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芳于 Lin, Fang Yu |
---|---|
論文名稱: |
大學校園親善大使美感實踐之多重個案研究 Multiple Case Studies of University Campus Ambassadors’ Aesthetic Practices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親善大使 、美感實踐 、美感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ampus ambassadors, aesthetic practices, aesthetic educatio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21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4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親善大使是由學生所組成的禮賓服務團隊,執行接待、典禮主持或校園導覽等服務工作。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校園親善大使自初選招募、培訓養成與工作執行的歷程,分析其所培育的素養以及服務信念,進而了解親善大使的實踐歷程中,對於推動美感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採取質性研究「多重個案方式」,選取三間大學校園親善大使作為研究個案,透過訪談、文件分析取得研究資料,再藉由分析與整理,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親善大使團隊運作以目標宗旨、培訓課程與工作內容為經,以招募、考核與檢討為緯,交織出專屬親善大使團隊的運作循環歷程。
二、親善大使初選挑選特質為「熱誠」與「潛力」,並透過篩選制度嚴選人才,提升學習成效且確保團隊品質。
三、親善大使的培訓系統為內外兼具的養成,以此建立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大構面的知能素養。
四、親善大使的「服務信念」,反映於要求美善品質、自我實現的服務工作中。
五、美力親善,構築形象美之典範。
六、親善大使的服務為美感經驗之凝聚:禮賓服務催化良善互動,強化多元感知;校園導覽活化校園美學,深化在地認同。
七、親善大使的養成與實踐為「講究」產生「美感」的經驗歷程,並透過學校教育非正式課程學習與執行,進而將美感實踐於服務中。
八、親善大使的服務使學校形象提升,同時提升軟實力與競爭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針對大學校園親善大使、美感教育與後續研究等三個面向提出建議。
Campus ambassadors is a group of trained students who provide services like guest reception, ceremony hosting and campus tour.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he values and faiths with which these ambassadors are equipp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operation, further discovering the role they take in implemen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By adopting multiple case studies method, one of the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study selects campus ambassador groups from three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rough interviewing and analyzing data, the conclusions are listed as below:
A. The operation of campus ambassadors is an effective cycle based on the group objective, training courses, hands-on practices, recruitment, and assessment.
B. The criteria of ambassador recruitment are strictly followed to ensure the member quality and enhanc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Passion and potential are two core values in selecting new ambassadors.
C. The training process not only equips students with extrinsic skills but also with intrinsic preparation for mindset. Three perspectives of competency: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skill, can thus be established.
D. The service guidelines reflect the pursuit for the high quality of beauty and goodness, as well as self-fulfillment.
E. Beauty and good will set the model for the beauty of image.
F. Services provided by campus ambassadors are a collec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Guest reception stimulates positive interaction, strengthening diverse perceptions; campus tour activates aesthetics within campus, deepening local recognition.
G.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s of campus ambassadors is the experience that emphasizes aesthetic formation. Aesthetics is implemented in service through informal curriculum and practices.
H. Campus ambassadors enhance school image, as well as students’ soft skills and competency.
Last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in this research in terms of campus ambassadors in universities,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further study.
中文部分
王恭志(2001)。美感教育之探析。國教輔導,40(6),34-39。
尤美倩(2004)。魯凱族蝴蝶紋飾的美感實踐:以三地門鄉青葉部落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王麗雁、鄭明憲(2011)。蛻變中的成長臺灣視覺教育百年。美育,
180,6-15。
民視新聞臺(2003年10月3日)。北大國慶親善大使 秀7種外語【新
聞 群 組】。 2015 年 6 月 25 日, 取 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hzSFtWM-4
白雅玲(2011)美感實踐與公共政策之研究-以公共建築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嘉義市:國立中山大學。
朱光潛(1984)。文藝心理學。新北市:漢京文化。
朱光潛(1992)。談美。臺北市:洪葉文化。
江月美(2006)。官夫人俱樂部 齊家報國皆響應-中華民國婦女聯
合會。載於范情等(主編),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136-145。臺北市:女書。
吳伯軒(2014年10月2日)。銘傳國慶金釵服務30年26位帥哥美
女 預 演。 自 由 時 報。 2015 年 6 月 9 日, 取 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20875
吳虹慧(2008年1月3日)。親善大使。2015年6月25日,取自
http://blog.yuntech.edu.tw/userfilev4/4551/52--9424021-%E5%90%B3%E8%99%B9%E6%85%A7-%E5%95%86%E6%A5%AD%E7%A6%AE%E5%84%80-.pdf
李宗霖(2016年5月26日)。國際活動接待人員應具備的國際禮儀─形象禮儀概說。【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U專欄】。2016年6月16日,取自http://2017.taipei/files/15-1000-1595,c88-1.php
李政賢(譯)(2007)。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原作者:
