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銘森 Huang, Ming-Shen |
---|---|
論文名稱: |
立法院職權之研究─以質詢權為例 A Study of the Legislative Yuan's Function– Case Analysis of Interpellations |
指導教授: |
劉昊洲
Liu, Hao-Jo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6 |
中文關鍵詞: | 質詢權 、政黨質詢 、會期 、國會黨團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5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質詢是議員對於政府所負責之事,用書面或口頭提出詢問,並要求其書面或口頭答復。個別議員透過質詢以瞭解政府施政的內容與方針,亦可藉以批評政府的政策,並督促政府糾正政府官員的違法或失職行為。(劉慶瑞,1982:251)
西方民主先進國家國會之監督權除擁有質詢權外,不論是默示(英、美、法)或明定(德、日),調查權在各國憲法上,皆被視為國會行使各項職權的必要工具性權力。然經多次修憲後,監察院及國民大會大部分重要職權已移轉給立法院,立法院已成為全國政治運作中心、唯一國會,但調查權等重要國會權力,仍由原為民意機關改為準司法機關之監察院持有,未隨同移轉給立法院,國會職權因而並不完整。
經多次修憲後,立法院為配合憲政結構之改變及外界對國會改革之殷切期盼,立法院第三屆第六會期休會前(1999.01.12)通過制定或修正「國會改革五法」,在制度面已有許多變革,其中質詢制度亦有重大改變。新制自第四屆開始實施,而第四屆第三會適逢我國五十餘年的第一次政黨輪替,但立法院歷經四、五、六屆仍是泛藍居多數,造成立法院院內朝小野大的新政治生態局面。本研究目的即在闡述新質詢制度規定為何?新政治生態下,長期習於擔任執政黨、在野黨立委,主客易位下,如何行使質詢權?質詢行政院長產生何種爭議?另也探討民主國家質詢制度優點、現行我國質詢運作缺失,期提出可行建議,作為再改革之參考。
Interpellation is used to refer to the right of legislators to submit oral or written questions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about affairs for which the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and to demand that the officials answer them in writing or orally. This is a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individual members of the legislature may come to understand, comment on and control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nd may exhort the government to correct individual official's illegal or inappropriate acts (Liu Ching-jui, 1982; 251).
In addition to interpellations, the legislative bodies of the Western that have developed democracies also exercise the right of investigation to keep the government in check. This right is either provided for explicitly (Germany, Japan) or implicitly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in the constitution. In Taiwan, the Legislative Yuan has become the country's sole representative office since assuming most of the powers of the Control Yuan and the now-defunct National Assembly after the many attempts to amend the ROC Constitution. However, the right of investigation still falls within the authority of the Control Yuan, which limits the Legislative Yuan's ability to keep a tight rein on the executive branch.
In order for the Legislative Yuan to live up to public expectations, it amended and enacted five acts before January 12, 1999, and all these changes took effect after then. The alterations were aimed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Legislative Yuan, not least the right of interpellation. Although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came to power in 2000 after the first political transfer of power in almost 55 years, it has been unable to secure a majority of seat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via elections. This has resulted in a schism whereby the executive branch is controlled by one party and the legislative branch by others. This analysis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new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terpellations. How have lawmakers of the ruling and opposition parties adapted to their new roles under a split government after the 2000 power shift? What controversies have arisen by lawmakers' questioning of the premier? What advantages has the interpellation process developed in other democracies? What ar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interpellation process in Taiwan?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in Taiwan?
