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余麗琴 Yu, Li-Chin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Extra-curricular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for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胡益進
Hu, Yih-Jin 廖邕 Liao, Y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5 |
中文關鍵詞: | 規律運動行為 、自覺運動利益 、自覺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效能 、同儕運動社會支持 、運動角色楷模 、自覺運動氛圍 |
英文關鍵詞: | regular exercise, perceived exercise benefits, perceived exercise barriers,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peer 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exercise role model, perceived exercise atmosphere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9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2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最主要為探討臺北市某國中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現況,及瞭解個人背景因素、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相互關係。以臺北市某國中七、八、九年級之學生為本研究的母群體,並採用分層集束抽樣法進行抽樣,以自編式問卷調查法由研究對象填寫問卷收集資料,共取得292份有效問卷,研究資料採用百分比、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點二系列相關及邏輯斯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整理分析。研究結果重點如下:
一、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佔全體學生的37.7%。大多數人的運動強度為低強度運動,運動持續時間以10-29分鐘佔多數。6個月內之運動種類排序前五種為跑步、健走、籃球、騎腳踏車、排球。
二、個人背景因素方面,以性別、自覺健康狀況及是否參加運動社團等變項對於規律運動行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三、社會心理因素方面,以自覺運動利益、運動自我效能、同儕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角色楷模與規律運動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而自覺運動障礙與規律運動行為則呈現負相關。
四、運動環境因素方面,以使用運動設施數量、自覺運動氛圍與規律運動行為呈現正相關。
五、邏輯斯迴歸分析顯示「BMI指數」勝算比(OR)為1.094、「運動自我效能」勝算比(OR)為1.072、「同儕運動社會支持」勝算比(OR)為1.049,此三項為規律運動行為的重要預測因子,可達67.8%的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影響因素之建議及未來研究之改進,以提升國中生之規律運動行為。
This study was mainly devoted to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after-school regular exercise of student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 background factors, socio-psychological factors, exerci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behaviors of regular exercis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7th, 8th, and 9th grader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By using th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and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survey, 292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Percentage,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point-biserial correlation, oneway ANOVA,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highlighted as follows:
1.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having regular exercise was 37.7% of the subjects. Most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low-intensity exercise, and the durations were from 10 to 29 minutes. The main types of exercise took in recent six months were running, walking, basketball, cycling, and volleyball.
2.The personal background factors, gender,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nd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sport communities were variables ha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3.As to the socio-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ceived exercise benefits,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peer 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and exercise role model. The perceived exercise barrie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4.The exercise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exercise facilities and perceived exercise atmospher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gular exercise.
5.Th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odds ratios (OR) of BMI index,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and peer exercise social support were 1.094, 1.072, and 1.049, respectively. These three factors were important to predict th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s of the survey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was up to 67.8%.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based on relevant factors and improvements of further research were provided to elevate th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參考期刊、書籍
于佳(2016)。北京市某完全中學初中部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店。
方進隆(2014)。運動、體適能與、健康。載於卓俊辰(主編),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第二版)(頁1-5)。臺北市: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王保進 (2015)。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二版)。新北市:心理。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淑芳(2010)。健康行動過程路徑對青少年規律運動行為的預測效果(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7)。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學校衛生,50,23-38。
