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杜雅鈴 Du,Ya-Ling |
---|---|
論文名稱: |
從拾荒到環保:資源回收體系的空間結構--以台南市為例 From Garbage-Collection to Resource Management:the Chang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Recycling system--the case study of Tainan City |
指導教授: | 楊宗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2 |
中文關鍵詞: | 拾荒系統 、資源回收 、台南市 、空間結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1 下載:6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由地理學中空間結構的角度,由拾荒系統出發,探討臺灣地區資源回收體系的結構演變。拾荒系統為台灣傳統之資源回收系統,拾荒系統的運作乃是透過拾荒者與販仔的撿拾收集,估物商與中盤商的收購與再整理,最後賣給製造廠的循環過程,資源廢棄物是否能為拾荒系統所收購,完全視其是否有回收市場,因此,拾荒系統是相當市場取向的。
拾荒系統的運作結合了正式與非正式經濟部門。在該系統中,依各層級所擁有的資金與技術的不同,集貨與散貨空間大小亦呈現差異,也造成了上下層級間的剝削、依賴關係。
拾荒系統是一種維生方式,具有強烈的市場取向,但因該系統中所流通之物質為廢棄物而被增添上環保的意涵,也因為涉及環境問題,在1988年廢棄物清理法修訂、政策介入資源回收工作的推行後,發展出有別於拾荒系統的回收體系,筆者將這些體系分為四大類型:
1.回收基金會建構下的回收體系,如廢寶特瓶。
2.建構在拾荒系統上的回收體系,廢機動車輛。
3.以經銷商網絡為基礎的回收體系,如,廢家電。
4.地方政府倡導下所建構的回收管道。
歷經10多年的推行,台灣地區的資源回收由過去拾荒系統的單一回收網絡,演變成今日複雜的網絡,在資源回收政策推行之下,傳統拾荒系統的回收體系產生了一些結構上的改變,這些結構上的改變,可以由回收市場的建立、回收管道的擴充與交互作用及對收集者的影響三大方面來看。
在回收市場的建立方面,公部門對資源回收的推行,代表資源廢棄物『可能』會有一個較穩定的來源,這樣的期待,致使一些業者至國外引進再生技術,而使得國內的再生處理技術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企圖透過對處理資源廢棄物之製造廠進行補貼以擴充回收市場,以及補貼回收機構以獎勵協助回收。
在回收管道方面,環保部門規範超商、便利商店等販賣業者為回收點,目的是為了要建立一個更接近消費地、便利民眾回收的管道,然而在台南市有部分的商店卻因廢棄物易發臭恐有影響營業形象之虞、回收後管道成問題及經濟誘因減少等困難而難以配合;另外,在台南市環保局倡導下,學校、社區與資源回收大隊亦成了民眾回收的管道,然這些節點的機能僅限於收集資源廢棄物,後續的運銷仍是依賴拾荒系統中的估物商、中盤商或第二類清除處理機構,因此對拾荒系統中的估物商與中盤商而言,公部門回收管道的建構是對其有利的,因為收購對象增加。
在公部門建構資源回收體系的同時,也希冀能夠將拾荒系統納入環保部門管理,因此增列第二類清除處理機構以供回收商申請,台南市環保局曾宣導拾荒系統之估物商、 中盤商加入,但比例並不高。
對收集者的影響方面,1999年6月台南市環保局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後,拾荒者少了家庭廢棄物這個撿拾來源,但另一方面,隨著台南市商家的增多,也使得拾荒者多了撿拾的對象。此外,在資源回收政策的宣導下,使得資源回收體系中的收集者角色由過去的拾荒者、販仔增加到民眾、學生,透過資源回收日、學校社區的提倡,使回收的集貨空間由過去僅限於沿街撿拾、工廠收購而深入到家庭、學校中,然而據筆者的預估,民眾回收成果僅使垃圾減量達1.05%,顯示台南市民眾的資源回收有待加強。
從拾荒到環保,從民間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所產生的拾荒系統,到公部門為解決環境問題而建構的資源回收系統,促使演變的主要動力是公部門在環境保護意識之下所制訂之政策,而不論是傳統或現代的資源回收體系,經濟因素仍是影響回收體系運作順利的最關鍵要素。
中文部分
1.H.Jörg Thieme著,吳妙善譯(1992),社會福利市場經濟解讀,Pp.190-198,月旦出版
2.Richard L. morrill著,薛益忠譯(1985),社會的空間組織,國立編譯館
3.Terry L.Anderson/Donald R. Leal著,蕭代基譯(1991),由相剋到相生—經濟與環保的共生策略,巨流出版
4.工研院化工所(1997),廢家電資源化制度建立規劃期末報告
5.不著撰者(1988),台灣地區一般及巨大垃圾回收資源之再利用及市場調查,行政院環保署
6.不著撰者(1997),環保團體對於資源回收現況的看法,經濟前瞻,第50期,中華經濟研究所
7.不著撰者(1998),寶特瓶回收及應用,塑膠資訊,vol.21,Pp.1-8
8.台灣地區市鄉鎮垃圾水肥清理狀況調查資料彙編—1997、1998年度,行政院環保署
9.台灣經濟研究院(1998),廢一般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暨成本調查分析,行政院環保署委託計畫
10.朱媛媛(1992),資源回收經濟策略之分析,政大財政所碩論
11.行政院環保署(1989),廢棄物回收規劃(鋁罐)專案研究計畫
12.行政院環保署(1993),地方環保單位執行資源回收成效評估及改善方案之規劃
13.行政院環保署(1995) ,台北都會區廢棄物收運處理系統規劃
14.行政院環保署(1998),環境白皮書
15.何進福(1994),台灣不銹鋼業現況與展望,萬通銀行季刊,第9期,Pp.47-51
