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秀婉 Chuang, Hsiu-wan |
---|---|
論文名稱: |
臺灣北海岸衝浪參與者休閒體驗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Leisure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Surfing Participants In the North Coast of Taiwan |
指導教授: |
張少熙
Chang, Shao-Hs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衝浪參與者 、休閒體驗 、休閒滿意度 、參與傾向 |
英文關鍵詞: | surfing participants,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atisfaction,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9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衝浪參與者從事衝浪運動之休閒參與情形,以臺灣北海岸之金山沙珠灣、大溪蜜月灣、頭城烏石港等三地點為本研究範圍,主要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瞭解衝浪參與者之現況及其參與衝浪運動之休閒體驗、滿意度與參與傾向等情形。研究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478份,根據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研究結果發現:
一、衝浪參與者之現況為:性別以「男性」居多;年齡主要介於「21~30歲」;職業以「學生」為最多;教育程度以「大專院校」最多;居住所在以大臺北都會區為主,「臺北縣」、「臺北市」分別各佔四成;衝浪次數以「7次以上」為最多;衝浪花費以「500元以下」與「501~1000元」佔多數;願意繼續參與衝浪,達九成五以上。
二、不同「性別」、「年齡」、「職業」、「衝浪次數」、「衝浪花費」之衝浪參與者,在休閒體驗上有明顯差異,顯示臺灣北海岸的衝浪參與者因特性不同,其休閒體驗情形有所差異。
三、不同「居住所在」之衝浪參與者在休閒滿意度上有明顯差異,顯示臺灣北海岸的衝浪參與者因「居住所在」不同,其休閒滿意程度亦有所差異。
四、不同「教育程度」、「衝浪次數」、「衝浪花費」之衝浪參與者,在參與傾向上有明顯差異,顯示臺灣北海岸的衝浪參與者因特性不同,其參與傾向之考量因素亦有所差異。
五、臺灣北海岸衝浪參與者在休閒體驗、休閒滿意度以及參與傾向之間有二個典型相關係數達顯著水準,顯示三者之間確有典型相關存在。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of the surfing participants who surfed at these three spots in the north coast of Taiwan: Shajhu Bay in Jinshan Township、Honeymoon Bay in Dasi Town、and Wushih Harbor in Toucheng Township.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ing participants and their leisure experience、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when surfing. There were 478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by adopting the purposes sampling. All the collected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t-test、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suggested as the followings:
1.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surfing participants were as followed: (1)Gender: the majority were 「male」.(2)Age: the range was between 21 and 30 years old.(3)Occupation: the majority were 「students」.(4)Education degree: the majority were 「college degree」.(5)Habitation: the majority were in Great Taipei Area (「Taipei County」 and 「Taipei City」 were reaching 40% respectively).(6)Frequency of surfing: the majority were 「have surfed over 7 times」.(7)Cost of surfing: the majority were 「below 500 dollars」 and 「501 ~ 1,000 dollars」.(8)About 95% surfing participants will keep surfing in the future.
2. Concerning leisure experienc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urfing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Gender」、「Age」、「Occupation」、「Frequency of Surfing」、and 「Cost of Surfing」、which meant the varied leisure experience of the surfing participants who were in the north coast of Taiwan due to their own traits.
3.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satisfaction between surfing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Habitation,」 which meant the varie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the surfing participants who were in the north coast of Taiwan due to the location they live.
4. In participation intention、the study also presen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urfing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Education Degree」、「Frequency of Surfing」、and 「Cost of Surfing,」 which meant the varied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of the surfing participants who were in the north coast of Taiwan due to their own traits.
