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曹學仁
Tsao, Hsueh-Jen
論文名稱: 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吳清基
Wu, Ching-J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0
中文關鍵詞: 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競爭力學校競爭力競爭力指標指標建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8下載:8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套適合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的系統,據以瞭解並檢核各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的競爭力,提供各校作為加強或重視校務辦理的方向或重點,藉以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發揮學校教育效能。具體而言,研究目的有六:瞭解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績效評估及其指標建構相關問題、分析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之考量因素、建構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系統、分析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之集中性與一致性、分析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的重要度、根據研究結論,提供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供未來建構高職教育競爭力指標及評估高職辦理績效時之參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先做文獻分析,隨後進行五場次焦點團體訪談法與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根據結果分析與討論,歸納結論計八項,分述如後:
    一、高職學校經營績效之檢核呈現多元模式
    二、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兼重投入、過程與輸出三個面向
    三、建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宜考量競爭力的意涵、國際教育發展的主流思潮、我國當前產業發展變遷、高級職業學校目標與定位,高職學生的核心能力等因素
    四、本研究共進行五次焦點團體訪談、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所完成指標建構意見趨於集中並具有一致性
    五、本研究所建構的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體系包含11個領域、36個層面、144項指標並依其重要度排列
    六、德懷術問卷成員對高職教育競爭力指標之重要度認定有其一致性
    七、不同類型的高職學校教育人員對指標內涵的看法具有一致性
    八、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包含量化與質化指標且皆有其必要性與重要度
    而有關建議的部份則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高職學校及後續研究提出本研究之建議,分別說明如下: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宜將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列為重要教育政策方案,成立專責機構單位或委請學術機構長期進行高職學校競爭力評核,並建構資料庫,以瞭解高職學校發展趨勢
    (二)考量對高職學校的競爭力進行評核,依目的及情境條件彈性應用本研究建構之指標
    (三)充實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的內涵並進行國際比較與接軌
    (五)辦理有關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相關研習,充實專業及應用知能
    二、對高職學校的建議:
    (一)高職學校行政部門與教學部門應密切配合,以提昇學校競爭力
    (二)界定競爭力指標操作性定義並充實其內涵以便實施學校本位檢核
    (三)學校宜鼓勵教師參與指標建構以作為參與校務工作的依據
    (四)學校可依本身條件自訂特色指標並參考本研究建構之指標據以推動校務發展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可邀請各界參與,研究範圍可擴大至私立高職
    (二)進行競爭力指標後續的成效評估實作並據以修正指標
    (三)以高職各群科學生核心能力為基礎建構各群科競爭力指標
    (四)進行實證研究並驗證投入、過程及輸出等指標間因果之關係
    (五)應用本研究建構之競爭力指標對不同條件的高職做個案研究
    (六)持續進行結合教育組織及競爭力理論之研究
    關鍵字: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競爭力、學校競爭力、競爭力指標、指標建構。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dvisor: Wu, Ching-ji
    Author: Tsao, Hsueh-Je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various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efficiency in running a school, aimed to develop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wa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goals: 1.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2.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other countries; 3. to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s assessments and the indicators development for the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4. to analyze and develop the considered factors and theoretical bas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5. to construct the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6. to provide concrete and tangi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o achieve the goals mentioned above, a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was first made by this study, which was then followed by fiv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the survey based on two questionnaires of Delphi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is study brought up the following concluded remarks:
    1. The models to assess public vocational schools were multiple approaches.
    2. As regard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there wa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3. Most of the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d set up independent institutes in charg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4. Th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developing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hould include objectiv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expected abilities of the averag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 major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current trends of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5. This study achieve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v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two questionnaires of Delphi Method.
    6. The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system for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cluded 11 fields of study, 36 aspects and 144 indicators, which are arran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scale of importance.
    7. Scholars and experts could identify with the scale of importance of these school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and were in agreement after two questionnaires of Delphi Method.
    8. Viewpoi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ducational staff in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on the contents of indicators were consistent.
    9.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were of indispensable importa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chool 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Indicators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23 第一節 我國高職教育現況與發展……………………………………..…23 第二節 教育指標建構理論原則與方法………………………………..…48 第三節 競爭力理論意涵與指標之探討……………………..…................78 第四節 教育競爭力理論意涵與指標之探討………………………….....115 第五節 學校競爭力相關指標系統之探討……………………………….144 第六節 建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之考量因素……………………….…17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187 第一節 研究架構……………………………………………...……….…188 第二節 研究對象…………………………………………………………189 第三節 研究工具……………………………………………...……….…190 第四節 實施程序………………………………………………….………198 第五節 資料處理…………………………………………………….……200 第四章 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分析與討論…………………………………203. 第一節 第一場次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分析與討論…………………….