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椙元
Jung ChangWon
論文名稱: 秦漢時代土木工程特徵之研究-古代國家的經營及其對社會間接資本的運用為中心
指導教授: 管東貴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6
中文關鍵詞: 秦漢社會間接資本土木工程水利長城道路都城城市公共建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1下載:10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要探討古代國家權力與社會間接成本(特別是土木工程)之間的關係。建設各項水利工程、道路、長城以及都城都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土木工程,為了確保政權,統治者投資社會間接成本是不可或缺的。
      本論文的寫作利用宏觀與整體觀的歷史解釋,因為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透過古代國家經營與統治上施行過社會間接資本性質的土木工程,試圖解釋古代土木工程的特徵與國家統治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中提出的社會間接資本這一概念,雖然當今歷史研究中很小出現該用詞,但在現代國家的國家運用方面常被使用的重要概念。所以吾人試圖在古代國家的統治與經營中,運用社會間接資本投資的觀念與施行來進行研究。
      中國在古代東亞世界中是最為先進的國家,這是廣為世人所公認的事實。此時期的中國古代社會,也存在本文所提出的有關社會間接資本的政策與工程,這應該比其他古代國家更為先進且更具規模。而且其特色,是與現代社會間接資本的概念相同;其事業活動提供的公共設施,促進完成各種經濟活動或奠定該活動完成的基礎,其經濟活動的主題應該是公共機關或國家統制之下的民間機關的特色,而古代國家所實施的各項土木工程,唯有憑籍國家的力量方能進行。社會間接資本的公共設施,其性質似為不假外求,在提供公共設施時需要花費成本以進行投資,且不單是投資資本以進行生產所帶來的大量獲利,而且更具整體性的特色,其影響層面可謂廣泛。在鄭國渠的開鑿上,我們很容易發現社會間接資本的特徵。以上所說的特徵,成為秦統一分裂時代的必要且充分條件之一。
      社會間接資本是在現代國家的經營裡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古代社會裡,雖然沒有出現如此的「用語」,但是一定會存在此概念之「歷史事實」。所以有必要結合社會間接資本的概念探討古代國家中所設施過的各項土木工程,故本研究決定以其社會間接資本特徵的土木工程與古代國家經營作為研究對象。
      中國古代史中也存在許多相關土木工程方面的課題,而跟研究羅馬史相同,僅看重一部分的土木工程與其他研究理論例如經濟、政治方面的相關研究,或者研究技術史方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古代某一項土木工程的相關記載與遺跡相當有限,無法完整地探討綜合性的研究課題。現在中國土木工程史方面的微觀的研究成果已經相當可觀,因此,筆者擬在這研究基礎上利用大歷史的角度,進一步研究而給予新的解釋。
      中國的各項土木工程,例如水利工程、道路、長城與城市建設等,自農耕時代開始,即以多樣化的型態實施。在結束分裂時期,最先完成統一的秦國所實行的大規模事業,它與有志於統一各國的的戰國群雄之間所實行的土木事業不同,秦國具有可以構成統一國家基礎的特性,鄭國渠的完成就是其代表的實例之一。
      做為初期統一帝國的秦漢時代所形成的代表性土木工程,本文裡所指的是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分別有北方的萬里長城、首都長安城的建造,和連接各地交通,同時亦為一項統治手段的道路建設,以及在該時期的水利工程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黃河及其支流中所實施的治水和灌漑事業。
      中國長城的修建,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它的修築與各朝代的內部、外部環境之間,存在某種力學關係。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也依照當時的要求來進行,因此,對於秦漢時代長城的研究,也需要多方面的角度,以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進行探討與解釋。
      其次,道路的建設也代表土木工程的重要例證之一。世界上沒有一個古代的國家,比起中國在土木工程的規模與技術方面,有更多的成就,在涉及道路建設與水利工程方面尤為突出。中國人沒有忽視道路建設,當時的道路系統是人們進行交往聯繫的唯一途徑。
      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與中國的自然地理、地區經濟以及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水利是社會生產力的一項組成分子,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水利工程分別有:爲了防禦由於河川氾濫而建築的堤防、為了運送物資並從事周邊農地的灌漑而開鑿的人工溝渠,為了一旦在邊境地區發生戰爭時有效支援軍糧運送的渠道,亦卽爲了保護當地居民的水利工程和連接各地交通的運河等多樣化型態,直到今天爲止,他們仍扮演著維繫國家基礎事業,亦即社會間接資本的角色。
      城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最初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保護生活與生產的安全。從原始城市的成型一直到封建國家成立為止,有些城市就逐漸具有了一國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的性質和作用。具有這種性質的城,與一般概念的城就有所區別,這就是都城。對國家而言,都城的功能就好比人的頭部一般,所以都城在全國的地理位置和形勢,以及其建制規模,都關係着一代王朝的盛衰。換言之,在悠久的中國歷史時期中,曾經歷過許多王朝或政權的起伏。每一個王朝或政權都各有其都城,有的還不止一處。這些都城的存廢都可以反映出個別王朝或政權的若干面貌,諸如政治的榮窳、經濟的榮枯、社會的變化,以及國運的盛衰等等。
      秦漢帝國竭力維護其土木工程,藉以維持其既有的地位,並發揮政權鞏固的作用。尤其是在國家的統治上,如何藉由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以有效控制全國,即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因此,修築都城及興建由都城向外呈輻射狀擴展的交通網,就是大一統國家的一項重大建設。此外,還有以灌溉、漕運、防災為目的的水利工程等社會間接資本投資,大一統帝國的統治機能唯有透過各種建設工程才能更為完整。
      除了秦漢帝國的內部因素外,秦漢帝國的外在因素也促成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綜觀當時的局勢,秦漢帝國先後與匈奴交戰,進而可能引發國內的動亂,尤其是在帝國鞏固前即發生對外戰爭,這不啻對統治者構成極大的挑戰,故必須徹底解決該項問題。修築長城與開發西北邊區就是在這些複雜的因素中必須迫切進行的。秦漢帝國所直接面臨的當務之急,就是防止來自匈奴的威脅,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因而必須優先挹注於該項需求上,因此,國家傾其全力投注於長城的修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此外,秦漢帝國也進行諸如道路的建設、邊區的開發移民,以及以灌溉為目的的水利工程等社會間接資本投資,藉以防禦匈奴的威脅。
      總之,秦漢時期進行的土木工程有助於帝國疆域的鞏固與擴張,並為國家的維繫奠定基礎,它們是當時最迫切需要的一項社會間接資本投資。社會間接資本投資的一項重要特徵就是後代得以在建設未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延續著前代的投資持續建設,這有助於促進國家的經營,秦漢帝國所進行的各項土木工程,亦即水陸交通網的建設、各項水利工程的實施以及長城與城市建設等為例。
      中國古代史中雖然存在諸多關於土木工程方面的課題,但它們多偏重在技術史的領域,或著重於部分土木工程,以及諸如經濟、政治方面等其他研究理論的研究,微觀研究因而已相當可觀。因此,筆者試圖在這些研究基礎上運用大歷史的角度,針對由秦建立大一統帝國一直到東漢滅亡爲止的這段期間予以進一步研究、賦予新的解釋,並探討土木工程所具備的性質,筆者發現其中即涵蓋了維繫大帝國所須的社會間接成本投資的層面。

