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思懿 Huang, Shih-Yi |
---|---|
論文名稱: |
基於跨文化溝通之 移民華語教材建構: 以臺灣北部之家庭文化為例 Construction of TCSL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amily Culture of Norther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王晴薇 Wang, Ching-We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5 |
中文關鍵詞: | 跨文化溝通 、移民華語教材 、建構 、意識 、家庭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CSL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Construction, Ideology, Family cul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96 下載:1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立跨文化溝通模式的移民華語教材建構意識。基於婚姻移民親身經歷的跨文化適應過程,教材意識基礎取自跨文化溝通中的家庭場域及非語言溝通兩大部分。
由於本研究內容屬跨學科的性質,結合跨文化溝通、華語教學與教材編寫、家庭文化、儒家思想、社會學、人類學及心理學,希冀將教材意識的建構面向與過程完整呈現,以釐清現今教材編寫時需要考慮的層面,為求深入文化,將語言背後的深層文化機制凸顯出來,進而規劃出移民華語教材的嶄新一頁。
採用的研究方法,以質性半結構式訪談為主,就北部家庭文化中的七大面向,與長輩相處、性別角色、夫妻相處、親子教養、飲食習慣、日常生活習慣與雙語言雙文化的觀念,以及非語言溝通中的姿勢、手勢、面部表情、眼神注視、肢體觸摸、副語言、空間距離、衣著和化妝,及沈默九大面向,與越南、印尼、泰國共三十位移民進行訪談。另外亦以問卷調查三十位移民教師,探討針對以上面向納入教材的必要性。最後綜合分析,選取前半主題予以排序,並做出編寫建議。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了解構成臺灣家庭文化的跨文化溝通意識為何,及融入語言後呈現在教材裡的重點。此教材意識的建立不僅能符合現今局勢的跨文化溝通需求,更能將華語文學習焦點集中在文化上,幫助移民學習者成功跨入本地家庭文化,研究成果可用於編寫移民華語教材及教學指引。
This study aims to establish an ideology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to immigran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acculturation of marital immigrants, the ideology of textbooks construction is taken from the home field and non-verbal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nature of this research is necessarily interdisciplinary, intergra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eaching and textbook compilation, family culture, Confucianism,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It examines the various facets and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 ideology and identifies the different levels on whic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ep cultural mechanisms behind the language should be bas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he opening of a new page in Chinese textbooks for immigrants.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 is that of qualitativ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irty Vietnamese, Indonesian and Thai immigrants, who were asked about the seven facets of northern Taiwan family culture, name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lders, gender roles, marital relationships, parenting education, eating habits, daily habits,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concepts. They were also invited to comment on nine non-verbal facets, those of posture,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eye contact and gaze, touch, paralanguage, space and distance, clothing and makeup, and silence. The second method involved asking thirty immigrant teachers to give an opinion on the need for composing TCSL teaching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the topics mentioned above.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which the themes identified in the earlier part are prioritized, and suggestions for textbook compilation are made.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deepe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olog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aiwanese family culture, and to show how language is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this ideology is not only able to meet need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cus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on the culture, but better to help immigrant learners adapt successfully to local family cultur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in compiling TCS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immigrants and teaching guide.
