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伊藤健 ITO KEN |
---|---|
論文名稱: |
臺灣與日本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mor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Japan |
指導教授: |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道德教育 、臺灣道德課程 、日本道德課程 、道德教學 、道德規範 |
英文關鍵詞: | moral education, moral curriculum of Taiwan, moral curriculum of Japan, moral instruction, moral norm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6 下載:8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與日本的道德教育觀、道德課程內容、道德規範教學以及學校道德環境的異同。臺灣與日本兩國的教育體制隨著時代變遷,也不斷改變。兩國的文化、環境、教育與語言等並不同,但在教育與課程改革方面,兩國都面臨相同的重要課題,即「如何實施道德教育」。
臺灣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後,道德課從單科轉成融入在各領域之中,但因為升學主義盛行,也引起了融入即消失的爭議。而日本的「寬裕教育」時期對道德教育進行重大的改革,不過卻因為霸凌、高自殺率及PISA成績排名降低,導致「寬裕教育」停止實施,並開始討論未來是否需將道德列為正式科目。臺灣與日本皆重視道德教育,但是社會、文化、課程及教學方法不同,也產生不同樣貌。
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台灣與日本國小六年級各一個班級與一名導師為對象,以個案研究取向的質性研究,包含教室觀察、訪談以及檔案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首先瞭解台灣與日本教師的道德教育觀,再分析台灣與日本小學道德課程的內容與教學實施,進而比較台灣與日本兩國小學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觀、課程、教學實踐以及學校環境營造的異同。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臺日師資培育、台日道德課程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五:一、臺日教師的道德教育觀有文化上的差異;二、臺日道德課程和制度上具有融入與分科的差異;三、臺日道德教學關注焦點在道德知識與道德行動具有差異;四、臺日學校的道德環境兩國相似性高;以及五、臺日社會道德氛圍具有個體價值觀與團體榮譽感的差異。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moral education on the issues of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moral curriculum, moral instruction, and moral environment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Taiwan and Japan have been changing along with the rapid social changes. Taiwan’s and Japan's culture,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languag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yet both are facing with an important issue on educational and curriculum reforms, that is “how to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moral lesson was no longer a separate subject, but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all subject domains after the curriculum reform for Grade 1-9 implemented in 2001. However, it has aroused controversy on “integrating or disappearing”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prevailing atmosphere of credentialism.In Japan, the period (1998-2010) of “relaxed and ample education” (not so tight education) was a very representative curriculum reform for moral education.However, it was ended in 2010 because the bullying and high suicide rate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and also because of the declining of PISA ranking. The moral lesson has been considered whether to be established as a formal subject in the future. Both Taiwan and Japan take moral education seriously, but the moral education outcomes appear differently because of different social, cultural contexts, an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This study adopted a case study approach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via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eacher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providing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 two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grade 6 at Taiwanese and Japanese elementary schools. This study first reviewed the moral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of Taiwanese and Japanese teachers, and then analyzed moral curriculum, moral instruction, and school mor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aiwanese and Japanese mor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revealed five main findings including: (1) the moral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of Taiwanese and Japanese teachers are culturally different; (2) the moral curricula of Taiwan and Japan are different in all-subject integrating or single moral subject including; (3) the foci of moral instruction of Taiwan and Japan are different in moral knowledge or moral practices; (4) the school moral environments of Taiwan and Japan are highly similar; and (5) the moral atmospheres of Taiwan and Japan societies are different in 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 or collectivism orientation.
一、中文部分
文崇一 (1989)。臺日社會的變遷與秩序。臺北市:東大。
王文科 (1990)。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臺北市:五南。
王前龍、張如慧 (1997)。道德與健康-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家通 (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一青(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287,1-240。
毛連塭 (1992)。生活教育與道德成長。臺北市:心理。
江謝麗雪 (2003)。在道德課消失了以後...一位國小教師道德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園會 (2003)。日本中小學新學習指導要領。臺北市:水牛圖書。
李素真、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 。
李琪明 (2000)。德育課程之理想與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德育課程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琪明 (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李琪明 (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雙月刊,92,8-23。
李琪明 (2006)。將品德帶進教室,把民主融入校園。教師天地,142期,22-30。
李琪明 (2007)。德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主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頁9-53)。臺北市:教育部。
李琪明 (2011)。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臺北市:心理。
李琪明 (2014)。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未出版,臺北市。
李奉儒 (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素貞、蔡金鈴 (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120,53-68。
李宣俞(2005)。國小品格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沈六 (1986)。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水牛。