…204 第二節 第二場次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分析與討論………………….........218 第三節 第三場次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分析與討論………………….........228 第四節 第四場次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分析與討論………………….........236 第五節 第五場次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分析與討論………………….........249 第六節 焦點團體訪談綜合分析…………………..…………………...…263 第五章 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277 第一節 第一次Delphi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277 第二節 第二次Delphi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292 第三節 本研究Delphi問卷調查結果分析…..………………………..…302 第四節 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重要度分析…………………………….…3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317 第一節結論…….……………………………………………………..……317 第二節建議…….………………………………………………………......325 參考文獻……………………………………………………………….…333 中文部分………………………………………………..……….…….……..…333 英文部分………………………………………………..……….…………...…333 附錄……………………………………………………………………...367 附錄一 荷蘭德國奧地利職業教育考察訪談紀要……………….……367 附錄二 本研究焦點團體訪談場次、時間及成員一覽表……….……390 附錄三 本研究德懷術問卷調查學者專家簡歷………………….……391 附錄四 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焦點團體訪談初稿….…394 附錄五 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焦點團體開放式問題訪談題綱….402. 附錄六 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問卷(第一次德懷術調查問卷)403 附錄七 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問卷(第二次德懷術調查問卷)412 表2-1-1 高職轉型論述文本一覽表……………………………………………..33 表2-1-2 近年來我國高中、高職及綜合高中發展情形比較表……………..…34 表2-2-1 教育評鑑指標類別……………………………………………………..61 表2-2-2 AHP 法的評估尺度與說明……………………………………………74 表2-3-1 競爭力的研究取向…………………………………………………..…81 表2-3-2 其餘學者提出之企業競爭力定義彙整表格………………………..…89 表2-3-3 檢視競爭力的分析架構……………………………………………..…93 表2-3-4 IMD國家整體競爭力評比指標…………………………………….…96 表2-3-5 2005年IMD對台灣整體競爭力20項優劣勢之比較……………….97 表2-3-6 2005年IMD國家總體競爭力排名比較…………………………...…99 表2-3-7 WEF成長競爭力評比指標………………………………………...…101. 表2-3-8 WEF企業競爭力評比指標………………………………………..….103 表2-3-9 WEF之全球競爭力指標………………….……………………..……104 表2-3-10 評比要項與發展階段的加權關係…………………………..……...…105 表2-3-11 SWOT執行表格說明……………………………………………….…111. 表2-3-12 國家競爭力指標分類…………………………………………….…….114. 表2-4-1 教育競爭力的定義………………………………………………..……118 表2-4-2 影響及提升教育競爭力的因素…………………………………124.. 表2-4-3 教育競爭力的思考面向……………….........................................126 表2-4-4 教育哲學、社會學及行政學對教育競爭力啟示摘要……….132. 表2-4-5 教育競爭力指標歸納表……………………………………..……136 表2-5-1 我國教育指標系統整合型研究之中小學教育指標…………..145 表2-5-2 國民小學學校教育品質指標…………………………………..…148 表2-5-3 蘇格蘭、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和香港的表現指標體系比較……151.. 表2-5-4 教育部高職學校校務評鑑指標………………………..………158 表2-5-5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高級職業學校評鑑指標………………..……163 表2-6-1 教育部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架構………………………177 表3-3-1 投入面向………………………………………………………..…192 表3-3-2 過程面向………………………………………………..………192 表3-3-3 輸出面向………………………………………………………192.. 表3-3-4 本研究建構「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初稿」之項目分配197. 表4-6-1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領域部分)………………268 表4-6-2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層面部分)………………..269 表4-6-3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環境品質)………………..271 表4-6-4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發展願景)………………...272 表4-6-5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教學資源)………………272.. 表4-6-6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教師素質)………………..272 表4-6-7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行政與經營)…………...273 表4-6-8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實習與圖書)……………..273 表4-6-9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課程與教學)……………...274 表4-6-10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學務與輔導)………………274 表4-6-11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教師形象)………………275. 表4-6-12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學生表現)………………275. 表4-6-13 焦點團體訪談初稿結果修正對照表(學校聲望) ………………276… 表5-1-1 「學習環境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78. 表5-1-2 「學習環境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79.. 表5-1-3 「發展願景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79. 表5-1-4 「發展願景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0 表5-1-5 「教學資源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1. 表5-1-6 「教學資源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1 表5-1-7 「教師素質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2 表5-1-8 「教師素質領域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2.. 表5-1-9 「行政與經營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3.. 表5-1-10 「行政與經營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4.. 表5-1-11 「實習與閱讀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4... 表5-1-12 「實習與閱讀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5 表5-1-13 「課程與教學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6.. 表5-1-14 「課程與教學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6 表5-1-15 「學務與輔導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7.. 表5-1-16 「課程與教學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7 表5-1-17 「教師形象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8. 表5-1-18 「教師形象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8.. 表5-1-19 「學生表現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89 表5-1-20 「學生表現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89. 表5-1-21 「學校聲望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一次Delphi)………………290 表5-1-22 「學校聲望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一次Delphi)……291… 表5-1-23 問卷調查標準差(SD)之平均值(第一次Delphi) ………………291. 表5-1-24 問卷調查|Mo-M|之平均值(第一次Delphi) ………………292..... 表5-2-1 「學習環境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3... 表5-2-2 「發展願景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3.. 表5-2-3 「教學資源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4. 表5-2-4 「教師素質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5. 表5-2-5 「行政與經營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5.. 表5-2-6 「行政與經營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二次Delphi)……296.. 表5-2-7 「實習與閱讀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6.. 表5-2-8 「實習與閱讀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二次Delphi)…….297. 表5-2-9 「課程與教學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7 表5-2-10 「課程與教學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二次Delphi)…….298. 表5-2-11 「學務與輔導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8. 表5-2-12 「學務與輔導領域」意見及修正說明表(第二次Delphi)……..299. 表5-2-13 「教師形象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299. 表5-2-14 「學生表現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300... 表5-2-15 「學校聲望領域」意見統計表(第二次Delphi)……………..…300. 表5-2-16 問卷調查標準差(SD)之平均值(第二次Delphi) ……………301.. 表5-2-17 問卷調查|Mo-M|之平均值(第二次Delphi) ……………..…301 表5-3-1 本研究Delphi問卷調查統計結果(投入指標) …………………302.. 表5-3-2 本研究Delphi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過程指標) …………………303. 