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琤惠
Wang Jeng Huey
論文名稱: 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響-以親子關係課程為例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curriculums on ju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gram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周麗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親子關係課程家庭教育親子關係態度親子關係行為教育介入
英文關鍵詞: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gram, family education, attitude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5下載:8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階段青少年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的現況,發展「親子關係」之家庭教育課程,並探討親子關係課程之實施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效果。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臺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四個班在學學生共140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n=70)接受每週一次、每次45分鐘的「國中親子關係課程」,而對照組則不介入任何的實驗處理。
    在課程介入前、後一週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親子關係問卷」的前、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的成效。在親子關係課程進行中,同時使用「學習單」、「課程回饋表」,作為評估與紀錄實驗組學生學習的狀況與表現、對課程活動內容的感受回饋及家庭作業的實踐情形。研究結果如下所示:
    一、國中階段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態度目前狀況為中等傾向,但仍有待加強;而親子關係行為目前狀況為欠佳傾向,須有待加強改善。
    二、實驗組學生在親子關係態度量表與親子關係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上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生,顯示親子關係課程可以增進學生親子關係的態度與行為。
    三、親子關係課程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的改變成效,並不會因為學生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表示本親子關係課程對於不同性別、家庭結構型態及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生都有效。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針對國中階段青少年及其家長、家庭教育工作推動與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家庭及學校教育機關及政府相關人員參考。

    This study focused on ju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 family education program abou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was developed, and the effects of this program on ju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attitud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ere examined.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140 students from four eight-grade classe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Thes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70) was given a 45-minut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gra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nce a week, and the control was given no intervention.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gram,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asked to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ne week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During the program, “learning sheets” and “course feedback forms”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record participants’ learning conditions, performance, dialogues in class, feedbacks, and accomplishment of assignmen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dolesce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tended to have a moderate level of attitude toward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which c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heir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tended to be poor and needed to be improved.
    2.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post-tes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ttitude and behavior,suggesting that the develope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gram could improve stud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3.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gram, stud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did not vary by their background variables, meaning that the develope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gram was effective for all adolescents no matter their gender, family structure, and household socioeconomic statu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d specific suggestions regarding ju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promotion of family education,and future research, 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families, schools, and authorities concerned.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 次 ……………………………………………………………………Ⅲ 表 次 ……………………………………………………………………Ⅴ 圖 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青少年及其親子關係…………………………………………9 第二節 家庭教育及親子關係課程 …………………………………29 第三節 教育介入之成效探討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假設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6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方法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9 第一節 學生背景分析 ………………………………………………69 第二節 學生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之概況 …………………………72 第三節 國中親子關係課程教學活動成效分析 ……………………77 第四節 實驗組學生之親子關係態度與行為改變分析 ……………81 第五節 國中親子關係課程教學活動分析與反思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9 中文部分………………………………………………………………119 西文部分………………………………………………………………125 附 錄 ………………………………………………………………………131 附錄一:家庭教育法 ………………………………………………131 附錄二:家庭教育法實施細則………………………………………134 附錄三:NCFR家庭生活教育架構-青少年期………………………135 附錄四:臺北市各級學校施行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要點……139 附錄五:親子關係課程單元設計與學習單…………………………141 附錄六:專家效度名單………………………………………………179 附錄七:親子關係問卷修改情況……………………………………180 附錄八:親子關係預試問卷…………………………………………184 附錄九: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190 附錄十:親子關係正式問卷…………………………………………194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3)。中華民國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 (2006)。國人家庭生活現況研析。臺北市:內政部主計處。
    尹蘊華(1970)。家庭教育。臺中市:一善。
    王以仁(2000)。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79-93)。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2001)。親子關係與家人間的溝通技巧。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頁235-264)。臺北市:心理。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連生(1980)。親職教育的基本觀念之分析。師友月刊,162,9-12。
    王鍾和(1992)。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181-146)。臺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江福貞(2006)。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俊吉(2007)。網際網路進用與權利取得對青少年親子權力關係影響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委娥,周玉敏(2007)。親子關係、父母教養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41,85-107。
    何琦瑜、陳雅惠(2005)。家庭全球未來的挑戰。天下雜誌,335,48-55。
    余國良、辛自強(2000)。挑戰與呼聲:家庭教育中親子互動現況分析。應用心理研究,7,1-7。