丁夏(1995)。稱謂與文化─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看漢語稱謂詞語。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0(4),99-104。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
方德隆、何青蓉、丘愛鈴(2007)。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內容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9,1-28。
王美麗(2009)。澎湖縣越南新移民女性文化調適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峰(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觀念內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市。
王振亞(2005)。以跨文化交往為目的的外語教學:系統功能語法與外語教學。北京市: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王珮瑾(2007)。當越南媳婦遇上臺灣婆婆:臺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堯美(2007)。對外漢語教材的創新。語言教學與研究,4,78-82。
王愛平(2007)。印尼華人社會孔教的興起。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29-136。
王愛平(2010)。宗教對印尼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作用─以印尼孔教、「三教」為例。世界民族,5,60-66。
丘愛鈴、何青蓉(2008)。新移民教育機構推動新移民教育現況、特色與困境之調查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2),61-94。
田兆元(2005)。文化人類學教程。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申小龍(1988)。中國句型文化。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白樂桑、張麗(2008)。《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新理念對漢語教學的啟示與推動。世界漢語教學,3,58-73。
伊慶春(2001)。華人家庭夫妻權力的比較研究。載於喬健、李沛良、馬戎(主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社會學與人類學(225-256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伊慶春、蔡瑤玲(1989)。臺北地區夫妻權力的分析:以家庭決策為例。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臺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家庭、人口、政策與階層(115-151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成理理(2011)。對外漢語教材中的交際文化編寫研究─以《發展漢語》系列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市。
朱我芯(2013)。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向。臺北市 : 師大出版中心。
朱波(2010)。試論美國高中漢語教材的選用。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3),83-86。
江芷玲(2008)。越南新移民跨文化語言學習策略硏究。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何青蓉(2004)。閱讀、對話、書寫與文化理解:一個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實踐經驗。高雄師大學報,17,1-20。
何青蓉(2006)。美國移民英語識字和公民教育方案對我國新移民教育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族群成人教育(75-101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青蓉、丘愛鈴(2009)。我國新移民識讀教育政策之問題評析與前瞻。教育與社會研究,18,1-31。
何青蓉、劉俊榮、王瑞宏(2001)。臺灣地區成人基本識字教育教材內容屬性與適用對象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2),113-125。
何祥如、謝國斌、歐淑宜(2006)。多元文化教育之實踐─「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初探。國際文化研究: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1),79-98。
余偉、鄭鋼(2005)。跨文化心理學中的文化適應研究。心理科學進展,13(6),836-846。
余富兆、謝群芳(2008)。越南當代家庭及婦女地位的變遷。東南亞研究,3,78-82。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doi: 10.6254/2006.25.101
吳平(2006)。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密察、陳雅文(2005)。臺灣史10講:認識臺灣歷史精華讀本(上)。取自http://openebook.hyread.com.tw/ebookservice/hyviewer/online_browser.do
吳曉露(1994)。說漢語談文化。北京市 :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吳曉露(2008)。說漢語談文化 = Talking about Chinese culture。北京市 :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1990)。關於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問題的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2,8-11。
李天錫(2009)。試析印尼華僑華人的媽祖信仰。東南亞縱橫,6,64-68。
李加莉(2013)。文化適應研究的價值及問題:一種批評的視角(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武漢大學,武漢市。
李平(2010)。外語教學中深化跨文化教育的意義與實施。山東外語教學,4,42-45。
李佳穎(2009)。中文識字的認知與神經基礎。基礎教育學報,18(2),63-85。
李映青(2012)。新移民女性與越南文化傳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泉(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李泉(2007)。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實用性。語言教學與研究,3,28-35。
李泉、金允貞(2008)。論對外漢語教材的科學性。語言文字應用,4,108-117。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原、孫健敏(譯)(2010)。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原作者:Hofstede, G. H., & Hofstede, G. J)。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第二版出版年:2005)
李萍、孫芳萍(2008)。跨文化適應研究。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4),15-19。
李濤(2007)。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交際文化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四川大學,成都市。
杜維明(1999)。文化中國的認知與關懷。板橋市:稻鄉。
杜曉瑩(2010)。現代漢語交際中的性差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濟南市。
束定芳(1996)。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以及外語基礎階段教學中文化導入問題。外語界,1,11-17。
汪火焰(2012)。基於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市。
汪素娥(2005)。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沙半納(譯)(2005)。菊與刀(原作者:Ruth Benedict)。香港 : 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46)
肖憲、吳濤(2004)。泰國人。西安市:三秦出版社。
周小兵(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18-124。
周小兵(2007)。越南人學習漢語語法點難度考察。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5(1),1-7。
周小兵、歐陽芳暉(2010)。第二語言文化教材與跨文化交際。載於安然、崔淑慧(主編),文化的對話:漢語文化與跨文化傳播(167-178頁)。 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小兵、羅宇、張麗(2010)。基於中外對比的漢語文化教材系統考察。語言教學與研究,5,1-7。
周典芳、鄭嫥嫥、陳國明(2009)。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五南。