5. There were two canonical correlation factors reaching significant level among leisure experience、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of surfing participants in the north coast、which revealed that canonical correlation did exist among these three of them.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大英百科全書(2006)。衝浪運動。 2006年4月22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
文版網址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72393
王震宇(1996)。休閒體驗中之自由感對休閒活動參與情況之影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王偉哲、賴美蓉(1997)。遊客在休閒農業區中從事遊憩活動之遊憩動機、體
驗、滿意度之探討。休閒觀光產業(頁9-26)。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
學會。
北極星衝浪俱樂部(2005)。浪點介紹-北臺灣衝浪資訊。2005年11月26
日,取自北極星衝浪俱樂部網址http://www.taconet.com.tw/cabot
戶外生活雜誌新潮活動編輯組(1983)。衝浪:向大海挑戰。臺北:戶外生
活。
交通部觀光局(1989)。觀光地區遊憩活動設施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報告。臺
北:交通部觀光局。
全民運動宣導網(2005)。水上運動-衝浪。2005年12月30日,取自全民運
動宣導網網址http://www.hisport.com.tw/
江光榮(2001)。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臺北:貓頭鷹。
江書良(2002)。臺北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傾向與場地設施及休閒參與機會
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行政院體委會(2003)。海洋運動發展計畫。國民體育季刊,137,4-6。
行政院衛生署(2006)。民國九十四年死因結果統計摘要。
2006年7月12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余幸娟(20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南鯤鯓代天府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吳玟琪(2005)。臺北縣烏來風景區民宿遊客之動機與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晶(2002)。休閒活動企劃可操控因子對短程型登山健行者休閒效益體驗影
響之研究。臺北市:漢文。
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2005)。地圖。2005年12月15日,取自東北角海岸
國家風景區網址http://www.necoast-nsa.gov.tw/main.php?id=7#
林有德(1983)。景園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
林基峰、游福連(2005)。衝浪概論。2005年12月30日,取自全民運動宣導
網網址http://www.hisport.com.tw/
林淑晴(1988)。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以日月潭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
邱 媞(2003)。體驗行銷模式與其遊客行為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洪淑美(1991)。現代休閒育樂百科。臺北:華一。
洪麗花(1988)。休閒行為與遊憩規劃方法之探討。發展國民旅遊研討會報告
(頁59-65)。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高俊雄(1993)。休閒參與體驗形成之分析。戶外遊憩研究,6(4),1-
12。
高俊雄(2000)。休閒相關概念。載於蔡特龍(主編),休閒活動(頁67-
78)。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桃園:志軒。
康理查(1992)。臺灣海岸之衝浪環境-發展潛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
張少熙(2004)。教師休閒運動行為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恕忠(2002)。遊客對休閒漁業活動之態度與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張基贊(2005)。風帆運動參與歷程之研究-以新竹及福隆帆船俱樂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集毓(1994)。遊憩區市場定位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臺中。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編(1988)。體育大辭典(三版)。臺北:臺灣
商務。
曹嘉玲(2005)。臣服與征服:衝浪愛好者的休閒實踐及次文化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梁伊傑(2001)。臺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許義雄(1984)。運動世界百科事典。臺北市:天工。
許義雄、陳皆榮(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行
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肇元(2003)。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陳乃菁(2004)。杜正勝 勇於冒險創新的海洋子民。新臺灣新聞週刊,
428,22-24。
陳水源(1989)。遊客遊憩需求與遊憩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
,56-79。
陳正男、陳元陽、於錫亮(2004)。臺灣地區海洋運動發展策略之研究 :以
澎湖縣、連江縣為例。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冠宏(2004)。遊客對龍門露營區遊憩活動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臺北。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市:世新大學。
陳美吟(1985)。遊樂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陳美玲(2000)。有氧舞蹈參與行為之研究-休閒滿意模式之驗證。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陳彰儀(1987)。不同休閒活動參與者之心理體驗及休閒滿意。國科會研究報
告。
陳彰儀(1988)。休閒遊憩行為與國民心理關係之探討。發展國民旅遊研討會
報告(頁26-33)。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程紹同(2001)。運動行銷商戰剖析:運動場上拼行銷。臺北市:漢文。
童雅鈴(2004)。觀光風景區的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內灣風景區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黃仲凌(1996)。職業棒球現場觀眾行為之研究-休閒滿意模式驗證。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黃宗成、吳忠宏、高崇倫(2000)。休閒農場遊客遊憩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
研究,13(4),1-25。
黃淑君、何宗隆(2001)。臺北縣立坪林茶業博物館遊客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
影響。海峽兩岸二十一世紀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真理大學。
楊文燦、鄭琦玉(1995)。遊憩衝擊認知及其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
究,8(2),109-132。
詹迪光(2005)。衝浪。載於林貴福(主編),Easy學玩水(頁139-