壹、中文書目
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2000),臺北市:雙榜。
王金平(2000),〈立法尊嚴,必須尊重〉《立法院院聞》,卷28期8,頁17-19。
王金平(2002),〈漫談立法院之生態變遷、國會改革及面臨之挑戰〉《立法院院聞》,卷30期11,頁22-29。
中央日報,1980.01.15、31,版3。
中央日報社論(2004),〈游揆退席事件凸顯民進黨的鴨霸〉,《中央日報》,2004.2.27,版2。
王精誠(1984),《立法院第七十會期施政總質詢之內容分析--兼論報紙對總質詢新聞之處理》,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維濱(1986),《建立我國聽證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尤光付(2003),《中外監督制度比較》,北京:商務。
立法院(1952-1953),《立法院會議速記錄》第一屆第十會期(二)
立法院(1958.08.19),《立法院公報》,第二十一會期第二十期
立法院(1962.12.14),《立法院公報》,第三十 會期第 八期
立法院(1962.12.21),《立法院公報》,第三十 會期第九期
立法院(1971.04.20),《立法院公報》,卷六十 期三十一
立法院(1978.12.20),《立法院公報》,卷六十七期一0一
立法院(1984.10.17),《立法院公報新聞稿》,第三四六七號
立法院(1990.03.14),《立法院公報》,卷七十九期二十一
立法院(1991.02.27),《立法院公報》,卷八十 期十七
立法院(1993.01.20),《立法院公報》,卷八十二期四(中)
立法院(1999.01.16),《立法院公報》,卷八十八期五(上)
立法院(1999.06.30),《立法院公報》,卷八十八期三十七(上)
立法院(2000.05.17),《立法院公報》,卷八十九期二十五
立法院(2001.02.07),《立法院公報》,卷九十 期六
立法院(2001.02.28),《立法院公報》,卷九十 期七(一)
立法院(2001.07.18),《立法院公報》,卷九十 期四十三
立法院(2001.10.06),《立法院公報》,卷九十 期四十五
立法院(2001.12.22),《立法院公報》,卷九十 期六十
立法院(2002.08.07),《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一期五十五
立法院(2003.03.19),《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二期十二
立法院(2003.03.26),《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二期十三
立法院(2003.07.19),《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二期三十七(下)
立法院(2004.02.21),《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三期九
立法院(2004.02.28),《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三期十
立法院(2004.03.06),《立法院公報》,卷九十三期十一(上)
立法院(2005.03.07),《立法院公報》,卷九十四期九
立法院(2005.10.13),《立法院公報》,卷九十四期四十七
立法院(2005.11.04),《立法院公報》,卷九十四期五十七
立法院(1984)第1屆第73會期第 1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1990)第1屆第85會期第 6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1991)第1屆第88會期第 7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1999)第4屆第 1會期第 1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1999)第4屆第 2會期第 2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2000)第4屆第 3會期第30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2000)第4屆第 4會期第12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2005)第6屆第 1會期第 4次會議《議事日程》
立法院(2005)第6屆第 2會期第 1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2005.09.26)第6屆第2會期財政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開會通知
立法院(2001),《中華民國立法院 簡介》,臺北市:立法院。
立法院院聞半月刊資料室(1973),〈立法院概況〉《立法院院聞半月刊》,試版期1,頁25-28。
立法院(1993),《立法院議事先例集》,臺北市:立法院秘書處。
