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欣妤
Chen, Hsin-Yu
論文名稱: 幾何錯視應用於臺中市動態識別之創作研究
Research and Creation of the Taichung City Dynamic Visual Identity System Use With Geometrical Optical illusion
指導教授: 林俊良
Lin, Chun-Liang
口試委員: 劉建成
Liu, Jian-Cheng
傅銘傳
Fu, Ming-Chuan
口試日期: 2021/07/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城市品牌動態識別幾何錯視
英文關鍵詞: city branding, dynamic identity, geometric illusion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文獻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96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伴隨著設計語言多樣且不斷豐富,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日新月異,然臺中市相較於國外城市標誌價值的定位與形塑方面中,較缺乏可識別性、獨特性與通用性。為了符合當前時代人們的審美觀,考慮其延展性。本研究希望透過分析幾何錯視的設計手法結合動態識別,創造出獨樹一格的多元概念的品牌形象,促進城市形象提升。本研究在文獻內分析出幾何錯視中三大種幾何錯視現象有幾何圖形錯視、疊紋錯視與周邊漂移錯視,以及四大類常見的錯視手法如對比錯視、漸變(具有反覆)錯視、分割錯視、重疊錯視,打造多維度空間感的圖形元素。而經由案例分析出六種動態識別創作手法,包含了容器框架、延展、網格、公式化置換、拆解與重組與參數變量。最終創造出三組以幾何錯視手法應用於臺中動態識別的城市標誌,並延伸輔助圖形與一系列視覺識別應用,作為創作實驗的成果。從中發現:(一)以幾何錯視手法應用於城市標誌設計,具有豐富之視覺異想空間與魅力,強化與眾不同的價值,進而為城市帶來行銷新範例。(二)提出動態識別設計導入城市品牌之概念。衍生出特定變動的邏輯手法,因應城市標誌與時俱進與因地制宜,城市品牌能彈性靈活應用於不同場合產生系統化的視覺調性,打造個性化與差異化的城市識別。

    With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design langu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brand image is changing rapidly. Compare with the foreign city logos taichung city is less recognizable, unique and versatile. Considering its malleability for satisfy the current era aesthetic view.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opes to combine the design techniques of analytic geometric optical illusion into dynamic identity to create a unique and multi-concept b-rand image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ity's image. In this study, the three major types in geometric optical illusion are analyzed in the literature: geometric illusion, moiré illusion, and peripheral drift illusion, and four common illusion techniques such as contrast illusion, gradual (with repetition) illusion, segmentation illusion, Overlapping the illusion, creating a multi-dimensional spatial sense of graphic elements. Th-rough case analysis, six dynamic identification creation techniques are found, including container and frame, extension, grid, formula replacement, disassembly and reorganization, and parameter variables. In the end, three sets of city logos were applied to Taichung's dynamic identity using geometric optical illusion techniques, and extended auxiliary graphics and a series of visual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as the results of creative experiments. (1) City logos design with geometric optical illusion have a rich fascinating and whimsical illusion effect enhance the unique of city marketing. (2) Propose the concept of introducing city brand into dynamic identity design, which drive the specific changed logical approach. In response to city logos move with the times and location, city brands can be flexibly applied to different occasions and produce a systematic visual tone, creating a persona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city identity.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1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3 研究方法 4 1.4創作流程 5 1.5相關名詞釋義 6 第2章 文獻研究 7 2.1相關論文回顧 7 2.1.1錯視相關論文研究 7 2.1.2台灣城市標誌相關論文研究 10 2.2錯覺與錯視 12 2.2.1錯視的定義 12 2.2.2錯視的現象與分類 14 2.2.3錯視之表現形式 17 2.3幾何錯視之表現形式 21 2.3.1幾何視覺錯視藝術家 23 2.3.2靜止圖形產生的運動錯視 30 2.3.3幾何錯視至視覺動態歷史發展 35 2.3.4幾何圖形產生錯視的應用手法 36 2.4動態識別形象與城市品牌之建構 39 2.4.1符號與標誌 40 2.4.2標誌設計的設計原則 45 2.4.3視覺識別系統的意義 49 2.4.4國外城市品牌建構的案例 51 2.4.5標誌設計的動態化趨勢 57 2.5 臺中市城市標誌 62 2.5.1臺中市現況歷史 62 2.5.2臺中市標誌歷史 65 第3章 動態識別標誌之案例分析與建構 69 3.1動態識別系統研究架構 69 3.2動態識別標誌案例分析 70 3.3城市動態識別標誌案例分析 80 第4章 創作過程與理念說明 89 4.1 設計創作流程 89 4.2 創作策略與規劃 90 4.3臺中市動態識別創作設計 93 4.3.1幾何圖形錯視應用於臺中市動態識別之創作 93 4.3.2 疊紋錯視應用於臺中市動態識別之創作 106 4.3.3周邊漂移錯視應用於臺中市動態識別之創作 122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135 5.1創作研究結果與發現 135 5.2 後續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38

