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佳駿
論文名稱: 《近思錄》研究
指導教授: 董金裕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近思錄朱熹呂祖謙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新儒家修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62下載:8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宋、明學術緊接隋、唐、五代等朝佛、道修習盛況而起,有相當比例的學者以復興儒學為宗旨,廣泛融合佛、道兩家思想成果,表現一種迥異於漢儒系統的「新儒家」。其中,北宋新儒家們尤其明顯展現這種「新」的特色,而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四人的思想言行,更可說是「新儒家」的代表。
    《近思錄》乃朱熹據其思想體系,採納好友呂祖謙意見,分十四類摘錄北宋周、張、二程四子言論及記載編纂而成。這本書,朱熹平時講學時常藉它與學生們頻繁討論,後來更成為爾後中國數本學術思想選集的濫觴,因此不但可視為北宋思想紀錄的一部分,更可視為朱熹與呂祖謙對理學的認識成果,故實有研究必要。
    準此,本論文秉持「有本有源」、「客觀明確」兩個要求,在研究方法方面以「歸納法」與「演繹法」並用,行文間依現代學術論文的所有基本規範,分章、節進行分析,期能以批判的眼光研究《近思錄》,充分利用並整合之前學者的研究成果,以指出《近思錄》的思想功能及意義。
    在第一章中,筆者的工作是考察《近思錄》相關背景、文獻,以確定《近思錄》有其思想研究上的必要。筆者並整理之前學者對《近思錄》的研究成果,取其菁華,補其不足,以探討《近思錄》對「中國思想史」的重要意義究竟為何。
    在第二章中,筆者的工作是考察《近思錄》文本,歸納《近思錄》歷經朱熹與呂祖謙數次討論合編、後來並經數種修訂版本刊印的過程。筆者並指出《近思錄》有所安排地擇取四子之語,對初學者來講,確實是「選材精湛」且「安排有序」,為理解北宋四子思想的極佳入門。
    在第三章中,筆者的工作是考察《近思錄》思想系統,證明《近思錄》十四卷文本的選語雖未能呈現出一套嚴密的邏輯安排,但仍明顯有其「思想系統」。就此,筆者發現其思想系統主要包括:「本體論」方面講「理」與「氣」為「道體」兩大端,氣映現於人,其作用為「伸」(神)、「歸」(鬼),道體生生不息,表現在人身為「仁」等;「修養論」方面講敬/靜、義/公、志/正、慎/戒、行/藏、時/中等修養原則的思考及運用;「政教論」方面講「誠」(愛民、正心誠意、剛強不阿等)、「公」(戒私、和親、薦賢等)、「中」(因時因地制宜、知幾、不合則退、從容徐徐行事等)等仕宦與講學時所應著重的要點。
    在第四章中,筆者的工作則是比較《近思錄》與其思想淵源。比較後發現,《近思錄》確能作為認識北宋四子思想的入門,不過僅止於「關於大體而切於日用諸語」方面而已。換言之,《近思錄》所選諸語只是周、張、二程四人思想的某個面向的提要、引導,絕非四人思想的「精華錄」。因而就這方面看,《近思錄》的貢獻主要在於:a.引導初學者對北宋四子學問規模「循是而進,自卑升高,自近及遠」地理解b.了解「伊洛儒學」一派對宇宙本體、修養、政教等方面所重視的課題究竟是哪些。
    在第五章中,筆者則嘗試對《近思錄》作綜合評論,試圖探討《近思錄》對中國歷代學者們的研習有何貢獻及局限處。並針對「思想史研究」及「現代意義」兩方面考察,看看《近思錄》在這兩方面是否也都有其價值?以及其價值為何?
