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貽萍 |
---|---|
論文名稱: |
劉永福形象研究----以乙未戰役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施志汶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5 |
中文關鍵詞: | 劉永福 、形象 、集體記憶 、乙未戰役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1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透過分析各式描寫劉永福的文本,來解析劉永福「民族英雄」形象建構的過程與時代背景。
劉永福在臺灣民主國當中身居要員和日本對峙,也是後來民族英雄形象著墨最多的地方,也是形象建立之基礎,1895年當時與其後都有人著書描寫該事件。時人著述如《瀛海偕亡記》、《臺海思慟錄》、《割臺記》、《讓臺記》、《魂南記》等乙未割臺前後知識份子的紀錄便對劉永福產生兩種不同的評價。與此同時,通俗作品如《劉大將軍平倭戰記》、《劉大將軍臺戰實記》等民間文本則以誇張渲染的方式描寫劉永福攻克日軍的情況。其後歷史學者如羅香林、曾廼碩、梁華璜、黃秀政、吳密察、張守真等人對該段歷史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成為每一代人對於劉永福的集體記憶,而劉永福的形象也在國族主義昂揚以及政府推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有意的操弄之下,從抗法禦日的將軍成為抗日民族英雄,僅呈現正面形象在世人眼前。隨著臺灣中心史觀逐漸確立且蔚為潮流,若以臺灣主體意識觀之,劉永福在臺灣無任何實際戰績,學者們對於劉永福開始有不同於過去的看法。
除了史學研究之外,教科書是形塑國人共同歷史記憶最佳的工具,影響力最普遍也最大。因此教科書的內容是經過一定標準與價值的篩選最後保留下來的,分析教科書的內文可以了解國家想要傳達的教育內涵,對於劉永福形象的形塑有極大的影響。劉永福在國中小教科書中一律以正面形象呈現,足見政府致力將大中國史觀植入教科書編寫並且打造社會集體記憶。
參考文獻
【史料】
方師鐸主編,《點石齋畫報‧寅 十》(臺北,天一,1978),〈劉軍門小像〉
佚名編,《劉大將軍平倭戰記》(臺北:文海,1975影印版)。
吳德功,《讓臺記》,收錄於《割臺三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
李健兒撰述,《劉永福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臺2版)
枕流齋主人原著,孟吾居士修訂,《劉大將軍臺戰實記》(臺北:廣文,1976
影印版),係據光緒戊戌本(1898)影印。
易順鼎,《魂南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臺灣文獻叢刊第
212種。
俞明震,〈臺灣八日記〉,收於《割臺三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
獻叢刊第五十七種。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 臺灣篇下〉,收錄於《臺海思慟錄》,臺灣文獻叢刊
第40種。
思痛子,《臺海思慟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
刊第40種。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
刊第59種
唐景崧,〈黑旗軍檄告四海文〉,收錄於《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一冊(臺北:
鼎文書局,1973)
唐景崧,〈請纓日記〉,收錄於《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二冊(臺北:鼎文書
局,1973)
唐景崧,〈請纓日記〉,收錄於《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二冊(臺北:鼎文書
局,1973)
國史館校註,《清史稿‧唐劉列傳》(臺北:臺灣商務,1999)
張之洞,《張文襄公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
叢刊第97種
連橫,《臺灣通史‧唐劉列傳》(臺北:臺灣時代書局,1976影印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1965),臺灣文獻叢刊第210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外交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臺灣文獻叢刊第189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戰演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文獻叢刊第53種。
羅香林輯校,《劉永福歷史草》(臺北:正中書局,1969增訂臺三版)
羅惇曧,《割臺記》,收錄於《割臺三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
British ForeignOffice Record(microfilm), Eambassy and Consular Archive ,Correspondence.228/1199, pp. 395-401, Tainan, Intelligence Report for Quarter , 17 Oct. 1895, Hurst to O’Conor。
【教科書、課程標準/綱要】
王秋原、王靜新、周惠民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南一書局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秋原、吳圳義、王靜新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南一書局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王秋原、吳圳義、林有土等編,《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南一書
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王淑芬、周紀藍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4)。
王淑芬、周紀藍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6)。
王德益、邱添生、韓復智等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臺北:國立
編譯館,1974)。
司琦、屠炳春、劉鴻喜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981)。
吳文星、張勝彥等編,《認識臺灣歷史篇》(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吳昆財、楊雲龍、余政賢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臺南:南一書局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吳英長等編,《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吳連賞、張峻嘉、陳玲琴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北:仁林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吳連賞、彭小輔、李淑美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三冊》(臺北:仁林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呂思勉,《復興教科書‧本國史(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初版,
1946年七十二版)
