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家丞
Lin, Chia-Cheng
論文名稱: 陳子昂興寄詩學的理想與實踐研究
A Study of Chen Tzu'ang's Idea and Practice of Xingji in Poetry
指導教授: 徐國能
Hsu, Kuo-Neng
口試委員: 祁立峰
Chi, Li-Feng
李欣錫
Lee, Hsin-Hsi
徐國能
Hsu, Kuo-Neng
口試日期: 2022/12/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陳子昂興寄〈修竹篇并序〉〈感遇〉詩學初唐詩
英文關鍵詞: Chen Tzu’ang, Xingji(Association and Inner Sustenance), “The Bamboo” with Preface, “Stirred by My Experience”, Poetics, Early Tang poet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2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陳子昂是唐初最為重要的詩人,其詩歌主張與詩歌實踐都對唐代詩歌發展造成影響,然而歷代對於陳子昂之詩歌主張與詩歌實踐的意見皆眾說紛紜,本論文欲釐清此現象,以期能更為全面的認識陳子昂。
    本論文認為唯有透過陳子昂〈修竹篇并序〉序文以及詩歌,才可以較為準確的得知陳子昂的詩歌主張,「興寄」的含義應是個人的「窮通出處之志」。〈修竹篇并序〉序文中另一重要觀念為「漢魏風骨」,「漢魏風骨」並不是「建安風骨」,陳子昂藉由漢魏並舉,削弱建安詩的特殊性,實為提倡「風骨」,陳子昂「漢魏風骨」的主張即是強調「文學作品在藝術表現上要能用簡明剛健的文辭,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志和個性。」由於陳子昂並不孤立在時代之外,對於陳子昂文學主張的探討也須旁及到同時代人的文論,陳子昂的主張同於時代之處是都有文質彬彬的理想;異於時代之處,是「風雅」的提倡,陳子昂提倡「風雅」,肯定「國風」和「建安文學」是異於同時代人的「文章之道」。
    陳子昂透過詩歌實踐自身「興寄」詩學的理想,觀察陳子昂的詩歌實踐可發現在共有四種呈現「興寄」的詩歌結構,這四種結構分別是(一)描述型結構(二)描述兼議論型結構(三)議論型結構(四)說理型結構。觀察陳子昂的詩歌實踐還可發現三種文學技巧表現「興寄」,分別為(一)破偶為散(二)託物言志(三)典故運用。在內容上,陳子昂〈感遇〉與〈修竹篇并序〉有內在關聯,這是陳子昂詩得以呈現陳子昂的文學主張的前提,後代對於陳子昂〈感遇〉的主流意見是仿擬阮籍〈詠懷〉,然而本論文認為《楚辭》「悲士不遇」傳統才是陳子昂「興寄」詩歌的根源,陳子昂〈修竹篇并序〉序文之「發揮幽鬱」便是此傳統「發憤以抒情」的創作模式的明確表示,陳子昂藉由直述、詠物、遊仙、詠史的內容創作「興寄」的詩作,這些作品都可歸入「悲士不遇」傳統。觀察陳子昂的詩歌實踐還可發現陳子昂詩大多為具有社交性質的應景詩,陳子昂的應景詩自有其價值,陳子昂藉由詩歌社交應酬,此一行動背後所欲達成的目的是與特定讀者共享價值,使陳子昂自身也可成為唐代文人階層的一員,透過這些應景詩可確知陳子昂並不獨立於唐代的文人,他也對唐代詩歌演進有所貢獻。
    要更全面的認識陳子昂還須反思陳子昂評價的形成,觀察歷代對陳子昂的評價可分為四個面向,分別是(一)陳子昂人格的討論(二)陳子昂各別詩歌的討論,(三)陳子昂詩歌綜論(四)陳子昂詩與「復古」的討論。本論文認為盧藏用是陳子昂評價形成的關鍵,盧藏用的意見影響綿延至今,於文學史還能看到相似的意見,本論文認為不應繼續以「復古」論陳子昂,因為陳子昂的詩歌主張雖是「復古」,相較於其他初唐的詩歌主張卻是「革新」,且陳子昂的詩歌實踐無論是形式或內容皆屬「革新」,此外,文學史應著力於陳子昂的文學史價值而不是藝術價值,陳子昂的詩歌實踐如何影響唐人才是文學史該重視的議題,且文學史的討論不該有所偏廢,不能僅止於探討陳子昂的古體詩,陳子昂的律體詩也須著墨,如此才能於文學史中呈現完整的陳子昂。

    Chen Tzu’an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oet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His idea and practice of poetry had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in the era.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there were divergent views on his idea and practice of poetry that this paper aimed to clarify and help to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im.