王鵲惠、聶喬齡(2016)。做運動,解憂愁~探討身體活動憂鬱症之影響。體育學系學刊,15,1-13。
王麗玲(2010)。新莊市國中學生運動參與現況、運動認知與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縣。
史麗珠(2011)。進階應用生物統計學。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宇炫明(2007)。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江宜珍、李蘭(2010)。社會認知理論。載於李蘭等著,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頁104-122)。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臺北市:行政院主計總處,p.36。
行政院體委會(2012)。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何佩玲(2005)。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余桂霖(2012)。多元迴歸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一德、胡巧欣(2010)。身體活動、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生活品質相關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2),1-9。
吳佳怡(2017)。臺南市國民中學SH150計畫實施對學生體育課學習態度與規律運動習慣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高雄市。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問卷統計(第三版)。新北市:易習圖書有限公司。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美貞(2007)。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苗栗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新竹縣。
吳碧蓮(2002)。國小學童母親運動行為認知及規律運動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10,53-65。
呂淑美(2005)。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宋珮綺(2003)。角色楷模對專業教師生涯歷程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巫雅婷(2014)。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尹暘、林曉佩、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52。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彩華(1998)。臺北市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體育學報,25,139-148。
李碧霞、陳靜敏(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自尊與身體活動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7 (1),43-55。
李蘭,江宜珍(2010)。社會網絡與運動社會支持。載於李蘭(主編),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頁124-140)。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杜靜鎔(2011)。高中職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5,119-125。
汪立筠(2009)。兒童知覺教師的運動行為涉入與兒童的運動期望價值信念--以父母社會化模式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沈奕良(2009)。成淵高中國中部學生運動習慣與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縣。
谷祖梅(2012)。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參與晨(課)間運動態度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卓俊伶(2002)。美國政府身體活動促進的觀點與做法。國民體育季刊,34,76-81。
孟玲玲(1999)。衛生教育介入對彰化都市地區國小女教師參與子宮頸抹片檢查意顧與行為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孟瑛如、簡吟文(2014)。從DSM-5的改變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未來的鑑定與教學輔導趨勢。輔導季刊,50(4),22-27。
尚憶薇、陳瑞蓮、林明佳、林國瑞(2005)。花蓮市青少年體能活動行為決定因素之調查研究。北體學報,13,282-291。
林旭龍(2000)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主客觀評價的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岑怡、王亭文、蔡慧敏、 吳志鴻(2016)。社會因子與青少年身體活動: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6(1),61-78。
林育輝、張言司、蔡俊傑(2014),國中生 運動社會支持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惠明特殊教育學刊,1,91-104。
林宗賢(2014)。高中生參與休閒運動行為對課業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南部某私立綜合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嘉義市。
林欣蓉(2015)。運動環境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運動之影響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臺中市。
林欣儒、蔡忠昌、王宗進、張家昌(2006)。青少年知覺運動益處與知覺運動障礙差異之研究:以新竹市磐石高中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331-341。
林貞吟(2015)。影響國民中學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新北市。
林晉榮、黃珍鈺(2005)。青少年憂鬱情緒與休閒運動效益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9(4),26-31。
林順萍(2014)。穿戴式科技身體活動與安全偵測系統之開發(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研究所,臺北市。
林瑞興、方進隆(2000)。十二週不同形式快走訓練對血壓偏高青少年血壓值及血液分析值的效果探討。體育學報,29,115-125。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臺北市。
林嘉億(2012)。國中生運動參與行為與課業壓力之研究-以桃園縣私立振聲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林碧蓮(2011)。臺北市某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銘宗(1999)。國小六年級學童的課業壓力、因應方式及運動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邱秀珍(2004)。嘉義某國中正常體重和過重肥胖國中生飲食與活動行為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新北市。
邱皓政(201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第五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俞素華(2008)。某技術學院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臺北市。
施又誠、房振昆(2004)。跳脫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改善國小女生運動參與意願。大專體育,71,147-152。
施致平(1999)。從邏輯斯諦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論運動參與之預測。體育學報,27,1-30。