周松岩(2007)。交際文化與對英漢語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 長春市。
周思源(1992)。「交際文化」質疑。漢語學習,4,44-49。
周思源、林國立(1997)。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孟子敏(1992)。交際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95-110。
孟國(2005)。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語言教學與研究,6,54-60。
林文茵(2010)。初級華語教材文化註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 桃園縣。
林秀嵐(2013)。在臺灣的泰國佛教徒對五戒認知的研究-以臺灣法身寺禪修協會的信徒為調查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坤泰(2014)。文化傳遞的家庭權力過程:以越南籍新住民女性家庭教育的經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林漢岳(2008)。國際遷移的另一種視野: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來台灣之生活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寶安、鄭瓊月、蔡夙穎、鄭雅愛(2011)。新移民與在地社會生活。新北市:巨流。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臺灣姊妹會南部辦公室、鍾鎮城(2010)。來去移民華語Ⅰ。臺北市:新學林。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臺灣姊妹會南部辦公室、鍾鎮城(2010)。來去移民華語II。臺北市:新學林。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臺灣姊妹會南部辦公室、鍾鎮城(2010)。來去移民華語III。臺北市:新學林。
邱琡雯(譯)(2007)。日本人論 : 從明治維新到現代(原作者:南博)。桂林市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4)
金毅(2013)。文化適應視角下移居者的社會心理適應:多元模型述評與中國經驗初探。青年研究,3,75-85。
侯伶瑩(2012)。外籍配偶華語學習教材分析─以識讀能力為探討範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俞瑋奇(2012)。來華漢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證研究:敏感度與效能感。世界漢語教學,26(4),551-559。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台灣東南亞學刊,4(1),91-112。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原作者:Krueger, R. A. & Casey, M. A.)。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2000)
胡瑞芬(2011)。跨國婚姻家庭男性對父職的認知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宏貴、劉志強(2008)。越南語言文化探究。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韋尹璿(2010)。從泰語的日常用語看泰國的等級觀。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5(7),36-39。
夏曉鵑(2007)。不要叫我外籍新娘。新店市:左岸文化。
孫昕(2012)。對外漢語教學中交際文化因素的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市。
孫麗璐、鄭湧(2010)。移民文化適應的研究趨勢。心理科學進展,18(3),496-504。
徐昌火(2012)。基於CEFR的國別化中文教材編寫芻議。華語文教學研究,9(4),1-16。
徐青(2012)。對外漢語教材中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項目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桂林市。
徐華鍈(譯)(2000)。問卷調查應用入門(原作者:內田治、醍醐朝美)。臺北市 : 小知堂。(原著出版年:1992)
徐靜(2009)。海外中學漢語教材中國知識文化內容編排研究─以泰國中學漢語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市。
秦璞(2010)。文化變遷中的互動與認同─泰國阿育他耶水上居民宗教信仰分析。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31-35。
馬冬虹(2007)。外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市。
馬秀芹(2008)。構建體驗式外語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構想。濰坊學院學報,8(5),105-107。
馬香(2008)。外籍配偶補校教育學習參與障礙之研究-以臺北縣淡水鎮一所國小補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100。doi: 10.6254/2006.25.47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博銓(2002)。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103,101-110。
高嘉慧(2010)。識字教學法與口語詞彙能力對新移民女性中文識字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6)。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小慧(2009)。針對泰國華語學習者之初級華語教材編寫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占一(1984)。談談漢語個別教學及其教材。語言教學與研究,3,57-67。
張占一(1990)。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3,15-32。
張占一(1992)。交際文化瑣談。語言教學與研究,4,96-114。
張占一、畢繼萬(1991)。如何理解和揭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語言教學與研究,4,113-123。
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臺北市:心理。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紅玲(2012)。以跨文化教育為導向的外語教學:歷史、現狀與未來。外語界,2,2-7。
張英(2004)。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兼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等級大綱建設。漢語學習,1,53-59。
張英俊(2008)。對越漢字教學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市。
張素真(2008)。臺北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雅祝(2006)。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在台灣的生活空間研究:以基隆市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成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慧貞(2008)。臺北市新移民華語學習班課程規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畢繼萬(1993)。跨文化非語言交際研究及其與外語教學之間關係。漢語學習,3,37-43。
畢繼萬(1998)。跨文化交際研究與第二語言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10-24。
畢繼萬(2009)。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
莊恩平(2006)。跨文化能力:我國21世紀人才必備的能力—「2006 跨文化交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外語界,5,79-80。
莊潔(2013)。從華語性別詞語看文化現象與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力生(2006)。語言硏究的跨文化視野。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力生、孫淑女(2013)。跨文化能力遞進—交互培養模式構建。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113-121。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13.04.261
許美瑞、阮昌銳(2001)。家庭人類學。蘆洲市:空中大學。
許惠茹(2009)。新移民教育的學校經營初探:美國跨文化觀點學習與學校連結服務的 內外部發展策略。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69-100。