    This paper argued that only through the foreword and poems of Chen Tzu’ang’s “The Bamboo” with preface could we accurately understand what his poems advocated, as depicted by the term, “Xingji”, which reflects a person’s “will to escape and succeed from failure”. Another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Bamboo” with preface was the “Han-Wei Literary Style”, in which we must differentiate from “Jian’an Literary Style”. His idea of “Han-Wei Literary Style” that weakened the particularity of Jian’an poetry placed emphasis on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which was a way of saying that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a literary work should be simple and robust for readers to feel the author’s sentiment and personality”. Since Chen Tzu’ang was not isolated from his time, the discussion on his proposition of literatures should also be connected with the literary theories of his contemporaries. What made his idea the same as those of his time was that they were all ideal of gentleness. The difference lied in his literary pursuit of “elegance”, greatly contrast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writings in “national style” and “Jian’an literatures”.
    Chen Tzu’ang practiced his own ideal of “Association and Inner Sustenance” (Xingji) through poetry. When observing his practices, we found four poetic structures that present “Xingji” and they were: (1) descriptive structure; (2) descriptive and argumentative structure; (3) argumentative structure; and (4) reasoning structure. From his poetry, there were three literary techniques to express the concept, too, namely, (1) dissociation of couplet; (2) objectification of emotion; and (3) use of allusion. In terms of content, Chen Tzu’ang’s “Stirred by My Experience” was inherently related to “The Bamboo” with preface, as it was the premise of presenting his literary proposition. The mainstream opin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on his work, “Stirred by My Experience”, is that it was modeled after Ruan Ji’s “Intonement of Memories”. However, we begged to differ that the traditional grief of “misfortune for the talent” was instead the root of his poetry on “Xingji”. The sense of “depressive pessimism” in the foreword of “The Bamboo” with preface was a clear expression of the tradition of “indignation and lyricism” through literatures. Chen Tzu’ang’s poems included direct narratives, intonement of objects, stories of wandering immortals and aphorisms of history, which could all be classified in the traditional grief of “misfortune for the talent”. A look at Chen Tzu'ang's poetic practices also revealed that most of his poems were socially oriented and occasional verse, which have the value in socialization. He particularly used these songs to socialize and share his value with specific readers, as well as for him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literati class in the Tang Dynasty. From analyzing his poems, we could conclude that he was not excluded in his time, but rather contributed to the evolution of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en Tzu’ang, we must also reflect on the evolution of comments on him, in which these comments in the past dynastie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discussion on (1) his personality; (2) his individual poem; (3) review of his poetry; and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poems and the “old school”. This paper viewed Lu Tsangyung as the influential key to the evolution of comments on Chen Tzu’ang to this day, since there were similar opinions to be see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s. We also believed that Chen Tzu’ang should not be perceived by his similarity to the “old school”, despite of his poetry in “retro” style, when compared to some of early Tang poetries, which focused on “innovation”, especially when Chen Tzu’ang experimented poetry with “new” content and style. Moreov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s, we should focus on Chen Tzu’ang's literary-historical value rather than the artistic value, and how his poetic practices influenced the Tang people should be the topic of emphasis, or else the discussion of literary history