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白紫‧武賽亞納
Pai Zi.Wu Sai Ya Na
論文名稱: 大學原住民專班學生民族文化教育學習經驗研究─以實踐大學為例
The Study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Aboriginal Culture Curricula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Aboriginal Classes- Based on Aboriginal Classes of Shih Chien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劉若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8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專班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學習經驗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al classes, aboriginal culture learning, learning exper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8下載:5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原住民專班學生民族文化教育學習經驗與相關影響因素,運用半結構式訪談收集資料,再以質性分析方法加以歸納整理,並經由人員的三角校正、研究參與者檢核、同儕檢核及厚實描述,建立研究信實度。研究結果包含五項主題,說明如下。
    一、大學前民族文化接觸經驗與族群認同面貌:此主題內涵包括受部落滋的
    孩子、城市新部落的原住民及游移在原漢之間的雙族裔。
    二、有原味的校園增加就學適應:此主題內涵包括有原住民的地方就很親切、
    有原住民味道的校園環境與活動增加民族自信。
    三、原住民專班讓我們聚集有力量也有隱憂:此主題內涵包括文化是專班學
    生共同的話題、相互扶持學習彼此文化、專班上課氣氛High、與一般生
    上課壓力大但增加交流學習機會及鎖班是保護或是隔離。
    四、原住民社團是另一個家:此主題內涵包括創立社團延續情感、在社團學
    習原住民樂舞文化及找回舞台展演的主體性。
    五、在文化課程學習中的蛻變:此主題內涵包括體會民族文化知識的價值開
    啟學習動機、提升民族文化能力、促進族群認同與覺醒、發現民族文化
    課程貼近生活與部落、未來致力於文化傳承工作。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針對政府相關單位、大學設置原住民專班、一般大學促進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學習、大學原住民專班學生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the related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aboriginal classe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and has been analyzed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trustworthiness was testified by triangulation, member checking, peer checking and thick description. The results including five themes are as follows:
    I. The experiences of contacting with the ethnic culture and tribe identification before entering college: this theme consists of the children nourished by the tribes, the aboriginals leaving in the city, and the biracial lingering between aboriginal and Han.
    II. The campus with aboriginal climate increases learning adaptations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this theme consists of the feelings of friendliness when staying with aboriginal people; the aboriginal activities can enforce ethnic confidence.
    III. Studying together in aboriginal classes empower us but still have some concerns: this theme consists of the culture was the common topic of the aboriginal students; supporting and learning the cultures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atmosphere in classes was very excited; studying with Han students have more pressure but increase mutual learning; racial exclusion of the class was protection or isolation.
    IV. Aboriginal club has been another home: this theme consists of creating club to extend emotion; learning the music and the dance of the tribes; and fi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performance.
    V. The changes from learning the aboriginal culture classes: this theme consists of understanding the value of ethnic culture and knowledge; initiating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increasing ethnic ability; promoting tribe identity and awareness; finding ethnic classes being close to the life and the tribe; and devoting to the culture inheritance in the future.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developing aboriginal classes, promoting aboriginal culture lear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future studies are presented.