    吳永裕(1995)。單親家庭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臺北師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順發(2009)。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實踐對父子親密感影響之研究-以子職知覺為中介變項。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乃佳(2007)。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與學習需求評估。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介至(1999)。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介至(2002)。青少年親子衝突之現況分析。諮商與輔導,197,21-25。
    李玟儀(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惠美(1997)。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之比較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秀貞(2007)。雙薪家庭社會支持、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相對知覺的重要性。人文與社會集刊,13(4),439-476。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周麗端(2000)。家庭理論與應用。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和李淑娟,婚姻與家人關係(26-58頁)。臺北縣:空大。  
    周麗端(2003)。家庭教育---以生命歷程觀點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25-48)。台北:師大書苑。
    周麗端(2005)。家庭教育在高級中學以下學校的推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6(1),8-29。
    周麗端、黃迺毓(2004)。高中以下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規劃。臺北市:教育部。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月琴 (1990)。繼親家庭親子關係與子女生活。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121-154。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玲(2004)。家庭教育的概念分析。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著,家庭教育學,(頁55-97)。嘉義市:濤石文化。
    林淑玲、黃秀珠(2003)。家庭教育的基礎-中小學家庭教育課程之內涵探討。師友,438,20-25。
    林淑玲、蔡秋雄、吳秋鋒(2006)。國民小學實施家庭教育活動及主題設計手冊。臺北:教育部。
    林惠雅(2007)。青少年獨立自主發展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35,153-183。
    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侯春如(2004)。夫妻婚姻品質,教養態度與國中子女知覺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柯順議(2005)。以學校為本位家庭教育方案之實施與評估:以親子關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范寶珍(2007)。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的關係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修慧蘭(2006)。共親職、親子關係與國中青少年適應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0-2413-H-004-010-SSS。
    唐先梅(2000)。家庭擴展期。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和李淑娟主編,婚姻與家人關係(158-201頁)。臺北縣:空大。
    孫世維(1997)。親子依附與分離─個體化:大學時期的發展。教育與心理研究,20,271-296。
    孫毓英(1986)。親子互動模式與青少年社會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頌賢、修慧蘭 (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1(1),45-78。
    家庭教育法(2003)。
    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2004)。
    高淑清、吳秋峰(2004)。多元思維模式對家庭教育資源整合之啟示與積極做法。教師之友,46(2),33-49。
    張乃文(2006)。國中學生含糖飲料主題課程介入之效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1995)。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秋桂(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倫瑋(2007)。以生活技能融入消費者健康教學之成效探討。國立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振宇(1984)。家庭教育。臺北市:三民。
    許美瑞(2001)。家庭生活教育的本質。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生活教育(頁1-27)。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珮榕(2003)。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小英(2005)。媳婦角色規範、家人支持與婆媳和諧關係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冰(1991)。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金定、劉焜輝(2003)。青少年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初探。教育心理學報,35(1),39-58。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位出版,台中市。
    陳若琳(2006)。反哺之恩--談「子職教育」。北縣成教,28,11-14。
    陳淑美(1981)。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與青少年親子關係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4,173-188。
    彭淑華(2006)。臺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25-62。
    曾端真(2005)。學校與家庭教育。載於台北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行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參考材料【國高中篇】:學校與家庭教育(頁22-25)。臺北縣:教育局。
    馮燕、王枝燦(2002)。網路交友與青少年虛擬社會關係之形成。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conference2002/thesis/files/20020514173005210.68.39.210.doc.
    黃宗堅、周玉慧、張思嘉(2000)。家庭系統的測量與類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32-001。
    黃宗堅、張思嘉、周玉慧 (1999)。家庭系統之互動歷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8-2413-H-032-002。
    黃宗堅、謝雨生和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芳銘、楊金寶、許福生(2005)。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標發展之研究。師大學報,50(2),97-119。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4),34-40。
    黃春枝 (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5-96。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迺毓(主編)(2005)。活力家庭Follow me, go!: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教材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黃曼婷(2001)。家庭主婦志願工作者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瑛琪(1997)。由家庭系統分化的觀點探討家有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學生輔導,53,102-109。
    黃德祥(2002)。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圖書。
    楊仁瑞(2008)。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其與父母之溝通行為--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斯雲(2002)。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父母的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149-167。
    葉光輝(1996)。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得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82,65-114。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3(4),33-76。
    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淇(2006)。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臺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41-196。
    廖永靜(2005)。國民小學的家庭教育。教師之友,2(46),21-32。
    臺北市各級學校施行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要點(2005)。
    劉佳雨(2006)。綠色消費教學介入對國中綠色消費行為及相關因素影響之研究-以雲林某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55-92。
    劉焜輝(1986)。青少年不良適應。台北:天馬出版社。
    蔡秋雄(2006)。中小學家庭教育之實施策略與方式。家庭教育雙月刊,2,61-74。
    蔡淑鈴、吳麗娟 (200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知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1),59-78。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麗珍 (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報,5,197-270。
    鍾思嘉(2000)。親職角色的成人發展觀點。應用心理研究,7,9-12。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君瑜(2008)。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國中生兩性交往教學介入之成效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品欣、陳李綢(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 (3),221-240。
    羅國英(1985)。從親密關係觀點看青少年親子關係及其測量。測驗與輔導,133,2732-2736。
    英文部份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 (1992). T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mily system scale(DIF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 77-89.