立法院(2005),《立法委員手冊》,臺北市:立法院法制局。
立法院(2004),《立法統計年報》,臺北市:立法院會計處。
立法院(2005),《立法統計年報》,臺北市:立法院會計處。
立法院(2005),〈第五屆立法院之回顧-立法、行政之互動〉《立法院院聞月刊》,特輯,頁37-50。
史尚寬(1973),〈質詢權之比較研究〉《憲法論叢》,臺北市:自刊。
古登美、沈中元、周萬來(2000),《立法理論與實務》,臺北縣:空大。
戎撫天(1984),〈立院質詢風波的化解所表現的政治風度〉,《聯合報》,1984.10.17,版2。
江大樹(1991),〈國會調查權與聽證制度〉《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5,頁3-4。
江中明、雷顯威、林河名(2001),〈王金平怒責謝啟大太不公道〉,《聯合報》,2001.06.09,版4。
朱 諶(1991),《孫中山先生思想與中華民國憲法》,臺北市:大海。
朱 諶(1997),《憲政分權理論及其制度》,臺北市:五南。
朱志宏(1989),〈確立聽證制度,促進政治參與-立法與行政機關聽證制度之研究〉《理論與政策》,卷4期1,頁35-40。
朱蔚菁(2004),〈立法委員言論免責權保障範圍及界限之研析〉《立法原理與制度》,臺北市:立法院法制局。
呂亞力(2002),《政治學》,臺北市:三民。
步明薇、陳鳳英(2001),〈互綁法案 立院清倉日 院會一事無成〉,《工商時報》,2001.06.07,版1。
宋東寧(1980),《美日聽證制度與我國備詢方式的比較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富雄(2002),〈第五屆立法院的新困境〉,《中國時報》,2002.07.03,版15。
邱太三(2001),〈國會質詢制度的改革芻議〉《國會改革:臺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臺北市:新臺灣人基金會。
邱昌渭(1960),《了解美國國會》,臺北市:東南亞。
余元傑(1993),《我國立法院質詢制度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元傑、李麗雲(1996),〈立法委員書面質詢範圍實務觀察--以第二屆立法院為例 (上) 〉《嘉南學報》,期22,頁254-263。
余元傑、李麗雲(1997),〈立法委員書面質詢範圍實務觀察--以第二屆立法院為例 (下) 〉《嘉南學報》,期23,頁215-230。
吳典蓉(1991),《歷年來立法院監督權行使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正雄(1977),《立法委員質詢國防事務之內容分析-以第二 三屆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昆吾(1977),《條約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吳望伋(1981),〈立法委員質詢權之回顧與研討〉《立法院院聞月刊》,卷9期4,頁3-4。
吳堯峰(1988),《民政議事工作辭典》,臺北市:五南。
李 林(1991),《立法機關比較研究》,北京:人民。
李永得(1984),〈新聞網外〉,《自立晚報》,1984.10.17:版2。
李守孔(1964),《民初之國會》,臺北市: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李志德(2001),〈立院空轉 謝啟大明指「陰謀」〉,《聯合報》,2001.06.09,版4。
李祖舜、陳彥伯(2001),〈開臨會救法案總統府立法院踢皮球〉,《中時晚報》,2001.06.07,版2。
李國雄(1982),〈國民出席國會委員會作證〉《憲政思潮》,期57,頁91-103。
李復甸、林正順(1987),〈美國國會聽證制度簡介〉《中山社會科學譯粹》,卷2期4,頁109-112。
李順德(2005),〈謝揆批姚:個人的英雄主義〉,《聯合報》,2005.11.24,版A7。
李禮仲(2001),〈臨時會召開應重全民利益〉,《中央日報》,2001.06.21,版11。
李炳南(1992),《英國國會質詢制度之研究》,「中山學說與二十一世紀中國」學術研討會 。
李基勝(2004),〈質詢與諮詢疑義之研析〉《立法原理與制度》,臺北市:立法院法制局。
李鴻禧(1986),〈現代議會制度之生理與病理底比較憲法研究(中)〉《臺大法學論叢》,卷16期1,頁97-123。
但蔭蓀(1962),《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市:聯合。
拉瑞士(Larenz, Karl)著,陳愛娥譯(1996),《法學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周陽山(1994),〈質詢權與質詢制度:一項國際經驗的分析〉《理論與政策》,卷8期3,頁98~106。
周萬來(2002),〈概述立法委員聽取報告與質詢制度〉《立法院院聞月刊》,卷30期2,頁92-102。
周萬來(2004),《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逐條釋論》,臺北市:五南。
林 謙(1985),〈立監兩院應建立立聽證制度〉《民主政治週刊》,期16,頁51-53。