表5-3-3 本研究Delphi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輸出指標) ………………...304 表5-4-1 指標領域之重要度排序………………………………………...306 表5-4-2 指標層面之重要度排序…………………………………………..307 表5-4-3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學習環境領域)…………………………308.. 表5-4-4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發展願景領域)…………………………309.. 表5-4-5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教學資源領域)…………………………310.. 表5-4-6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教師素質領域)…………………………310.. 表5-4-7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行政與經營領域)……………………...311 表5-4-8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實習與圖書領域)………………………312.. 表5-4-9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課程與教學領域)………………………312.. 表5-4-10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學務與輔導領域)……………………313.. 表5-4-11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教師形象領域)………………………….314. 表5-4-12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學生表現領域)………………………...314 表5-4-13 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學校聲望領域)………………………...315 表6-1-1 本研究建構之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重要度排序(投入面向)321 表6-1-2 本研究建構之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重要度排序(過程面向)322 表6-1-3 本研究建構之我國公立高職學校競爭力指標重要度排序(輸出面向)32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瑞華(1993)。海峽兩岸成衣業競爭力指標之建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台北市:五南。
    王如哲(1999)。比較教育。台北市:五南。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臺灣教育,613,11-19。
    王保進(1996)。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建正(2002)。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效率評鑑指標之研究—DEA評鑑模式。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前新(2003)。高職院校核心競爭要素分析。職業技術教育,28,32-35。
    王聖富(2003)。零售商核心競爭力連鎖形式之選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毓仁(2000)。公部門績效指標的設計與運用。人力發展,82,35-45。
    王揚智、楊淑妃(2005)。優質學校經營策略與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129,120-121。
    王瑞壎(1999)。國中階段學校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方世杰(1998)。國家競爭力影響因素之研究─中、美、日之實際。臺北銀行月刊,28(9),2-20。
    方宏在(2002)。台灣皮革工業競爭力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高雄。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1993)。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田振榮(2002)。建立技專校院提升教學品質指標之研究,教育部技職司委託研究計畫。
    石偉平(1998)。國際與比較教育專題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石滋宜(2004)。石滋宜談競爭力。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台北市教育局(1984)。台北市七十二學年度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工科評鑑總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台北市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台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台北市:作者。
    台北市教育局(2006)。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評鑑手冊。臺北市:作者。
    江文鉅(2000)。德國技職教育改革。技職教育雙月刊,58,2-5
    江文雄(1997)。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朱玉仿(2000)。國民教師學校表現指標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朱景鵬、朱鎮明(2004)。英、美、德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評鑑制度。研考,28(5),39-54。
    伍忠賢(2004)。知識經濟。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伍振鷟(1997)。大學自主與大學評鑑。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23-62)。台北市:五南。
    伍振鶩(1998)。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行政院主計處(199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社會指標統計。臺北:作者。
    行政院教改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米靖(2004)。論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職業技術教育,40,19-22。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出版。
    羊憶蓉、吳惠林,1996。分流教育與經濟發展:政策分析與實際效果。教改叢刊AB08。
    汪大永(2000)。發展學校競爭力的實踐模式。高中教育,14,37-42。
    李正中、韓勇智(2001)。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起源與內涵。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8,7-10。
    李明軒(2002)。競爭力研究淺析。三民主義學報,18,193-205。
    李坤崇(2002)。後期中等教育課程結構與內容之檢討與改進。教育研究月刊,94,38-46。
    李怡穎(2001)。建構我國科技大學專業系組教育品質指標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昌諭(2003)。從競爭力的觀點探討我國生技產業空間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博志(2006)。競爭力概念衡量與策略。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
    李隆盛(2004)。綜合高中績效指標之建構與檢視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李隆盛、田振榮(2002)。高職評鑑之檢討與改進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計劃期中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李碧涵(2001)。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力的社會學分析。國家發展研究,1(1),27-61。
    李麗玲(2001)。台商至大陸投資對企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多角化與核心競爭力基礎觀點之實證。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呂正華(2004)。台灣與南韓產業科技政策發展與競爭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大 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美霓(2003)。大學競爭力指標之分析。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東霞、趙彥雲(2003)。中國高等學校競爭力發展分析。2006.07.03取自http://202.121.15.143:81/document/2003-c/gj031208.htm
    何金針(2003)。提昇學校競爭力與學校行政革新。商業職業教育,91,8-13。
    何金針(2005)。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何宣甫(2002)。提昇教育品質—以澳洲大學教育品質的提昇為例。臺灣教育,613,34-39。
    何麗妃(2004)。環境變遷與因應之研究—以技職院校為例。吳鳳技術學院學報,6,61-65。
    杜正勝(2007)。當前技職教育的重要工作。技職簡訊,176。
    林土水(2003)。台灣模型製作產業之核心競爭力探討。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5,35-62。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以「專科改制技術學院」為例。嘉義:南華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林天祐(1997)。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教育資料與研究,19,28-32。
    林天祐(2000)。教育行政革新(頁219-224)。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天祐、蔡菁芝(2002)。教育評鑑的理念分析。教育研究,91,39 - 40。
    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的理念與作法。教師天地,117,15-20。
    林文瑛、王震武﹙1996﹚,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教改叢刊AB10,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仁傑(2003)。兩岸證券市場之競爭力比較。世新大學經濟學系研究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巨凡(2004)。國家科技競爭力之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與麥氏指數之應用。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永喜(1985)。三大學派教育哲學思想概論。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林永豐(2003)。英國的後期中等教育及其改革。教育研究月刊,108,97-112。
    林如貞、賀力行、楊振隆(2000),高等技職教育環境分析與因應策略,技術學刊,15(2),349-356。
    林劭仁(1996)。高級中學輔導工作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劭仁(2001)。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玉(1997)。技職現況與展望--技職司黃司長政傑。技術及職業教育,42,2-6。
    林秀玉(2002)。職業學校學校本位教學視導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玲(2002)。企業e化提升競爭力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改革。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林義蓉(2002)。國民小學運用策略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嘉君(2001)。技專校院品牌管理成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嘉誠(2004)。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建立。國家政策,3(2),10。