    目 次 謝誌-------------------------------------------------- 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 ----------------------------------------------Ⅳ 目 次 -------------------------------------------------Ⅵ 表 次 -------------------------------------------------Ⅸ 圖 次 -------------------------------------------------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之意義、內涵與發展---------------- 17 第二節 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的實施與問題------------------ 24 第三節 大學生發展與校園經驗相關理論----------------------- 29 第四節 族群認同相關理論--------------------------------- 36 第五節 原住民學生民族教育與族群認同的相關研究--------------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概念 ------------------------------------53 第二節 本研究原住民專班及民族文化課程介紹-------------------54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選取-------------------------------------65 第四節 研究實施流程--------------------------------------68 第五節 研究資料收集與分析---------------------------------71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74 第七節 研究倫理------------------------------------------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大學前民族文化接觸經驗與族群認同面貌-----------------79 第二節 有原味的校園增加就學適應---------------------------120 第三節 專班聚集原住民有力量也有隱憂-----------------------134 第四節 原住民社團是另一個家------------------------------156 第五節 在文化課程學習中的蛻變----------------------------168 第六節 研究者反思---------------------------------------1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201 第二節 建議--------------------------------------------205 參考文獻 ------------------------------------------- 212 一、中文部份 -----------------------------------------212 二、英文部份 ------------------------------------------221 附錄 ------------------------------------------------ 223 附錄一 實踐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原住民專班學生必修科目表暨選修課 程表---------------------------------------223 附錄二 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管理學系原住民專班學生必修科目表暨修 課程表-------------------------------------226 附錄三 實踐大學文化創意學院原住民專班學生必修科目表暨選修課 程---------------------------------------- 228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 233 附錄五 訪談大綱----------------------------------- 234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要素稿範例------------------------ 237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詮釋文範例------------------------ 243 附錄八 研究參與者訪談逐字稿確認回函文--------------- 246 表 次 表1-1-1 1945年以來高等教育原住民專班一覽--------------------7 表 2-1-1 國內研究者之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內涵一覽表------------18 表 2-1-2 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政策發展表-----------------------22 表 2-1-3 國內大學院校原住民族文化相關課程列表----------------24 表 2-3-1 Chickering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七向度------------------30 表 2-3-2 Chickering與Reisser影響學生發展之校園因素表--------31 表 2-4-1 Cross族群認同發展模式表---------------------------37 表2-4-2 族群認同的四種模式表-------------------------------39 表 2-4-3 Kerwin與 Ponterotto雙族裔認同發展歷程表-----------40 表 2-4-4 Freire意識覺醒歷程表-----------------------------43 表 2-5-1 原住民學生民族文化教育相關研究一覽表----------------45 表 2-5-2 族群認同校園經驗之影響因素相關研究一覽表------------50 表 3-2-1 實踐大學原住民專班發展大事紀表---------------------56 表 3-2-2 原住民專班學生人數表------------------------------57 表 3-2-3 觀光管理學系原住民專班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表------------59 表 3-2-4 休閒產業管理學系原住民專班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表--------62 表 3-2-5 文化與創意學院原住民專班支援民族文化教育課程-------62 表 3-2-6 歷屆專班規劃原住民民族文化相關課程學分數表---------64 表 3-3-1 本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66 表 3-5-1 本研究參與者訪談資料編碼表------------------------73 圖 次 圖 2-3-1 Astin 的輸入-環境-成果(I-E-O)模式-------------33 圖 2-3-2 評估不同環境因素影響學生學習與認知發展效果的一般因果模式34 圖 3-1-1 本研究概念圖--------------------------------------54 圖 3-4-1 本研究實施流程圖----------------------------------70 圖 4-1-1 研究參與者「始終認同原住民身分者經驗」圖------------117 圖 4-1-2 研究參與者「持續不認同原住民身分者經驗」圖----------118 圖 4-1-3 研究參與者「中途認同轉換者經驗」圖-----------------118 圖 4-1-4 大學前民族文化接觸經驗與族群認同面貌---------------119 圖 4-2-1 研究參與者「有原味的校園增加就學適應」--------------133 圖 4-3-1 研究參與者「原住民專班讓我們聚集有力量也有隱憂-------155 圖 4-4-1 研究參與者「原住民社團是另一個家」------------------167 圖 4-5-1 研究參與者「在文化課程學習中的蛻變」----------------198 圖 5-1-1 原住民專班學生民族文化教育學習經驗------------------201

    一、中文部分
    Bogdan, R. C.& Biklen, S. K.,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Flick, U.,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Freire, P.,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方文慧(2008)。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設計與發展行動研究-以一所都市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淑美(1996)。花蓮縣原住民校長在主流文化中的學校適應。國立花蓮師範學校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雅萍(2007)。原住民課程在大學。原教界-原住民教育情報誌,20,12-19。
    古慧貞(2004)。原住民與漢族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互動經驗對其族群認同發展之影響-以國立台東大學私立輔仁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田華偉(2009,4月15日)。教育與原住民文化保存。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78。2010年11月25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8/78-13.htm
    江瑞珍(2006)。原住民文學附加課程對族群認同與國語文成就之行動研究:以國中三年級國文科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原住民族教育法。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原住民族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教育調查報告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原住民族基本認識與台灣多元文化學程三年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原住民族基本認識與台灣多元文化學程三年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原住民族基本認識與台灣多元文化學程三年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0)。教育調查報告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
