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孫義芬 |
---|---|
論文名稱: |
自然科教師對八年級學習障礙生教學之個案研究 A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instruction to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
指導教授: | 吳心楷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6 |
中文關鍵詞: | 學習障礙 、自然科教師 、教學策略 、學習輔具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6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融合教育思潮下,國內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育安置,是以最少限制的環境 為原則,儘量讓障礙學生與普通學生一起在教室內學習。而學習障礙生的隱性障 礙特質,讓許多不了解的教師誤會其學習困難是缺乏動機所致,而沒有因應學生 的特殊需求來教學;再者,學障的異質性特徵也造成教師在教學上極大的挑戰。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自然科教師對學障生教學過程中,如何使用教學策略以及 提供學習輔具來因應學生困難;研究問題有三:(一)在針對八年級學障生所開 設的自然科課程中,自然科教師面對哪些學生困難?使用哪些教學策略與學習輔 具?學障生的學習表現為何?(二)自然科教師使用何種教學策略或是學習輔具 來因應不同的學生困難?學生困難是否因此而獲得改善?(三)教師如何協同使 用學習輔具與教學策略來深化學障生對科學概念或技能的理解?本研究採取質 性取向的個案研究法,並且選擇單一個案的形式;在個案的挑選上,是採取立意 取樣,並且以質性研究方法來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一)學障生在需要記住較多專有詞彙、代號或是公式的學習 內容,以及需要獨立操作實驗與記錄結果的要求上容易出現困難;教師偏向以促 進想法類策略來因應困難,也會針對聽說讀寫算的缺陷提供學習輔具;學生的有 效表現會隨著時間提升比例。(二)教師能夠因應不同性質的困難而提供相對應 的策略;學生困難的性質會影響教學策略對困難改善情形,只要教師能夠針對學 習障礙類的困難提供協助,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三)教師能夠在使用輔具的 同時,搭配教學策略來協助學生,而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機會。
一、 中文部分
王淑惠(2006)。淺談數學學障學生的教學。雲嘉特教,7,36-41。
王瓊珠(2002)。從學習障礙的成人看學習障礙者的教育方向。國小特殊教育期刊,34,56-60。
吳心楷、辛靜婷(2011)。數位學習研究方法。載於宋曜廷(主編),數位學習研究方法(頁163-208)。台北:高等教育。
吳怡潔、鄭津妃、鄭淑里、賴英宏(編)(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20問 - 教師實用輔導手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亭芳、陳明聰(2000)。我國特殊教育輔助性科技政策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48-61。
李秀妃(2007)。非語文學習障礙學童的數學障礙。台東特教,26,1-9。
李長燦(2003)。可能發展區概念的新詮釋及其對幼兒。幼兒保育學刊,1,1-18。
李俊仁(2012)。閱讀障礙簡介。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learning2readchinese.blogspot.tw/2012/06/blog-post.html。
李俊仁(2012)。學習障礙篩選、鑑定、診斷工具說明。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sec.ntpc.edu.tw/otherpage/resource/index.htm。
李淑貞、余雨軒(2011)。CNS 15390輔助科技分類技術手冊。台北市:內政部。
李暉(2000)。科學話語與科學概念之學習:以國中生理化課學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李維(譯)(1998)。L. S. Vygotsky著。思維與語言(Thought and language)。台北:桂冠。
周建和(2006)。街頭物理:從非制式物理教學做起。物理雙月刊,28(3),591-596。
林宏熾(2007)。與學習有約:學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5.nkut.edu.tw/filectrl/960307b.pdf。
林秉毅、劉田修、邱政峰(2007)。教學策略定義與意義。屏東教大體育,11,49-55。
林芬遠(1997)。國中生物課口語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林惠芬(2012)。國中學習不利學生在生物科文本閱讀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215-241。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施安琪(2011)。台灣當代特殊教育博、碩論文主題的發展趨勢。人文與社會學報,2(7),43-74。
柯華葳(2000)。學習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洪月女、靳知勤(2008)。科學寫作理論與教學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1(2),173-192。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學生的教育與輔導。載於張蓓莉、廖永堃、董媛卿編,如何發現及協助特殊學生(第三版),頁90-9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胡永崇(2012)。從學習原理檢討幾個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補救教學法的成效。南屏特殊教育,3,23-32。
胡永崇、黃秋霞、吳兆惠、胡斯淳、顏玉華(譯)(2006)。W. N. Bender著。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台北:心理。
徐瓊珠、詹士宜(2008)。國小教師對不同類別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9,25-49。
秦麗花(2001)。非語文學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特殊教育季刊,79,31-36。
張世彗(2006)。學習障礙導論。台北:五南。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服務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70,23-36。
連文宏、洪儷瑜、闕嫣男、蔡明蒼(2013)。三個轉介時程之疑似學習障礙生後續鑑定結果比較-臺北市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之鑑定通報資料庫分析。特殊教育季刊,127,9-21。
陳世文、楊文金(2006)。以系統功能語言學探討學生對不同科學文本的閱讀理解。師大學報,51(2),107-124。
陳世文、楊文金(2008)。學生對科學教科書詞彙關係理解之分析。教科書研究,1(2),101-127。
陳玫瑜、江秋樺(2006)。學習障礙的社會情緒情緒—以非語文學障為例。雲嘉特教期刊,4,58-67。
陳豐祥(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1-53。
單延愷、洪儷瑜、陳心怡(2008)。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編製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3),95-123。
黃己娥、王天苗(2007)。迢迢學習路-一位學障學生的學習經驗。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3),111-132。
黃玉枝(2013)。以動手做科學促進身心障礙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南屏特殊教育,4,23-36。
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2003)。特殊教育(第二版)。台北:楊智文化。
黃柏華、洪儷瑜(2007)。國中讀寫障礙學生在英文讀寫字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3),39-62。
新竹教育大學(2006)。學習障礙輔導手冊。新竹:新竹教育大學。