柏佩蘭(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洪正倫(2006)。國小學童運動參與態度、身體健康狀況與運動參與阻礙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系。臺北市
洪崇喜(2003)。健康運動對改善焦慮之探討。大專體育,66,129-1335。
洪榕鎂(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參與程度與身體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基隆市七堵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市。
洪誌忱(2009)。跨理論模式應用於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胡益進(1999)。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介入效果實驗研究一以台北地區師範院校學生為例(未發表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胡雅婷(2002)。氣喘學生與非氣喘學生身體活動及運動社會心理狀況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倪瑛蓮、施致平(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顧客參與預測模式分析。體育學報,43(3),91-108。
倪瑛蓮、施致平(2012)。運動休閒新起點-探析臺北市運動中心之發展現況及未來契機。中華體育季刊,26(2)。
徐美玲、洪文綺、黃淑貞(2012)。青少年的身體活動信念、行為及同儕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4(4),428-437。
徐若涵(2013)。青春期學生 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改變之縱貫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徐書芬(2015)。智慧穿戴式手錶應用在身體活動測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嘉義縣。
徐維辰、邱文信(2008)。 運動社會支持-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體育態度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2(3),50-56。
徐錦興、曹德弘(2011)。身體活動與體重管理。運動與健康研究,1(1),1-13。
袁桂盛(2011)。高雄縣國小學童規律運動習慣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臺東市。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彩秀、姜逸群(1995)。國人運動行為、體適能及主觀健康狀況之研究。學校衛生,26,2-10。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2014)。教育部體育署101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2015)。教育部體育署102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2016a)。教育部體育署103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章宏智(2011)。從社會生態學觀點探討臺北市兒童運動參與及其相關影響因素。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章宏智、程瑞福(2010)。兒童運動參與社會心理因素對身體質量指數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4),50-60。
莊立中(2006)。台北縣新莊地區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北縣。
許世全(2010)。運動是良藥-人人皆可參與的全球健康促進行動。體育學報,43(4),3-9。
許秀鳳(2004)。中和地區國中肥胖與非肥胖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許恩慈(2008)。臺北市兩所國中學生身體意象、運動社會心理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縱貫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修訂初稿)。新北市:精華書局。
郭曉文(2000)。學童母親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郭靜晃(2013)。SPSS統計實務操作。臺北市:威仕曼文化事業公司。
郭鐘隆、黃九美、蘇鳳足、邱靜如、劉貴雲、劉潔心、張婷婷(2003)。衛生教育與行為科學介入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衛生教育學報,20,71-88。
陳子怡(2011)。臺北市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立長安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成業(2015)。環境心理學觀點探討運動賽會場館氣氛。體育學報,48(4),417-430。
陳秀娟(2006)。運用跨理論模式於屏東縣國中生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秀珠、李景美 (1999)。老人運動行爲研究-以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五十五歲以上學員爲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19,1-12。
陳宜君(2007)。臺北市高中生自覺健康狀況及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臺北市。
陳明坤、林文郎(2005)。性別與運動的關係之探討。體育學系(所)刊,5,105-113。
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陳冠如、葉莉莉、楊宜青、盧豐華、王文玲(2006)。影響大學新生入學前一年身體活動量的因素探討。長庚護理,17(4),408-416。
陳思遠(2001)。身體活動與身體組成。臺北市:國家衛生研究院。
陳美昭(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重勝(2015)。新北市國中學生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陳真美(2001)。職業婦女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家銀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清檳、賴慧敏、張文宗,黃耀賢(2012)。高職教師採用教學部落格的關鍵成功因素。科技與工程教育學刊,45(1),1-25。
陳筱蕙(2007)。影響某中學學生運動行為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裕青(2015)。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桃園市。
陳韶華、黃艾君、王雅琴(2012)。規律運動對內皮細胞中內皮素-1分泌之影響。屏東教大體育,15,73-81。
陳德璘(2010)。2009高雄世運會對國中生運動行為及習慣影響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運動休閒管理學系,新北市。
陳霈儒(2000)。國中學生對菸害防制法之遵行意願與遵行行為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環辰(2012)。國中女生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自我效能對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嘉義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鴻雁(2000)。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育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9。
陸玓玲、李蘭(2010)。跨理論模式。載於李蘭(主編),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頁82-101),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曾振峰(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的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新民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馮木蘭(2002)。女性青少年身體活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馮木蘭(2010)。環境知覺和自我效能因素與青少年身體活動之關係-社會生態學觀點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黃秀媚、李景美、陳政友、陳清煌(2011)。國中生參與身體活動行為意圖與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2,79-101。