    利格拉樂.阿烏(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北:晨星。
    利格拉樂.阿烏(1997)。紅嘴巴的VuVu。台北:晨星。
    汪明輝(2006)。kuba-hosa-hupa : 一個台灣原住民鄒族的夢。未出版手稿。
    李天健(2004,6月)。批判、對話與人性化之存在-《受壓迫者教育學》的三個根本概念。發表於第二屆政大教育學術論壇「另類與創新-台灣本土教育經驗」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李芳菁(2010)。宜蘭縣國民小學原住民民族教育與學童族群認同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私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淑儀(2004)。原夢‧圓夢-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國基(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 瑛(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載於張建成(主編),各國原住民教育發展趨勢之分析(頁287-318)。台北:師大書院。
    呂宜臻 (2009)。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阮雋絜(2010)。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神財(2007)。原住民族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研究---以屏師校園集體原漢衝突事件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3,53-85。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吳淑慧(2005)。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景雲(2003)。高等教育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淑媛(1998)。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國源(2010)。話語、權力、去污名:「批判性認同課程」教學實踐之探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官孟璋(2003)。原住民班級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調適-以花蓮海星中學「原住民音樂與文化專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水珍(2009)。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三所原住民小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惠民(2009,11月)。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與人才培育。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之「2009年原住民教育─教育文化與人才培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周德禎(1999)。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台北:五南。
    政治大學原住民中心(2007)。
    施宜煌(2005)。弗雷勒意識覺醒理論及其德育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雪玲(2006)。國中國文教師課程批判意識之研究─以Paulo Snaiyangreire 批判教學論為基礎。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雯柔(2010,11月)。各國比較與國際教育研究之分析。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辦之「跨界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嘉義縣。
    姜明義(2007)。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台灣原住民族導論-文化教育篇。台北:五南。
    胡幼慧(1996)。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浦忠成(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浦忠成(2010)。部落(社區)因素與學習適應─從《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談起。載於原住民族教育的省思與展望:87~95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解析(頁229-262)。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海樹兒‧犮剌拉菲(2010)。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1972-2004年)。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孫大川(2000)。台灣源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高雄: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 師大書苑。
    徐承群(1999)。建教合作式的原住民技職教育─以明志工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許育典(2006)。文化差異、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編),載於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教育教育論叢,第二輯文化教育(頁16-27)。台北:中華民國原住民文化發展協會。
    許振明(2008)。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以中正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培玲(2008)。原舞團活動課程對原住民學生族群認同之影響探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文華(2006)。影響原漢雙族裔族群認同的因素探討:從生態系統理論觀點
      玉山神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癸伶(2007)。傳統歌謠教學應用於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之研究-以阿美族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枝烈(1998)。國定本與審定本國小教科書原住民文化內涵之比較。載於教育部教研會舉辦之「八十六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153-174),台中市。
    陳枝烈(2007,7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的現況與未來展望,載於第六屆中央與地方原住民族教育事務協調會會議手冊(頁54-65),嘉義縣。
    陳倩玉 (2005)。高等教育中的服務學習-靜宜大學「服務-學習」課程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淑瓊(2008)。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瓊、盧瑞麟、張雪梅(2006,12月)。「邊緣與整合」-台大宿舍服務學習方案對新生成功轉換的影響初探。論文發表於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舉辦之「2006自強隧道論壇-學生事務與服務學習」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陳揚威(2003)。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張培倫(2010)。原住民族教育改革與原住民族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8,1-27。
    教育部(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台北: 教育部
    黃玉 (2002)。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心理社會發展與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003-015)。台北市: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世雄 (2009)。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約伯(1998)。台灣高等院校原住民學生生涯選擇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美金(1998)。台灣原住民母語教學現況與展望。載於陳憲明(主編),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頁77-95)。台北: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童春發(1997,12月 )。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以排灣族為例來說明。載於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歷史學系及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聯合舉辦之「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47-446),台北市。