16.吳永毅(1987),試評<台北市路邊洗車之研究:以非正式部門觀>:台灣關於非正式部門研究的一些誤解,台大城鄉所學報,3:1,Pp.180-191
17.吳玉柏(1985),我國造紙工業之探討,第一銀行專題研究叢書第13種
18.吳傳均、劉建一、甘國輝編著(1997),現代經濟地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19.吳照雄(1996),一般廢棄物資源回收體系的檢討與建立—現行回收基金會之檢討與改善,行政院環保署委託計畫
20.李永展(1993a),資源回收行為與垃圾處理之規畫,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No.7,Pp.65-77
21.李永展(1993b),資源回收與資源再生區之規畫—以台北市文山區為例,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
22.李永展(1994),台北市家庭及公共場所資源回收再利用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畫,21:2,Pp.149-172
23.李俊毅主持(1988),廢寶特瓶的再利用研究報告,行政院環保署
24.李素菁(1998),台灣金屬空罐產銷分析,食品市場資訊,第8710期,Pp.1-6,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25.李慧梅等(1990),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之經濟效益分析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工程學刊,第48期,Pp.77-95
26.李蕙君(1997),回饋式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台灣回收工作的新紀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3:3,Pp.82-88
27.汪明輝、陳憲明(1988),地理學中的空間組織及其研究意涵,台灣師大地理教育,第14期,Pp.14-27
28.汪國榮譯(1994),與廢紙回收相關的環境問題,漿與紙,第168/169期,Pp.41-47/Pp.40-49
29.林宜真(1988),資源回收之經濟分析,政大財政所碩論
30.林青儀(1997),資源回收—押瓶費制度之經濟分析,中正大學國際經濟所碩論
31.林信安(1991),廢鋁罐回收與再生技術,礦業技術,29:4,Pp.278-279
32.林素娥(1995),新化鎮青果集散中心的形成及其空間結構,師大地理所碩論
33.林曉洪、王秀華(1993),台灣之廢紙再生與利用之研究,林產工業,12:4,Pp.1-12
34.社區資源回收座談會講義,環保署基管會,1998
35.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6期,Pp.115-137
36.胡孝年(1996),資源回收業者看我國回收體系,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9:1,Pp.12-14
37.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
38.張乃斌(1993),台南市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及收運處理,台南市政府專題委託研究
39.張幼玫(1994),都市廢棄物集運之環境地理學研究—以台北市文山區為例,師大地理所碩論
40.張怡玲(1997),基隆批發機能魚市場的形成及其空間結構,師大地理所碩論
41.張明馨(1994),資源回收站與住宅區相容使用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區、中山區為例,政大地政所碩論
42.張秋寶(1975),中地理論的發展與中國之研究,思與言,13:1,Pp.37-45
43.張祖恩(1988),一般廢棄物管理政策之研究,環保政策分析叢書(8),行政院環保署
44.張瓊婷(1999),台灣資源回收政策變遷之分析,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論
45.莊雅婷(1995),台灣地區廢紙回收之經濟分析及政策涵義,中興大學資源管理所碩論
46.許玉雪(1998),廢一般容器回收清理費費率暨成本調查分析,行政院環保署
47.陳永仁(1996),我國資源回收現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9:1,Pp.15-17
48.陳明健(1994),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Pp.214;Pp.269-273,巨流出版
49.陳英茂(1993),中日韓廢塑膠處理現況,化工資訊 7:3,Pp.60-74
50.陳通(1989),廢鋁罐回收之探討,技術與訓練,14:2,Pp.24-33
51.陳善鳴(1975),台灣之塑膠工業,台銀季刊 26:1,Pp.194-254,台銀經濟研究室
52.陳憲明(1981),彰化地區蔬菜集運圈的空間結構與生產者的空間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7期,Pp.115-128
53.陳憲明(1985),台灣青果運銷的區域結構:東勢卓蘭兩產地市場的例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11期,Pp.101-125
54.湯德宗(1997),廢棄物資源回收制度改進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