林子儀(1993),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臺北市:月旦。
林正順(1988),《美國國會聽證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妙津(1990),《立法院第79至84會期施政總質詢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紀東(1978),《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一冊,臺北市:三民。
林紀東(1977),《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二冊,臺北市:三民。
林河名(2001),〈臨時會 想建立什麼樣的憲政慣例?〉,《聯合報》,2001.06.22,版4。
林河名(2001),〈臨會排定議程 確定邀閣揆報告〉,《聯合報》,2001.06.23,版4。
林敬殷(2004),〈王金平:游 周五 不來 永遠不用回來 朝野協商無結果 王堅持不應以個案牽連議事 否則兩院對立更嚴重 政院將先觀輿情 不排除繼續總質詢〉,《聯合報》,2004.02.25,版2。
林聖芬(1979),〈立法院力爭上游〉,《中國時報》,1979.11.16,版2。
林瑞陽(2001),〈立院臨會 張揆將備詢〉,《經濟日報》,2001.06.23,版4。
林瑞雯(1996),〈從憲法第六十七條、七十一條之立法精神探討政府官員列席立法院備詢問題〉《立法院院聞月刊》,期24卷11,頁58-71。
林瑞雯(2003),《立法院委員會與黨團協商制度之研究(1999-2002)》,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敬殷(2004),〈王:游揆指責 傷害兩院和諧〉,《聯合報》,2004.02.28,版A2。
林漢洲(2004),〈鍾紹和鄭金玲已兩次表示收回發言 政院堅持還要「公道」 王金平:政院不接受協調 違憲〉,《中華日報》,2004.02.25,版2。
林嘉誠(1987),〈民意機構的聽證制度展〉,《民眾日報》,1987.02.04頁2。
林鴻柱(2003),《立法院預算審議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法治斌、董保城(2001),《中華民國憲法》,臺北縣:空大。
阿伯洛伊球(Oberreutyer)、莊國榮(1991),〈法國質詢制度〉《各國國會質詢制度之比較》,頁49-56,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孟德斯鳩(Montesquieu)著,張雁深譯(1998),《論法的精神》,臺北市:商務。
洛 克(Locke, John)著,李永久譯(1969),《政府論》,臺北市:帕米爾。
洛 克(Locke, John)著,葉啟芳、瞿菊農譯(1986),《政府論次講》,臺北市:唐山。
洛 克(1986),《政府論》下篇,北京:商務。
施焜松(1999),〈立委質詢權行使現況之探討〉《政策月刊》,期45, 頁46-48。
洪莎嫚(2001),《國會功能運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德旋(1973),〈美國國會調查權之淵源及其發展〉《國會》,卷4期2,頁7-11。
洪應灶(1970),《中華民國憲法新論》,臺北市:自刊。
范立達(1991),〈惹火作秀 王聰松難卸刑責〉,《聯合晚報》,1991.02.26,版4。
胡 濤(1980),《立法學》,臺北市:漢苑。
胡 濤(1985),〈立法院的質詢權與立法權〉《立法院院聞月刊》,卷13期4,頁54-55。
胡春惠(1966),《我國立法院質詢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春惠(1968),《我國立法院質詢權之研究》,臺北市: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姚 誠(1990),《訓政時期政治體系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有智、曹秀雲(2005),〈治水協商 橘委走人 王謝錯愕 吵吵收場〉,《中國時報》,2005.07.30,版A4。
莊輝濤(1998),重建民主理論,臺北市:韋伯。
唐 曉(2003),〈英國議會質詢制的程序和規則〉《人大研究》,期12,頁40-41。
國民大會速記錄(2005.06.21),臺北市:國民大會秘書處。
張川田(2004),《臺灣總統直選後國會質詢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仁敦(1984),《我國立法委員勞工問題質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行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玉法(1990),《中國現代史略》,臺北市:東華。
張臺麟(1990),《法國政府與政治》,臺北市:漢威。
張臺麟(2002),〈各國憲法新編〉《憲政思潮季刊》,期2,頁117-138。
張臺麟(2003),《法國政府與政治》,臺北市:五南。
張佐華(1987),〈論民意代表質詢權〉《政治評論》,卷45期9,頁6-8。