    第一章 緒 論 1~40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以及研究目的的意義 1  第二節 基本研究概念-以社會間接資本的概念解釋為中心 7   一、社會間接資本的定義及其特徵 7   二、中國古代國家經營中的社會間接資本 15  第三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回顧 21 第二章 古代國家的經營與水利工程的關係 40~71  第一節 水利工程的基本性質 40  第二節 由維持大一統帝國來看水利工程的性質 41  第三節 由國家防禦政策來看水利工程的性質 55  第四節 由災難防治的角度來看治河策 61   一、賈讓的治河策 61   二、王莽時期的治河策 67 第三章 古代國家的經營與道路、長城以及城市土木工程的關係 72~112  第一節 由秦漢帝國的經營來看道路建設的性質 74  第二節 由秦漢帝國的維繫來看長城建設的性質 87  第三節 由秦漢帝國的經營來看城市建設的性質 99 第四章 秦漢帝國水利工程的分析 113~156  第一節 以防災用途為目的的水利工程 113  第二節 以運送與轉漕為目的之水利工程 127  第三節 以經濟與國家防禦為中心的水利灌漑工程 137 第五章 秦漢帝國道路與長城建設工程的分析 157~183  第一節 大帝國的疆域擴張與陸路建設 157  第二節 以國家防禦為目的之長城建設 169 第六章 秦漢帝國城市建設分析 184~211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統治與首都的建設 184  第二節 國家防衛與西北邊區的開發 199 第七章 結 論 212~214 徵引書目 215~236

    徵引書目

    一、史料

    清.阮元,《左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清.阮元,《尚書》,《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
    清.阮元,《孟子》,《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民國88年6月,十一版)。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86年10月,九版)。
    宋.范曄,《後漢書》(永和:史學出版社,民國63年5月,一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宏業書局,民國82年10月,再版)。
    漢.荀悅、晉.袁宏,《兩漢紀:漢紀、後漢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第一版)。
    清.孫楷、徐復訂補,《秦會要訂補》(北京:中華書局,1959,第一版)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第一版)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臺北:中華書局,1991,第一版)
    漢.劉向,《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漢.劉安,《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民國44年)。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收於《呂氏春秋集釋等五種》(臺北:鼎文書局,民66年)初版。
    漢.桑欽撰、後魏.酈道元注,《水經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0年,一版)。
    晋.常璩,《華陽國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68年)。
    清.畢沅校正,《三輔黃圖》(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杜佑,《通典》(臺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

    二、工具書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曉園出版社,1991)。
    陳正祥編著,《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圖冊》(東京:原書房,昭和57年)
    黃啟芳、洪國樑繪編,《史記地圖滙編》(臺北縣:學海,民國90年)。
    鄭樑生、吳文星、葉劉仙相編譯,《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臺北:三通圖書,民國73年)。
    李國豪主編,《土木建築工程詞典》(上海:上海辞書出版社,1991)。
    李國豪主編,《中國土木建築史料彙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
    北京市文物硏究所編,《中國古代建築辭典》(北京:中國書店,1992)。
    馬克偉主編,《土地大辭典》(長春:長春出版社,1991)。
    張政烺主編,《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小泉袈裟勝編著,《單位の歷史辭典》(東京:柏書房,1989)
    楊子慧主編,《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硏究》上、下(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梁方仲編,《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董作賓,《中國年曆簡譜》(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0年)。
    陳德芸,《古今人物別名索引》(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2年)。
    錢 穆,《史記地名考》(香港:龍門書店,1968)。
    陳橋驛主編,《中國都城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葉驍軍編,《中國都城歷史圖錄》(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6-1987)。

    三、中文專書

    「中國建筑史」編寫組編,《中國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中國北方民族關係史編寫組,《中國北方民族關係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中國建築史編輯委員會,《中國建築簡史》(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2)。
    文物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長城遺跡調查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方 豪,《中西交通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2年)。
    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上、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
    方楫編著,《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5)。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史述要」編寫組,《黃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
    王 恢,《中國歷史地理》上、下冊(臺北:學生書局,民國65年) 。
    王 開,《陝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王 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子今,《中國古代交通》(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王子今,《中國古代交通文化》(海口:三環出版社,1990)。
    王子今,《秦漢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
    王子今、方光華主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五南,2002)。
    王元林,《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王天順,《河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
    王洸編著,《中華水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
    王國良、壽鵬飛,《長城研究資料兩種-『中國長城沿革攷』『歷代長城攷』》(香港:龍門書店,1978)。
    王崇煥,《中國古代交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王學理,《秦都咸陽》(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8)。