would be biased and limited to exploring Chen Tzu'ang's poetry in ancient form,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rhythmic style of his poetry, in order to present a complete view of him in literary histo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一、 陳子昂其人相關研究 7 二、 初唐文學研究以及陳子昂詩論與詩歌相關研究 8 三、 陳子昂評價研究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3 一、 研究範圍 13 二、 研究方法與研究進路 15 第二章 陳子昂興寄詩學探源 19 第一節 「興寄」的傳統與實踐可能 19 一、 「興寄」說與「興」的傳統 19 二、 「興寄」的旨趣 27 第二節 陳子昂與興寄詩學的形成背景I:漢魏六朝的文學遺產 34 一、 風骨的傳統 34 二、 漢魏風骨的意義 40 第三節 陳子昂與興寄詩學的形成背景II:初唐詩學的撞擊與融匯 46 一、 陳子昂與初唐文學文質彬彬的理想 46 二、 陳子昂與初唐文章之道 48 第三章 陳子昂興寄詩學的實踐 55 第一節 「興寄」結構化的操作模式和語言系統 55 一、 「興寄」結構化的操作模式 55 二、 「興寄」的語言系統 61 第二節 「興寄」內容的仿擬與創新 64 一、 「興寄」詩與詩歌傳統之聯繫 64 二、 「興寄」詩對「悲士不遇」傳統的仿擬與創新 68 第三節 「興寄」之外,陳子昂詩學的另一種追求 76 一、 陳子昂的應景詩 76 二、 「興寄」的應景詩 85 第四章 陳子昂文學史地位的建構與反省 89 第一節 褒貶中的歷史形象 89 一、 陳子昂的歷史形象 89 二、 陳子昂詩歌評價的建構 92 第二節 再論「復古」:陳子昂復古說的歷史意義 99 一、 陳子昂詩與「復古」 99 二、 陳子昂「復古」說的歷史意義 103 第三節 完整的陳子昂:文學史的新任務 108 一、 陳子昂於文學史之論述舉隅 108 二、 完整的陳子昂 114 第五章 結論 117 參考書目 121

    古籍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釋,朱傑人、李慧玲整理:《毛詩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彙編》台北:弘毅出版社,1994年
    三國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典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晉・陶淵明著,王叔岷箋:《陶淵明詩箋證稿》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張撝之譯注:《世說新語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南朝宋・鮑照撰,黃節註,葉菊生校訂:《鮑參軍詩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梁・江淹著,明・胡之驥註:《江文通集彙註》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南朝梁・劉勰著,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照明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南朝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商周出版,2020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元結編,傅璇琮校點:《篋中集》,傅璇琮、陳尚君、徐俊編:《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王勃著,清・蔣清翊註:《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令狐德棻撰:《新校本周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典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李百藥撰:《新校本北齊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唐・李延壽著:《南史》西安:陝西人民,2007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沈佺期、宋之問著,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高仲武編,傅璇琮校點:《中興間氣集》,傅璇琮、陳尚君、徐俊編:《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皎然著,周維德校注:《詩式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陳子昂著,王嵐譯注:《陳子昂詩文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唐・陳子昂著,何文匯箋注:《陳子昂感遇詩箋》香港:學津出版社,1978年
    唐・陳子昂著,徐鵬校點:《陳子昂集(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陳子昂著,彭慶生注釋:《陳子昂詩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唐・陳子昂著,彭慶生校注:《陳子昂集校注》合肥:黃山書社,2015年
    唐・陳子昂著,曾軍編著:《陳子昂詩全集:彙校彙注彙評》武漢:崇文書局,2017年
    唐・陳子昂著,蔡茂雄評析選注:《陳子昂——獨愴然而涕下》台北:林白出版社,1979年
    唐・楊炯著,祝尚書箋注:《楊炯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唐・盧照鄰著,祝尚書箋注:《盧照鄰集箋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箋注》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
    唐・韓愈著,清・方世舉注,郝潤華、丁俊麗整理:《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朱弁:《風月堂詩話》,宋・惠洪、宋・朱弁、宋・吳沆撰,陳新點校:《冷齋夜話 風月堂詩話 環溪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典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正:《郡齋讀書志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歐陽修、宋・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金・元好問著,周烈孫、王斌校注:《元遺山文集校補》成都:巴蜀書社,2013年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元・辛文房注,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元・楊士弘編選,明・張震輯注,明・顧璘評點,陶文鵬、魏祖欽整理點校:《唐音評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
    明・吳訥:〈文體辨體序說〉,《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
    明・宋濂著,羅月霞主編:《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李攀龍,〔日本〕森大來評釋,江俠菴譯述:《唐詩選評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明・李攀龍編:《古今詩刪》第二冊卷十,收入王雲五主編《欽定四庫全書》珍本八集,台北:台灣商務,1978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唐汝洵編選,王振漢點校:《唐詩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明・高棅編纂,汪宗尼校訂,葛景春、胡永傑點校:《唐詩品彙》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明・鍾惺、明・譚元春選評,張國光、張業茂、曾大興點校:《詩歸》天門:湖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
    清,沈德潛選,聞旭初標點:《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冒春榮《葚原詩說》,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方東樹著,汪紹楹點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清・毛先舒:《詩辯坻》,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清・王士禛選:《古詩選》台北:廣文,1962年
