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艾希 Henson, Ash |
---|---|
論文名稱: |
文字考釋及以偏旁為主的文字分析研究 Paleograph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to a Functional Component-based Framework |
指導教授: |
吳聖雄
Wu, Sheng-Shiung |
口試委員: |
季旭昇
Chi, Hsu-Sheng 蘇建洲 Su, Chien-Chou 黃沛榮 Huang, Pei-Jung 宋韻珊 Sung, Yun-Shan 吳聖雄 Wu, Sheng-Shiung |
口試日期: | 2022/01/13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68 |
中文關鍵詞: | 古文字學 、形體學 、聲韻學 、漢字偏旁 、文字分析架構 |
英文關鍵詞: | paleography, Old Chinese phonology, functional component, analysis framework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4 下載:6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題目:文字考釋及以偏旁為主的文字分析研究
漢字無疑地是漢語最迷人的方面之一,但同時也是誤解最多之處,更是使學漢語的外籍人士放棄中文學習的兩大問題之一。漢字的難度出現於幾不同的地方,例如為何「氵」可當「漢」字的表意成分?為了瞭解「部」字的字形,要分成「亠」、「丷」、「一」、「口」、「阝」,還是「立」、「口」、「阝」,還是「咅」、「阝」?何者才正確?又原因為何?「各」字怎麼能夠作為「路」字的聲符?這些皆是想要學會漢語的人士常常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至今還存在的一個原因是,有足夠知識解決此問題的人士(聲韻學家、文字學家等等)對於教學毫無興趣;而一般瞭解教學的人士對於聲韻學、文字學等學科的了解不足。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運用文字學、聲韻學、語義學、歷史語言學、考古學、統計學的知識和各種研究方法來徹㡳解決上面所闡述的問題。研究目標在建立一個能夠讓一般人瞭解漢字(即其表音系統、表意系統以及其形體訛變)的分析架構,為了提出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本文將要以十分嚴謹的態度和方法下手,並非以教學為中心。此研究的一部分結果當然可在教學上運用,但其本身屬於嚴謹的、以科學、學術精神為主的研究,故所提出的文字分析架構會先使用在文字考釋上,然後再次使用在如何針對學習者解釋該文字考釋的結果。
如所周知最早的漢字分析架構為《說文解字》解字所主張的六書說,歷來的學者從
之,但到了甲骨文的發現,以及二十世紀,學者逐漸始於懷疑。唐蘭不僅加以批評,而
提出自己的架構,並稱之為三書。接下來陳夢家指出唐蘭三書之短處,亦提出自己的三
書說。最後裘錫圭在唐、陳之基礎上加以修改,並提出新的三書說。目前來說,文字學
界尚未出現一個共用的分析架構。有的人還使用傳統六書,不過因為原來的分類不太清
楚,不同學者對於六書不同的字類會有不同的理解及定義,而有時同一個種類可能有十
分不同的定義,尤其是轉注此類。有一組的學者以較現代、較科學的眼光將六書調整修
改,不過結果往往是次類會變多,也會變較複雜。再另一組則會放棄六說,而造出新的架構。
上述的這些文字分析架構皆有一個共同點,即均以字的種類為主,都使用同一個方
法來解釋各個字的字形,那是說,歸類。目標是將某個字歸入某個種類,能瞭解不同的
字類,便能理解屬於該種類的字。問題是,種類很多,且有的十分複雜,例如詹鄞鑫區
分意符有表音作用的會意字,以及聲符有表義作用的形聲字兩種。實際上詹氏解釋非常
清楚,儘管有助於學界,對一般人士而言,還是難以掌握。
本文主張的分析架構梢微改變角度,集中在偏旁和偏旁的功能上,而不在字的種類
上。字的種類相當抽象,偏旁的功能則很具體,例如表音、表意等,且偏旁的功能僅有
四種。因此,非專家亦能快速地掌握。此外,以偏旁為主的分析架構亦可用來清楚地描
述各個漢字的共時形體。
本論文分為五章,及三個附錄。第一章是緒論,也當然探討研究背景和研究動機,
再說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其所運用的材料及方法。本論文提出不同以往的文字分析架構,必須便得先徹底瞭解漢字的形音義,故將文獻探討分為形、音、義三章。第二章:「形」方面之文獻探討主要討論文字的考釋、如何看待《說文解字》、歷來的不同文字分析架構,例如傳統六書、現代六書及三書。接下來要研討文字演變之各種現象。第三章:「音」方面之文獻探討有兩個目標:要把握上古漢語的不同概念解釋諧聲系列中的語音變化,亦為了在進行文字考釋時可辨認並合理地及處理各種語音相關的現象,像與諧聲相似的現象,如漢語分期、上古漢語之音節結構、諧聲原則、同音與音近、通假,以及同源詞、詞族、構詞法。第四章:「義」方面之文獻探討,「義」指的是字義,但與字音相同,實際上字義指的不是字的「語義」,而是該字所記錄的語詞之語義。本章要研究數種不同種對文字考釋很重要的語義,包含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以及現代基本義。首先描述五部對中國詞書的發展影響宏大又深遠的詞字典,即《爾雅》、《說文解字》、《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和《現代漢語規範字典》,其次詳述較新的編排義項的方法,即認知語義學的方法。第五章提出以偏旁為主之文字分析架構,並以此架構描寫字形音義。第六章便運用第五章所主張的文字分析架構來分析「知」字、「智」字的來源與發展,並亦用之來簡潔地列出分析的結果。此章就是從頭到尾集成本文探討的理論、此理論上所造出來的文字分析架構,以及使用此架構在進行文字考釋和表示此考釋的結果。
除了上述的五個章節外,尚有三個研究成果。附錄一:「漢字意符字典」是提供最
常3000 多漢字中使用的意符(即形符和義符)之本義、其用為偏旁的其它義項,及以
該意符所組成的字,包括619 個意符。附錄二:「諧聲系列中語音變化的公式」提供最
常用3000 個字的不同聲符之聲符種類。附錄三:「最常用2000 個字之分析」,即運用本文主張的文字分析架構來分析最常用2000 個字之結果。
[1] Hock, Hans Henrick,1991《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歷史語言學之原則)》,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1 年。
[2] Saeed, John I.,1997《Semantics(語義學)》,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second。