施添福、王志嫻、翁國盈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施添福、周秀卿、吳國榮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施添福、周秀卿、吳國榮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胡平生等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5)。
郁漢良、孫宕越、屠炳春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
館,1971)。
夏德儀、祁樂同、李邁先等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70),頁25-30。
國立編譯館,《高級小學歷史第三冊》(臺灣省教育廳,1940)。
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高級歷史第三冊》(臺灣省教育廳,1960)。
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66)。
國立編譯館,《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
教育部,《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8)
教育部,《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9臺八版)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74)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75)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1993)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2003)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2001年)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商務印書館,1952)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2)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3臺九版)
教育部,《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8)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72)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83)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5)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與文化社,1956)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2)
郭金水主編,《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4)。
勞榦主編,《中學標準教科書初中歷史第三冊》(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4)。
勞榦原作、夏德儀改編,《中學標準教科書初中歷史第三冊》(臺北:正中書
局,1966)。
蔡志展、黃哲偉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臺北:仁林文化出版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2004)。
蔡志展、黃哲偉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臺北:仁林文化出版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2005)。
賴進貴、尤勉文、林能士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一冊》(臺南:翰林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賴進貴、吳翎君、林秀玲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五冊》(臺南:翰林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賴進貴等編,《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8)
賴進貴等編,《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二冊教師手冊—歷史篇》(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賴進貴等編,《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二冊教師手冊—歷史篇》(臺南:翰林出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羅香林,《高中本國史(下)》(上海:正中書局,1945年滬一版,1946年滬
十一版)
羅登旭、王德權、呂錫寬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63。
黃朝恩等編,《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2008)
黃朝恩等編,《國中社會教師手冊備課篇 第二冊(1下)第二本》(新北市: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專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
出版社,2002)。
王曉波編,《乙未抗日史料彙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2005)。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
杜正勝,《臺灣心、臺灣魂》(高雄:河洛出版社,1998)。
李國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小組,《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杜維運發行,三民總經銷,第十六版,2005)。
周宗賢、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新北市:國史館,1997)
林玉茹、李毓中著,《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灣史》(臺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96-1975)—統治正當
性的建立與轉變》(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05)
俞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 1895-1902》(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1986)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張守真,《劉永福與台灣》(高雄市 : 高市文獻會, 2003)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
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許毓峰,《解嚴前後國小社會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200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陳漢光,《台灣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1)
黃秀政,《臺灣史志新論》(臺北:五南,2007),頁89。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灣獨立運動史的一斷章》(臺
