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雅萳 Tseng, ya-nan |
---|---|
論文名稱: |
賽博龐克風格應用於網路社會現象之插畫創作研究 A Research of Internet Social Phenomenon illustration in a Cyberpunk Style |
指導教授: |
劉建成
Liu, Chien-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設計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Desig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e Practice in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賽博龐克 、網路社會現象 、視覺隱喻 |
英文關鍵詞: | cyberpunk, internet social phenomenon, visual metaphor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3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賽博龐克(Cyberpunk)原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電腦或科技的高度發展及其後遺症為描寫主題,賽博龐克文化認為科技佔據人類生活的這種現象,終將使社會走向反烏托邦社會。九〇年代初開始這個名詞不再專用於文學領域,而是被定義為一個風格。本研究將賽博龐克精神延伸至網路社會現象議題進行結合,以插畫為媒介創作相符合之視覺手法,將科技發展帶來之未來社會隱憂具體呈現出來,在圖像與觀者內在層次互動下,重新省思背後帶來的科技反噬。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賽博龐克風格作為文化的一環,相對於視覺上的特色及表現主題為何?並嘗試將其特性應用於現代社會現象插畫之創作,探索其視覺發展可能性。在研究方法上,由賽博龐克、網路社會現象、與視覺隱喻等三大類的文獻蒐集,探討賽博龐克風格的多元特點;輔以案例分析,取樣以當代創作家為主,將符合相關元素且帶有賽博龐克風格及視覺隱喻之插畫進行分析,歸納出作品多以冷色調高彩度的色彩搭配鮮明的霓虹色進行畫面配置,圖像內容著重社會批判與內心感受。藉由分析表現手法導入後續創作實證,將網路社會現象的九個面向:「人際關係的疏離」、「網路的黃色風暴」、「網路犯罪」、「網路賭博」、「線上隱私權」、「網路著作權」、「知識鴻溝的擴大」、「資訊超載」及「資訊憂慮」進行創作,分別繪製出一系列的插畫創作。經由文獻、案例分析整理與創作實證的內化過程,獲致以下結論為:一、賽博龐克的悲觀色彩,能喚起人們重視網路社會現象之隱憂;二、賽博龐克與網路社會現象相互依存,對視覺環境的影響性頗深;三、運用視覺隱喻之插畫手法較具反思效果。
Cyberpunk was originally a type of science fiction, which discuss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s. Cyberpunk believes that technology dominates human life and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a dystopian societ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cyberpunk no longer refers exclusively to literature, but is defined as a style. This research combines the spirit of cyberpunk with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and uses illustrations as a medium for painting. It present the future social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fter the image interacts with the viewer's spiritual aspect, the viewer would reconsider the potential problem behind it.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cyberpunk style. And app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berpunk to illustrate the social phenomena theme and study of visual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from three categories of literature including cyberpunk, Internet social phenomena, and visual metaphors, and summarizes the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berpunk style are collected. The case samples are relevant elements and bring an analysis of cyberpunk style and visual metaphor illustrations, which are created by contemporary illustrators. The data shows that most of the works use cool tones and high saturation colors with bright neon colors for painting configuration, and the image content emphasizes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and mind feelings. Through th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o import cre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is derived to nine aspects of illustrations: "Cyber Alienation", " Cyber Porn", "Cyber Crime", "Cyber gambling", "Invasion Of Privacy", "Cyber Copyright", " Knowledge gap", "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Infomania".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alysis of case and creations, the research shows: 1. The pessimistic of cyberpunk can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2. Cyberpunk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are inseparable, an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visual environment. 3. The use of visual metaphor illustrations is more reflective.
專書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李美枝(2001)。E世代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
李英明(2001)。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臺北:臺灣書店。
李舒妤,荣梅娟,文智(2014)。插畫設計原理。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高宣楊(1999)。後現代論。臺北市:五南。
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戚攻(2001)。網路社會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許峰銘(2010)。童詩圖像教學。臺北市:威秀資訊。
曾國屏等箸(2002)。賽博空間的哲學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楊勝博(2015)。幻想蔓延:戰後台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台北市:秀威資訊。
趙安安(2018)。過勞腦:讓大腦一例一休、情緒排毒的8週正念計畫。台北市:時報出版。
趙毅衡、胡易容(2014)。符號學:傳媒學辭典。台北市:新銳文創。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
Alkon, Paul. “Deux Ex Machina in William Gibson’s Cyberpunk Trilogy.” Slusser and Shippey 75-87.