    經由以上這些分析研究,筆者的結論是:儘管《近思錄》這本思想選集有其時代局限,但就許多領域而言,仍有其重要參考意義──就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人來講,《近思錄》確是認識他們的一把不錯的鑰匙;就朱熹與呂祖謙來講,《近思錄》也確是兩人學術思想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就宋、明理學研究來講,《近思錄》實占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就中、日、韓思想史研究來講,《近思錄》亦不能忽略;就現代人所面對生存困境的挑戰來講,《近思錄》所展現的儒學思維,更是具有回應、化解的能力──因而,其成書雖遠在八百多年前,但在現代思想界,仍有其學術價值。

    《近思錄》研究 目 次 論文提要 關鍵詞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問題陳述 ‧‧‧‧‧‧‧‧‧‧‧‧‧‧‧‧‧‧‧‧‧‧‧ 1 第二節 研究態度方法及目標 ‧‧‧‧‧‧‧‧‧‧‧‧‧‧‧‧‧‧ 4 第三節 相關文獻探討 ‧‧‧‧‧‧‧‧‧‧‧‧‧‧‧‧‧‧‧‧‧ 5 第二章 《近思錄》的編纂及架構 ‧‧‧‧‧‧‧‧‧‧‧‧‧‧‧‧‧ 9 第一節 《近思錄》的編者及旨趣 ‧‧‧‧‧‧‧‧‧‧‧‧‧‧‧‧ 9 第二節 《近思錄》成書過程 ‧‧‧‧‧‧‧‧‧‧‧‧‧‧‧‧‧‧ 16 第三節 《近思錄》選語及卷目架構 ‧‧‧‧‧‧‧‧‧‧‧‧‧‧‧ 21 第三章 《近思錄》內容及思想系統分析 ‧‧‧‧‧‧‧‧‧‧‧‧‧‧ 31 第一節 十四卷選語內容 ‧‧‧‧‧‧‧‧‧‧‧‧‧‧‧‧‧‧‧‧ 31 第二節 本體論:卷一 ‧‧‧‧‧‧‧‧‧‧‧‧‧‧‧‧‧‧‧‧‧ 38 第三節 修養論:卷二至卷五 ‧‧‧‧‧‧‧‧‧‧‧‧‧‧‧‧‧‧ 43 第四節 政教論:卷六至卷十四 ‧‧‧‧‧‧‧‧‧‧‧‧‧‧‧‧‧ 52 第四章 《近思錄》與其思想淵源比較 ‧‧‧‧‧‧‧‧‧‧‧‧‧‧‧ 65 第一節 《近思錄》所錄北宋四子語的大致取向 ‧‧‧‧‧‧‧‧‧‧ 65 第二節 北宋四子思想原貌 ‧‧‧‧‧‧‧‧‧‧‧‧‧‧‧‧‧‧‧ 73 第三節 《近思錄》與北宋四子思想比較 ‧‧‧‧‧‧‧‧‧‧‧‧‧ 90 第五章 《近思錄》綜合評論 ‧‧‧‧‧‧‧‧‧‧‧‧‧‧‧‧‧‧‧ 99 第一節 《近思錄》的貢獻及局限 ‧‧‧‧‧‧‧‧‧‧‧‧‧‧‧‧ 99 第二節 《近思錄》的思想史研究價值 ‧‧‧‧‧‧‧‧‧‧‧‧‧‧ 103 第三節 《近思錄》的現代意義 ‧‧‧‧‧‧‧‧‧‧‧‧‧‧‧‧‧ 107 第六章 結 論 ‧‧‧‧‧‧‧‧‧‧‧‧‧‧‧‧‧‧‧‧‧‧‧‧‧ 111 附錄一 周敦頤〈太極圖〉及朱熹修改版 ‧‧‧‧‧‧‧‧‧‧‧‧‧‧ 115 附錄二 《近思錄》選語約略統計表 ‧‧‧‧‧‧‧‧‧‧‧‧‧‧‧‧ 117 參引書目 ‧‧‧‧‧‧‧‧‧‧‧‧‧‧‧‧‧‧‧‧‧‧‧‧‧‧‧‧ 119

    《近思錄》研究 參引書目
    (每類皆按著、編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朱熹、呂祖謙及北宋四子相關書目部分
    《二程集》/臺北市:漢京文化,1983
    《朱子諸子語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呂東萊文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1937
    《東萊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1150冊,1983
    《張載集》/臺北市:漢京文化,1983
    《張子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王德毅等著《范沖淹‧孫復‧胡瑗‧邵雍‧周敦頤‧司馬光‧張載》/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李日章著《程顥˙程頤》/臺北市:東大圖書,1986
    朱建民著《張載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9
    周文英等編《周敦頤全書》/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張立文著《朱熹思想研究》/中和市:谷風出版社,1986
    張永 著《二程學管見》/臺北市:東大圖書,1988
    陳郁夫著《周敦頤》/臺北市:東大圖書,1980
    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市:德富文教基金會,1990
    陳榮捷著《朱熹》/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0
    陸寶千等著《朱熹‧呂祖謙‧陸九淵‧陳亮‧邱處機‧葉適‧真德秀》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程 頤(北宋)著《易程傳》/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0
    黃秀璣著《張載》/臺北市:東大圖書,1987
    楊家駱等編《新校本宋史》/臺北市:鼎文書局,1983
    廖吉郎等著《王安石‧程顥‧程頤‧楊時》/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 館,1999
    黎德靖(南宋)編《朱子語類》/臺北市:正中書局,1973
    二、歷代《近思錄》重要注解部分
    江 永(清)著《近思錄集註》十四卷/臺北市:中華書局,1971
    江 永(清)著《近思錄集註》十四卷/臺北市:廣文書局,1981
    茅星來(清)著《近思錄集註》十四卷/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9冊
    張伯行(清)著《近思錄集解》十四卷/臺北市:世界書局,1981
    葉 采(南宋)著《近思錄集解》十五卷/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7
    澤田希(日本)著《近思錄說略》十四卷/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7
    三、現代學者研究《近思錄》部分
    古清美著《近思錄今註今譯》/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0
    安 平著《朱子近思錄新解》/臺北市:正展出版社,2000
    印宏冰著《譯注近思錄》/廣州市:花城出版社,1998
    孟 穎著《近思錄詳譯》/臺南市:巨 書局,1989
    陳郁夫導讀《近思錄》/臺北市:金楓出版社,1997
    陳榮捷著《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市:學生書局,1998
    陳榮捷著《朱子新探索》(六二~六四)/臺北市:學生書局,1988
    陳榮捷著《朱學論集˙朱子之近思錄》/臺北市:學生書局,1982
    錢 穆著《宋代理學三書隨劄˙近思錄隨劄》/臺北市:東大出版社, 1996
    錢 穆著《朱子新學案‧附述近思錄》/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4
    四、其它參引書目部分
    《大藏經》/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3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市:中華書局