    Arcus, M. E., Schvaneveldt, J. D., & Moss, J. J. (1993). The nature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In M.E. Arcus, J.D. Schvaneveldt, & J. J. Moss, (Eds.),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Vol.1.(pp.1-25). Newbury Park, CA: Sage.
    Baranowski, T., Perry, C. L., & Parcel, G. S. (1997). How individuals, environments, and health behavior interact: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K. Glanz, et. al. (eds.).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2nd ed.) pp.153-178. California : Jossey-Bass.
    Elder, G. H., Rand D., Conger, E., Michael F., & Monika, A.(1992). Families under economic pressur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3, 5-37.
    Epstein, N. B., Bishop, D., & Ryan, C. (1993). The McMaster model: View of healthy functioning. In F. Walsh (Eds.) Normal family processes. New York: Guilford.
    Darling, C. J. (1987). Family life education. In M. B. Sussman & S. K. Steinmetz (Eds.)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815-833. New York: Plenum.
    Doherty, W. J. (1995). Boundaries between parent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therapy: The levels of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 Family Relations, 44, 353-358.
    Dusek, J. B. (1996).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3rd). Upper Saddle River,N. J.: Prentice Hall.
    Duvall, E. M. (1957). Family development. Chicago: J. B. Lippincott.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97-418.
    Guttmann, J., & Rosenberg M. (2003). Emotional intimacy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comparison between single-parent divorced and intact famil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3(4), 457-472.
    Havughurst, R. (1970). Development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David Mckay.
    Hawkins, A. J., Lovejoy, K. R., Holmes, E. K., Blanchard, V. L., & Fawcett, E. (2008). Increasing fathers’ involvement in child care with couple-focused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Family Relation, 57, 49-59.
    Hay, I., Bryne, M., & Butler, C. (2000). Evaluation of a conflict-resolution and problem-solving program to enhance adolescents’ self-concept. Journal of Guidence & Counseling,28(1), 101-114.
    Herman, M. R., Dornbusch, S. M., Herron, M. C., & Herting, J. R. (1997).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regulation, connection, and psychological autonomy on six measures of adolescent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2, 34-67.
    Ladd, G. W. (1992). Themes and theories: Perspectives on processes in family-peer relationships. In R. D. Parke, & G. W. Ladd(Eds.), Family-Peer Relationships: Modes of Linkag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arson, R., Richards, M.H., Moneta, G., Holmbeck, G., & Duckett, E. (1996).Changes in adolescents’ daily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families from ages 10 to18: Diseng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4), 744-754.
    Montemayor, R. (1983).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in conflict: All families some of the tim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3,83-103.
    Ohio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2010). Strengthening Families Communication Skills. Retrieved April 2, 2010, from http://extension.osu.edu/topics/family/family-life.
    Olson, D. H. (2000).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144-167.
    Painter, G., & D. I. Levine (2000). Family structure and youths’ outcomes: Which correlations are causal?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5(3), 524-549.
    Pardeck, J. A., & Pardeck, J. T. (1990). Family factors related to Adolescent autonomy. Adolescence, 25(98), 311-319.
    Rice, F. P. (1992). The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relations and culture. Boston:Allyn and Bacon.
    Richardson, R. A., Abramowitz, R. H., Asp, C. E., & Petersen, A. C. (1986).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 Effects of family structure.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48, 805-811.
    Shore, R., & Beirne, J. (1997). Connecting the curriculum. Th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6(6), 8-12.
    Steinberg, L. (1990). Autonomy,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Edit by Feldman, S. S. and Glen R. Elliott.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p.255-276). MA: Harvar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Extension (2010). Strengthening families Program for parents and Youth 10-14. Retrieved April 2, 2010, from http://www.uwex.edu/ces/flp/families/strengthening.cfm.
    Thomas, A., &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 Mazel.
    Thomson, E., Hanson, T. L., & McLanahan, S. S. (1994).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 well-being: Economic resources vs. parental behaviors. Social Forces, 73(1),221-242.
    Werebe, M. J. (1987). Friendship and d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French adolesc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 10, 269-289.
    Wintre, M. G., Yoffe, M., & Crowley, J. (1995). Perception of parental reciprocity scale(POPR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Social Development, 4, 129-148.
    Wood, B. (1985). Proximity and hierarchy: orthogonal dimensions of family intercon-nectedness. Family Process, 24, 487-50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