楊坤堂(1995)。學習障礙導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楊坤堂(2002)。學習障礙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楊國揚、林信志(2013)。高中審定本教科書使用現況及教師影響因素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NAER-101-10-G-2-01-00-1-0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葉靖雲(2011)。學習不利學生的科學教育困境與需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1,261-281。
廖悅伶(2010)。電腦輔助科技在學習障礙學生寫作之應用。特教園丁,26(2),15-21。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鄭明長(1997)。近側發展區對教學活動的啓示。教育研究,14(2)79-85。
鄭瑞州、洪振方、黃台珠(2011)。情境興趣—制式與非正式課程科學學習的交會點。科學教育月刊,340,2-10。
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47-274。
錡寶香(2009)。特殊需求兒童的語言學習問題與語言教學。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闕嫣男(2012)。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類型與特殊教育服務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魏國泰(2006)。教科書的重要性。網路社會通訊期刊,57,57-41。
二、 西文部分
Berry, R. A. W., & Englert, C. S. (2005). Designing conversation: Book discussions in a primary inclusion classroom.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8(1), 35-58.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Chaiklin, S. (2003).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in Vygotsky's analysis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 A. Kozulin, B. Gindis, V. S. Ageyev, & S. M. Miller (Eds.), Vygotsky's educational theory in cultural context (pp. 39–64).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 A., Brown, J. S., & Holum, A. (1991).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aking thinking visible. American Educator, 6(11), 38-46.
Creswell, J. W. (1994).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Fang, Z. (2006). The language demands of science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8(5), 491-520.
Green, J. L., Camilli, G., & Elmore, P. B. (2012). Handbook of complementary methods in education research (3rd ed.). Mahwah: Erlbaum.
Greenfield, P. (1984). A theory of the teacher in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of everyday life. In B. Rogoff and J. Lave (Eds.), Everyday cognition (pp. 117-13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sin, C.-T., & Wu, H.-K. (2011). Using scaffold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young children’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s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5), 656-666.
Langer, J. A. & Applebee, A. N. (1986). Reading and writing instruction: Toward a theor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3, 171-194.
Larkin, M. J. (2001). Providing support for student independence through scaffolded instruction.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4(1), 30-34.
Mason, L. H., & Hedin, L. R. (2011). Reading science text: Challenge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26(4), 214-222.
Palincsar, A. S. (1986).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1(1-2), 73-98.
Palincsar, A. S. (1998). Keeping the metaphor of scaffolding fresh - a response to C. Addison Stone's “the metaphor of scaffolding its utility for the field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1(4), 370-373.
Palinsc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Puntambekar, S., & Hubscher, R. (2005). Tools for scaffolding students in a complex learning environment: What have we gained and what have we missed?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0(1), 1-12.
Reid, D. K. (1998). Scaffolding: A broader view.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1(4), 386-396.
Reiser, B. J. (2004). Scaffolding complex learning: The mechanisms of structuring and problematizing student work.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3), 273-304.
Stone, C. A. (1998). The metaphor of scaffolding its utility for the field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1(4), 344-364.
Verenikina, I. (2003). Understanding scaffolding and the ZP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AARE/NZARE Conference. 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aare.edu.au/03pap/ver03682.pdf。
Vygotsky, L. (1929). The problem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vygotsky/works/1929/cultural_development.htm。
Vygotsky, L. (1934). The problem of age. 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vygotsky/works/1934/problem-age.htm。
Vygotsky, L. (1978).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 Vygotsky, L, Mind in society (pp. 79-91).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D.,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 8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