    中村元著、陳俊輝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臺北市:結構群文化, 1989
    方立天著《佛教哲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王 甦著《退溪學論集》/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
    田 浩著《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市:允晨文化,1996
    永 瑢(清)著、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市:臺灣商 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1968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學生書局,1990
    朱 熹(南宋)著《伊洛淵源錄》/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7
    朱伯崑主編《易學漫步》/臺北市:學生書局,1996
    李 滉(韓國)原著《陶山全書》/ 特別市:高麗書籍株式會社, 1988
    呂思勉著《宋明理學綱要》/北京市:東方出版社,1996
    貝原益軒(日本)著《近思錄備考》/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7
    岡田武彥(日本)著《貝原益軒》/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87
    林啟彥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4
    周谷城主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哲學卷》/臺北市:黎明文化,1995
    邵 雍(北宋)著《皇極經世書》/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 金會印行,1978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上/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4
    姜國柱編《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
    姜廣輝著《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苗潤田著《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孫奇逢(清)著《理學宗傳》/濟南市:山東友誼書社,1989
    孫振青著《宋明道學》/臺北市:千華出版社,1986
    張立文著《宋明理學研究》/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張立文著《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
    張立文著《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市:萬卷樓出版社,1993
    張 栻(南宋)原著《南軒集》/臺北市:廣學社印書館,1975
    陳 來著《宋明理學》/臺北市:洪葉文化,1993
    陳 選(明)著《小學集注》/臺北市:中華書局,1971
    陳植鍔著《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黃 榦(南宋)原著《勉齊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1983
    脫 脫(元)著《宋史》/臺北市:鼎文書局,1983
    項維新、劉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市:水牛出版 社,1972
    項維新、劉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市:水牛出版 社,1988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市:三民書局,1993
    黃宗羲、全祖望(清)等編《宋元學案》/臺北市:世界書局,1991
    鄔昆如著《哲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
    楊 甲(南宋)著《六經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第183冊,1983
    蒙培元著《理學的演變 :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市:文津出版 社,1990
    鄭鶴聲、鄭鶴春著《中國文獻學概要》/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蔡仁厚著《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市:學生書局,1995
    蔡仁厚著《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市:學生書局,1999
    蔡仁厚著《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市:學生書局,1995
    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市:啟明書局,1960
    蔣義斌著《宋儒與佛教》/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97
    樓宇烈著《東方哲學概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戴景賢著《北宋周張二程思想之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 院,1979
    錢 穆著《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4
    錢 穆著《朱子新學案》/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4
    錢 穆著《中國文化叢談》/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97
    韓鍾文著《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廣州市:教育出版社,1998
    五、期刊論文部分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二十七 期1996/6
    崔大華〈儒學面臨的挑戰〉/《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劉又銘〈近思錄的編纂〉/《中華學苑》第四十三期1993/3
    盧鍾鋒〈論清初的社會思潮與學術史的編修〉/《中國史研究》1994第 4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