[3] Sweetser, Ev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由詞源到語用學:語義架構之隱喻及文化面向)》,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 Kager, R.,2001《優選論(Optimality Theory)》,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年。
[5] 于省吾,2010《甲骨文字釋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12 月第1 版。
[6] 王力,1980《漢語史稿(修改版)》,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6 月新1 版。
[7] 王力,1982《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11 月。
[8] 王力,2000《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6 月。
[9]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2001《古文字詁林(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年12 月。
[10]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2001《古文字詁林(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年12 月。
[11] 白一平(Baxter, William H.),1992《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上古漢語手冊)》,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2。
[12] 白一平(Baxter, William H.)、沙加爾(Sagart, Laurent),2014《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上古漢語新構擬)》,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13] 白於藍,2008《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年1 月。
[14] 任健行,2019《20 世紀「形聲」學說研究》,西安:,2019 年5 月。
[15] 安國鈞,1990《甲骨文字通假輯解》,台中:中華民國甲骨文學會出版,1990 年。
[16] 朱歧祥,1989《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台北:文史哲,2009 年。
[17] 何大安,1987《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2010 年。
[18] 何琳儀,1989《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3 年1 月。
[19] 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9 月。
[20] 吳良寶,2006《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年3 月。
[21] 宋永培,1994〈論《說文》中單個詞的詞義系統〉《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
1994 年第4 卷第3 期,65-71。
[22] 李艾希,2012〈以教學為主的漢字結構〉《漢字漢文教育》,2012 年第28 冊,43-66。
[23] 李行健,1998《現代漢語規範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年。
[24] 李國英,2002〈論字典義項誤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 年第4 期(總第172期),104-109。
[25] 李淑萍,2006《康熙字典‧研究論叢》,台北:文津出版,2006 年。
[26] 李學勤,2012《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年7 月。
[27] 杜忠誥,2002《說文篆又訛形釋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 年2 月。
[28] 杜爾文(Dew, James),1999《六千個詞:中文詞彙頻率手冊》,台北:南天書局出版社,1999 年9 月。
[29] 沙加爾,1999《上古漢語詞根》,上海:上海教育,2004 年。
[30] 沙加爾(Sagart, Laurent),1999《The Roots of Old Chinese(上古漢語詞根)》,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年。
[31] 周有光,2002《周有光語文論集》,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年。
[32] 孟世凱,2009《甲骨學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1 月。
[33] 孟世凱,2009《甲骨學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7 月。
[34] 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上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2 年10 月。
[35] 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 下冊》,台北:藝文印書館,2002 年10 月。
[36] 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大陸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年12 月01 日。
[37] 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2014 年9 月。
[38] 季旭昇,2020《常用漢字》,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10 月。
[39]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2003《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3 月。
[40] 林志強,2001〈20 世紀漢字結構類型理論的新發展〉《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3 期,66-72。