張翰書(1987),《西洋政治思想史》下冊,臺北市:商務。
張錕盛(1996),《從權力分立論司法對行政行為之審查密度》,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劍寒(1984),〈聽證制度〉《臺北市議會聽證制度彙集》,臺北市:臺北市議會秘書處。
張麗伽(2004),〈80年郝柏村退席 扁轟藐視國會〉,《中時晚報》,2004.02.24,版2。
許士光(2001),〈質詢與詢問的區別〉《人大制度研究》,期4,頁13-14。
許志雄(1993),《憲法之基礎理論》,臺北市:稻禾。
許志雄(1999),〈權力分立原理〉《現代憲法論》,臺北市:元照。
許振洲(2002),《法國議會》,北京:華夏。
許禎元(1993),《增額立委質詢與臺灣地區之政治發展-從甄補背景角度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劍英(2000),〈立法院委員會議事法規適用問題探討(八)〉《立法院院聞月刊》,卷28期9,頁62-74。
許劍英(2003),《立法權行使及法規適用問題之研究》,臺北市:今古文化。
許劍英(2004),《立法審查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許慶雄(1992),《憲法入門》,臺北市:月旦。
逯扶東(2002),《西洋政府思想史》,臺北市:三民。
婦女新知基金會(1989),《現在增額立法委員為婦女做了什麼?》,臺北市:婦女新知基金會。
郭登敖(1985),〈議事制度之比較(上)〉《立法院院聞月刊》,卷13期8,頁15-30。
郭登敖(1987),《議事制度之比較》,臺北市:自刊。
郭道暉(1998),《當代中國立法(上)》,北京:中國民主法制。
彭樹勛(1973a),〈中國立法機關溯源(一)〉《國會》,卷4期6,頁15-20。
彭樹勛(1973b),〈中國立法機關溯源(二)〉《國會》,卷4期7,頁10-14。
彭樹勛(1986),《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之立法院》,臺北市:成文。
單厚之(2001),〈閣揆列席不計毀譽?有例可循?〉,《聯合報》,2001.06.27,版2。
曾明發(2004),〈立法院委員會及研究單位組織未來發展方向之探討〉《立法原理與制度》,臺北市:立法院法制局。
曾偉明(1990),〈美國國會電視轉播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濟群(1975),《中華民國立法院之組織與職權分析》,臺北市:商務。
曾濟群、王元廷(2003),〈立法院常設委員會運作之評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卷11期1,頁1-26。
曾繁康(1978),《比較憲法》,臺北市:三民。
湯德宗(1992),〈美國國會與權力分立理論〉《美國國會之制度與運作》,臺北市:中研院歐美研究所。
湯德宗(1998a),《權力分立新論》,臺北市:三民。
陳文政(2001),〈近代政治分權理論及其在憲法上之引用-以洛克、孟德斯鳩、孫中山分權理論為例〉《三民主義學報》,期23,頁69-104。
陳文俊(1989),〈議會質詢權之研究〉《中山社會科學季刊》,卷4期4,頁103~120。
陳水逢(1981),《西洋政治思想史(三)》,臺北市:中央文物。
陳杉榮(2004),〈退席未離立院 游揆謹守憲政規範〉,《自由時報》,2004.02.25,頁5。
陳東達(1991),《我國山地籍立委(1987-1989)暨第八屆省議員(1986-1989)質詢提案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英鈴等(2000),〈委員會的專業化〉《強化立法院結構與功能之研究(下冊)》,臺北市:立法院。
陳若桓(1965),《美國法律論文集》,香港:今日世界。
陳治世(1986),《美國政府與政治》,臺北市:臺灣商務。
陳淞山(1994),《國會制度解讀》,臺北市:月旦。
陳清雲(2003),《從立法權行使論行政命令之審查》,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新民(1995),公法學劄記,臺北市:自刊。
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市:自刊。
陳鈺婷、蘇永耀(2004),〈立委口出無賴政客 游揆怒退席〉,《自由時報》,2004.02.25,頁5。
章瑞卿(2004),〈日本與我國國會質詢聽證制度之比較研究〉《律師雜誌》,期297,頁94-109。
章瑞卿(2005),〈日本與我國國會質詢聽證制度之比較研究〉《律師雜誌》,卷9月1,頁91-109。
黃 紀、黃樹仁(1979),〈發言統計看立法委員的表現〉,《中國時報》,1979.10.12,版2。
黃天牧(1984),《公共政策與民意》,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主文(2000),《強化立法院結構與功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法院。
黃茂榮(1993),《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臺北市:自刊。
黃琛瑜(2001),《英國政府與政治》,臺北市:五南。