    史念海,《中國的運河》(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史念海,《中國歷史人口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0年)。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史念海,《河山集-中國史地論稿》(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75年)。
    史念海主編,《漢唐長安與黃土高原》(西安:陜西師範大學,1998)。
    史念海主編,《漢唐長安與關中平原》(西安:陜西師範大學,1999)。
    田 靜,《秦宮廷文化》(西安: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白壽彝,《中國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安作璋主編,《中國運河文化史》上、中、下冊(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安金槐主編,《中國考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朱汝蘭,《長江傳》(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朱學西,《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江 鴻,《匈奴興亡之追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江立華、孫洪濤,《中國流民史》古代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何一民、王毅、蔣成主編,《文明起源与城市發展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何兆武、陳啟能,《當代西方史學理論》(臺北:五南,2002)。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65年)。
    吳 剛,《中國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吳松弟,《中國古代都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宋正海等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相關性年表總彙》(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正海等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正海等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群發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北京:三聯書店,2000)。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8年)。
    杜石然等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共二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沈百先、章光彩等編著,《中華水利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
    沈富煦,《中國古代建築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周一士,《中華公路史》上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周長山,《漢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房仲甫、李二和,《中國水運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林劍鳴,《秦國發展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
    林劍鳴,《新編秦漢史》上、下(臺北:五南,民國81年)。
    林劍鳴等,《秦漢社會文明》(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
    武伯綸編著,《西安歷史述略》(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79)。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史稿」編寫組,《中國水利史稿》上、中、下(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79-1989)。
    邵台新,《漢代河西四郡的拓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邵台新,《漢代對西域的經營》(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民國84年)。
    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長江水利史略」編寫組,《長江水利史略》(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
    姜 波,《漢唐都城禮制建築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施偉青,《中國古代史論叢》(長沙:岳麓書社,2004)。
    胡美璜、楊廷英、石中光,《中華公路史》下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唐兆民,《靈渠文獻粹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
    孫紹騁,《中國救災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2年)。
    徐衛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馬先醒,《漢簡與漢代城市》(臺北:簡牘社,民國65年)。
    馬建華、張力華,《長城》(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3)。
    高介華、劉玉堂,《楚國的城市與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張分田,《秦始皇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文立,《秦始皇評傳》(臺北:里仁書局,2000)。
    張正男,《戰國策初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張含英,《中國古代水利事業的成就》(北京:科普出版社,1957)。
    張含英,《歷代治河方略探討》(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
    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
    張馭寰,《中國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張澤咸、郭松義,《中國航運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
    郭正昭、陳勝崑、蔡仁堅合編,《中國科技文明論集》(臺北:牧童出版社,民國67年)。
    陳正祥,《中國歷史文化地理》上冊(臺北:南天,民國84年)。
    陳昌遠,《中國歷史地理簡編》(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陳長琦,《中國古代國家與政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陳梧桐、陳明杰,《黃河傳》(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陳廣忠,《淮河傳》(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陳橋驛主編,《中國六大古都》(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
    陸思賢,《長城話古》(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陸寶千,《中國史地綜論》(臺北:廣文書局,民國51年)。
    傅崇蘭,《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華夏子著、秦皇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明長城考實》(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2年)。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臺北:時報文化,1989)。
