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欣穎
Kuo, Hsin-Ying
論文名稱: 配方法遊戲式數位學習環境在補救教學應用之成效
指導教授: 左台益
Tso, Tai-Yi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補救教學配方法數位學習環境多重表徵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3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針對補救教學學生設計一個融入遊戲的數位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學習配方法;並且探討補救教學的學生在這個學習環境下的學習歷程及學習成效。
      本實驗採取量化分析以及質性分析。先以量化資料分析整體的學習成效以及學習感受,再進一步進行質性分析,了解其中4位進步較明顯之學生的學習情形。有效樣本為13位學生,分別為參與補救教學之八年級學生及兩班三組C組之八年級學生。
      本研究結果分為量化分析以及質性分析。其量化分析結果如下:
    一、學習成效方面,基準題後測分數較高,且達顯著水準。表示整體來說在此環境學習具有顯著進步的成效。
    二、在學習感受方面,完成遊戲操作之後,自我效能、情意分數都有較好的表現,而且軟體使用意願高。表示在情意方面有正向的影響。
      進一步對4位進步較明顯之學生進行質性分析,結果如下:
    一、配方法的概念都有進步,但一開始就能連結圖形與其他表徵者,進步的程度較明顯。
    二、一開始無法連結圖形與其他表徵者,操作軟體後,開始能連結圖形與其他表徵。
      此研究顯示,在這個遊戲式數位學習環境之下,能夠幫助學生經由實際操作圖形的過程中,加強圖形表徵與代數表徵的連結,進而熟悉配方法的代數運算以及配方法的概念,可作為補救教學之參考。

    謝辭 i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數學概念學習理論 4 第二節 配方法學習內容 10 第三節 數位遊戲 1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27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8 第一節 配方法遊戲式數位學習環境實作成果 28 第二節 在配方法遊戲式數位學習環境之學習成效 49 第三節 在配方法遊戲式數位學習環境之學習歷程 5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 附錄一 前測試卷 90 附錄二 後測試卷 92 附錄三 學習單 94

    一、中文部分
    王偉斌(2013)。動態視覺化觸控式學習環境之實作:以國中多項式的乘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瓊珠(2014)。低成就學生之心理特質與輔導。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29-46 頁)。臺北市:心理。
    吳美瑤(2019)。認知與學習的新觀點:體現認知在課程與教學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3(1),193~216。DOI:10.6384/CIQ.202001_23(1).0008
    李盈賢(2006)。高雄市國二學生一元二次方程式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家豪(2008)。應用5E教學模式探討國中學生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美娟(2011)。高雄市國二學生解一元二次方程式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振源(2018)。十字交乘法之遊戲式學習活動設計與教學成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偉隆(2019)。體現認知的意涵及其對學習的觀點――以概念形成為例。清華教育學報,36(2),1-42。DOI:10.6869/THJER.201912_36(2).0001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陳澤民(譯)(1995)。數學學習心理學(原作者:Richard R. Skemp)。臺北市:九章。(原作出版年:1987)

    二、英文部分
    Abrahamson, D., & Lindgren, R. (2014). Embodimant and embodied design. In R.K. Sawt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nd Edition).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non, I, Cottrill, J, Dubinsky, E, Oktaç, A, Fuentes, SR, Trigueros, M, & Weller, K. (2014). APOS Theory: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London: Springer. doi: 10.1007/978-1-4614-7966-6
    Lesh, R., Post, T., & Behr, M. (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21, 33-40.
    Nathan, M. J., and Walkington, C. (2017). Grounded and embodied mathematical cognition: promoting mathematical insight and proof using action and language. Cogn. Res. 2:9. doi: 10.1186/s41235-016-0040-5
    Prensky, M. (2007).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Paragon House.
    R. G. Mangowal, U. L. Yuhana, E. M. Yuniarno and M. H. Purnomo (2017). MathBharata: A serious game for motivating disabled students to study mathematics. 2017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ious Games and Applications for Health (SeGAH), Perth, WA, 2017, pp. 1-6. doi: 10.1109/SeGAH.2017.7939277.
    Renkema, W. (2019). Effectiveness of Dynamic Visualisation in Video-based Animated Algebra Instruction (master's thesis, Utrecht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dspace.library.uu.nl/handle/1874/383402
    Sheng-Yuan Wang, Shao-Chen Chang, Gwo-Jen Hwang & Pei-Ying Chen (2018). A microworld-based role-playing game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engaging students in interactive,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mathematics learn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6:3, 411-423. doi: 10.1080/10494820.2017.1337038
    Thomas W. Malone (1983)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Programs, Childhood Education, 59:4, 241-247, DOI: 10.1080/00094056.1983.1052059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