162)。臺北: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廖俊儒(2004)。職棒現場觀眾消費體驗要素對體驗滿意度與忠誠意願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劉慶男(1988)。國家公園對國民旅遊之貢獻。發展國民旅遊研討會報告(頁
144-150)。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蔡伯勳(1986)。遊憩需求與滿意度分析之研究-以獅頭山風景遊憩區實例調
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蔡辰男(1984)。當代國語大辭典。臺北:百科文化。
鄭弁冕(2002)。衝浪簡介。休閒運動期刊,1,38-44。
戴 依(2004)。從體驗行銷的觀點來探討烏來觀光發展的吸引力。未出版碩
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魏弘發(1996)。遊客選擇行為與遊憩阻礙之研究-以臺灣民俗村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
鯊魚地帶衝浪俱樂部(2005)。免費衝浪教學-衝浪基本動作介紹。2005年12
月5日,取自鯊魚地帶衝浪俱樂部網址
http://tube-tw.myweb.hinet.net/
蘇武龍(2000)。住院服務品質與病患滿意度之探討-以成大、奇美醫院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蘇維杉、邱展文(2005)。臺灣水域休閒運動產業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
79,104-110。
二、英文部分
Brugger、W. (1978/1992). Philosophisches worterbuch(15thed).
項退結(譯)。西洋哲學辭典。臺北:華香園。
Bultena、G. L.、& Klessig、L. L. (1969). Satisfaction in
camping: A conceptualization and guide to social
recrea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348-364.
Clawson、M.、& Knetsch、J. L.(1966). Economis of Outdoor
Recreation. Baltimore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Csikszentmihalyi、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M. (1990/1993).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張定綺(譯)。快樂,從心開始。臺北:天下文化。
Csikszentmihalyi、M. (1997/1998).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陳秀娟(譯)。生命的心流 : 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臺北:天下遠
見。
Dattilo、J.、& Murphy、W. D. (1991). 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plann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Dorfman、P. W. (1979).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1
(4)、483-510.
Driver、B. L.、& Brown、P. J. (1975). A social-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demand、with
implications for recre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ssessing Demand for Outdoor Recreation、12(8)、62-88.
Haggard、L. M.、& Willams、D. R. (1991). Self-identity
benefits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 Driver、B. L.、
Brown、P. J.、& Peterson G. L. (eds.)、Benefits of
leisure (pp.103-119). State College、PA: Venture.
Han、S. (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 flow in elderly Korean immigrants. In Csikszentmihalyi、M.、& Csikszentmihalyi、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pp.138-149). New York: Cambridge.
Howard、D.、Edginton、C.、& Selin、S. (1988). Determinants
of program loyalty.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6(4)、41-51.
Kao、Chin-hsung (1992). A model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Kelly、J. R. (1996/2001). Leisure (3rd ed).
王昭正(譯)。休閒導論。臺北市:品度。
Louise、S. (2003). Surf’s up– The girls guides to
surfing.Australia:Allen & Unwin.
Little、D. E. (2002). Women and adventure recreation:
Reconstructing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adventure
experiences to negotiate continuing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4(2)、157-177.
Mannell、R. C. (1980). Social psychological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for studying leisure experiences. In S. E.
Iso-Ahola (e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pp.56-78). Springfield、II:
Thomas.
Mannell、R.、Zuzanek、J.、& Larson、R. (1988). Leisure
state and flow experience: Testing perceived freedom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hypothes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4)、289-304.
Pigram、J. (1983). Outdoor Recre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ebekah、D.、& Christine、A. (2004). Surfing: an avenue for
socially acceptable risk-taking、satisfying needs for
sensation seeking and experience seek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36、663-677.
Samdahl、D.、& Kleiber、D. A. (1989). Self-awareness and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11(1)、1-10.
Show、S. M. (1985). The meaning of leisure in everyday
life. Leisure Sciences、7(1)、1-24.
Tinsley、H. E. A.、& Tinsley、D. J. (1986). A theory of the
attributes、benefits、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8(1)、1-45.
Unger、L. S.、& Kernan、J. B. (1983). On the meaning of
Leisure: An investigation of some determinants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9
(4)、38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