許銘桂(2008)。新移民初級華語教材規劃設計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籐繼、劉和然、賴金河、李明芳、吳遠志、洪中明、涂志賢、張文斌、張宗義、張純瑗、張敏章(2010)。臺北縣政府教育局新住民專案研究政策評估之研究成果報告。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郭庭清(2008)。字源歸類結合電腦輔助對外籍配偶識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申(2001)。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陳光磊(1992)。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語言教學與研究,3,19-30。
陳治維(2011)。越南籍配偶在臺灣家庭的宗教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阿寶(主編)(2002)。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凰鳳(2006)。新移民女性家庭價值與婚姻調適之探討-以越南新移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臺北市 : 五南。
陳國明(2004)。中華傳播理論與原則。臺北市 : 五南。
陳富萍(2007)。牽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舜文(1999)。「仁」與「禮」:臺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應用心理研究,4,205-227。
陳雯鈴(2008)。越裔新移民女性母職教育工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蓓婷(2008)。外籍配偶漢字學習經驗與需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慧、車宏生、朱敏(2003)。跨文化適應影響因素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1(6), 704-710。
彭奕婷(2008)。婚姻移民、文化弱勢與母職的施為:文化宰制與抗拒的論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彭凱平、王伊蘭(2009)。跨文化溝通心理學。北京市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增安(2007)。 跨文化的語言傳通:漢語二語習得與教學。上海市:學林出版社。
彭麗琴(2009)。女性新移民的「枷」與「家」:生命發展歷程中的自我醒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汝杰(1993)。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游梓翔、劉文英、廖婉如(合譯)(2006)。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原作者:Julia T. Wood)。臺北市:湯姆生出版:雙葉書廊發行。(原著出版年:1999)
游輝彩(2010)。漢語與泰語擬親屬稱謂的使用特徵及文化內涵。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5),176-180。
程裕禎(2003)。中國文化要略。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覃培清(2012)。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臺北市:巨流。
黃思懿、楊聰榮(2012)。華人特色文化融入華語教材:以臺灣夜市文化為例。臺灣華語文教學,2,47-55。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7)。家庭槪論。蘆洲市:空中大學。
黃湘玲(2010)。移民華語教師課程實踐性之探究—以「來去華語」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道琳(譯)(1976)。文化模式(原作者:Ruth Benedict)。臺北市 : 巨流。(原著出版年:1934)
黃鈺樺(2009)。在台灣的國小學生的越南籍新住民母親教養能力轉化歷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儀娟(2000)。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臺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囇莉、許詩淇(2006)。虛虛實實之間: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歷程與轉化機制。本土心理學研究,25,3-45。doi: 10.6254/2006.25.3
楊文景(2009)。新住民家庭父親父職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楊盈、莊恩平(2007)。構建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框架。外語界,4,13-21。
楊盈、莊恩平(2008)。跨文化外語教學:教材與教法—外語教學跨文化能力模式的應用。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16-21。
楊啟光(2006)。試論印尼華人文化。東南亞研究,4,71-78。
楊潔(2009)。中國學生學習越南交際文化過程中的中越文化差異思考。今日南國,133,136-138。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葉光輝、黃宗堅、秋雅沂(2006)。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臺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41-195。
葉洪(2012)。後現代批判視域下跨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亞國家級課題組對跨文化「第三空間」的探索與啟示。外語教學與研究,44(1),116-126。
廖惠蓮(2012)。印尼華語教育與教材研究---以印尼出版之初級華語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廖斌吟(2007)。在臺越籍新移民女性科學世界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8)。臺北縣新住民教育白皮書。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第一冊。板橋市:北縣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第二冊。板橋市:北縣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第三冊。板橋市:北縣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第四冊。板橋市:北縣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第五冊。板橋市:北縣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第六冊。板橋市:北縣教育局。
趙春秋(2010)。基於教材分析和問卷調查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遼寧行政學院學報,12(10),88-90。
趙淑珠(1999)。家庭系統研究中之性別議題。應用心理研究,2,125-139。
趙淑梅、繳維(2009)。略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1),142-145。
趙愛國(2006)。語言文化學論綱。哈爾濱市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趙賢洲(1989)。文化差異與文化導入論略。語言教學與研究,1,76-83。
劉森、李正栓(2003)。對外漢語教學與跨文化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1),44-48。
劉雁玲(2007)。對外漢語初級教材文化項目的編排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廈門大學,廈門市。
蔡佳玲(2007)。私領域中的男性—臺灣社會核心家庭的父職文化與父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鄭通濤、方環海、張涵(2010)。國別化: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趨勢。海外華文教育,1,1-8。
鄭錦芳(2012)。移民女性於家庭場域之華語讀寫習得探究─以子女在學齡階段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盧宸緯(2006)。越籍新移民女性中文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錢冠連(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 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戴昭銘(1996)。文化語言學導論。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謝玲玲(2012)。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兼論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市。
謝淑芳(2011)。跨文化溝通與客家文化之再生產:以苗栗客家地區新住民女性配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市。
鍾鳳嬌、陳永朗、王國川(2007)。東南亞籍妻子在臺灣生活的社會支持系統的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3,33-56。
鍾鎮城(2009)。真實的移民華語教學:以「來去移民華語教學研究室」為例。載於周梅雀、謝斐敦、賴誠斌(主編),幼兒師資多元文化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69-188頁)。臺南市:崑山科大幼保系。
鍾鎮城(2011)。跨越疆界的研究追尋:華語批判讀寫與語言習得。高雄師大學報,31,75-92。