    黃麗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業(1912~1937)-從公共工程看民初社會變遷之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5,民國75年)。
    黃耀能,《中國古代農業水利史硏究》(臺北:六國出版社,民國67年)。
    黃麟書,《秦皇長城考》(香港:造陽文學社,民國61年)。
    傳吉彥,《漢武帝-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臺北:一橋出版社,2001)。
    楊 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 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葉驍軍,《中國都城發展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中國移民史》共六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董輝會,《瓦合集;長城研究文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董鑑泓主編,《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8)。
    路甬祥主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網》共八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漆俠主編,《中國改革史(先秦-清末)》(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趙 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84年)。
    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趙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想史論(1918~193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趙立瀛、何融編著,《中國宮殿建筑》(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趙安啟、王宏濤,《史記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趙岡、陳鍾毅,《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71年)。
    趙靖主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共四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趙靖主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續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
    劉致平,《中國居住建築簡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劉煒主編,《秦漢-開拓帝國之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鄭肇經,《中國水利史》(長沙:商務印書館,民國28年)。
    鄭學檬主編,《中國賦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甌 燕,《長城史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民國66年)。
    韓復智、葉達雄、邵台新、陳文豪編著,《秦漢史》(臺北:里仁書局,2007)。
    羅彤華,《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8年)。
    羅哲文,《長城》(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羅哲文主編,《中國古代建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譚其驤,《長水集》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譚其驤,《長水集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譚其驤,《長水粹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譚宗義,《漢代國內陸路交通考》(香港:新亞研究所,民國56年)。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甲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86年)。
    岺仲勉,《黃河變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四、外文專書(含中文翻譯)

    A J Youngson,Overhead Capital(Edenburgh:Edenburgh Univ.Press,1967)。
    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NewYork:Modern library,Random House,1937)。
    Albert O 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Boulder:Westview Press,1988;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Heaven:Yale Univ.Press,1958)。
    Asholka Mody,Infrastructure strategies in East Aisa(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7)。
    Charles Poor Kindleberger,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Hill,1958)。
    Denis Twitchett and Michael Loewe,陽品泉等譯,《劍橋中國秦漢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A.D.22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G William Skinner,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Jacques Gernet著,耿昇譯,《中國社會史-Le monde Chinois》(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Joseph Needham原著,Colin A Ronan改編,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譯,《中華科學文明史-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vilisation in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共五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Karl A. Wittfogel,Agriculture : a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ociety, past and present(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70)。
    L. Aurouseau著,馮承鈞譯,《秦代初平南越考-La premiere conquete Chinoise des Pays Annamites》(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Boston:Beacon Press,1962)。
    Ragnar Nurkse,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nd Patterns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Yang Ji-cheng,《社會間接資本論-理論과 政策》(首爾:首爾Press,1994)。
    Yang Ji-cheng,《地域經濟 및 社會間接資本論》(首爾:ChungYang,2002)。
    栗原朋信,《秦漢史の硏究》(東京:吉川弘文館,昭和35年)。
    李春植,《中國古代史의 展開》(首爾:新書苑,1986)。