黃貝玉(2005)。研究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PRECEDE-PROCEED Model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臺北市。
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 運動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144-156。
黃昱仁、蔡俊傑(2011)。邏輯斯迴歸在體育統計的運用。中華體育季刊,2(3),486-498。
黃茜莉(2003)。技職院校護生 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資源與運動行為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臺北市。
黃陞中(2011)。運動行為階段與運動行為決定因素之探討─以花蓮縣海星中學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
黃淑貞、王敏華、洪文綺、吳齊殷(2010)。青少年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4,33-54。
黃淑貞、洪文綺(2003)。大學生身體意向與運動行為之長期追蹤研究。衛生教育學刊,19,115-135。
黃淑貞、劉翠薇、洪文綺(2002)。影響大學生運動習慣之社會心理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2,55-66。
黃惠玲(2008)。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研究回顧。應用心理研究,40,197-219。
黃森芳、陳聰毅、黃國欽(2015)。翻轉大專校院體育課程之新思維。大專體育,134,1-9。
黃銘廣(2005)。澎湖縣國中生運動參與現況、運動認知與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黃耀宗(2003)。從運動對健康促進的觀點探討身體活動的測量與運動強度的訂定。大專體育,65,155-161。
楊孟華(2011)。嘉義地區國中學生身體形象、課業壓力與重要他人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
楊宜青(2002)。體能活動與健康。成大體育。36(1),2-10。
楊竫如(2015)。度假旅館氛圍、消費情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聯性之研究-以礁溪老爺酒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葉振偉(2010)。青少年運動參與、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廖于嘉(2016)。臺中市某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趙國欣(2005)。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劉俐蓉(2003)。臺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劉冠佑(2012)。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身體質量數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7,55-61。
劉翠薇、黃淑貞(1999)。臺北縣某商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衛生,34,1-32。
劉影梅(2014)。身體活動量評估。載於卓俊辰(主編),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第二版)(頁12-3)。臺北市: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潘美玉(1996)。某公司中年白領階級男性規律運動習慣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秀華(2014)。心肺適能。載於卓俊辰(主編),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第二版)(頁1-5)。臺北市: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蔡佳宏(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老人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長青學苑學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蔡承容(2012)。下午茶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俊傑,塗婉儀,楊慧鈴(2012)。性別對青少年運動友誼影響之調查研究。體育學系(所)刊,12,71-80。
蔡國權(2007)。水中有氧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1),1-7。
蔡淑菁(1996)。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能活動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蔡錦雀、陳麗華、王俊明(1998)。國人身體活動程度及健康體能之比較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6,153-160。
蔡馨任、季力康、游鎮康(2012),青少年運動階段鐘 運動社會支持的差異:來源與形式的探討。體育學報,45(1),31-42。
蔣帛芬(2010)。國民小學學生運動習慣與體適能之研究-以五年級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臺中市。
衛生福利部(2016)。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頁55)。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b)。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頁6)。臺北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鄧琇瓊(2010)。臺北市高中生休閒運動參與程度與課業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鄭宇翔、陳嬿如、廖邕(2016)。各國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0(1),17-24。
鄭賀珍(2011)。大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1),167-174。
戰寶華、陳惠珍、余怡芳(2015)。自我效能效能理論於提升教育行政人員工作績效之應用。中華行政學報,17,45-64。
賴妙純(2004)。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大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賴哲民(1988)。臺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賴雅馨、廖主民(2007)。父母影響兒童參與運動的機制-以Eccles等(1998)的父母社會化模式為基礎。中華體育季刊,21(2),61-67。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9,81-91。
謝垂哲(2011)。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體能活動之影響因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
謝閔繐、林麗娟(2012)。身體活動與運動對於女性各不同生理階段維持骨質健康的意義。中華體育季刊,26(1),21-31。
鍾東蓉(2000)。台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韓瑪琍、黃娟娟(2014)。桃園地區青少年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5,31-40。
藍辰聿(1998)。臺北市某國小學童中重度體能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魏米秀、陳建宏(2002)。大專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為例。學校衛生,40,50-65。
鐘志強(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
(二)網路資料
教育部(2016)。規律運動定義。行政院性別平等會-性別統計資料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
教育部體育署(2013)。新聞暨公告-新聞專區 聰明學習靠運動-運動智上記者會。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3784&ctNode=300&mp=11 下載日期 2016.12.25
教育部體育署(2014)。各族群的運動健身祕笈。發布日期:2014/11/26 。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2161&ctNode=642&mp=11
