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貽萍
論文名稱: 劉永福形象研究----以乙未戰役為中心
指導教授: 施志汶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劉永福形象集體記憶乙未戰役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透過分析各式描寫劉永福的文本,來解析劉永福「民族英雄」形象建構的過程與時代背景。
    劉永福在臺灣民主國當中身居要員和日本對峙,也是後來民族英雄形象著墨最多的地方,也是形象建立之基礎,1895年當時與其後都有人著書描寫該事件。時人著述如《瀛海偕亡記》、《臺海思慟錄》、《割臺記》、《讓臺記》、《魂南記》等乙未割臺前後知識份子的紀錄便對劉永福產生兩種不同的評價。與此同時,通俗作品如《劉大將軍平倭戰記》、《劉大將軍臺戰實記》等民間文本則以誇張渲染的方式描寫劉永福攻克日軍的情況。其後歷史學者如羅香林、曾廼碩、梁華璜、黃秀政、吳密察、張守真等人對該段歷史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成為每一代人對於劉永福的集體記憶,而劉永福的形象也在國族主義昂揚以及政府推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有意的操弄之下,從抗法禦日的將軍成為抗日民族英雄,僅呈現正面形象在世人眼前。隨著臺灣中心史觀逐漸確立且蔚為潮流,若以臺灣主體意識觀之,劉永福在臺灣無任何實際戰績,學者們對於劉永福開始有不同於過去的看法。
    除了史學研究之外,教科書是形塑國人共同歷史記憶最佳的工具,影響力最普遍也最大。因此教科書的內容是經過一定標準與價值的篩選最後保留下來的,分析教科書的內文可以了解國家想要傳達的教育內涵,對於劉永福形象的形塑有極大的影響。劉永福在國中小教科書中一律以正面形象呈現,足見政府致力將大中國史觀植入教科書編寫並且打造社會集體記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1 第二節 史料探討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回顧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3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劉永福與乙未戰役 19 第一節 中法戰爭初試啼聲 19 第二節 臺灣民主國的抗日與內渡 26 第三章 劉永福形象的建構 51 第一節 時人紀錄 52 第二節 民間文本 69 第三節 今人史學研究 77 第四章 歷史教科書中的劉永福—以國中小教科書為例 105 第一節 教科書的外部分析 105 第二節 國小社會(歷史)教科書內容分析 109 第三節 國(初)中歷史科教科書內容分析 122 第五章 結論 147 參考文獻 151

    參考文獻
    【史料】
    方師鐸主編,《點石齋畫報‧寅 十》(臺北,天一,1978),〈劉軍門小像〉
    佚名編,《劉大將軍平倭戰記》(臺北:文海,1975影印版)。
    吳德功,《讓臺記》,收錄於《割臺三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
    李健兒撰述,《劉永福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臺2版)
    枕流齋主人原著,孟吾居士修訂,《劉大將軍臺戰實記》(臺北:廣文,1976
    影印版),係據光緒戊戌本(1898)影印。
    易順鼎,《魂南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臺灣文獻叢刊第
    212種。
    俞明震,〈臺灣八日記〉,收於《割臺三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
    獻叢刊第五十七種。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 臺灣篇下〉,收錄於《臺海思慟錄》,臺灣文獻叢刊
    第40種。
    思痛子,《臺海思慟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
    刊第40種。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
    刊第59種
    唐景崧,〈黑旗軍檄告四海文〉,收錄於《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一冊(臺北:
    鼎文書局,1973)
    唐景崧,〈請纓日記〉,收錄於《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二冊(臺北:鼎文書
    局,1973)
    唐景崧,〈請纓日記〉,收錄於《中法戰爭文獻彙編》,第二冊(臺北:鼎文書
    局,1973)
    國史館校註,《清史稿‧唐劉列傳》(臺北:臺灣商務,1999)
    張之洞,《張文襄公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
    叢刊第97種
    連橫,《臺灣通史‧唐劉列傳》(臺北:臺灣時代書局,1976影印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1965),臺灣文獻叢刊第210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外交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臺灣文獻叢刊第189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戰演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文獻叢刊第53種。
    羅香林輯校,《劉永福歷史草》(臺北:正中書局,1969增訂臺三版)
    羅惇曧,《割臺記》,收錄於《割臺三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
    British ForeignOffice Record(microfilm), Eambassy and Consular Archive ,Correspondence.228/1199, pp. 395-401, Tainan, Intelligence Report for Quarter , 17 Oct. 1895, Hurst to O’Conor。

    【教科書、課程標準/綱要】
    王秋原、王靜新、周惠民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南一書局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秋原、吳圳義、王靜新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南一書局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王秋原、吳圳義、林有土等編,《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南一書
    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王淑芬、周紀藍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4)。
    王淑芬、周紀藍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6)。
    王德益、邱添生、韓復智等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臺北:國立
    編譯館,1974)。
    司琦、屠炳春、劉鴻喜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981)。
    吳文星、張勝彥等編,《認識臺灣歷史篇》(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吳昆財、楊雲龍、余政賢等,《國民小學社會第六冊》(臺南:南一書局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吳英長等編,《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吳連賞、張峻嘉、陳玲琴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北:仁林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吳連賞、彭小輔、李淑美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三冊》(臺北:仁林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呂思勉,《復興教科書‧本國史(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初版,