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
黃英哲,《扶桑書劍記》(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
潘光哲,《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臺北:三民出版社,2006)。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的影響》(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1990)
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集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魯迅,《魯迅全集‧譯文序跋集》(臺北:谷風,1989)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1)
龍章,《越南與中法戰爭》(臺北:臺灣商務,1996)。
戴天昭,《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
羅敬之,《羅香林先生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James W. Davidson, 蔡啟恆譯, The Island of Formosa , Past and Present,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1972)
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
(臺北:麥田,2001)。
PaulA.Cohe著,《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W. A. Pickering, 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London: Hurst & Blackett, 1898)(臺北:成文出版社,1972影印本)中譯本見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1999)
【碩博士論文】
杜曉惠,〈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
科書分析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都中秋,〈進入策略與市場導向配適對市場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小學教
科書市場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
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蔡佳琳,〈典型在夙昔:明清時期文天祥忠節典範的形塑與流傳〉(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潘志煌,〈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本土化變革之批判論述分析〉 (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謝佳卿,〈光緒乙未之役與劉永福〉(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
【論文】
王世慶,〈外國記者和外商筆下的乙未之役〉,《臺灣風物》39卷2期(1989
年6月),頁84。
王立民,〈黑旗將軍劉永福之事功〉,《陸軍學術月刊》卷32期370(1996年
6月),頁56-68。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當代》91期(1993年6月),頁42
〈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思想》9期(2008年5月),頁123-139。
王志遠,〈30年來中法戰爭研究述評〉,《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1月),頁
180-185。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年6月),頁14-15。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該文收錄在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
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50。
〈臺灣青少年的歷史記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1997年6月)頁149-182。
〈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105期(1996年10
月),頁34-36。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
卷3期(1996年9月),頁150-158。
〈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埃期溝羌族「歷史」的反思〉,《歷史月刊》
196期(2004年5月),頁98-99
王晴佳,〈從整理國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時期史學革新的現代意義〉,收入黃
俊傑編,《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二)》(臺北:喜馬拉
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頁53-80。
朱鋒,〈台灣民主國在台南二三事〉,《文史薈刊》復刊7(2005年6月),頁
42-57。
〈台灣民主國在台南二三事〉下《台南文化》3:1(1953年6月),頁
29-33。
何耀坤,〈劉永福脫離台灣的前後原由〉,《台南文化》期57,(2004年9月),
頁96-105。
吳密察,〈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
報》第八期(1981年12月),頁83-108。
〈乙未之役中的劉永福〉,收入於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集委
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1999)。
〈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期(1994年8月),頁91-92
吳錫德,〈臺灣民主國兩要角與法國淵源〉,《歷史月刊》期189 (1993年10
月),頁42-45。
杜正勝,〈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120期(1997年8月),頁23
李明亮,〈關係臺灣民主國郵政的兩個重要人物--麥嘉林與戴維遜〉,《郵史
研究》8期 (1995年3月),頁3-11。
李恭忠,〈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86期(2004年,12
月),頁101-110。
李國祁,〈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第59期(1992年),頁90-91。
〈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3期(1977年9月),頁
41-46。
李喬、薛雲峰合著〈「乙未抗日」史觀的重建:義民史觀——從吳湯興殉難
談起〉收錄於《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
家委員會,2005),頁4-1~4-37
沈松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收錄於盧建榮主
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
社,2001),頁281-364。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