    林增吉(2006),談稅制改革,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專區演講,金門,2006年5月23日。
    林騰蛟(2001)。高等技職教育之定位與發展。技職教育雙月刊,66,15-22。
    林慶國(2002)。雕塑學習型學校,提昇學校競爭力。臺灣教育,613,20-26。
    吳天方、郭淑惠(1999)。職業學校領導者之策略管理觀。技術及職業教育,50,26-29。
    吳天方、費業勳、樊學良、林建江(2003)。我國師範校院競爭力之分析。論文發表於九十二學年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吳天方、樊學良、張柏紳(2003)。建構中學e-learning環境之策略。教育資料研究,54,87-94。
    吳天方(2004a)。以波特鑽石理論建構高等技職校院產學合作優勢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計畫(NSC92-2516-S-486-002-X3)。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天方(2004b)。以波特鑽石理論建構中等技職學校競爭力指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計畫(NSC92-2413-H-468-001)。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天方、陳鎮潦、張訓臣(2004)。十二一世紀高職學生能力指標。技術及職業教育,76,140-43。
    吳天方、林致瑋(2004)。職校教師評鑑領域與指標。技術及職業教育,79,29-34。
    吳天元、吳天方、樊學良、林建江(2003)。教育競爭力理論基礎建構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全球化、教育競爭力與高等教育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市:國立中正大學。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明果(1996)。日本技術職業教育學制。技職教育雙月刊,33,22-25。
    吳和堂(2004)。論析高雄市中小新制學校評鑑之實施。教育研究,75,67-83。
    吳怡靜(1995)。誰來考驗競爭力。天下雜誌,10月號,62-73。
    吳泉源(2001)。一個看不見「技術」的社會—回應李遠哲院長「廢高職」的想法。中國時報,90年12月18日。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清山(2002)。提升學校競爭力的理念與策略。臺灣教育,613,2-10。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競爭力。教育研究月刊,109,159。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5。
    吳清山(2005)。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教育評鑑。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5)。SWOT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3,144。
    吳清基(1995)。綜合高中的理念與實施。教改通訊,第11期。
    吳清基(2003)。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做法。臺北:師苑。
    吳清基(2004)。優質學校經策略與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129,118-125。
    吳淑貞(2001)。產業網絡、群聚現象與企業競爭力關係之研究-以兩岸製鞋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吳萬益、林清河(2000)。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
    吳榕峰(2005)。職業學校未來規劃的方向。師說,184,4-6。
    吳榕峰、陳啟東、林琴珠(2003)。職業學校轉型再造與願景。地方行政論壇論文集。台中:中台技術學院。
    吳榮義(2006)。從台灣經濟前景看兩岸經貿關係,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專題演講,金門,2006年5月7日。
    邱正雄(2006)。台灣的貨幣政策,金融與經濟成長,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專題演講,金門,2006年2月25日。
    周春美、沈健華(1994)。以評鑑為工具尋求教育品質之提升—從CIPP評鑑模式的觀點探討職業學校教育評鑑之選擇。技術及職業教育,19,45-49。
    周愚文(譯)(1997)。美國多元教育的歷史與現代。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周燦德、林騰蛟(2004)。當前技職教育的定位與發展。主計月刊,578,49-55。
    雨 農(2004)各國學生能力大比拼。新民晚報,2004.12.17 第47版。2006.9.13 取自http://202.121.15.143/aspfiles/document/b4c/ab4c0384.asp
    洪于佩(2003)。我國各縣市經濟競爭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市:濤石文化。
    洪榮昭(1997)。精釋研究法在政策評量的應用。中等教育,48(5),39-47。
    洪德生(2006)。我國經濟發展經驗及前景,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專題演講,金門, 4月23日。
    施信民(2001)。推動國際環保工作。載於吳英明、林德昌(主編),非政府組織(頁263~268)。台北市:商鼎。
    高希均、石滋宜(1996)。競爭力手冊。台北:天下。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志麟(2000)。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教育政策論壇,3(1),117-135。
    馬信行(1988)。教育評鑑指標之選擇。現代教育,19,39-54。
    馬信行(1990)。國家發展指標之探索─以教育與經濟發展指標為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8, 229-271。
    馬信行(1993)。論教育評鑑指標之選擇。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頁145-157)。台北:南宏圖書。
    馬信行(1997)。大學評鑑指標適切性之評析,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101-159),台北:五南圖書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馬信行(2002)。國家競爭力指標之重構及教育對競爭力之可能貢獻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90-2413-H-004-007)
    馬錦漪、楊詠絮(1998)。臺灣人力及生活素質競爭力之分析—由IMD人力及生活素質指標評估。自由中國之工業,34,85-105。
    翁福元(譯)(1997)。群際文化教育政策與實務-英國的觀點。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陶西平(主編)(1998)。教育評鑑辭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陳正男、譚大純(2000)。麥可波特「鑽石模式」在高科技產業競爭力衡量之應用—以臺灣-南韓半導體產業為對象之量表設計及實證研究。科技管理學報,5(3),71-104。
    陳世哲、許淑君(1999)。競爭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亞太管理評論,4(4),413-429。
    陳玫君(2000)。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文化、組織型態、策略規劃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妃(2005)。從教育改革觀看日本之技職教育制度。中美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27-4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美雅(2003)。加入WTO後我國高等教育因應策略之探討。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昭宏(2001)。亞太港埠競爭力與核心能力指標之研究。運輸月刊,13(1),1-25。
    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力營造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添財(2002)。綜合高中學校校能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添財(2005)。學校效能評鑑指標內涵之探討。松山工農學報,2,78-102。
    陳啟榮(2003)。以全面品質管理建構教育行政機關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台北市:華泰。
    陳淼勝、陳中獎(2004)。國家競爭力的發展策略:教育投資與基礎投資的取捨。環境與管理研究,4,1-20。
    陳麗珠(1999)。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之評估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實踐。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教改叢刊AB10,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郭孚宏(200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評鑑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在職進修專班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市:五南。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1-278。
    郭昭佑、陳美如、洪若烈(2005)。建構生活課程發展評鑑指標-精釋研究法在指標建構上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8(1),1-20。
    郭實渝(1996)。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收錄於 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許明欽(2006)。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神縣(2002)。台灣國際商港改制對競爭力提昇的探討。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許書銘(2000)。產業國際競爭力之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國家競爭力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瀛鑑(1994)。四十年來工業職業教育之演進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第 19 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梁暖茱(2002)。高級中等學校自我評鑑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康龍魁、許順發(2004)。技專院校經營效率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1),59-82。
    莊謙本(1999),教育評鑑指標的建構,技術及職業教育,52,7-9。
    莊謙本(2000)。美國技職教育改革之趨勢。技職教育雙月刊,54。2-6。
    教育部(2000)。技職教育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新思考‧新行動‧新願景-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
    教育部技職司(2003)。技職教育的現況、問題與發展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73,2-9。
    教育部技職司第一科(2003)。綜合高中之檢討、改進及未來發展。2006年7月23日,取自http://ms2.kl.edu.tw/teacherteam/articles.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3)。就業率及就學機會率。2004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user1/index01.htms?