55.黃世孟、李永展(1992),辦公室資源回收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建築學報,No.7,Pp.115-124
56.黃世祝(1982),台南市蔬果集散的空間結構,師大地理所碩論
57.黃正義主持(1999),廢一般容器資源回收制度與體系之探討,行政院環保署
58.黃宗煌(1996),世界貿易組織與巴爾賽公約對造紙產業的經濟影響,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3:3=no.129,Pp.13-44
59.黃宗煌(1996),提升廢輪胎回收效率的策略,廢輪胎資源化利用技術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Pp.7-1~7-31
60.黃宗煌,蘇聰敏(1994),廢紙回收之最適環保與貿易政策的關聯,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1:3=no.121,Pp.41-66
61.黃宗煌、蘇聰敏(1995),開放經濟體系下之廢紙回收的最適環境政策,農業經濟叢刊,1:1,Pp.117-153
62.黃建興(1987),資源回收之研究,中國工商學報,第8期,Pp.25-33
63.黃葦町(1992),中國的隱形經濟,Pp.41-58,中國商業出版社
64.楊文榮(1993),非正式部門中拾荒業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興都市計畫所碩論
65.楊淑玲(1994),桃園台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師大地理所碩論
66.經濟部(1993),工業減廢技術手冊2—造紙工業,經濟部/環保署工業減廢聯合輔導小組
67.葉俊榮(1996),環境政策與法律,月旦出版
68.詹中原主持(1999),我國廢一般容器回收政策之研究—容器材質生命週期、替代性影響評估之分析,行政院環保署
69.劉宜君(1993),台灣廢寶特瓶回收與掩埋成本效能分析,台銀季刊,44:1,Pp.255-273
70.劉雪梅(1995),紙漿與廢紙,產業金融,第88期,Pp.53-60
71.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巨流出版
72.蔡政憲、周進興、李俊毅(1992),廢寶特瓶問題之檢討與展望,工程,65:11,Pp.60-66
73.鄭錦芬等(1982),台北縣雙溪鄉蔬菜集散的空間現象,台灣師大地理教育,第8期,Pp.143-160
74.黎光華(1996),台灣地區廢寶特瓶回收政策之探討,中興資源管理所碩論
75.環保署廢管處(1989),寶特瓶管制專案報告
76.聯美公司(1990),廢鋁箔包/紙容器回收處理計畫規劃報告,行政院環保署
77.謝文啟(1998),國內外塑膠製品工業減廢實例,塑膠資訊 vol.21,Pp.9-26
78.魏玉麟(1993),拾荒系統執行資源回收現況調查及改善規劃,行政院環保署
79.魏玉麟、李淑瓊(1994),中部地區拾荒系統現況及各類資源廢棄物回收之研究,區域性環境保護策略研討會論文集,Pp.3-35~3-44
80.羅光達(1996),老莫的第二春在哪裡?談我國資源回收的努力方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9:1,Pp.55-58
81.嚴勝雄(1980),克利斯托之中地理論,台灣土地金融季刊,17:1,Pp.1-23
82.蘇國林(1993),塑膠回收概況,工研院化工所
83.蘇銘千主持(1998),廢車回收清理體系研發三年計畫—廢車回收通路作業系統優選方案之研究,行政院環保署
84.蘇聰敏(1994),開放經濟體系下之廢紙回收的最適環境政策,清大經濟所碩論
外文部分
1.Birkbeck,C.1978.”Self-Employed Proletarians in an informal Factory:The Case of Cali’s Garbage Dump”.World Development.6:1173-1185
2.Gregory,D. & Urry,J.1990.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Macmillan
3.Massey,D.1991a.”Flexible sexism”,Environment and Planing D:society and space,9:31-57
4.------------.1991b.”The political place of locality studies”.Environment and Planing A.23:267-281
5.------------.1993,”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sive sense of place”. Pp.59-69,in J.Bird et al.(eds) . Mapping the future—local cultures,global chang.Routledge,London
6.R.J.Johnston et al.(eds).1982.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Pp.581-584
7.Trettin,L.1999.”Abfallentsorgung in Kalkutta—die Rolle des informellen Sektors”.Geographische Rundschau.Pp.668-675
8.R.J.Johnston.1973.Spatial Structure—Introducing the study of spatial systems in human geography.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