教育部體育署(2015)。新聞專區:規律運動333定義。發布日期::2015/12/11。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6160&ctNode=300&mp=11。下載日期:2017.04.04
教育部體育署(2015a)。學校體育-重大政策-SH150方案。教育部體育署網站:發布日期:2015.4.01網址: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0817&ctNode=691&mp=11。下載日期:2017.01.01
微笑單車(2017)。一般網頁/臺北市/迷人的服務/站點、車輛。網址:http://www.youbike.com.tw/http://taipei.youbike.com.tw/cht/index.php.下載日期:2017.01.01
漢語網(2017)。氛圍。取自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174414-520.html
維基百科(2017)。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C%97%E5%B8%82%E5%85%AC%E5%85%B1%E8%87%AA%E8%A1%8C%E8%BB%8A%E7%A7%9F%E8%B3%83%E7%B3%BB%E7%B5%B1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17)。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臺北市工務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工務建設統計資料/公園綠地。統計資料日期截至2016.11,網址:http://pwbstat.taipei.gov.tw/pxweb2007p/dialog/statfile9.asp。下載日期:2017.01.01
衛生福利部(2015)。文明人抗文明病! 戰勝血管性疾病!。上網日期:2015.6.12,網址:http://www.mohw.gov.tw/fp-16-20565-1.html。下載日期:2017.01.01
衛生福利部(2016)。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頁55)。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17)。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網址:http: http://www.mohw.gov.tw/cp-16-33598-1.html。下載日期:2017.07.3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a)。健康久久網站-國人身體活動建議量。取自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Detail.aspx?TopIcNo=827&DS=1-life 下載日期2016.11.2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6)。肥胖防治網: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網址:http://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pid=70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肥胖防治網:BMI 計算機。取自http://obesity.hpa.gov.tw/TC/BmiCalculate.aspx。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2013)。國民健康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肥胖防治白皮書(頁68)。取自http://obesity.hpa.gov.tw/TC/researchList.aspx?cid=217。
二、英文部分
(一)英文參考期刊、書籍
Bandura, A. (1977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191-215.
Beraki, A., Magnuson, A., Sarnblad, S., Aman, J., Samuelsson, U.(2014).Increase in physical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HbA1c level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the Swedish pediatric diabetes quality registry (SWEDIABKID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105(1):119–125. http://dx.doi.org/10.1016/j.diabres.2014.01.029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Basic Book.
Caspersen, C ., Powell, K., Christenson , G.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 definition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 related research .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26–131. PMCID: PMC1424733
Cassel, J.(1974).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 4, 471-482.
Chia,M.(2008), Physical inactiv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ngapore-a paradoxical issue, Acta Kinesiologica ,2(2),7‐1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takin.com/PDFS/BR0202/SVEE/04%20CL%2001%20MC.pdf
Cobb,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300-314.
Corder, K., Van Sluijs, E. M., Goodyer I., Ridgway, C. L., Steele, R. M., Bamber, D., Dunn, V., Griffin, S. J., Ekelund, U. (2011). Physical activity awareness of British adolescent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65(7):603-9. doi: 10.1001/archpediatrics.2011.94.
Eime, R. M., Harvey, J. T. , Sawyer, N. A., Craike, M. J., Symons, C. M., Polman R. C. J. & Payne, W. R.(2013),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s of Adolescent Female Participatio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4:2, 157-166, DOI: 10.1080/02701367.2013.784846
Gapin, J. I., Etnier, J. L. (2014).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DHD.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3 (2014)
Garber, C. E., Blissmer, B., Deschenes, M. R., Franklin, B. A., Lamonte, M. J., Lee, I. M., Nieman, D. C., Swain, D. P. (2011).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musculoskeletal, and neuromotor fitness in apparently healthy adults: guida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1: 43: 1334–1359
Green,L.W.,& Kreuter,M.W.(1999). Health Promotion Planning: An Educational and Ecological Approach(3rd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Hallal, P. C., Andersen, L. B., Bull, F. C., Guthold, R., Haskell, W., Ekelund, U. (2012). Global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surveillance progress, pitfalls, and prospects. Lancet., 380(9838):247–257. doi: 10.1016/S0140-6736(12)60646-1.