Bruce Bethke(1983), Cyberpunk. Amazing.volume57, number4.
Bruno de Padirac (ed.) 2000,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Cyberspace Law. London: UNESCO.
Castells, Manuel(1996)。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等校譯。臺北市:唐山。
Cavallaro, Dani(2000). Cyberpunk and Cyberculture. London: Athlone.
Craig O’Hara(2005)。龐克的哲學。吳佳臻譯。台北市:商周出版。
Daniel Bell(197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c Books.
David Ball(2001). An Intyoduction to Cyber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David Brin(1998)。 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資訊自由。蕭美惠譯。台北:先覺。
David E. Cooper(1986). Metaphor. New York: Blackwell Pub.
Ed. Frank Biocca and Mark R. Levy. Hillsdale, N. J. “Signal to Noise: On the Meaning of Cyberpunk Sub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Virtual Reality. Lawrence Erlbaum, 1995. 347-68.
Gordon Graham(2003)。網路的哲學省思。江淑琳譯。臺北:韋伯文化。(1999)
I. A. Richards& C. S. Lewis(1936).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 Gunn(1979)。科幻之路-第三卷。郭建中譯。福建:少兒出版。
James Slevin(2000)。網際網路與社會。王樂成、林祐聖譯。台北:弘智。
James Slevin(2000)網際網路與社會。王樂成,林祐聖譯。臺北:弘智。
Jean-Francois Lyotard(1997)。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車槿山譯。台北:五南。
Karen Haber(editor), Exploring the Matrix: visions of the Cyber Present. NY: ST. Martin’s press.
Katie Hafner, John Markoff(1994)。電腦叛客。尚青松譯。台北市:天下文化。
Lakeoff G., & Johnson, M.(1980). Metaphor We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ia Bakardjieva(2005)。網路社會與日常生活。丘忠融、李紋鋒譯。臺北:韋伯文化。
Martin Dodge、Rob Kitchin(2000)。網際空間的圖像。江淑琳譯。台北:韋伯文化。
Michael Benedikt(1991). Cyberspace: First Steps . United States: The MIT Press.
Miller, Daniel & Slater, Don(2000). The Internet: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Bloomsbury USA Academic.
Mul, Jos De(2010)。賽博空間的奧德賽:走向虛擬本體論與人類學。麥永雄譯。廣西:師範大學。
Mul, Jos De(2010)。賽博空間的奧德賽:走向虛擬本體論與人類學。麥永雄譯。廣西:師範出版。
Neil Postman(1985)。娛樂至死。 章燕、吳燕莛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S. Best, D. Kellner(2001). The postmodern adventur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Sherry Turkle (1998)。虛擬化身-網路時代的身分認同,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
Sherry Turkle(1998)。虛擬化身-網路時代的身分認同。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
Steven best(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Tim Jordan(1999)。網際網路的衝擊。江靜之譯。台北:韋伯文化。
William Gibson(1984). Neuromancer. New York : Ace Books.
