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沛容 Tsai, Pei-Jung |
---|---|
論文名稱: |
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後設認知的觀點 Creativity Indicators of Art Creative Proces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eta-cognition Theory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7 |
中文關鍵詞: | 藝術家 、後設認知 、創造歷程 、藝術教育 、創造力指標 |
英文關鍵詞: | Artist, Meta-cognition, Creative process, Arts education, Creativity indicat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運用藝術創造歷程之後設認知觀點,藉以建構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研究以臺灣當代藝術家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採用混合法研究方式,將文獻、訪談內容、相關資料分析歸類、統整形成概念,探討其藝術創造歷程之後設認知運用情形,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檢定指標重要性及專家意見一致性,確認41項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期望供藝術教育界培育人才方向借鏡與研究。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共包含41項指標,由個人7項、工作7項、策略8項、計畫7項、監控5項與檢核7項所組成。
二、藝術理論與創作兩組專家共同評定屬重要性指標者,共14項,個人計有5項最多,工作計有2項,策略計有2項,計畫計有0項,監控計有3項次多,檢核計有2項。
三、檢驗兩組專家評定指標重要性之一致程度,肯德爾和諧係數為.721,顯著性P值為.035<.05達顯著水準,顯示兩組專家對於「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重要性評分具有高度一致性,評分者間信度佳。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實務層面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set of Creativity Indicators of art creative proces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eta-cognition theory of art creation. Using contemporary artists in Taiwan as subjects, the analysis applies mixed-method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ccording to the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I build up the Creativity Indicators of art creative process and tes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dicators as well a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expert opinion by Kendall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test. The main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The Creativity Indicators of art creative process consist of 41 indicators, including 7 Personal, 7 Task, 8 Strategy, 7 Planning, 5 Monitoring, and 7 Checking.
2.The experts from Arts Theory and Arts Creation both evaluate 14 indicators as essential for the Creativity Indicators, including 5 of Personal, 2 of Task, 2 of Strategy, none of Planning, 3 of Monitoring, and 2 of Checking.
3.The Kendall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was 0.721 and the significant test was 0.035, which presents a high level of consistency of importance between two expert groups.
Finally, I discus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Indicator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learners, teachers, and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of arts.
中文部分:
丁春蘭(2003)。國小學童乘除問題的解題表現、後設認知與認知型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王子華、王國華、王瑋龍、黃世傑(2002)。大學普通生物學後設認知量表的發展。測驗統計年刊,10,75-100。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素芸(2001)。基本能力指標之發展與概念分析。教育研究資訊,9(1),1-14。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江旻樺(2010)。臺灣當代傑出紙類藝術家的創造性人格特徵、創作過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I。臺北市:五南。
吳明雄、張中一、饒達欽(2008)。高中職學生藝術創造力影響指標之研究:以全國競賽得獎學生為對象。藝術教育研究,16,1-28。
吳恭瑞(2008)。藝術的創造力初探。書畫藝術學刊,4, 175-202。
吳毓華(2005)。戲曲美學論。臺北:國家。
李偉俊(2011)。美塔學-一個統合後設認知與創造力的創新理論構想。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75-98。
李堅萍、朱素貞、李學然(2012)。視覺藝術學習者創作藝術表徵因素之個案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4,47-69。
杜明城(譯)(2006)。創造力(原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臺北市:時報文化。
林奇芳(2001)研發團隊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幸台(1981)。衡鑑創造力的新指標。資優教育季刊,4,6-12。
林幸台(1998)。傑出科學家之創造力特性及開發創造力模式之研究-子計劃三:歷史角度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7-2511-5-003-063),未出版。
林宴瑛(2006)。個人目標導向、課室結構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係及潛在改變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晏如(2012)。探討後設認知能力對國中生類比學習成果之影響-以比熱和熱平衡概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群英(2002)。藝術概論:藝術新理論。臺北:全華。
邱上真(1989)。知識結構的評量:概念構圖技巧的發展與試用。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4,215-244。
邱發忠(2005)。創造力認知運作機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丁興祥、林耀南、陳育瑜、林碧芳、王詩婷、賴靜儀、柯怡安、陳佳筠、何潤娥(譯)(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原作者:Mark A. Runco)。臺北市:心理。
柯志恩(2003)。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之分析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1),31-61。
柯志恩(2004)。由後設認知技能實踐觀點看教師課程統整知能的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59,85-91。
柯志恩(2005)。後設認知在師資培育之研究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段世珍(2012)。後設認知策略在國中視覺藝術教學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洪榮昭(1997)。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12(5),59-63。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7-26。
胡永崇(199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徐沛君(主編)(2002)。蒙德里安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高千惠(2000)。何謂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初考。典藏今藝術,96,34-35。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五南。
張玉成(1988)。高層思考與資優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及臺灣師大特教中心(主編),我國特殊教育的回顧與展望(245-266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秀綢(1981)。音樂科系與美術科系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昇鵬(2003)。資賦優異學生及普通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思考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17,95-119。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主編)(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新仁、邱上真、楊宗仁(1992)。國中地理學習之後設認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1-0301-H-017-02-L1),未出版。
教育部(2007)。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梁錦鋆(譯)(2006)。藝術的意義(原作者:Herbert Edward Read)。臺北市:遠流。
莊啟榮(2001)。國小高年級閱讀理解後設認知量表之編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臺北市:正中。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臺北市:五南圖書。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怡如(2011)。科學學習後設認知量表之修訂與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威良(2005)。從後設認知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表徵實務的發展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淑鈴(2003)。「2003臺北美術獎」得獎藝術家訪談。現代美術,109,4-17。
陳李綢(1990)。歸因回饋與策略訓練對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3,143-157。
陳李綢(1992)。國小男女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作業表現的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97-109。
陳昭儀(1990)。高創造力及特殊才能者之生涯發展。諮商與輔導,55,14-16。
陳昭儀(1991)。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211-227。