吳俊升 (1963)。德育原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清山、林天祐(2006)。品格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49。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2。
吳志旭 (2011)。現代日本小學道德教育之研究--以「閱讀教材」為中心--。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銘惠(2008)。負責、尊重、關懷的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文瑛、辜靖雅(譯)(1992)。村田昇著。道德教育。臺北市:水牛。
林燕如 (2004)。我國小學現行課程道德意涵之研究-以後現代性審視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明輝(2007)。九年一貫課程領域中道德教育實施的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家正 (2007)。國小品德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英雄故事題材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明真 (2007)。品德教育融入國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小玉 (2012)。從專長加註師培政策談國民小學教師素質相關議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38-39。
金耀基(1992)。從傳統到現代。臺北市:時報。
彭懷貞 (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文化。
祝若穎 (2005)。臺日日治時期公學校修身科之德育與同化的取向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教育部 (195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196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1968)。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4)。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9)。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梁德云 (2004)。法律與道德。2014年6月20日,取自:
http://www.hicourt.gov.cn/theory/artilce_list.asp?id=2372
渠東 (譯) (2002)。Emile Durkheim著。社會分工論。臺北縣:左岸文化。
康淑惠 (2007)。探索教育在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心怡(2009)。生命教育方案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尊重與關懷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光雄 (1988)。潛在課程的概念。研習資訊,37,15-20。
黃建一 (1989)。國民小學道德教育。高雄市:復文圖書館。
黃建一、余作輝 (1996)。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文三 (2007)。道德教育。臺北縣:群英。
黃純敏(譯)(2006)。Young Pai & Susan A.Adler著。教育的文化基礎。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純敏 (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敎學硏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單文經(譯)(1986)。L. Kohlberg著。道德發展的哲學。臺北市:黎明。
單文經、汪履維 (1986)。道德發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郭本禹 (1999)。道德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科爾伯格的理論與實踐。福州市:福建教育。
郭玫音 (2011)。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關懷」與「負責」品德教學方案之行動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 。臺北市:五南。
潘正德 (2012)。團體動力學。臺北市:心裡。
樊和平(1995)。儒學與日本模式。臺北市:五南圖書。
歐陽教 (1974)。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 (1985)。德育原理。臺北市:文景。
葉式凝 (1968)。道德教育之研究。香港:香港亞洲。
葉肅科、董旭英(2012)。社會學概論(第二版)。臺北市:學富文化。
顏嘉慧 (2007)。戰後日本小學道德教育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葉至誠 (2005)。社會是什麼。臺北市:楊智文化。
廖偉民 (2005)。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道德教育之內容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麗鳳 (2004)。日本中小學道德教育。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伯璋 (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與內涵。教育資訊研究所月刊,48(3),93-118。
陳伯璋 (2002)。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啟榮 (2005)。潛在課程之探析。新北市教育季刊,53,51-53
蔡文輝、李紹嶸 (1999)。社會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梁忠銘 (2001)。日本教育特質的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
謝明昆 (1994)。道德教學法。臺北市:心理。
歐用生 (1991)。國小生活與倫理教育的檢討與改進,教師天地,55,36-41。
歐用生 (1996)。課程與教學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2000)。課程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2005)。日本綜合學習課程之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1-16。
歐用生 (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學富文化。
鄭夙婷 (2003)。戰後日本中小學道德教育之研究-以學習指導要領道德篇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瑞玉 (2005) 。品格教育實施與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之探討。國教天地,159,30-42。
龔寶善 (1976)。德育原理。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
二、日文部分(按照五十音順序)
赤松昂、和保貞朗、安積正雄、酒向健(1981)。道徳教育の原理と方法。
赤堀博行 (2010)。道徳教育で大切なこと。東京都:東洋館。
浅川和幸(2013)。道徳教育論を考える。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院紀要,
江藤恭二、鈴木正幸 (1992)。新訂道徳教育の研究。東京都:福村出版。
大平勝馬(1975)。新版道徳教育の研究。東京都:建帛社。
小笠原道雄 (1985)。道徳教育の理論と実践。東京都:福村。
押谷由夫 (2011)。道徳性形成・徳育論。東京都: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
勝部真長、渋川久子 (1984)。道徳教育の歴史-修身科から「道徳」へ。東京都:玉川大学。
佐藤俊夫 (1960)。倫理學。東京都:東京大學。
島恒生、福田由紀、植田栄子、高島智春、松本吉央(2008)。規範意識を高める道徳教育の在り方。教育開發研究所:東京都。
台湾教育会編 (1939)。台湾教育沿革誌。東京都:台湾教育会。
中央教育審議會 (2008)。小学校学習指導要領。幼稚園、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及び特別支援学校の学習指導要領等の改善について,1-151。
橋本慎也 (2009)。自己有用感を高め、規範意識をはぐくむ教育活動の研究。熊本市教育センター。
文部省 (1891)。小学校教則大綱。大蔵省印刷局。
文部省 (1944)。小学校指導書(道徳編)。大蔵省印刷局。
文部省 (1969)。小学校指導書(道徳編)。大蔵省印刷局。
文部省 (1989)。小学校指導書(道徳編)。大蔵省印刷局。
文部省 (1998)。小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道徳編)。大蔵省印刷局。
文部科學省 (2008)。小学校新学習指導要領解説(道徳編)。大蔵省印刷局。
文部科學省 (2012)。道徳教育実施状況調査結果の概要。大蔵省印刷局。
柳沼良太 (2012)。「生きる力」を育む道徳教育―デューイ教育思想の継承と発展。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
柳沼良太 (2014)。 道徳の時代をつくる!道徳教科化への始動。東京都:教育。
渡邊弘 (2009)。新學習指導要領とこれからの道徳教育。宇都宮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32,125-134。
三、英文部分
Sumner,M.J.(1903). Folkways : a study of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ce of usages,
manners, customs, mores, and morals. Boston : Ginn.
Strauss, A & Corbin, J.(1998).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Nwebury Park, C A:Sage.
Bruner, J.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Patton, M. Q. (2002).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iaget,J.(1932).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Trubner and Co.
Lawrence Kohlberg(1975).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moraleducation. In Phi Delta Kap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