Haug, E., Torsheim, T., Sallis, J. F., Samdal, O. (201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door school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5 (2), 248–256. doi:10.1093/her/cyn050
He, L., Ishii, K., Shibata, A., Adachi, M., Nonoue, K., Oka, K. (2013).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 outside of school time among Jap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 Sch Health.,83(9),623-30. doi: 10.1111/josh.12074.
Hohepa, M., Schofield, G., Kolt, G., (2004). Adolescent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The New Zealand Medical Journal; 117(1207):U1210
Hood, N. E., Colabianchi, N., Terry-McElrath, Y. M., O'Malley, P. M., Johnston, L. D. (2014). Physical activity breaks and facilities in US Secondary school.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4 (11).697-705.doi:10.1111/josh.12206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The nature of social support (p.13-40). Philippine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uppertz, C., Bartels, M., de Geus, E. J. C., van Beijsterveldt, C. E. M., Rose, R. J., Kaprio, J., Silventoinen, K. (2016).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ducation on exercise behavior in childhood and youth: a study in Dutch and Finnish twins. Scand J Med Sci Sports. doi: 10.1111/sms.12727
Janssen, I., Leblanc, A. G. (2010).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 7: 40.
Jerstad, S. J., Boutelle, K. N., Ness, K. K., & Stice, E. (2010). Prospectiv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on in femal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8(2), 268-272.
Julian A Reed Edd & D Allen Phillips Edd(2010),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oximity of Exercise Facilities and Home Exercise Equipment Used by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tudents ,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3(6) 285-290, DOI: 10.3200/JACH.53.6.285-290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3200/JACH.53.6.285-290
King, G. A., Fitzhugh, E. C., Bassett Jr, D. R., McLaughlin, J. E., Strath, S. J., Swartz, A. M., & Thompson, D. L. (2001). Relationship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occupational activity to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5, 606-612.
Kotler, P.(1973). Atmospherics as a Marketing Toll. Journal of Retailing, 49(4), 48-64.
Kwon1,S., Janz, K. F., Letuchy, E. M., Burns, T. L., & Levy, S. M. (2016). Parental characteristic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maintaining healthy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3:58. DOI 10.1186/s12966-016-0383-9
Laird, Y., Fawkner, S., Kelly, P., McNamee, L,. & Niven, A. (2016).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o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in adolescent gir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3:79
LaPorte, R. E., Montoye, H. J., & Caspersen, C.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100(2), 131-146.
Lea & Febiger(1991).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4th Edi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Maturo, C. C., Cunningham, S. A. (2013). Influence of friends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Am J Public Health, 103(7):e23-38. doi: 10.2105/AJPH.2013.301366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2008). Physical inactiv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ngapore:A paradoxical issue, Acta Kinesiologica , 2(2):7-15.
Oppert, J. M., Charles,M. A., Charreire, H., Menai, M., Bourdeaudhuij, I. D., Brage, S., Lauzon-Guillain, B.d., Fagherazzi, G, & Balkau, B. (201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Home and Work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s: Associations with Cardiorespiratory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n French Women.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3(8): 824.
Piercy, Katrina L.; Dorn, Joan M.; Fulton, Janet E.; Janz, Kathleen F.; Lee, Sarah M.; McKinnon, Robin A.; Pate, Russell R.; Pfeiffer, Karin A.; Young, Deborah Rohm; Troiano, Richard P.; Lavizzo-Mourey, Risa.(2015). Opportunities for Public Health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Youths. American Jorunal of Public Health, 105(3), 421-426.
Ratey, J. J., & Hagerman, E.(2009)。運動改造大腦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謝維玲,譯)。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Sallis, J. F., &; Hovell, M. F. (1990).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 18, 306-330.
Sallis, J. F., Prochaska, J. J., & Taylor, W. C. (2000). 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2, 963-975.
Saunders, R. P., Motl, R. W., Dowda, M., Dishman, R. K., & Pate, R. R. (2004). Comparison of social variables for understand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 girl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8(5), 426-436.
Sherer, M., Maddux, J.E., Mercandante, B., Prentice-Dunn, S., Jacobs, B.,& Rogers, R.W.(1982).The self-efficacy scal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Psychological Reports, 51,663- 671.