    教育部(2004)。2005-2008年教育施政主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技職體系高職課程綱要。頁7-8。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我國技職教育現況與發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3)。高職教育的定位與轉型再造。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4)。台灣地區高職培育人才與技術人力供需現況調查研究。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6)。台灣省暨金馬地區九十四年度高級職業學校訪評結果報告-第三期程。台中縣:作者。
    張力允(1999)。我國公私立大學績效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力平(2004)。醫學中心營運競爭力指標群建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台北:揚智文化。
    張文雄、何信助、廖年淼(2000)。跨世紀臺灣技職教育之挑戰與因應。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5,65-67。
    張光閔(2004)。規劃大學學術品質稽核系統暨利用六標準差提升大學競爭力之研究-以私利東海大學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有恆、彭真悌(1999)。航空公司競爭力指標之研究。民航季刊,1(3),237-254。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台北市:五南。
    張芳全(2003)。教育指標、經濟指標與社會指標之關聯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341-348。
    張芳全(2006)。教育政策指標研究。台北市:五南。
    張明輝(1999)。新世紀教育的改革的挑戰與展望。今日教育,64,86-97。
    張美蓮(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清溪、吳惠林(1996)。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教改叢刊AA02,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8-11及43。
    張紹勳、林秀娟(1995)。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下冊)。台北市:松崗。
    張勝成、陳騰祥(譯)(1996)。日本學校評量標準及其實施。彰化縣:國立彰化師大特殊教育系。
    張溫波(1998)。國家競爭力之意義與內涵。自由中國之工業,34,45-84。
    張鈿富(1998)。台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發展指標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南投縣:國立濟南國際大學。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簡茂發、李琪明(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頁1~25)。台北市:學富。
    張德銳(2000)。台灣學校教育評鑑制度。載於林天祐(主編),台灣教育探源(頁103~105)。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輝政(2001)。高級中學評鑑實施狀況及其改進途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建忠(1999)。國民小學教育品質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炳煌(1997)。大學自主與大學評鑑。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41-62)。台北市:五南。
    黃昆輝(1997)。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英忠(2001)。核心能力的建構與競爭優勢:跨國企業實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政傑、李隆盛、黃坤錦、張善楠、蘇錦麗、顧志遠、張美連、詹惠雪、林青青(1998),大學校務綜合評鑑指標建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137。
    黃政傑(1999),高職教育的改革與出路。職教園地第29期,取自http://www.lungteng.com.tw/newpage/vocational/magazine/29/2902.htm
    黃政傑(2000)。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市:正中。
    黃恒獎、王仕茹(1997)。國家競爭力指標之構念效度分析─IMD與WEF指標之評估。管理學報,14(4),635-665。
    黃俊傑、吳展良、陳昭瑛(1996),分流教育的改革:理論、實務與對策。教改叢刊AB12,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黃強倪(2002)。企業水平競合分析模式之發展與應用-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群涵(2001)。台灣軟體產業於知識經濟時代之競爭策略。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曙東(2004)。美國中等教育與我國高中職綜合高中評鑑標準之比較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73,16-20。
    彭利源(2002)。高級職業學校後設評鑑之研究-以台灣省高職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新強(2000)。表現指標與質素保證。當代華人教育學報.28(2),2005.4.12 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hkier/jecc/jecc0105/jecc010506gb.htm
    葉欣誠、莊育禎(2004)。綠色大學評量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128,81-94。
    葉郁菁(2003)。教育優先、技能第一—英國2001-2006年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54,47-53。
    葉連祺、林淑萍(2003)。SWOT分析在國內中小學行政決策應用之檢討及改進。學校行政,29,17-37。
    齊思賢(譯)(2000)。知識經濟時代。台北市:時報。
    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曾淑惠(2002a)。高級中等學校自我評鑑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淑惠(2002b)。高級中等學校評鑑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0,2-9。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台北市:心理。
    曾國鴻、何榮亮(2003)。影響綜合高中辦理之因素與因應策略。論文發表於高中職社區化研討會。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曾煥雯(1984)。台北市中等學校工科實施教育評鑑改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榮祥(2006)。學校經營效能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管理策略為依據。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焦勝軍(2004)。論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35-138。
    湯 堯(2001)。美國技職教育表現績效體系之簡介。載於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05-316。
    萬又宣(1975)。臺灣專科及職業教育之經濟分析。收錄於李誠編「臺灣人力資源論文集」,頁265-285,台北:聯經出版。
    詹仲豪(2001)。如何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以紡織工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靳炯彬(2004)。我國大學校院電子圖書館績效評估。中華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雷國鼎(1998)。教育本質。載於王文科(編著)教育概論(31-62)。台北市:五南圖書有限公司。
    楊東震、蔡文甲(2004)。臺灣購物中心競爭力指標之建立與分析。中華管理學報,5(1),77-90。
    楊思偉(2005)。日本學校評鑑現況之分析。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333-355)。台北:心理。
    楊國祥(2004)。高職高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11,23-27.