Winner, E(1982). Invenent World’s: The Psychology of the Ar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期刊
王佳煌(2001)。資訊科技與監視宇宙。東吳社會學報,10(4)。
王建元(1997)。景觀文化‧科幻電影機械人‧性別政治。幼獅文藝,84(1)。
王智弘(2000)。網際網路對助人專業帶來的契機與挑戰。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智弘(2003)。輔導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台北市,淡江大學。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王智弘(2005)。網路成癮的問題成因與輔導策略。輔導會刊,35,4-14。
江鳳凰(2006)。網路著作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7-11。
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中國輔導學會2002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李曉君(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林鴻佑(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65。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2-18。
莫意稜(1994)。1980以降的科幻小說:烏托邦、反面烏托邦、電腦叛客及最新發展。中外文學,22(12)。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
陳淑惠(1998)。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6-35。
陳嘉賓(2014)。網路色情之初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
單美賢,李藝(2003)。論經驗的完整性:現實與虛擬的結合。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8。
黃少華(2003)。論網路空間的社會特性。網路通訊社會期刊,23。
黃少華(2006)。網路時代社會學的理論重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
黃涵榆(1999)。主體、科技與塞爆空間:季普森之電腦龐克三部曲與後現代文化之敘述危機。中外文學,28(6)。
鄒詩鵬(2007)。現時代精神生活的物化處境及其批判。中國社會科學,5,54-63。
翟本瑞(2011)。從社區、虛擬社區到社會網絡網站:社會理論的變遷。資訊社會研究,21。
翟振明(2003)。賽伯空間及賽伯文化的現在與未來—虛擬實在的顛覆性 。開放時代,2。
劉丹鶴(2006)。虛擬世界的自我虛構與超真實。晉陽學刊,2,71-73。
劉名揚(1998)。從Cyberpunk到日式科幻中的擬像肉體。電影欣賞,16(3)。
鄭中玉、何明升(2004)。網路社會的概念辨析,社會學研究,2。
薄懷武(2007)。虛與實的世界地圖:網際網路線上與線下的探尋。網路社會學通訊,64。
Bruno de Padirac (2000).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Cyberspace Law, Dartmouth: UNESCO Publishing, pp. 1-2.
Carroll & Mack; Lakoff &Johnson (198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22(1):39-57
Morningstar, Chip (1991). "The Lessons of Lucasfilm' s Habitat". Journal of Virtual Worlds Research. 1 (1): 1–23.
Palmer, J. W. (1997). Electronic commerce in retailing: differences across retail format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3(1), 75-91.
Tom Strong (1989).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 12(3):203-213.
Young, K. S. (1996b). Internet can be as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s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Retrieved Oct 30, 2000.
論文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吳建緯(2018)。浮世繪──當代網路與社會現象顯影水墨創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李蕙君(2016)。《視界與速度:當代賽博龐客文學與賽博文化》,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欣怡(2014)。瘋狂主題之呈現:以表現及超現實主義脈絡為主軸之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哲銘(2018)。網路世代關注議題之插畫創作,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張慧甄(2016)。從被遺忘權看數位記憶時代下網際網路個人資訊保護,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論文。
梅璦先(2006)。賽博龐克電影中的虛擬真實:以【駭客任務】三部曲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涵榆(2002)。《穿越不可承受之矛盾: 論電腦龐克與網路文化之科技主體,空間與時間》,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美瑤(2005)。烏托邦的幻滅-談《記憶傳授人》的制約與覺醒,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戴柔秀(1999)。《虛擬未來——科幻電影之敘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姚俊(2006)。網路社會學:學科定位與研究主題再探討,檢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network/01.htm,瀏覽日期2020/02/04。
張迦弈(2020)Cyberpunk/賽博朋克:城市發展的悲鳴曲,檢自:https://www.getit01.com/p2018020122131809/,瀏覽日期2020/02/04。
教育部全民資通安全素養推廣計畫(2012)。檢自:https://isafe.moe.edu.tw/sites/default/files/09_%E5%B0%8A%E9%87%8D%E5%8E%9F%E5%89%B5%28%E4%B8%80%E8%88%AC%E6%B0%91%E7%9C%BE%29.pdf,瀏覽日期2020/02/04。
設計智造(2017)。檢自:https://kknews.cc/design/y82aybg.html,瀏覽日期2020/02/04。
陳天茜(2019)。視覺隱喻在插畫創作中的應用研究,檢自:https://m.xzbu.com/1/view-14822139.htm,瀏覽日期2020/02/04。
陳皓嬿(2020)。太多資訊、太少時間 你的記憶體在向你抗議了!檢自:http://glbog01.studios.com.tw/2016/10/blog-post_76.html,瀏覽日期2020/02/04。
資訊(2017)。淚流滿面!圖揭香港貧民窟「牢籠」非人生活,檢自:https://kknews.cc/zh-tw/news/ogrkqym.html,瀏覽日期2020/02/04。
George A Miller (1979). Metaphor and Thought. 檢自:https://d1wqtxts1xzle7.cloudfront.net/61516192/Andrew_Ortony_-_Metaphor_and_Thought-Cambridge_University_Press_199320191214-31564-1cv3p9k.pdf,瀏覽日期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