Kathleen B﹒deMarrais)。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11)。質性研究寫作。(原作者:H﹒F﹒Wolcott)。
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研究集刊,22,
495-502。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
學刊,35,65-98。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吉峰(1993)。略述美術館出版品(一)—美術館導覽。現代美術,
48,33。
林曼麗(1999)。社會審美教育與文化。載於漢寶德(主編),審美
教育與生活文化。臺北市:洪健全基金會。
林逢祺(1998a)。美感創造與藝術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0,51-71。
林逢祺(1998b)。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1,155-169。
林逢祺(譯)(2008)。美學概論(原作者:Townsend, Dabney)。臺
北市:學富文化。
洪 蘭(2014)。先有感動 才有美感。天下雜誌,542,22。
洪詠善(2012)。跨域SAS(社會/藝術/科學) 美感教育的課程
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55-60。
洪懿妍(2001)。臺灣美不美?。天下教育特刊,35,64-69。
張芬芬譯(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市:雙葉。
張俊傑(1992)。建立美育的基本概念,載於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
研討會研究論文(上),頁24-36。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教 育 部 (2005)。 藝 術 教 育 白 皮 書。 2015 年 6 月 19 日 取 自 http://www.edu.tw/userfiles/94_12%E8%97%9D%E8%A1%93%E6%95%99%E8%82%B2%E7%99%BD%E7%9A%AE%E6%9B%B8.pdf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2015年6月19日取
自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30827103728/1020827%E7%B0%BD%E9%99%B3%E6%A0%B8%E5%AE%9A%E7%89%88-%E7%BE%8E%E6%84%9F%E6%95%99%E8%82%B2%E7%AC%AC%E4%B8%80%E6%9C%9F%E4%BA%94%E5%B9%B4%E8%A8%88%E7%95%AB
梁福鎮(2000)。審美教育內涵初探。載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33-68。臺北市:五南。
莊喻清(2012)。透視性別配置下的校園親善大使:一個建制民族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載於全人教育與美
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頁36-5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幸怡(2013)。大學生參與親善大使服務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市:慈濟大學。
陳玲璋(2013)。全觀性美感體驗對學校教學意涵之探究。藝術教育
研究,25,109-135。
陳秋菊(2003)。由美術館教育論導覽解說的功能:以高雄市立美術
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2),79-93。
陳國寧(1994)。從現階段我國文化政策與社會型態之變遷談美術館
之教育功能。載於當代美術館角色功能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立美術館,頁83-166。
陳珮嘉(2009)。從體驗觀點看七年級大學生之美感實踐-以流行資訊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
陳瓊花(2008)。美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53,4-9。
陳瓊花(2013)。公民美學與美感教育。通識學刊,創刊號,5-20。
陳瓊花(2014)。建構校園美學之道:空間美與人文美的交織與共生。
教育研究月刊,237,20-29。
鈕則誠(2003)。~創辦人奮鬥的故事~。銘傳一週特刊。2015年6
月9日,取自:http://www.week.mcu.edu.tw/bao/ch3.htm
黃光男(1993)。美術館的導覽工程。現代美術,46,6-9。
楊忠斌(2000)。朗格「情感教育」的美育探討,載於崔光宙、林逢
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53-177)臺北市:五南。
楊倩姿(2014)。尋找好的服務?還是好看的服務?比較兩岸連鎖餐
飲服務產業美學勞務之落差(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深坑(1979)。美育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教育研究集刊,22,
357-372。
楊深坑(1989)。學校美感教育的研討。國教研究雙月刊,6,19-27。
楊深坑(2009)。美育在後現代社會中的人格陶冶功能。教育資料與
研究雙月刊,88,1-16。
楊惠菁(2005)。美力時代。商業週刊,903,66-72。
漢寶德(2003)。藝術教育救國論。聯合報,E7版。
漢寶德(2004)。談美。臺北市:聯經。
漢寶德(2007)。談美感。臺北市:聯經。
漢寶德(編)(1999)。審美教育與生活文化。臺北市:洪建全基金
會。
睿 呈(2010)。現代公商務禮儀-原理與實務。臺北市:博客思。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文潭(1967)。現代美學。臺北市:臺灣商務。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臺北市:臺灣書店。
劉郁嘉(2013)生活場域的美感實踐—以《華嚴經.淨行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賴鵬翔(2016年5月9日)。捨金釵、棄旗袍!總統就職禮賓服裝素淨十分蔡英文風?今日新聞。2016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6/05/09/2093703
謝宇程(2014)。美感教育最佳的場所是廁所。臺灣醒報,2015年5
月30日,取自: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512-ydgu
鐘娟兒(1988)。論學校形象。師友月刊。256,36-37。
羅美蘭(1993)。藝術教育的美學理論基礎—各派美學理論對藝術教
育的啟示。現代美術,48,27-32。
蘇振明(1997)。美術館的導賞教育與社會功能。現代美術,70,34-41。
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甚麼樣的美育?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
對。美育,165,58-68。
西文部分
Dewey, J. (1991). How we think.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Dewey, J. (2005).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The Berkley.
Kant, I. (1914). 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 ( Bernard, J. H. Trans).
London : Macmillan and C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790).
Mehrabian, A. (1971). Silent messages. California: Wadworth. 75-80
Nickson, D., Warhurst, C., & Dutton, E. (2004). Aesthetic Labour and
the Policy-making agenda: Time for a reappraisal of skill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Glasgow.
Parsons, M. J.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A cognitive
development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Van Ham, P. (2001). The rise of the brand state. Foreign Affairs, 80(5),
2-6.
Warhurst, C., Nickson, D., Wits, A. and Cullen, A. (2000). Aesthetic
labor in interactive service work: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from the
“New Glasgow”.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3),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