    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王夫之評選,王學太校點:《唐詩評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清・王闓運:《湘綺樓說詩》台北:廣文書局,1978年
    清・牟願相:《小澥草堂雜論詩》,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余成教:《石園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宋犖:《漫堂說詩》,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沈德潛著,霍松林校注:《說詩晬語》,《原詩 一瓢詩話 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潛選注:《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清・趙執信、清・翁方綱著,陳邇冬校點:《談龍錄 石洲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清・清聖祖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許印芳:《詩法萃編》,張國慶選編:《雲南古代詩文論著輯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陳沆:《詩比興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喬億著:《劍溪說詩又編》,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馮班:《鈍吟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詩》,《原詩 一瓢詩話 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劉熙載著,王氣中箋注:《藝概》貴陽:,貴州人民初版社,1980年
    清・潘德輿著,朱德慈輯校:《養一齋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嚴可均輯,何宛屏等審訂:《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匯集:《唐五十家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吳世常輯注:《論詩絕句二十種輯注》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黃懷信主撰,周海生、孔德立參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專書
    亓婷婷:《陳子昂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王力堅:《六朝唯美詩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修訂版)》台北:聯經出版,2014年2版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王運熙、楊明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新北:頂淵,2001年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1998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台北:里仁,2006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杜曉勤:《齊梁詩歌響盛唐詩歌的嬗變》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沈惠樂、錢偉康:《初唐四傑與陳子昂》台北:萬卷樓,1991年
    尚定:《走向盛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徐文茂:《陳子昂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台北:萬卷樓,1998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台北:里仁,1997年
    許總:《唐詩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8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台北:華正,1994年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平原:《「文學」如和「教育」》新北: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12年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8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彭慶生:《初唐詩歌繫年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台北:里仁,2008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1978年
    漆緒邦、梅運生、張連第著:《中國詩論史》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聞一多:《唐詩雜論》太原:山西出版社,2001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2011年3版
    劉遠智:《陳子昂及其感遇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歐麗娟:《驚豔唐詩字行間的人生密碼》台北:遠流,2017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隋唐五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蕭華榮:《中國古典詩學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蕭義玲:《從理想情懷與現實頓挫論陳子昂的超越之路——陳子昂的書寫歷程與文學史意義》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錢鍾書:《管錐編:補訂重排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謝碧華:《陳子昂及其詩作研究》台南:復文出版社,1999年
    韓理洲:《陳子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韓理洲:《陳子昂評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年
    簡恩定:《中國文學復古風氣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台北:里仁,2005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羅庸:《唐陳子昂先生伯玉年譜》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美〕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初唐詩》台北:聯經,2007年
    〔美〕孫康宜、〔美〕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Stephen Owen:《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Australia:Quirin Press,2012
    期刊論文
    丁涵:〈從哀傷到哀而不傷:陳子昂與張九齡的「感遇」詩對比研究〉,《中正漢學研究》第19期,2012年6月
    王運熙、吳承學:〈論陳子昂的歷史貢獻〉,《許昌社會學報》1989年第3期