陳昭儀(2004)。傑出表演藝術家藝術生涯歷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學報,35(2),71-90.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73。
陳密桃(1990)。兒童和青少年後設認知的發展及其教學效果之分析。教育學刊,9,107-148。
陳淑敏、宋明娟、甄曉蘭(2010)。大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高等教育,5(2),61-100。
陳嘉汶(2012)。教育與藝術相關領域學生在創造力表現與創新環境支持度認知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龍安(1990)。「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龍安(1992)。創造力思考教學。臺北:心理。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臺北:三民。
陶文岳(2003)。象外之象--朱德群先生訪談記。典藏今藝術,132,182-185。
彭淑玲(2009)。創造力動機歷程模式:未來目標、課室目標結構、自我決定動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淑容、莊佩珍(1955)。資優女性的生涯發展之探討。特殊教育學報,10,195-226。
游崴(2007)。侯俊明談文字與書寫。現代美術,133,18。
游靜秋(1997)。臺灣地區環境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程炳林(2002)。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師大學報:教育類,47(1),36-58。
辜如玉(2011)。國民中學教師領導內涵探究及其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壬來(1988)。幼兒造形藝術教學─統合理論之應用。臺北:五南。
黃秀玉(2008)。高中學生科學創造力指標及其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俊傑(2013)。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行政倫理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市:漢文。
黃茜芳(1998)。充實自我是一種生理現象─藝術家自我教育學習之道。典藏藝術,69,182-185。
楊宗仁(1991)。後設認知的起源及其理論。資優教育,38,16-25。
楊博丞(2011)。人力資源發展工作者專業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初版)。臺北:五南。
雷丹(2008)。運用元認知策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育探索,204,26-27。
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20-30。
劉世南、郭誌光(2003)。創造力實踐的基礎建設:評量方法的發展。資優教育季刊,86,10-20。
蔡清田(主編)(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市:五南。
蔡惠瑜(1999)。臺灣體育館指標之建立及其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蔡智明(2004)。擴散性思考測驗研究-以「想一想活動」為研究工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鄭豪志(2008)。成人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及後設認知能力與其自我導向學習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盧思丞(2008)。國小學童科學後設認知測驗之編製及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駱郁萱(2012)。臺北市國中生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志偉、王慧玉(譯)(2010)。混合方法研究導論(原作者:Clark, V. L. Plano &Creswell, J. W.)。臺北市:心理。
羅美慧(2005)。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克(譯)(1990)。尋求靈魂的現代人(原作者:Carl G. Jung)。臺北市:遠流。
顧建華、張占國(主編)(1999)。美學與美育詞典。北京市:學苑。
中文網路資料:
吳瑪悧(無日期)。以藝術之名:藝術家訪談吳瑪悧【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3/670/42
外文部分: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Inc.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Oxford: West view Press.
Borkowski, J. G. ; Milstead. M. ; Hale, C. (1988), Components of children’s metamemory: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generalization, In F. E. Weinert & M. Perimutter (Eds.), Memory development: Universal chang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pp.73-10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uck, L. A. (1991). Creativity in the retarded.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9(1), 75-95.
Burkhart, L. J., & Gilmore, A. R. (1967). Twenty-nine years growth and thinning yields in a shortleaf pine plantation in southern Illinois. (III St. Trans.). Academic Science, 60, 100-103.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 (Ed.), The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313-33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Wolfe, R.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 81-93). New York: Pergamon.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MA: Heath.
Rossman, J. (1931).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ventor: A study of the patentee. Washington: The Inventor’s Publishing Company.
Flavell, J.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06-911.
Gardner, H. (1988). Creativ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 8-26.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uilford, J. P. (1971). Creativity and its caltiration. N. T: Harper and Row.
Guilford, J. P. (1986). Creativive talents: Their nature, uses and development. NY: Bearly limited.
Houtz, J. C., & Krug, D. (1995). Assessment of creativity: Resolving a mid-life crisi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7(3), 269-295.
Jenny Sjöholm (2014) The art studio as archive: tracing the geography of artistic potentiality, progress and production, Cultural Geographies, 21(3), 505-514.
Klamer, A., & Petrova, L. (2007). Financing the arts: The consequences of interaction among artists, financial support, and creativity motivation. 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37(3), 245-256.
Mayer, R.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1999).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 449-4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dnick, S. A. (1962).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69, 220-232.
Oakes, J.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Pesut, D. J. (1990).Creative thinking as a self-regulatory metacognitve process-A model for education, training and further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4, 105-110.
Poole , M . (1980). Creative across the curriculum.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Power, C. (1990). Higher education indicators: An exercise in interpretation. In N. Bottani, & I. Dalfau(Eds.),Indicators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l system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14, 353-361.
Runco, M. A. & Chand, I. (1995). Cognition and creativ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7(3), 243-267.
Scott, G. S., Leritz, L. E. & Mumford, M. D. (2004).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ativity training: A quantitative review.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 361-88.
Shaughnessy, M. F. (1998). An interview with E. Paul Torrance: about creativ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0(4), 441-452.
Sternberg, R. J. (1985).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1988).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125-147).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1991). Theory-based testing of intellectual abilities: Rationale for the Triarchic Abilities Test. In H. Rowe (Eds.), Intelligence: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p. 183-20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ternberg, R. J. and Lubart, T. I. (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 3-16).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