[41] 竺家寧,1991《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8 月。
[42] 竺家寧,1995《音韻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年。
[43] 竺家寧,1997《古音之旅》,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7 年。
[44] 金理新,1998〈漢藏語的肢體和動物名詞*s-前綴〉《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 年第19 冊第4 期,49-54。
[45] 金理新,2002《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黃山書社,2002 年。
[46] 金理新,2005《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5 年。
[47] 施向東,2000《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0
年。
[48] 施向東,2004〈原始漢藏語的音節結構和構詞類型再議〉《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04 年第6 冊第1 期,76+。
[49] 柯昌濟,1989〈《殷墟卜辭綜類》例證考釋〉《古文字研究》,1989 年第16 輯。
[50] 柯蔚南(Coblin, W. South),1983《A Handbook of Eastern Han Sound Glosses(東漢聲訓手冊)》,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3 年。
[51] 洪成玉,2006〈「按詞義發展脈絡排列詞條義項」質疑—評《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兼及《現代漢語規範字典》〉《首都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1 期
(總第168 期),65-71。
[52] 洪颺,2008《古文字考釋通假關係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杜,2008 年9 月。
[53] 胡志偉,2003〈一般大學生認識多少中文字〉《中國語言學報》,2003 年第31 冊,300-399。
[54] 郎文潔,2019《20 世紀指事學說研究》,西安:,2019 年5 月。
[55] 唐蘭,1934《古文字學導論‧殷虛文字記臺灣翻印版》,台北:學海出版社,1986
年8 月。
[56] 孫英梅,2006《唐蘭先生文字學理論研究》,濟寧:,2006 年4 月。
[57] 容庚編、張振林、馬國襪,1985《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5 月。
[58] 徐中舒,1985《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編》,成都:四川辭書出
版社,1985 年。
[59] 徐中舒,1989《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 年5
月。
[60] 徐丹(Xu Dan),2006《Typological Change i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中之類型變化)》,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年。
[61] 馬蒂索夫(Matisoff, James A.),2003《A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原始藏緬語手冊)》,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62] 高本漢(Karlgren, Bernhard),1923《中日漢字形聲論(Analyt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可,1996 年。
[63] 高亨、董治安,1989《古字通假會典》,北京:齊魯書社,1997 年7 月。
[64] 高明,2008《古文字類編(增訂本)(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65] 崔永升、周波,2010〈唐蘭的漢字結構理論〉《安徽文學》,2010 年2010 年1 期,220。
[66] 張永勝,1994〈淺析《說文解字》的釋義方法〉《內蒙古教育學院》,1994 年第2-3期,61-63。
[67] 張亞初,2014《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9 月。
[68] 梁春勝,2013《楷書部件演變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12 年12 月。
[69] 畢鶚(Behr, Wolfgang),1994〈“Largo forms”as secondary evidenc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Largo forms」為構擬上古漢語複聲母之次要證據)〉《the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第27 屆國際漢藏語系及語言學研討會)》,1994 年。
[70] 郭在貽,2005《訓詁學(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71] 郭沫若、胡厚宣,1982《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發行,1999 印刷。
[72] 陳世輝、湯餘惠,2011《古文字學概要》,福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年4 月。
[73] 陳玉珍,2006〈認知視野下多義詞的詞典表徵方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外語版)》,2006 年第10 期,19-23。
[74] 陳初生,1987《金文常用字典》,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 年5 月10 日。
[75] 陳初生,1987《金文常用宇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1 月。
[76] 陳新雄,2007《聲韻學‧下冊》,台北:文史哲,2007 年9 月。
[77] 陳夢家,1956《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7 月。
[78] 陸宗達、王寧,1983《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年。