    1946年七十二版)
    施添福、王志嫻、翁國盈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施添福、周秀卿、吳國榮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施添福、周秀卿、吳國榮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胡平生等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5)。
    郁漢良、孫宕越、屠炳春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
    館,1971)。
    夏德儀、祁樂同、李邁先等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70),頁25-30。
    國立編譯館,《高級小學歷史第三冊》(臺灣省教育廳,1940)。
    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高級歷史第三冊》(臺灣省教育廳,1960)。
    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66)。
    國立編譯館,《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第七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
    教育部,《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8)
    教育部,《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9臺八版)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74)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75)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1993)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2003)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2001年)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商務印書館,1952)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2)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3臺九版)
    教育部,《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8)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72)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83)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5)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與文化社,1956)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62)
    郭金水主編,《國民小學社會第七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4)。
    勞榦主編,《中學標準教科書初中歷史第三冊》(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4)。
    勞榦原作、夏德儀改編,《中學標準教科書初中歷史第三冊》(臺北:正中書
    局,1966)。
    蔡志展、黃哲偉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臺北:仁林文化出版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2004)。
    蔡志展、黃哲偉等,《國民小學社會第五冊》(臺北:仁林文化出版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2005)。
    賴進貴、尤勉文、林能士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一冊》(臺南:翰林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賴進貴、吳翎君、林秀玲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五冊》(臺南:翰林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賴進貴等編,《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8)
    賴進貴等編,《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二冊教師手冊—歷史篇》(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賴進貴等編,《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二冊教師手冊—歷史篇》(臺南:翰林出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羅香林,《高中本國史(下)》(上海:正中書局,1945年滬一版,1946年滬
    十一版)
    羅登旭、王德權、呂錫寬等,《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店:康軒文教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63。
    黃朝恩等編,《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2008)
    黃朝恩等編,《國中社會教師手冊備課篇 第二冊(1下)第二本》(新北市: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專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
    出版社,2002)。
    王曉波編,《乙未抗日史料彙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2005)。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
    杜正勝,《臺灣心、臺灣魂》(高雄:河洛出版社,1998)。
    李國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小組,《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杜維運發行,三民總經銷,第十六版,2005)。
    周宗賢、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新北市:國史館,1997)
    林玉茹、李毓中著,《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灣史》(臺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96-1975)—統治正當
    性的建立與轉變》(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05)
    俞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 1895-1902》(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1986)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張守真,《劉永福與台灣》(高雄市 : 高市文獻會, 2003)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
    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許毓峰,《解嚴前後國小社會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200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陳漢光,《台灣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1)
    黃秀政,《臺灣史志新論》(臺北:五南,2007),頁89。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灣獨立運動史的一斷章》(臺