黃義交(2002),〈現行我國國會改革之淺論〉《憲政思潮季刊》,復刊期2,頁25-28。
黃維助(2004),〈郝柏村任閣揆時於八十年曾率閣員退席抗議〉,《自由時報》,2004.02.25,頁5。
黃輝珍(1984),〈立法院一場爭議 事理愈辯愈明-樹立議事規則的權威性〉,《中國時報》,1984.10.17,版2。
朝 陽(1994),〈泛論質詢權行使規則之改進〉《憲政評論》,卷25期10,頁17-18。
奧爾森(Olson, David M.)著,任德厚譯(1985),《國會與立法》,臺北市: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
漢彌爾頓等(Hamilton, A., J.Madison and J.Jay)著,謝淑斐譯(2000),《聯邦論》,臺北市:貓頭鷹。
新時代基金會(1990),《立法院擂臺-增額立委問政評估》,臺北市:時報文化。
新環境基金會(1989),《環保問政成績單》,臺北市:新環境基金會。
楊日青(1995),〈立法院質詢制度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期70(下)。
楊日青(1997),《立法院監督功能、質詢、備詢、聽證及調查之研究 – 一個比較性的分析》,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楊幼(1960),《中國立法史》,臺北市:中國文化事業。
楊幼(1971),〈國會議員回憶錄-立法院播遷之回憶〉《國會》,卷2期5,頁20-21。
楊泰順(2004),〈跛腳國會 難抗行政霸權 只具「刪減權」 刪減預算又怕得罪人 立委選舉年「寒蟬效應」似乎開始浮現〉,《聯合報》,2004.10.22,版15。
楊桂杰(1994),〈立法院建立聽證制度之研究〉《立法院院聞月刊》,卷22期8,頁69-80。
楊與齡(2001),〈大法官五二O號解釋善後工作之一 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芻議〉,《中央日報》,2001.03.20,版19。
鄒文海(1961),《政治學》,臺北市:自刊。
鄒文海(1991),《各國政府及政治》,臺北市:正中。
鄒忠科、黃松榮(1995),《當代比較政府》,臺北市:五南。
臺灣政經研究室(1988),《國會改造研究調查第一階報告分析初稿》,臺北市:臺灣政經研究室。
蔣勁松(1997),〈論現代英國平民院質詢制的建立和質詢的功用及管理〉《人大研究》,期5,頁28-33。
蔣勁松(1997),〈現代英國平民院質詢實況及質詢的實效和活躍的原因〉《人大研究》,期9,頁26-30。
蔣勁松(1998),《議會之母》,北京:中國民主法制。
管 歐(1994),《中華民國憲法新論》,臺北市:三民。
劉 漢(1971),〈國會議員回憶錄〉《國會》,卷2期9,頁21-23。
劉其昌(1994),〈國會質詢制度之分析〉《立法院院聞月刊》,卷22期9,頁51-61。
劉崇義(1990),〈我國現行質詢制度之檢討與建議〉《理論與政策》,卷4期3,頁11-32。
劉淑惠(1994),〈建立合理可行的總質詢制度〉《國家政策雙週刊》,期81,頁14。
劉慶瑞(1982),《比較憲法》,臺北市:大中國。
黎珍珍、陳嘉宏(2003),〈國會改革 應從選制著手〉,《中國時報》,2003.02.10,版6。
蕭旭岑(2004),〈郝柏村任閣揆時 也曾率員退席 不滿民進黨冗長發言 退席返政院 陳水扁「立委」曾炮轟藐視國會 宋楚瑜「秘書長」則稱郝有「不得已苦衷」〉,《中國時報》,2004.02.25,版A2。
蕭新煌(1983),〈立法委員與環境問題合法化的過程-立法委員環境質詢的內容分析1960-1981〉,中央研究院第三次社會指標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
宜 中(2000),〈論立法院秘書長函請各機關提供決算有關資料之合法性-從立法院與監察院職權之分際談起〉《審計季刊》,卷20期2,頁45-50。
歐陽翠鳳(1992),《立法委員質詢婦女問題之研究-51會期至84會期立法院公報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政順(1985),《立法院議事規則逐條研究》,臺北市:大中國。
蔡達棠、余元傑(1993a),〈立法委員書面質詢之程序與限制〉《立法院院聞月刊》,卷21期7,頁27-38。
蔡達棠、余元傑(1993b),〈民國以來立法機關質詢制度之演變〉《立法院院聞月刊》,卷21期12,頁16-25。
蔡達棠、余元傑(1995),〈由行政院答復探討立法委員書面質詢之範圍--以第二屆立法院為例〉《立法院院聞月刊》,卷23期1,頁64-81。
賴錦珖(1992),《民意代表質詢權之研究》,臺北市:內政部民政司。
總統府(2001.2.11),《總統府公報》第六三八三號。
謝瑞智(2000),《活用憲法大辭典》,臺北市:文笙。
韓健豪(1990),《黨外立法委員質詢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薩孟武(1973),《孟武隨筆》,臺北市:三民。
薩孟武(1990),《中國憲法新論》,臺北市:三民。
薩孟武(2003),《政治學》,臺北市:三民。
羅名威(1998),《違憲審查權控制立法權之界限》,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志淵(1961),《美國國會立法程序研究》,臺北市:正中。