    宇都宮淸吉,《漢代社會經濟史硏究》(東京:弘文堂,昭和30年)。
    塩野七生,ROMA-JIN NO MONOGATARI(Ⅹ)(東京:新潮社,2001)。
    護雅夫,《匈奴游牧騎馬國家と北方游牧民族》(東京:平凡社,1970)。
    好並隆司,《秦漢帝國史硏究》(東京:未來社,1978)。
    森杉壽芳,《社會資本整備の便益評価》(東京:勁草書房,1997)。
    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北京:中華書局,2004)。
    田村實造,《中國史上の民族移動期》(東京:創文社,昭和60年)。
    杜石然等著、川原秀城等譯,《中國科學技術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上、下。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東アジアの古代都城》(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米田賢次郎,《中國古代農業技術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9)。
    藪內淸,《中國古代の科學》(東京:角川書店,1964)。

    五、學位論文

    Byeon Chang-heum,《關於社會間接資本的空間的分布特性及地域開發效果之研究―사회간접자본의 공간적 분포특성 및 지역개발효과에 관한 연구》(Seoul:Ph.D Dissertation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tudies,2000年6月)。
    尹大一,《社會間接資本의 役割과 效率的擴充方案에 關한 研究》(大邱:嶺南大學校大學院經濟學科碩士論文,1994年12月)。
    王健文,《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500 B.C.-8 A.D.)》(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5年5月)。
    申容周,《社會間接資本의 概念擴大와 經濟發展過程에서의 役割》(首爾:西江大學校大學院經濟學科碩士論文,1990)。
    白勝喜,《中國古代禮制空間的象徵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林翰九,《社會間接資本投資에 關한 研究》(首爾:檀國大學校經營大學院經濟學科碩士論文,1993年12月)。
    金甲均,《中國古代國家型態與社會勢力運作關係之研究-專以秦漢「縣」、「國」產生背景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金燦浩,《A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ategy of the State in National Land Development》(首爾:國立首爾大學校大學院都市工學科碩士論文,1989)。
    鄭椙元,《秦.漢代靈渠開鑿의 性格》(首爾:中央大學校大學院史學科碩士論文,1999年12月)。
    盧韋丞,《漢代經營西域之研究-兼論對匈奴策略之運用》(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六、期刊論文

    Kim Jong-ho、Kim Seong-won,〈A Study on the SOC Expantion〉,《社會科學論叢》15(首爾:慶熙大學校社會科學大學,1997)。
    Niles M Hansen,“The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Local Pubic Investment Expenditur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May 1965(Cambridge Mass.:Dept. of 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
    Niles M Hansen,“Unbalanced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Western economic journal V.4 No.1(Long Beach. Calif: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Utah,1965)。
    Park Jae-Hong等,〈Optimum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for Enhancing National Productivity〉,《國土計畫》第32卷第6號(首爾:大韓國土.都市計畫學會)。
    Paul K C Liu、Gee San,“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Confere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Taiwan and Its New Role in An Emerging Asia-Pacific Area(Ⅰ)(臺灣經濟發展政策與成效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8)。
    Randall W Eberts,“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Review 1990(Cleveland: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Tzong-shian Yu(于宗先),“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Industrialization",Confere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Taiwan and Its New Role in An Emerging Asia-Pacific Area(Ⅰ)(臺灣經濟發展政策與成效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8)。
    久村因,〈秦漢時代の入蜀路に就いて〉上、下,《東洋學報》38-2(東京都:東洋文庫)。
    于魯民,〈靈渠的開鑿年代〉,《文史》14(北京:中華書局)。
    大川裕子,〈成都の形成と發展-古代における都市と水利の關係を中心に〉,《中國史研究》40(大邱:中國史學會)。
    內蒙古自治區原昭鳥達盟文物工作站,〈昭鳥達盟漢代長城遺址調查報告〉,《文物》1985-4(北京:文物出版社)。
    日比野丈夫,〈河西四郡の成立について〉,《東方學報創立二十五周年記念論文集》(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昭和29年)。
    水文考古硏究組,〈從石刻題記看長江上游的歷史洪水〉,《文物》1975-5(北京:文物出版社)。
    王 清,〈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中原文物》1999-1(鄭州:中原文物編輯部)。
    王 超,〈我國封建時代中央與地方關係述論〉,《中國社會科學》1983-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 開,〈受軍事支配而大起大落的嘉陵江水運-兼談故道與故道水〉,《文博》1994-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王 開,〈秦直道新探〉,《西北史地》1987-2(蘭州:蘭州大學)。
    王子今,〈西漢救荒運輸略論〉,《中國史硏究》1993-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子今,〈秦漢“甬道"考〉,《文博》1993-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王子今,〈秦漢長城與北邊交通〉,《歷史研究》1988-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內河航運〉,《歷史硏究》1990-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私營運輸業〉,《中國史硏究》1989-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子今,〈秦漢時期氣候變遷的歷史學考察〉,《歷史研究》1995-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子今,〈秦漢都市交通考論〉,《文史》42(北京:中華書局)。
    王子今,〈馬王堆漢墓古地圖交通史料研究〉,《江漢考古》1992-4(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