    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
    黃英哲,《扶桑書劍記》(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
    潘光哲,《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臺北:三民出版社,2006)。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的影響》(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1990)
    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集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魯迅,《魯迅全集‧譯文序跋集》(臺北:谷風,1989)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1)
    龍章,《越南與中法戰爭》(臺北:臺灣商務,1996)。
    戴天昭,《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
    羅敬之,《羅香林先生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James W. Davidson, 蔡啟恆譯, The Island of Formosa , Past and Present,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1972)
    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
    (臺北:麥田,2001)。
    PaulA.Cohe著,《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W. A. Pickering, 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London: Hurst & Blackett, 1898)(臺北:成文出版社,1972影印本)中譯本見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1999)

    【碩博士論文】
    杜曉惠,〈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
    科書分析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都中秋,〈進入策略與市場導向配適對市場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小學教
    科書市場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
    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蔡佳琳,〈典型在夙昔:明清時期文天祥忠節典範的形塑與流傳〉(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潘志煌,〈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本土化變革之批判論述分析〉 (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謝佳卿,〈光緒乙未之役與劉永福〉(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

    【論文】
    王世慶,〈外國記者和外商筆下的乙未之役〉,《臺灣風物》39卷2期(1989
    年6月),頁84。
    王立民,〈黑旗將軍劉永福之事功〉,《陸軍學術月刊》卷32期370(1996年
    6月),頁56-68。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當代》91期(1993年6月),頁42
    〈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思想》9期(2008年5月),頁123-139。
    王志遠,〈30年來中法戰爭研究述評〉,《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1月),頁
    180-185。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年6月),頁14-15。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該文收錄在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
    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50。
    〈臺灣青少年的歷史記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1997年6月)頁149-182。
    〈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105期(1996年10
    月),頁34-36。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
    卷3期(1996年9月),頁150-158。
    〈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埃期溝羌族「歷史」的反思〉,《歷史月刊》
    196期(2004年5月),頁98-99
    王晴佳,〈從整理國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時期史學革新的現代意義〉,收入黃
    俊傑編,《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二)》(臺北:喜馬拉
    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頁53-80。
    朱鋒,〈台灣民主國在台南二三事〉,《文史薈刊》復刊7(2005年6月),頁
    42-57。
    〈台灣民主國在台南二三事〉下《台南文化》3:1(1953年6月),頁
    29-33。
    何耀坤,〈劉永福脫離台灣的前後原由〉,《台南文化》期57,(2004年9月),
    頁96-105。
    吳密察,〈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
    報》第八期(1981年12月),頁83-108。
    〈乙未之役中的劉永福〉,收入於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集委
    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1999)。
    〈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期(1994年8月),頁91-92
    吳錫德,〈臺灣民主國兩要角與法國淵源〉,《歷史月刊》期189 (1993年10
    月),頁42-45。
    杜正勝,〈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120期(1997年8月),頁23
    李明亮,〈關係臺灣民主國郵政的兩個重要人物--麥嘉林與戴維遜〉,《郵史
    研究》8期 (1995年3月),頁3-11。
    李恭忠,〈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86期(2004年,12
    月),頁101-110。
    李國祁,〈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第59期(1992年),頁90-91。
    〈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3期(1977年9月),頁
    41-46。
    李喬、薛雲峰合著〈「乙未抗日」史觀的重建:義民史觀——從吳湯興殉難
    談起〉收錄於《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
    家委員會,2005),頁4-1~4-37
    沈松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收錄於盧建榮主
    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
    社,2001),頁281-364。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
    集刊》33期(1990年6月),頁77-158。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4期