    王運熙:〈《文心雕龍》風骨論詮釋〉,《文心雕龍探索(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運熙:〈《文心雕龍・風骨》)箋釋〉,《文心雕龍探索(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運熙:〈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風骨論〉,《中國古代文論管窺(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運熙:〈文質論與中國中古文學批評〉,《中國古代文論管窺(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運熙:〈從《文心雕龍・風骨》談到建安風骨》〉,《文心雕龍探索(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運熙:〈陳子昂和他的作品〉,《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王德軍:〈從陳子昂的詩歌創作看其詩歌革新主張〉,《唐代文學與隴南文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年
    呂正惠:〈發端於「擬古」的詩藝——「古風」在李白詩中的意義〉,《清華學報》,第32卷第1期,2002年6月
    呂明修:〈李白古風與阮籍詠懷、子昂感遇之比較〉,《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期,1992年10月
    呂家慧:〈五臣注《文選》 與唐代比興政治化的解詩傳統〉,《臺大文史哲學報》2020年第94期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5卷,1981年6月
    李正治:〈風骨〉,《文訊》第十八期,台北:文訊月刊出版社,1985年
    李貴生:〈「文質」的系譜:一個文學批評觀念的誕生〉,《中國文學學報》第8期,2017年12月
    李錫鎮:〈試論庾信〈擬詠懷〉詩二十七首〉,《臺大中文學報》第17卷,2002年12月
    周剛:〈陳子昂詩歌理論新探〉,《文史哲》1984年第02期
    周清泉:〈陳子昂的美學主張——詩興寄說〉,《陳子昂研究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
    林邦鈞:〈「復」與「變」的互動——論陳子昂詩歌理論和創作的創新〉,《聶石樵教授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林庚:〈盛唐氣象〉,《唐詩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林庚:〈陳子昂與建安風骨——古代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唐詩縱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林耀潾:〈陳子昂詩觀研究〉,《孔孟學報》1992年第64期
    施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1982年第10卷
    徐文茂:〈興寄說發微——一種詩歌審美運動的剖析〉,《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年第4期
    張亨:〈論語論詩〉,《文學評論》1980年第6卷
    張明非:〈論陳子昂「興寄」說〉,《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1998年3月
    張明非:〈論陳子昂的悲劇〉,《唐音論藪》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梁淑媛:〈論陳子昂〈感遇〉組詩與《楚辭》之互文關係〉,《產官學的結合:銘傳大學2013年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所,2013年
    陳芳汶:〈試論阮籍「詠懷詩」〉,《人文學報》,第18卷,1995年7月
    陳貽焮:〈陳子昂的人品與政治傾向〉,《陳子昂研究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
    黃淑瑮:〈陳子昂詩論對《詩經》優良傳統之繼承〉,《問學》2004年第6期
    葉慶炳、侯健:〈詩品與人品〉,《中外文學》第14卷第12期,1986年5月
    葛曉音:〈「毛公獨標興體」析論〉,《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江淹〈雜體詩〉的辨體觀念和詩史意義——兼論兩晉南朝五言詩中的「擬古」和「古意」〉,《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西晉五古的結構特徵和表現方式〉,《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南朝五言詩體調的「古」「近」之變〉,《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陳子昂與初唐五言詩古、律體調的界分——兼論明清詩論中的「唐無五古」說〉,《唐詩流變論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葛曉音:〈論漢魏五言的「古意」〉,《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葛曉音:〈論漢魏六朝詩教說的演變及其在詩歌發展中的作用〉,《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葛曉音:〈簡論陳子昂〈感遇〉和李白〈古風〉對阮籍〈詠懷〉詩的繼承和發展〉,《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董天策:〈陳子昂詩歌革新研究斷想〉,《陳子昂研究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
    劉大杰:〈論陳子昂的文學精神〉,張燕瑾、趙敏俐叢書主編、吳相州選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選:隋唐五代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劉石:〈文學價值與文學史價值的不平衡性——陳子昂評價的一個新角度〉,《中國文化月刊》,第172卷,1994年2月
    劉石:〈陳子昂新論〉,《文學評論》,1988年2期
    劉慧珠:〈阮籍《詠懷詩》的隱喻世界——以「鳥」的意象映射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7月
    蔡英俊:〈「知音」探源——中國文學批評的基本理念之一〉,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蔡振念:〈王力五言律詩兩種格式補證〉,《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期,2008年4月
    鄭元煊:〈略論陳子昂的哲學思想和詩歌理論〉,《陳子昂研究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
    簡恩定:〈重論陳子昂詩〉,《空大人文學報》1999年第8期
    顏崑陽:〈《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詩比興系論》台北:聯經,2017年
    顏崑陽:〈中國古代「詩用」語境中的「多重性讀者」〉《中正漢學研究》第三十五期,2020年6月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反思批判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台北:允晨文化,2016年
    顏崑陽:〈洗刷漢代「擬騷」在文學史上的污名:打開一扇詮釋「中國文學史」的新視窗〉,《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台北:聯經,2020年
    顏崑陽:〈從「言意為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詩比興系論》台北:聯經,2017年
    顏崑陽:〈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2016年
    魏耕原:〈傳統的雙向抉擇——陳子昂對齊梁詩的陽違陰奉〉《謝脁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學位論文
    李圓美:《陳子昂感遇詩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紀偉文:《唐朝復古詩學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徐敏綺:《陳子昂〈感遇詩〉語言風格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5年
    劉遠智:《陳子昂及其感遇詩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蕭義玲:《從理想情懷與現實頓挫論陳子昂的超越之路》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魏詩盈:《陳子昂文學史評價析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魏漪葦:《陳子昂詩文唐宋接受史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1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