    王子今,〈試說秦烽燧-以直道軍事通信系統為中心〉,《文博》2004-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王子今、馬振智,〈秦漢“复道"考〉,《文博》1984-3(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王云度,〈試論秦統一后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史硏究》1987-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文才,〈東漢李冰石像與都江堰“水則"〉,《文物》1974-7(北京:文物出版社)。
    王宗維,〈論霍去病在祁連山之戰〉,〈西北大學學報〉1982-3(西安: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
    王慶憲,〈從兩漢簡牘看匈奴與中原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
    王翰章、蘆桂蘭,〈對蜀道及石門石刻研究的幾點看法〉,《文博》1995-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王跃生,〈中國封建社會政治、軍事移民政策述論〉,《中國史研究》1993-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史念海,〈洛河右岸戰國時期秦長城遺迹的探索〉,《文物》1985-11(北京:文物出版社)。
    史念海,〈秦直道遺迹的探索〉,《文物》1975-10(北京:文物出版社)。
    史念海、吳宏岐,〈略論秦直道〉,《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6-4(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究室)。
    甘肅省永登縣文化館,〈永登縣漢代長城遺迹考察〉,《文物》1990-12(北京:文物出版社)。
    甘肅省定西地區文化局長城考察組,〈定西地區戰國秦長城遺迹考察記〉,《文物》1987-7(北京:文物出版社)。
    田餘慶,〈古史分合中的國土開發與民族發育〉,《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4年)。
    田静、史党社,〈略談先秦時期關中與漢中之交往及其道路問題〉,《文博》1995-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石 泉,〈古文獻中的“江"不是長江的專稱〉,《文史》6(北京:中華書局)。
    宇都宮淸吉,〈西漢の首都長安について〉,《東洋史硏究》11-4(京都:同朋舍)。
    宇都宮淸吉,〈西漢時代(紀元前2世紀間)の都市について〉,《東方學》2(東京都:東方學會)。
    西安市文物局文物處、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秦阿房宮遺址考古調查報告〉,《文博》1998-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何漢南,〈漢長安城門考〉,《文博》1989-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余太山,〈匈奴、Hun同族論質疑〉,《文史》33(北京:中華書局)。
    余太山,〈東漢與西域關係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3-2(蘭州:西北民族研究編輯部)。
    余太山,〈漢魏通西域路線及其變遷〉,《西域研究》1994-1(烏魯木齊:西域研究編輯部)。
    吳 青,〈災異與漢代社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西安: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
    吳 琦,〈中國漕運產生的歷史動因〉,《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3(武昌: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
    吳元真、吳夢麟,〈北京懷柔縣慕田峪關長城調查〉,《文物》1990-12(北京:文物出版社)。
    吳宏岐,〈秦直道及其歷史意義〉,《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1-1(西安:陜西師範大學)。
    吳宏岐,〈秦直道修築的起訖時間與工程分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3(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吳礽驤,〈河西的漢代長城〉,《文博》1991-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吳礽驤,〈河西漢塞〉,《文物》1990-12(北京:文物出版社)。
    呂卓民,〈再論秦直道〉,《文博》1994-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宋 杰,〈敖倉在秦漢時代的興衰〉,《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9-3(北京:北京師院學報編輯部)。
    宋希尚,〈我國歷代治水工程及水利行政之檢討〉,《逢甲學報》第七期(臺中:逢甲工商學院)。
    宋豫卿,〈漢代居延屯田的水利問題〉,《簡牘學報》14(臺北:陽明山華岡簡牘社)。
    李 虎,〈蜀道與人口遷移〉,《文博》1995-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李 鋒,〈中國古代宮城概說〉,《中原文物》1994-2(鄭州:中原文物編輯部)。
    李世龍,〈中國古代帝王巡游活動述論〉,《齊魯學刊》2001-4(曲阜:齊魯學刊編輯部)。
    李古寅,〈漢代河西軍屯勞動者成分和生活狀況〉,《社會科學》1983-4(蘭州:社會科學編輯部)。
    李仲立,〈秦直道新論〉,《西北史地》1997-4(蘭州:蘭州大學)。
    李光軍,〈秦漢“亭"考述〉,《文博》1989-6(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李并成,〈漢居延縣城新考〉,《考古》1998-5(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毓芳,〈漢長安城未央宮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文博》1995-3(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李碩崙,〈Social Overhead Capital〉,《政經論集》五,(首爾:慶熙大學校政經大學)。
    李潤田,〈自然條件對洛陽城市歷史發展的影響〉,《中國古都研究》第三輯(杭州:中國古都學會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李曉彤,〈政治、軍事活動與古道的興衰〉,〈文博〉1995-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李燁、余忠平,〈米倉道考察記〉,《文博》1994-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村松弘一,〈雍城から咸陽へ-秦都の變遷と關中平原の地域開發〉,《中國史研究》40(大邱:中國史學會)。
    沈長雲,〈漢代史籍中的“億萬"、“巨萬"究竟指多少〉,《文史》48(北京:中華書局)。
    周 郢,〈外國學者筆下的漢中古道〉,《文博》1995-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周 霖,〈秦漢江南人口流向初探〉,《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3(南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
    周桂鈿,〈王莽成敗探源〉,《中國文化月刊》75(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化月刊社)。
    林文慶,〈漢代「亭」性質之研究〉,《中華文化學報》1(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臺灣省分會)。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登封王城崗遺址的發堀〉,《文物》1983-3(北京:文物出版社)。
    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文物考古隊水文考古研究組,〈從石刻題記看長江上游的歷史洪水〉,《文物》1975-5(北京:文物出版社)。
    俞偉超,〈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發展階段性〉,《文物》1985-2(北京:文物出版社)。