    楊國賜(1995)。現代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2003)。提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4,75-86。
    楊朝祥(2001),知識社會技職教育亟需轉型。2005/04/14,中央日報文教新聞網。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1/04/14/text/900414ea.htm
    楊朝祥(2004)。中美技職教育發展之比較與展望(上)。技職教育雙月刊,80,39-45。
    楊朝祥(2004)。中美技職教育發展之比較與展望(中)。技職教育雙月刊,81。48-52。
    楊朝祥(2004)。中美技職教育發展之比較與展望(下)。技職教育雙月刊,82,42-47。
    楊瑞明、林義斌、支紹慈(2005)。台灣技職教育的定位與未來。載於台灣師大工教系主辦之中美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6-45。
    楊振昇(2000)。教育研究與教育評鑑之反省與展望。暨大學報,4(2),27-50。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譯)(1998)。非常訊號—如何做好企業績效評估,台北:聯經出版社。
    經濟部(2005)。台灣地區勞動人口人力結構分析。台北:作者。
    趙志揚(2004)。技職教育的教師品質與教師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27,74-85。
    鄧弼文(2001)。臺灣地區地方競爭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廖芷妤(2003)。我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泉文(1990)。高等教育工程。福建省:廈門大學。
    廖盈琪(2002)。國家競爭力概念與指標分析。科技發展標竿,2(4),19-32。
    廖錦文(2002)。職業學校學習型組織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蓋浙生(1985)。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
    蓋浙生(1999)。教育經濟與計畫。台北,五南。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文甲(2000)。臺灣大型購物中心競爭力指標之建立與分析。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民田、莊立民(2001)。以Porter鑽石理論觀點探討經濟國際化衝下臺灣高等教育之競爭策略。教育政策論壇,4(1),81-117。
    蔡明輝(2004)。發展知識管理提昇學校競爭力之探討。研習資訊,21(4),72-80。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4)。學校競爭力關鍵:論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提昇。初等教育學刊,17,105-122。
    蔡瑞明、林大森(2000)。教育與勞動市場的連結:以臺灣分流教育為例。收錄於劉兆佳等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頁143-19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蔡鴻坤(1997)。IMD競爭力指標評析。主計月報,84(1),46-50。
    樊愛群、周子敬、張道本(2003)。國內大專院校設計教育競爭力之探討。設計學研究,7(1),17-33。
    樊學良(2004)。綜合高中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立棠(2005)。台北市高級職業學校實施校務自我評鑑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彩鳳(1998)。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崇趁(2002)。校務評鑑與知識管理。教師天地,117,21-25。
    鄭崇趁(2006)。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及實施方式研究。台北市:心理。
    鄭燕祥(2003)。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6-22。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19。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弘智文化。
    潘幸山(1998)。鑽石理論與學校競爭力的提昇。教育資料文摘,41(5),109-118。
    潘幸山(2000)。競爭優勢理論與學校競爭力之探討。高中教育,13,37-41。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等(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潘慧玲(2004)。高職及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書。
    潘慧玲(2005)。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心理出版社,臺北。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市:心理。
    劉世勳(2000)。高職評鑑後記。2005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tvc.ntnu.edu.tw/各期雙月刊/56/56-13.htm。
    劉廷揚(2005)。知識管理潮流中的人力發展策略。教育學苑,9,19-32。
    劉嘉茹(2000)。我國技職教育的過去與未來。科教人,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慶仁(2005)。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台北市:心理。
    劉寶貴(2002)。我國高職教師評鑑實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誾金童(1996)。現代中小學教育評估的理論與實踐。廣西:師範大學。
    盧增緒(1995)。論教育評鑑觀念之形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3~59)。台北市:師大書苑。
    澳洲教育中心。澳洲的職業教育。http://www.aec.org.tw。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教改論叢,AB11。
    謝文全(1993)。教育問題研究。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謝文全、單文經(1999)。各先進國家技職教育現況與發展趨勢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謝文全、許全守、洪仁進(1999)。各先進國家技職教育現況與發展趨勢研究。台北:教育部。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金青(1998)。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新竹師院學報,11,449-486。
    鍾京佑(2002)。國家競爭力與策略管理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12(1),165-194。
    鐘長生(2000)。提昇競爭力,創造學校優勢。高中教育,14,35-36。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
    簡茂發、李琪明(2001)。我國教育指標系統之發展與建構。載於簡茂發、李琪明(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臺北市:學富文化。
    簡蒼調(2000)。高職評鑑面面觀。2005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tvc.ntnu.edu.tw/各期雙月刊/56/56-11.htm
    譚以敬(2004)。學校自我評鑑之可行途徑。中等教育,55(2),16-27。
    羅旭華(2004)。全球化趨勢中服務業競爭力之探求。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羅詩城(2003)。2003年標竿企業聲望調查。天下雜誌,10月號,156-192。
    饒達欽、李國義(1998)。改善專科學校評鑑提高辦學績效,技術與職業教育,46。
    蘇錦麗(1993)。論美國學校評鑑過程對我國的啓示。載於八十二學年度台灣省公私立幼稚園評鑑委員研討會談手冊。新竹縣: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蘇錦麗(1996)。學校評鑑研究:大學評鑑之理論與實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新竹縣: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蘇錦麗(2005)。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顧忠華(1996)。德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制度-以分流教育為例。教改叢刊AH22,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二、英文部分
    Aiginger, K. (1998).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ries. Retrieved Dec 5, 2005 from
    http://www.wifo.ac.at/Karl.Aiginger/abstracts/slimtex.html
    Ansari, M.M(1997)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reforms:Implications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ia’s economy.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11(6), 361-70.
    Avalos, B. (1996).Education for global/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Chilean
    policies and reform in secondary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26(2), 217-222.
    Baldwin, J.(1995). Productivity Growth, Plant Turnover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Cana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ldwin, J., & Johnson, J. (1995)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he Case of Training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ldwin, J. (1995). Innovation: The Key to Success in Small Firms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ldwin, J., &Caves, R. (1997).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Industrial Performance:Allocative Efficiency,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Turbulence(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ldwin, J. (1997).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Large Canadian Manufacturing Firms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ldwin, J, & Rafiquzzaman, R. (1998).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Adoption Lag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ldwin, J., & Sabourin, D. (1998). Technology Adop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Barbarosoglu, G., & Yazgac, T. (1997). A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the supplier selection problem.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38, 14-21.
    Barney, J.(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99-120.
    Blank, R. K. (1993). Developing a system of education indicator: selecting, implementing and reporting indicator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1), 65-80.
    Blaug, Mark (1985). Where are we now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Form: Mark Blaug (1987) (ed.)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an economist.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7-28.
    Blom, K., & Meyers, D. (2003). Quality indicators in voc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5, from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 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 Web Site:http://www.ncver.edu.au/research/proj/nr0026.pdf
    Boatright, K. J. (1995). University of Wisconsin's system accountability.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91, 51-63.
    Bob M.& Lindsay M.(2001).Towards A Competent Workforce, Gower, 71-103.
    Fraser, S.(2000).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ttp://ea.grolier.com/ea-online/
    Bob M. & Lindsay M.(2001).Towards A Competent Workforce, Gower, 71-103
    Bonnet, G. (2004).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the European Union: Policy and methodology.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1(2), 179-191.
    Bosch, F.A.J. Van Den, & Proijen, A.A. Van(1992).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uropean nations: The impact of national culture-a missing elements in Porter’s analysis?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0(2),173-177.
