, 13, (2) 270-281.
    28. Skinner, G. W. (1977).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s.). Calo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Toshiharu Ishikawa and Masao Toda. (2000). Some Economic Extensions of Central-place Theory Involving Profit Maximisation, Urban Studies, 37(3), 481-49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