    (2009年6月),頁1-39。
    林子候,〈馬關議和後「台灣抗日政府」辦正〉,《台灣風物》28卷4期(1978
    年12月),頁1-22。
    林玉茹,〈1945年以來臺灣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
    論(1945~2000〉,《臺灣史料研究》,21期(臺北:2003),頁3。
    林淇瀁,〈從民間來、回民間去:以台語詩集《土地的歌》為例論民間文學語
    言的再生〉,《台灣詩學季刊》,33期(2000年12月),頁122
    胡萬川,〈民間文學口傳性特質之研究—以臺灣民間文學為例〉,《臺灣文學
    研究學報》11期(2010年10月),頁199。
    范振乾,(乙未戰爭與台灣認同—從中小學歷史教科書的記載說起),收錄於
    《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5),頁10-1~10-29。
    倪仲俊,〈連橫《臺灣通史》中的國族想像〉,《通識研究期刊》4期(2003
    年12月),頁144。
    翁佳音,〈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臺前後歷史像〉,《臺灣風物》41卷3期(1991
    年9月),頁91。
    高智雄,〈民族英雄--劉永福〉,《陸軍學術月刊》33卷385期(1997年9月),
    頁78-86。
    張守真,〈乙未之役打狗的淪陷〉,《史聯雜誌》24期(1995年1月),頁33-52。
    〈乙未之役南臺灣的抗日〉,收錄於《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頁6-1到6-28。
    〈乙未之役黑旗軍在打狗(高雄)的表現〉,收錄於周宗賢、淡江大學
    歷史系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新北市:國史館,1997),頁
    121-136
    〈乙未之役劉永福議和始末〉,《史聯雜誌》26期(1995年11月),頁
    71-100。
    張守真,翁毓穗整理,〈乙未之役臺南的淪陷〉,《史聯雜誌》29期(1996年
    11月),頁41-61。
    梁華璜,〈光緒乙未臺灣的交割與保臺 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七
    卷第一期(1974年3月),頁44-56
    〈光緒乙未臺灣的交割與保臺 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七
    卷第二期(1974年9月),頁120-136
    許旭輝,〈「歷史」的建構與想像--以「臺灣民主國」史事為例〉,《臺灣風物》
    55卷3期(1995年9月),頁105-135。
    許冠三,〈第一章 梁啟超:存真史 現活態 為生人〉收錄於《新史學九十年:
    一九00~(上)》(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頁9-12。
    陳佑慎,〈抗日英雄的建構與記憶--試釋《劉大將軍平倭戰記》的史料意義〉,
    《臺灣風物》,卷56期2 (2006年6月),頁167-199
    陳俊宏,〈歷史與小說中的臺灣民主國〉,《臺北文獻》直字 161 (2007年9
    月),頁95-152。
    彭明輝,〈臺灣的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1945-2000)〉,收錄於《臺灣史學
    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1),頁234。
    曾迺碩,〈乙未之役邱逢甲事蹟考證〉,《臺灣文獻》7卷3/4期(1956年12
    月),頁65
    〈乙未台澎交接文獻之考訂〉,《台灣文獻》8卷2期(1957年6月),
    頁29-38。
    〈中華民族乙未抗日史導論---兼為「民主國」諸說正誤〉,《台灣文
    獻》6卷3期(1955年9月),頁1-28。
    曾澤祿,〈「臺灣民主國」的官銀票發行一百年〉,《臺灣文獻》47卷3期 (1996
    年9月),頁149-159。
    黃玉齋,〈黑旗軍劉永福抗日史略〉,《臺灣文獻》23卷1期(1972年3月),
    頁105
    黃克武,〈史可法與近代中國記憶與認同的變遷〉,李國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
    集編輯小組,《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頁55-57。
    黃秀政,〈1895年清廷割臺與臺灣命運的轉折〉,《臺灣文獻》57卷1期 (2006
    年3月),頁255-286。
    〈一八九五年清廷割臺與臺灣命運的轉折〉,本文收錄於《臺灣史志
    新論》(臺北:五南,2007),頁89。
    〈光緒乙未臺灣中南部抗日運動研究〉,《興大歷史學報》,創刊號
    (1991年2月),頁180。
    〈劉永福與乙未反割臺運動〉,收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
    《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18
    期(2007年6月),頁292-294。
    黃明正,〈臺灣民主國郵史外一章--臺南官銀票之收藏與分類〉,《郵史研究》
    18期(2000年4月),頁106-110。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
    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期(1997年),頁264-265
    楊豫、李霞、舒小昀著,〈新文化史學的興起———與劍橋大學彼得‧伯克
    教授座談側記〉,《史學理論研究》,第一期(北京:2000),頁143-151。
    楊聰榮,〈中國化與本土化——臺灣族群認同運動及其教育上的影響〉,
    《Education Journal》21卷2期、22卷1期(1994年6月),頁127-137
    楊護源、黃秀政,〈丘逢甲與1895年反割臺運動〉,《文史學報》26期 (1996
    年6月), 頁243-261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收錄於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 中國
    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1,頁15。
    潘光哲,〈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
    大勢》的思考〉,《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3期(2006年9月),頁32-33。
    蕭新煌,〈導讀:十七世紀的造神運動〉,收錄於彼得‧柏克(Peter Burke)
    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台
    北:麥田出版社,2005),頁Vii-3。
    賴麗卿,〈丘逢甲在「台灣民主國」抗日行動之探討〉,《史苑》31期(1979
    年1月),頁36-42。
    戴寶村,〈國民小學社會科臺灣史教材之檢討〉,《臺灣風物》38卷2期(1988
    年6月),頁33-49。
    薛雲峰,〈「義民史觀」之建構:析論臺灣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戰爭中之義
    民軍統領丘逢甲與吳湯興〉,《國家發展研究》8卷1期 (2008年12月),
    頁43-90。
    謝佳卿,〈臺灣民主國與劉永福〉,《臺灣文獻》52卷2期(2001年6月),
    頁357-384。
    龔顯宗,〈從獨立到日殖--論臺南縣五位文學家〉,《國文學誌》8期(1994
    年6月),頁77-99。
    鹽野谷幸子,〈臺灣民主國與日軍〉,《文大日研學報》1期(1996年12月),
    頁103-111。
    Barry Schwartz, “The Reconstruction of Abraham Lincoln”,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s , ed. Collective Remembering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0).
    Harry J. Lamley,”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a Significant Episod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XXVⅡ,No.4 1968。蔡志祥、吳密察譯〈一八九五年之臺灣民主國——近代中國史上一段意味深遠的插曲〉,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