    Brandenburger, A. M. & Nalebuff, B. J.(1996).Co-competition. New 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Buckley, Pass & Prescott(1988).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0 253).
    Chacko, T.I., & Wacker, J.G. (2001).An examination of strategic goal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Russian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0, 475-490.
    Chang, Y. H., & Yeh, C.H.(2001).Evaluating airline competitiveness using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9,405-415.
    Clark, B. (1998).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transformation. Oxford: Pergamon.
    Clayton, M. J.(1997).Delphi: A technique to harness expert opinion for critical Decision-making tasks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17 (4), 373-376.
    Clayton, G. (1998).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n a broad front:Country needs and a college respons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969)
    Competitiveness Policy Council.(1992). Building a Competitive America: First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Congress (Washington).
    Cooper, R. 1998. “Industrial Policy and Trade Distortion: A Policy Perspective.” In A.M. Spence and H. Hazard, ed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ambridge, Ballinger), pp.115-148.
    Cookson, P. W. Jr.(1995).Goals 2000:Framework for the new educational federalism.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6(3),405-417.
    Cullen R. B.(1997).Workskills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xternal
    benchmarks. report No.2:benchmarking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profil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0 786)
    Cuttance, P. F.(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Keynote address prepared for the 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icators in Education, Canberra.
    Cuttance, P. F.(1991). 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throug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chool practi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Darville, R. (1999).Knowledge of adult literacy :surveying for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9,273-285.
    Darwin, C. (1859).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London:John Murray. Darville, R.(1999).Knowledge of adult literacy :surveying for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9, 273-285.
    D’Aveni, R. A. (1994). Hyper competition: 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Cruz, J., & Fleck, J. 1985. Canada Can Compete (Montre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
    Delbecq, A. L., Van, D. V. H., & Gustafson, H. (1975). Guidelines for Conducting NGT Meetings. Delbecq, A. L., Van, D. V. H., & Gustafson, H. (Eds.),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Glenview, IL:Scott, Foresman.
    DES/WO.(1987). Managing colleges efficiently:Report of a study of efficiency in non-advanced further education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authority associations. London:HMSO.
    Doherty, G.D. (1994). Developing quality systems in education.
    Elliott, E. J.(1991). Education courts:An indicator system to monitor the nation’s educational health. Washington, DC:Acting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Statisics.
    Francis, A.,& Tharakan, P.K.M.(1989).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Fraser ,S.(2000).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ttp://ea.grolier.com/ea-online/
    Fitz, G.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 , PA:Bristol.
    Gibson, A., & Asthana, S. (1998). School performanc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the 1997 white paper.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2), 195-210.
    Goh, C. H. (1997). A hierarchy process for robot selection.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16, 381-386.
    Golden, B.L., Wasil, E.A. & Harker, P.T. (1989).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pplications and studies.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Berlin.
    Harvey, T. R. (1973). A process evaluation design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or, 44(4), 309-321.
    Hasson, F, Keeney, S,& McJenna ,H.(2000).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he Delphi Survey techniqu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2,1008-1015.
    Haysmith, L.A.(2000).Identifying ecological and social indicator species of wildlife In the northern geotropic.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daho.(UMI No. AAT 9993995)
    Hinchliffe, K. (1995). Forecasting manpower requirements. In: Martin Carnoy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2nd. Ed.315-323.
    Hopkins, D., & Leask, M,(1989).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school development. School Organization, 9(1),3-20.
    House, E. R. (1990). Trend in evalu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3), 24-28.
    Hoy, W.K.,& Misckel, C.G(1987).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3rd ed.),New York: McGraw-Hill.
    Hoy, W.K.,& Misckel, C.G.(2001).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6th ed.).New York: McGraw-Hill.
    Hsieh, C.T., & Urquiola, M.(2002).When schools compete, how do they compete? An assessment of Chile’s nationwide school voucher program, New York: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rivatization in education.
    IMD (2002).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competitiveness factors. Retrieved Feb 2005 from http://www02.imd.ch/wcy/factors/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5).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Lausanne).
    Johnson, S.A. (1989).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and principals. Education Canada, 15-16.
    Johnstone, J. N.(1981a).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UNESCO.
    Johnstone, J. N. (1981b).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Guild ford, UK:Open University Press.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Khaksari, S., Kamath, R. & Grieves, R. (1989). A new approach to determining optimum portfolio mix. Journal of the Portfolio Management, 15, 43-49.
    Kinvood, J.J., Foster, P.N., & Bartow, S.M., (1994). Historical Leader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hilosophy.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32(1), 6-26.
    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ition.[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7.
    Land, K. C., & Spilerman, S.(1975). Social indicator models. New York:Sage.
    Lashway, L.(2001). Educational Indicators. ERIC Digest. (ED469324).
    Lassnigg, L.(2003). Indicators for quality in VET European experience. Retrieved December 5, 2005,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Vienna Web site: http://www.ihs.ac.at/publications/soc/rs63.pdf
    Lee, P., & Tzeferakos, S.(2001).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ttawa, Industry Canada).
    Lerner, A.L.(July,1999). A strategic planning primer for higher education. U.S.A., C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Leva, R.(2001). An analysis of competition and its impact on secondary school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in England. New York: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rivatization in Education.
    Levine, D., & Renelt, D. (1992).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pp.942-963
    Levine, D., & Zervos, s. (1993).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Policy and Growth form Cross-country Regress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May), pp.426-430.London: Routledge.
    Litvak, I.,&Maule, C. (1972). A study of Successful Technical entrepreneurs in Canada (Ottawa, Department of Industry, trade and Commer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udies Program Report No. 11).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98).Competitiveness
    Bibliography. Retrieved Oct,16 form
    http://www.lse.ac.uk/Depts/London/econcomp/BibGen.htm
    Maduro, M.(1998).The issue of competitiveness and skills training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today. Canadian journal of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24(2),37-46.
    Malley ,J.& Keating ,J.(2000),.Policy Influenc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s.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2, Number 4, 2000.
    Man, T.W.Y., Lau ,T., & Chan. K.F.(2002).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7,123-142.