羅志淵(1964),《立法程序與立法技術》,臺北市:國民大會祕書處。
羅志淵(1973),〈國民政府訓政體系之研究〉《中山學術集刊》,集11,頁63-67。
羅志淵(1986),《立法程序論》,臺北市:正中。
羅志淵(1979),《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市:正中。
羅志淵(1984),《美國政府及政治》,臺北市:正中。
羅孟浩(1958),《論責任內閣制》,臺北市:中華文化。
羅傳賢(1993),《立法程序》,臺北市:龍文。
羅傳賢(2002a),《立法程序與技術》三版,臺北市:五南。
羅傳賢(2002b),〈法案審查程序與立法技術〉《月旦法學》,期85,頁61-74。
羅傳賢(2002c),〈國會運作與立法程序〉《立法原理與制度》,臺北市:立法院法制局。
羅傳賢(2004a),《立法學實用辭典》初版,臺北市:五南。
羅傳賢(2004b),《國會與立法技術》,臺北市:五南。
蘭 尼(Ranney, Austin)著,倪達仁譯(1995),《政治學》,臺北市:雙葉。
蘇明溪(1995),〈國會議員質詢權之探討〉《立法院院聞》,卷23期3,頁52-59。
蘇芳誼(2001),〈「國會大選後的憲政運作」研討會綜合討論紀要〉《新世紀智庫論壇》,主辦單位: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期16,頁61-67。
顧敦鍒(1962),《中國議會史》,臺中市:東海。
貳、外文書目
Almond, G.A. (1956)”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Journal of Politics, 18(3):391-409.
Clapp,C.L.(1964)The Congressman:His Work as He Sees It.2nd
ed,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arvey ,J. & L. Bather, (1982)The British Constitution And Politics .5th ed,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ock, J.(1956)”The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An Essay concerning The True Original Extent and End of Civial Government ,N.Y.: The Macmillan Co.
Keefe,W. J. & Morris S. Ogul (1989)The American Legislative
Process.7th ed,N. J.:Prentice Hall,Englewood.
Morrow, W. L.(1969)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N.Y.:Charles
Scribner’s Sons.
Oleszek,W. J.(1978)Congressional Procedures and thePolicy Process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Patterson,S.C.& Boynton G.R.(1973)”Dimensions of Support in Legislative System” In Allan Kornberg,ed,Legislativ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NY:David Mckay.
Pye, L. W. and Verba, S.(eds.)(1965)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nney,A.(1965)Pathways toParliament ,Winsconsin:University of Winsconsin press.
Sachs,R. C.(1982)”Conducting Committee Hearing”,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No.88-211), Washington, D.C.:CRS.
Silk, P. & Rhodri W.(1998)How Parliament Works.4th ed,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Willson,F.M.G.(1959)Routes of Entry of New Members of the British Cabinet,1868-1958 Political Studies, London: Patrick Dunleavy.
田邊勝二(1985),《日本國憲法槪要》,東京:杉山。
淺野一郎(1990),《國會事典》,東京:有斐閣。
清宮四郎(1989),《憲法Ι》,東京:有斐閣。
蘆部信喜(1985),《憲法之議會政》,東京:東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