    郭秀櫻(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教育研究:教研所碩士生的學習經驗。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世明(2004)。高中職校原住民藝能專班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培倫(2008)。「建構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規劃研究」計畫。論文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主辦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工作坊(一)」,台北:台大校友會館3C會議室。
    楊淑玲(2000)。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學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秋雄(2003)。婆媳過招下為人子(夫)者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映晨(2004)。從族群認同危機看原住民青少年社會網路。南華社會所期刊,38,110-121。
    劉若蘭、陳迺葒、曹麗英與李可珊(2004)。從文化差異面向探討原住民新生入學之適應歷程。長庚科技學刊,3,177-196。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念-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的發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07-338。
    劉美慧(1999)。多元文化取向的社會科學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台北 市:心理
    蔣嘉媛(1997)。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魏尚斌(2004)。綜合高中開辦原住民藝能班之歷程省思與轉化構想。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文乾(2006)。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族族群認同教育歷程之研究-以花蓮縣依卡多散小學為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逸維(2006)。大專原住民族學生中輟、復學及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譚光鼎(1998)。國小高年級學生族群關係態度的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12,1-23。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5)。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劉美慧與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 高等教育。
    譚光鼎、周文欽(2010)。原住民學生就學狀況之檢討與分析。載於原住民族教育的省思與展望:87~95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解析,(頁1-46)。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永達原住民專班台東在地假日上課(2008年8月26日)。原住民電子報。2011年6月20日,取自;http://takau.org/ta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
    明道大學原住民專班資訊,請自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網頁查詢〈http://www.mdu.edu.tw/~dpa/subject.html 〉
    原民專班緣起,培養人才守護健(2011年6月11日)。大愛新聞電子報。2011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newdaai.tv/?view=print&id=83345(2011年6月20日)

    二、外文部分
    Antonio, A. L. (2001). Diversity and influence of friendship groups in college.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5(1), 63-89.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San Fracisco: Jossey-Ba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 & Bacon.
    Cross,W. E. (1987). A Two-factor theory of black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children.In J.S.Phinney,& M.J.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158-179). Newbury Park, CA: Sage.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vans et al. (1998)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Newsbury, CA:Sage.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eng, A. & Freng, S. (2006). Models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Cultural inclusion and the family/community/school linkage.Sociological Focus,
    39(1), 55-74.
    Gibbs, J. T. (1987). Identity and marginality: Issues in the treatment of biracial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2) ,265-278.
    Hall, Y. I. (1980). The ethnic identity of racially mixed people : a ayudy of Black-Japen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Kay, P. (1983). The education of the Canadian Indian.Muticulturalism, 6(4), 24-33.
    Kerwin. C., & Ponterotto, J. G. (1995). Biracial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J. G. Ponterotto, J. M. Casas, L. A. & Suzuki, C. M. Alexander (Eds),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pp.199-217. Thousand Oaks, CA: 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cRoy, R., & Freeman, E. (1986). Racial identity issues among mixed-race children. 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8, 164-174.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Gibson, M. A. & Ogbu, J. 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pp.3-33. New York: Garland.
    Pope, M. (2000). Preventing school violence aimed at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youth. In Sandhu, D. S., & Aspy, C. B. (Eds.), Violence in
    American schools: A practical guide for counselors.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80), Predicting freshman persistence and voluntary dropout decision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 60-75.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edlacek, W. (1987). Black students on white campuses:20 years
    of research.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8, 484-495.
    Taylor, D. M., & Fathali M. M. (1994).Theories of Intergroup Relation:International Socio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In A five -Stage of Intergroup Relations:Tokemism as a Potent Form of Discrimination.139-157. London:Sage.
    Taub, D. J., & McEwen, M. K. (1992). The relationship of racial identity attitudes to autonomy and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Black and White undergraduate wome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439-44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