    姚生民,〈云陽宮.林光宮.甘泉宮〉,《文博》2002-4(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姚生民,〈秦直道與甘泉宮〉,《文博》1997-5(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姚雙年,〈秦魏“河西"之爭與當地的水陸交通〉,《文博》1989-6(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施偉靑,〈關于秦漢徭役的若干問題〉,《中國史硏究》1986-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柯昌基,〈從亞細亞生產方式看中國的古代社會〉,《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3(蘭州:蘭州大學學報編輯部)。
    段 渝,〈巴蜀古代城市的起源、結構和网絡〉,《歷史硏究》1993-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洪 聲,〈從靈渠的開鑿看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文物》1974-10(北京:文物出版社)。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黃河八里胡同棧道的勘測〉,《文物》2002-11(北京:文物出版社)。
    胡宏起,〈漢代兵力論考〉,《歷史硏究》1996-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唐寰澄,〈論秦蜀棧道的幾個問題〉,《文博》1994-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唐曉峰,〈內蒙古西北部秦漢長城調查記〉,《文物》1977-5(北京:文物出版社)。
    孫會文,〈前漢在西北的移民與屯田〉,《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十九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徐衛民,〈秦立國關中的歷史地理考察〉,《文博》1998-5(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徐衛民,〈秦建築與秦社會之歷史分析〉,《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2(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
    徐衛民,〈秦都城探索〉,《歷史月刊》155(臺北:歷史月刊雜誌社)。
    徐蘋芳,〈考古學上所見秦帝國的形成與統一〉,《臺大歷史學報》2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時瑞宝,〈秦咸陽相關問題淺議〉,《人文雜誌》1999-5(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秦中行,〈秦鄭國渠渠首遺址調査記〉,《文物》1974-7(北京:文物出版社)。
    秦都咸陽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陽第一號宮殿建築遺址簡報〉,《文物》1976-11(北京:文物出版社)。
    荊三林,〈漢“就敖倉食"時間問題〉,《中原文物》1983-特刊(鄭州:中原文物編輯部)。
    袁濟喜,〈論兩漢時代的域外觀〉,《人文雜誌》1998-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陝西省考古硏究所,〈褒斜道石門附近棧道遺迹及題刻的調査〉,《文物》1964-11(北京:文物出版社)。
    馬杰英,〈甘肅永靖縣境的秦漢長城烽燧遺址〉,《文博》1989-6(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高天佑,〈隴蜀古道考略〉,《文博》1995-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高承恕,〈布勞岱(F. Braudel)與韋伯(M. Weber):歷史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意義〉,《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71年)。
    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秦都櫟陽遺址初步勘探記〉,《文物》1966-1(北京:文物出版社)。
    陜西省博物館,〈秦漢遺存〉,《文博》1997-3(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張 弓,〈中國古代的治水與水利農業文明-評魏特夫的“治水專制主義"論〉,《史學理論研究》1993-4(北京:世界歷史雜志社)。
    張 沛,〈秦都咸陽布局及相關問題〉,《文博》2003-3(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張 驊,〈古代典籍與古代水利〉,《文博》1996-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張 驊,〈論水與六大古都〉,《文博》1997-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張文江,〈渭南地區秦魏諸長城考辨〉,《文博》2004-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張光直,〈關於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文物》1985-2(北京:文物出版社)。
    張金光,〈論秦徭役制中的幾個法定概念〉,《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濟南:山東大學)。
    張南、周伊,〈秦漢城市發展論〉,《安徽史學》1989-4(合肥市: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張馭寰,〈漢王城、楚王城初步調查〉,《文物》1973-5(北京:文物出版社)。
    張德臣,〈《秦咸陽城考辨》之考辨〉,《文博》2004-1(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張慶捷、趙瑞民,〈黃河古棧道的新發現與初步研究〉,《文物》1998-8(北京:文物出版社)。
    張鍇生,〈漢代糧倉初探〉,《中原文物》1986-1(鄭州:中原文物編輯部)。
    曹春平,《周秦漢祭天建築的史籍考證》,《建築學報》9(臺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曹道衡,〈黃淮流域和中古學術文化〉,《文史哲》2004-3(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莫任南,〈匈奴的軍事制度〉,《中國史硏究》1987-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倬云,〈東周到秦漢:國家形態的發展〉,《中國史硏究》1986-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郭榮章,〈蜀道之謎新探〉,《文博》1994-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陳 峰,〈漕運與中國的封建集權統治〉,《西北大學學報》1990-2(西安:西安大學學報編輯部)。
    陳守忠,〈甘肅境內秦長城遺跡調查及考證〉,《西北史地》1984-2(蘭州:蘭州大學)。
    陳明達,〈建國以來所發現的古代建築〉,《文物》1959-10(北京:文物出版社)。
    陳明達,〈褒斜道石門及其石刻〉,《文物》1961-4.5(北京:文物出版社)。
    陳連慶,〈漢代兵制述略〉,《史學集刊》1983-2(長春:吉林大學〈史學集刊〉編輯委員會)。
    陳琦、張國藩,〈論河西走廊交通的歷史地位與作用〉,《西北史地》1993-2(蘭州:蘭州大學)。
    陳鴻琦,〈西漢皇帝之陵邑及其徙民〉,《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7(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勞 榦,〈秦漢時代的長城〉,《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5年)。
    勞貞一,〈論漢代之陸運與水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六(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彭 曦,〈陜西洛河漢代漕運的發現與考察〉《文博》1994-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敦煌市博物館,〈敦煌漢代烽燧遺址調查所獲簡牘釋文〉,《文物》1991-8(北京:文物出版社)。
    曾朝銘、顧巍,〈北京地區長城航空遥感調查〉,《文物》1987-7(北京:文物出版社)。
    舒順林,〈匈奴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影響〉,《內蒙古師大學報》1983-3(呼和浩特:內蒙古師大學報編輯部)。
    覃聖敏,〈五嶺辨正〉,《文史》32(北京:中華書局)。