[79] 陸宗達、王寧,1994《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
[80] 單俠,2009〈關於漢語史分期的一點思考〉《前沿》,2009 年2,184-185。
[81] 湯可敬,1997《說文解字今釋》,長沙:岳麓書社,2002 年4 月新1 版第2 次印刷。
[82]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書局,2006 年6 月。
[83] 黃秀仍,1997《常用形聲字聲符表音功能探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1997 年。
[84] 黃德寬,2007《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
[85] 黃德寬, 徐在國,2019《商代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年。
[86] 葉玉英,2006《古文字構形與上古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年11
月。
[87] 董同龢,1968《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年10 月。
[88] 董秀芳,2011《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年11 月。
[89] 董蓮池,2004《說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年1 月。
[90] 裘錫圭,1991《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2006 年2 月。
[91] 裘錫圭,1993《文字學概要(再版)》,台北:萬卷樓,2002 年7 月。
[92] 裘錫圭,2012《裘錫圭學術文集(4)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上海:復旦大學出
版社,2012 年。
[93] 詹鄞鑫,1991《漢字說略》,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年12 月。
[94] 賈愛媛,2007〈《爾雅》多義詞訓釋綜折〉《青海師範學院學報》,2007 年第18 卷第1 期,29-32。
[9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2010《漢語大字典:九卷本(第二版)》,成都:四川辭
書出版社,2010 年。
[96] 臧克和、郭瑞,2010《中國異體字大系·隸書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
年12 月。
[97] 趙丕杰,1999〈在繼承的基礎上求發展—談《現代漢語規範字典》的釋義〉《辭書
研究》,1999 年第3 期,25-32。
[98] 趙峰,2009〈「六書」理論的新發展——唐蘭先生「三書說」淺議〉《寧德師範高
等專科學校》,2009 年2009 年第1 期,39。
[99] 趙振鐸,2001《字典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年。
[100] 劉釗,2006《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年1 月。
[101] 劉釗、洪颺、張新俊,2009《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年5 月。
[102] 劉鈞杰,1997〈《現代漢語規範字典》義項的排列〉《語文建設》,1997 年第11 期,23-26。
[103] 潘悟雲,2000《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4] 鄧細南,1995〈試論《爾雅》在訓詁體例和釋詞方式的貢獻〉《漳州師院學報》,1995 年第3 期,14-19。
[105] 鄭張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06] 龍宇純,2002《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台北:五四書店有限公司,2002 年。
[107] 龍異騰,2002《基礎漢字學》,成都:巴蜀書社,2006 年9 月。
[108] 龍異騰,2003《基礎音韻學》,成都:巴蜀書社,2003 年8 月。
[109] 薛斯勒(Schuessler, Axel),2007《ABC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ld Chinese(ABC 上古漢語詞源詞典)》,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
[110] 謝佳偉,2019《20 世紀會意學說研究》,西安:,2019 年5 月。
[111] 韓哲夫(Handel, Zev),2003〈Northern Min Tone Valu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Softened Initials”(閩北方言調值及弱化聲母之構𣝅)〉《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3 年第4 冊第1 期,47-83。
[112] 魏培泉,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2000 年第18
冊,199-230。
[113] 羅常培、周祖謨,1958《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冊)》,北京:中華書
局,2007 年6 月。
[114] 羅傑瑞(Norman, Jerry),1973〈Tonal Development in Min(閩語之聲調發展)〉《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73 年第1 冊第2 期,222-238。
[115] 羅傑瑞(Norman, Jerry),1988《漢語概説(Chine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16] 羅福頤,1981《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
[117] 羅肇錦,2001〈試論福建廣東客家話的源與變〉《聲韻論叢》,2001 年第12 冊,229-246。
[118] 邊田鋼、黃笑山,2018〈上古後期支、脂、之三部關係方言地理類型研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 年7 月第48 卷第4 期,14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