Singapore Ministry of Health(2016).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habits of children and youth.Retrieved from https://www.moh.gov.sg/content/moh_web/home/pressRoom/Parliamentary_QA/2016/physical-activity-and-dietary-habits-of-children-and-youth.html
Sulemana, H., Smolensky, M. H., Lai, D.(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body mass index in adolescents. Med Sci Sports Exerc.,38(6):1182-6. DOI:10.1249/01.mss.0000222847.35004.a5
Tappe,M.K.,Duda,J.L.,& Ehrnwald,P.M.(1989).Perceived barriers to exercise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59(4):153-155.
Taymoori P., Lubans, D., & Berry,T. R. (2010).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to Predict Physical Activity in Iranian Adolescent Boys,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37(1): 84-96 (February 2010) DOI: 10.1177/1090198109356407
Telama, R., (2009). Track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a review. Obes Facts. ,2(3):187–195. doi: 10.1159/000222244
Telford, R. M., Telford, R. D., Cochrane, T., Cunningham, R. B., Olive , L. S., Davey, R. (2016) The influence of sport club participation on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body fa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he LOOK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400–406. doi: 10.1016/j.jsams.2015.04.008.
Thirlaway, K., & Benton, D.(1993).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and secondary-school children in West Glam organ.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52(1),37-41.
Uhrich, S., & Konigstorfer, J. (2009). Effects of atmosphere at major sports events-A.perspective from enviornmental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10(4), 325-344.
Van Guilder, G. P., Westby, C. M., Greiner, J. J., Stauffer, B. L., & DeSouza, C. A. (2007). Exercise Endothelin-1 Vasoconstrictor Tone Increases With Age in Healthy Men But Can Be Reduced by Regular Aerobic Exercise. Hypertension, 50,403-409.
Vella,S. A., Schranz, N. K., Davern, M., Hardy, L. L., Hills, A. P., Morgan, P. J., Plotnikoff,R. C., Tomkinson, G., (2016). The contribution of organised sports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Australia:Results and directions from the Active Healthy Kids Australia 2014 Report Card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9 (5), 407–412. http://dx.doi.org/10.1016/j.jsams.2015.04.011
Warburton, D. E., Charlesworth, S., Ivey, A., Nettlefold, L., Bredin, S. S. (2010).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Canada’s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dults.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7:39. doi: 10.1186/1479-5868-7-39
Webber, K. J., Loescher, L. J. (2013).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rent role modeling of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their young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J Spec Pediatr Nurs, 18(3):173-88. doi: 10.1111/jspn.12033
Webber, K. J., Loescher, L. J. (2013).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rent role modeling of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their young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J Spec Pediatr Nurs, 18(3):173-88. doi: 10.1111/jspn.12033
Welk, G. J.(1999).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Parental influence.(Report No.EDO-SP-1999-10-00)U. S.:District of Columbia. Retrieved from http://www.vtaide.com/png/ERIC/Physical-Activity.htm
(二)網路資料
Australi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3a). Australian Health Survey: Physical Activity, 2011-12: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children. .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ookup/4364.0.55.004Chapter3002011-12
Australi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3b). Australian Health Survey: Physical Activity, 2011-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ookup/462FBA87B642FCA4CA257BAC0015F3CE?opendocument
Creative Research System(2017)。Sample Size Calculator。Retrieved from https://www.surveysystem.com/sscalc.htm
Government of Canada(2016). Children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nada.ca/en/public-health/services/being-active/children-physical-activity.html
Singapore Ministry of Health(2016).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habits of children and youth.Retrieved from https://www.moh.gov.sg/content/moh_web/home/pressRoom/Parliamentary_QA/2016/physical-activity-and-dietary-habits-of-children-and-youth.html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6).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 United States,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healthyyouth/data/yrbs/pdf/2015/ss6506_updated.pdf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12).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Midcourse Report: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Youth. Retrieved from https://health.gov/paguidelines/midcourse/pag-mid-course-report-final.pdf
U.S.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1996).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t-a-Glance.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Retrieved November 2, 2004, from http://www.cdc.gov/nccdphp/sgr/ataglan.htm.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of Health(2011). New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dh.gov.uk/health/2011/07/ physical-activity-guidelin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