    賀淸海、王開,〈毛馬素沙漠中秦漢“直道"遺迹探尋〉,《成都大學學報》1989-1(成都:成都大學學報編輯部)。
    馮小琴,〈居延敦煌漢簡所見漢代的“邑"〉,《敦煌研究》1991-1(蘭州:敦煌研究編輯部)。
    黃今言,〈西漢徭役制度簡論〉,《江西師範學報》1982-3(南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
    黃今言,〈兩漢邊防戰略思想的發展及其主要特徵〉,《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4-1(北京市: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編輯部)。
    黃斗鉉,〈An Alternative View on the Social Overhead Capital〉,《韓國經濟研究》1992-12(首爾:韓國經濟研究院)。
    黃盛璋,〈褒斜道與石門石刻〉,《文物》1963-2(北京:文物出版社)。
    黃盛璋,〈論所謂“江淮運河"及其引起的問題〉,《文史》31(北京:中華書局)。
    黃新波,〈洛陽與絲綢之路關係述論〉,《中原文物》1995-3(鄭州:中原文物編輯部)。
    黃增慶,〈廣西興安縣靈渠陡堤調査〉,《文物參考資料》1958-2(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
    黃耀能,〈秦帝國的崛起及其速亡的原因〉,《歷史月刊》156(臺北:歷史月刊雜誌社)。
    楊東晨,〈陜西東漢至北朝的都城與王城〉,《文博》2001-4(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楊偉立,〈漢靈關道辨證〉,《文博》1994-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瑞 宝,〈秦咸陽一號建築遺址分析〉,《文博》(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3。
    葉小燕,〈中國早期長城的探索與存疑〉,《文物》1987-7(北京:文物出版社)。
    葉遇春、張驊,〈鄭國渠的作用歷史演變與現存文物〉,《文博》1990-3(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葉遇春、張驊,〈鄭國渠渠首引水方式的爭論與考證〉,《文博》1989-1(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葛劍雄,〈西漢時期西北地區的人口遷移〉,《中華文史論叢》1984-2。
    葛劍雄,〈秦漢時期的人口遷移與文化傳播〉,《歷史硏究》1992-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葛劍雄,〈論秦漢統一的地理基礎-兼評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中國史研究》1994-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鈴木俊,〈漢代夜郞の中心地と豚溫二水〉,《東洋學報》24-3(東京都:東洋文庫)。
    管東貴,〈秦漢時期的一國兩制-政治體制的衝突與統合〉,《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4年)。
    管東貴,〈漢代屯田的組織與功能〉,《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管東貴,〈漢代的屯田與開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五(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管東貴,〈漢初經略北疆的國力結構〉,《總統蔣公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國65年)。
    管東貴,〈漢初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7年)。
    翟宛華,〈試述西漢對河西的開發〉,《蘭州學刊》1985-6(蘭州: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
    臧知非,〈論秦漢時期河套地區的開發及其意義〉,《西北史地》1987-3(蘭州:蘭州大學)。
    趙 岡,〈從宏觀角度看中國的城市史〉,《歷史硏究》1993-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世超,〈巡守制度試探〉,《歷史硏究》1995-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世明、雨僧,〈西安:不朽的輝煌〉,《文博》2004-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劉慶柱,〈秦都咸陽幾個問題的初探〉,《文物》1976-11(北京:文物出版社)。
    劉慶柱,〈論秦都咸陽布局形制及其相關問題〉,《文博》1990-5(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劉慶桂,〈中國古代宮城考古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物》1998-3(北京:文物出版社)。
    廣西興安縣護城大隊大批判小組,〈看到靈渠,想到秦始皇實行的法家路線〉,《文物》1972-10(北京:文物出版社)。
    潘京京,〈略論秦漢時代的運河和漕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2(昆明: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
    蔡宜靜,〈漢代河西邊塞之就運〉,《中華簡牘學會通報》第一期(臺北:中華簡牘學會)。
    鄭椙元,〈評介史念海著『中國古都和文化』〉,《中央史論》第17輯(首爾:韓國中央史學會)。
    鄧自欣、田尙,〈試論都江堰經久不衰的原因〉,《中國史硏究》1986-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黎小龍,〈論兩漢王朝西南邊疆開發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6(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
    黎東方,〈The First Empire in China:Its Rise, Growth, Aging, and Fall〉,《九州學刊-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35-2(香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錢國祥,〈漢魏洛陽古城圓形建築遺址殿名考辨〉,《中原文物》1998-1(鄭州:中原文物編輯部)。
    錢劍夫,〈試論秦漢的“正卒"徭役〉,《中國史硏究》1982-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戴生岐,〈《史記》中的交通文化撮要〉,《人文雜誌》1998-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韓保全,〈秦阿房宮遺址〉,《文博》1996-2(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韓復智,〈東漢由統一走上分裂的本源〉,《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4年)。
    韓復智,〈秦始皇「車同軌」問題的再檢討〉,《中國科技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韓復智,〈對〈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新評〉的新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藍 勇,〈歷史上的陰平正道和陰平斜道〉,《文博》1994-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羅哲文,〈萬里長城―山海關、居庸關雲台和八達嶺,嘉峪關〉,《文物》1977-8(北京:文物出版社)。
    羅哲文,〈臨洮秦長城、敦煌玉門關、酒泉嘉峪關勘簡記〉,《文物》1964-4(北京:文物出版社)。
    羅哲文,〈萬里長城―山海關、居庸關雲台和八達嶺,嘉峪關〉,《文物》1977-8。
    羅榮泉,〈夜朗首邑考〉,《文史》19(北京:中華書局)。
    譚其驤,〈秦郡新考〉,《浙江學報》第二卷第一期(杭州:浙江大學浙江學報編輯委員會,1948)。
    譚其驤,〈馬王堆漢墓出土地圖所說明的幾個歷史地理問題〉,《文物》1975-6(北京:文物出版社)。
    權重達,〈科學技術與社會以及政策〉,JOURNAL OF NATIONAL DEVELOPMENT(首爾: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ChungAng Universit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