    Mansfield,B.& Mitchll,L.(2001).Towards a Competent Workforce. Gower Publishing Ltd.
    Markusen, J. (1992).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Trade Performance and Rea Income: The Nexus Among Four Concepts (Ottawa, supply and Services Canada).
    McFetridge, D. (1993). The Canadian syste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 in R. Nelson(e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99-323.
    Moodie,G.(2000).Identify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54(2), 249-265.
    Muraskin, L. D. (1993).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The way to better prevention program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LC900940.
    Nadeau, S. (2000). Fact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resentation to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 (Ottawa).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uncil (2003). Annu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3. Ireland: Author.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1989). Education indicators.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avarro, J.R., & Gallarsdo, F.O.(2003). A model of strategic change: universities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6,199-212.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Tel Aviv, Israel:Masada.
    Nuttall, D. (1992). The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In OECD/CERI (Ed.).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p.13-23). Paris: OECD/CERI.
    Oakes, J.(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Santa Monica. CA: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OECD.(1992).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aris:Author.
    OECD.(1993). 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 Paris:Author.
    OECD.(2000).Is there a new economy:first report on the OECD growth project. Paris:Author.
    Odden, A.(1990).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indicators:The missing ingredient. In T. J. Wyatt, & A. Ruby (Eds). Education indicators for quality, accountability and better practice. Sydney, Australian Conference of Directors General of Education.
    Odden, A. (1990). Educational indic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need for 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4), 24-29.
    Ogawa, R. & Collom, E (2000). 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Hold Schools Accountable: Implicit Assumptions and Inherent Tension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v75 n4 p200-215 (EJ620740).
    Ontario. (1988). Competing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Vol. I. Report of the Premier’s Council (Toronto).
    Ontario. (1992). An Industrial Policy Framework for Ontario (Toronto).
    Oral, M., Cinar, U.,& Chabchoub, H.(1999).Link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at form leve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18, 271-277.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The Key Relationships(Paris).
    Pinelli, T.E.,& Barclay, R.O.(1998).Maximizing the results of federally-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a strategic Imperative for improving U.S. competitivenes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15(2),157-172.
    Pollard, J. S.(1989). Developing useful educational indicator system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0056)
    Porter, A.(1988). Indicators:Objective data or political tool?Phi Delta Kappan,69 (7),503-508.
    Porter, M. 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Y:Free Press.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rter, M. (1991). Canada at the Crossroads (Ottawa, Business Council on National Issues and Supply and Services Canada).
    Porter, M. E.(2003).Building th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 Cornelius(Eds.),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2-200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well, W.W., & DiMaggio, P.J.(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rahalad, C. K.& Hamel, G.(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79-91.
    Purchase, B. (1991). The Innovative Societ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90s (Toronto, C.D. Howe Institute).
    Quinn, D. M.(2003).Legal issues in education technology:implication for school leade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8(2),187-207.
    Rossi, R. J., & Gilmartin, K. J. (1978). Social indicators of youth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performance:A programmatic stat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Canadian Congress, Toronto, Canada.
    Rugman, A., & D’Cruz, J. (1990). New Visions for Canadian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Competing in global Economy (Toronto, Kodak Canada).
    Rutter, M..& Maughan, B.(2002).School effectiveness findings 1979-2002.Joru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0(6),451-475.
    Ryan, P. (2003). Evaluating vocation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8(2), 147-162.
    Saaty, T.L. (1971).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40, 9-10.
    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 Hill.
    Scheerens, J.(1991). Evaluation studies-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A sele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7,371-403.
    Scheerens, J., Stoel, W. G., Verneulen, C. J., & Pelgrum, W. J.(1988). The feasibility of a system of educational indicators fo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Enschede, Netherlands:University of Twente.
    Scherer, F., & Ross, D. (199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chumpeter, J. (1982).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Amazon. com. Reprint Edition.)
    Scott, B., & Lodge, G. (1985). U.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Economy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lden, R. W. (1990). Developing educational indicators:A state-nation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 14, 389-93.
    Selznick, P.(1957).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Shavelson, McDonnell, Oakes & Carey(1987).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Santa Monica, CA: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isaye, S.(1990). Structure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forc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Paper presented to the 2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ea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Y:Ellenvill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9 174)
    Sizer, J.(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K:A summary of developments with commentary. In F. Dochy, M. Segers & W. Wiinen(E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PP.5-46). Netherlands:Van Gorcum.
    Sizer, J., Spee, A., & Bormans, R.(1992).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24,133-155.
    Spee, A., & Bormans, R.(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institution relations: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ement, 4,139-155.
    Steed, G. (1992). Technology Strategies and Competitiveness: A Canadian Perspective, Mimeo,(Ottawa).
    Stewart, W. H., Ralph, E. M., & Elaine, A. (2003). Cooperative Occupational Educa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Stufflebeam, D. L., & Webster, W. J. (1983). A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 In G. F. Madaus, M. S. Scriven, & D. L. Stufflebeam (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 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pp.23-43).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rt, W. 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 H. O. & Provus, M. M.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diana: Dhi Delta Kappa.
    Teece, D. (1991).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in OEC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The Challenge for Economic Policy( Paris), pp.409-18.
    The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2).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Competitiveness Factors. Retrieved Feb 6,2003 from http://www02.imd.ch/wcy/factors/
    The World Bank(1991).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A World Bank Policy Paper.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Tidd, J., Bessant, J., & Pavitt, K.(2002). Managing innovation. UK, Chichester: John Willy & Sons, LT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1987). Improving U.S. Competitiveness, 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held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Sept,22, 1987.
    Veliyath, R., & Zahra, S.A.(2000). Competitiveness in the 21st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he growing debate about globalization. Advances i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8(1),14-33.
    Walberg, H. J. (1990). OECD indicators of educational productivit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4), 30-33.
    Wang, H. (200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Taiw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Taiwan).
    Wiliam, B.(1988). The 1988 White Paper o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rtia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0, 111-126.
    World Economic Forum(2003).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2-200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Economic Forum. (2005).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Genevva).
    Winckler, Edwin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Yorke, M.(1991). Performance indicators:toward a synoptic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21, 235-24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