集刊》33期(1990年6月),頁77-158。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4期
(2009年6月),頁1-39。
林子候,〈馬關議和後「台灣抗日政府」辦正〉,《台灣風物》28卷4期(1978
年12月),頁1-22。
林玉茹,〈1945年以來臺灣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
論(1945~2000〉,《臺灣史料研究》,21期(臺北:2003),頁3。
林淇瀁,〈從民間來、回民間去:以台語詩集《土地的歌》為例論民間文學語
言的再生〉,《台灣詩學季刊》,33期(2000年12月),頁122
胡萬川,〈民間文學口傳性特質之研究—以臺灣民間文學為例〉,《臺灣文學
研究學報》11期(2010年10月),頁199。
范振乾,(乙未戰爭與台灣認同—從中小學歷史教科書的記載說起),收錄於
《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5),頁10-1~10-29。
倪仲俊,〈連橫《臺灣通史》中的國族想像〉,《通識研究期刊》4期(2003
年12月),頁144。
翁佳音,〈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臺前後歷史像〉,《臺灣風物》41卷3期(1991
年9月),頁91。
高智雄,〈民族英雄--劉永福〉,《陸軍學術月刊》33卷385期(1997年9月),
頁78-86。
張守真,〈乙未之役打狗的淪陷〉,《史聯雜誌》24期(1995年1月),頁33-52。
〈乙未之役南臺灣的抗日〉,收錄於《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頁6-1到6-28。
〈乙未之役黑旗軍在打狗(高雄)的表現〉,收錄於周宗賢、淡江大學
歷史系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新北市:國史館,1997),頁
121-136
〈乙未之役劉永福議和始末〉,《史聯雜誌》26期(1995年11月),頁
71-100。
張守真,翁毓穗整理,〈乙未之役臺南的淪陷〉,《史聯雜誌》29期(1996年
11月),頁41-61。
梁華璜,〈光緒乙未臺灣的交割與保臺 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七
卷第一期(1974年3月),頁44-56
〈光緒乙未臺灣的交割與保臺 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七
卷第二期(1974年9月),頁120-136
許旭輝,〈「歷史」的建構與想像--以「臺灣民主國」史事為例〉,《臺灣風物》
55卷3期(1995年9月),頁105-135。
許冠三,〈第一章 梁啟超:存真史 現活態 為生人〉收錄於《新史學九十年:
一九00~(上)》(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頁9-12。
陳佑慎,〈抗日英雄的建構與記憶--試釋《劉大將軍平倭戰記》的史料意義〉,
《臺灣風物》,卷56期2 (2006年6月),頁167-199
陳俊宏,〈歷史與小說中的臺灣民主國〉,《臺北文獻》直字 161 (2007年9
月),頁95-152。
彭明輝,〈臺灣的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1945-2000)〉,收錄於《臺灣史學
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1),頁234。
曾迺碩,〈乙未之役邱逢甲事蹟考證〉,《臺灣文獻》7卷3/4期(1956年12
月),頁65
〈乙未台澎交接文獻之考訂〉,《台灣文獻》8卷2期(1957年6月),
頁29-38。
〈中華民族乙未抗日史導論---兼為「民主國」諸說正誤〉,《台灣文
獻》6卷3期(1955年9月),頁1-28。
曾澤祿,〈「臺灣民主國」的官銀票發行一百年〉,《臺灣文獻》47卷3期 (1996
年9月),頁149-159。
黃玉齋,〈黑旗軍劉永福抗日史略〉,《臺灣文獻》23卷1期(1972年3月),
頁105
黃克武,〈史可法與近代中國記憶與認同的變遷〉,李國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
集編輯小組,《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頁55-57。
黃秀政,〈1895年清廷割臺與臺灣命運的轉折〉,《臺灣文獻》57卷1期 (2006
年3月),頁255-286。
〈一八九五年清廷割臺與臺灣命運的轉折〉,本文收錄於《臺灣史志
新論》(臺北:五南,2007),頁89。
〈光緒乙未臺灣中南部抗日運動研究〉,《興大歷史學報》,創刊號
(1991年2月),頁180。
〈劉永福與乙未反割臺運動〉,收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
《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18
期(2007年6月),頁292-294。
黃明正,〈臺灣民主國郵史外一章--臺南官銀票之收藏與分類〉,《郵史研究》
18期(2000年4月),頁106-110。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
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期(1997年),頁264-265
楊豫、李霞、舒小昀著,〈新文化史學的興起———與劍橋大學彼得‧伯克
教授座談側記〉,《史學理論研究》,第一期(北京:2000),頁143-151。
楊聰榮,〈中國化與本土化——臺灣族群認同運動及其教育上的影響〉,
《Education Journal》21卷2期、22卷1期(1994年6月),頁127-137
楊護源、黃秀政,〈丘逢甲與1895年反割臺運動〉,《文史學報》26期 (1996
年6月), 頁243-261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收錄於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 中國
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1,頁15。
潘光哲,〈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
大勢》的思考〉,《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3期(2006年9月),頁32-33。
蕭新煌,〈導讀:十七世紀的造神運動〉,收錄於彼得‧柏克(Peter Burke)
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台
北:麥田出版社,2005),頁Vii-3。
賴麗卿,〈丘逢甲在「台灣民主國」抗日行動之探討〉,《史苑》31期(1979
年1月),頁36-42。
戴寶村,〈國民小學社會科臺灣史教材之檢討〉,《臺灣風物》38卷2期(1988
年6月),頁33-49。
薛雲峰,〈「義民史觀」之建構:析論臺灣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戰爭中之義
民軍統領丘逢甲與吳湯興〉,《國家發展研究》8卷1期 (2008年12月),
頁43-90。
謝佳卿,〈臺灣民主國與劉永福〉,《臺灣文獻》52卷2期(2001年6月),
頁357-384。
龔顯宗,〈從獨立到日殖--論臺南縣五位文學家〉,《國文學誌》8期(1994
年6月),頁77-99。
鹽野谷幸子,〈臺灣民主國與日軍〉,《文大日研學報》1期(1996年12月),
頁103-111。
Barry Schwartz, “The Reconstruction of Abraham Lincoln”,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s , ed. Collective Remembering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0).
Harry J. Lamley,”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a Significant Episod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XXVⅡ,No.4 1968。蔡志祥、吳密察譯〈一八九五年之臺灣民主國——近代中國史上一段意味深遠的插曲〉,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