    專書
    John Fiske:《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張錦華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Kitaoka, A. (2010) 《Introduction to visual illusion》。 Tokyo: Asakura-shoten 。
    Richard L. Gregory(2006)。《視覺心理學》。(瞿錦春、張芬芬譯)。台北市:五南。
    今井省吾著、沙興亞譯。《錯視圖形》。(台北:遠流,一九九四)。
    王桂沰(2014)。《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第二版)。臺北市:全華 。
    北岡明佳著(2003)。《トリックアイズ2》,カンゼンより出版,日本。
    北岡明佳著(2008) 。《人はなぜ錯視にだまさるのか?:トリック・ アイズ メカニズム》,日本:カンゼン,頁118。
    北岡明佳著(2010) 。《トリック・アイズグラフィックスNEO》,日本:カンゼン,頁090-093。
    北岡明佳著(2010)。《錯視入門》,朝倉書店,日本。
    呂清夫譯(1991)。朝倉直巳。《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臺北:北星圖書。
    林俊良(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台北:藝風堂。
    林品章(1995)。《基本設計》。台北市:藝術家。
    林磐聳(1985)。《企業識別系統》。 臺北市:藝風堂。
    林磐聳(1994)。《識別設計》。 臺北市:新形像。
    近江源太郎著、楊清田編譯(2006)。《造型心理學》。台藝大視傳研究所講義。
    陳楠(2006)。《標誌設計理念與實踐:陳楠的標誌設計》。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朝倉直已著,林品章譯(1984)。《設計的色彩構成》台北:龍溪圖書公司。
    楊清田(1992)。《反轉錯視原理與圖形設計》。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楊清田著(1996) 。《造形原理導論》。台北:藝風堂出版社。民85。
    蓋勒哈、查斯頓,蘇茂生譯(1982)。《錯視與視覺美術》。臺北:大陸書店。

    期刊
    張文智、衛萬里(2005)。應用聯合分析法於商標設計之最佳化研究─以羅 昇企業設計案為例,設計學報,10卷,4,55。
    趙敏(2016)動態標誌設計與應用。現代裝飾理論,2016 年第 7 期。西安 建築科技大學 。
    學位論文
    江克偉(2017)《以幾何錯視圖形導入服裝視覺立體化創作提案》。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林亮吟(2001)《服裝設計中應用幾何錯視詮釋之探討》,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玉芳(2016)《文化創意商品運用於臺中市形象推廣之設計創作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論文。
    洪閣勵(2018)《錯視應用於土地政策議題海報設計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碩士班論文。
    鄭博文(2006)。《高雄城市品牌形象研究初探—民眾與政府間認知差異》。公共事務評論:第七
    羅時亮(2012)。《城市屬性、城市品牌、城市意象、遊客體驗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世界設計之都」赫爾辛基推出新LOGO(2018年05月17)。取自:https://kknews.cc/news/28yvj2y.html
    「旋轉蛇」的錯覺原理破解(2014年12月03)。取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69122
    Bologna City Brandin。(2017年08月20)取自:http://www.basiq.it/portfolio/bolognacitybranding/
    大玩臺中-臺中觀光旅遊網Taichung Tourism(2011年01月01)。取自:https://travel.taichung.gov.tw/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發佈新城市品牌形象設計(2021年04月10)。取自:https://www.brandinlabs.com/
    公共空間與藝術的結合Superkilen(2018年07月12)。取自:https://mistjere.com/article/014957
    北岡明佳の錯視のページ(2021年07月10)。取自:http://www.ritsumei.ac.jp/~akitaoka/
    馬德里的新旅游標志強調擁抱是城市的象徵(2020年02月19)。取自:https://brandemia.org/el-nuevo-logo-turistico-de-madrid-enfatiza-en-el-abrazo-como-simbolo-de-la-ciudad
    臺中市市徽的故事(2016年04月25)。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story
    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2021年07月26)。取自:https://www.taichung.gov.tw/
    臺中市政府府徽正式亮相 標榜年輕活力創新(2007年08月01)。取自: https://www.epochtimes.com/b5/7/8/1/n1789280.htm
    臺中市歷史沿革(2018年04月28)。取自: https://www.taichung.gov.tw/8868/9945/10011/676408/post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6/08/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