鍾鎮城(2012)。移民華語教學:全球在地化的語言民族誌研究。臺北市:新學林。
鍾鎮城、黃湘玲(2009)。客籍新移民女性之語言使用與自我移民認同形塑。高雄師大學報,26,49-64。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魏佩君(2013)。越南新住民家庭父職經驗之研究-從孩子出生到小學階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魏春木、卞覺非(1992)。基礎漢語教學階段文化導入內容初探。世界漢語教學,1,54-60。
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原作者:Chris Barker)。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0)
羅常培(2004)。語言與文化。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羅藝雪(2010)。對外漢語高級教材文化因素處理探析。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5(3),125-128。
蘇芳儀(2006)。一樣的婆婆不一樣的媳婦─臺灣籍婆婆與其外籍媳婦的相處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顧嘉祖、陸昇(2005)。語言與文化(第二版)。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Baker, W. (2012). From cultural awareness to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e in ELT. ELT Journal, 66 (1), 62-70.
Benedict, R. (1954).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Pat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 Rutland, VT and Tokyo, Japan: Charles E. Tuttle.
Benedict, R. (1961). Patterns of culture. London, UK: Routledge.
Berry, J. W. (1980).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In A. M. Padilla (Ed.). Acculturation: Theory, models and some new findings (pp. 9-25).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6(1), 5-34.
Berry J. W. (2001). A 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7(3), 615-631.
Berry J. W. (2005).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 697-712.
Berry J. W. (2008). Globalisation and accultu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2, 328-336.
Berry J. W. (2009). A critique of critical accultu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3, 361-371.
Black, J. S., & Mendenhall, M. (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2(2), 225-247.
Byram, M. (1997).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levedon, UK; Philadelphia, PA: Multilingual Matters.
Corbett, J. (2003). 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levedon, England; Buffalo, NY: Multilingual Matters.
Crystal, D. (2003).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UK;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bson, P., & Gelade G. A. (2012). Exploring the Roots of Culture Us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46(2), 160-187. doi: 10.1177/1069397111430460
Genzel, R. B., & Cummings, M. G. (1986). Culturally speaking: a conversation and culture text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Gudykunst W. B., & Ting-Toomey S. (1988). Culture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Gudykunst, W. B. (198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urrent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Hall, E. 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NY: Anchor Books.
Hall, E. T. (1966). The hidden dimensio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Hall, E. T. (1976).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 NY: Anchor Press.
Hinkel, E. (2001).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第二語言教與學的文化因素。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Ho S. T. K. (2003). Addressing Culture in EFL Classrooms: The Challenge of Shifting from a Traditional to an Intercultural Stance. Electronic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6(1), 63-76.
Hofstede, G. H. (1984).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Hofstede, G. H.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Hofstede, G. H., & Hofstede, G. J. (2005).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2nd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su, F. L. K. (1971). Kinship and culture. Chicago, IL: Aldine.
Hu, W. (1999). Kua wen hua jiao ji mian mian guan/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ceedings of China's 2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際面面觀。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Jarvis, S., & Pavlenko, A. (2008).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Jeon, E. H. (2011). Contribution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to Second-Languag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5(2), 217-235.
Koda, K., & Zehler A. M. (2008). Learning to read across languages: cross-linguistic relationships in first- and second-language literacy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Routledge.
Kramsch, 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ange, D. L., & Paige, R. M. (2003). Culture as the core: perspectives on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
Levine, D. R., & Adelman, M. B. (1982). Beyond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iddicoat, A.J., Papademetre, L., Scarino, A., & Kohler, M. (2003). Report on intercultural language learning. Canberra ACT: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Lin, S. (in press). Circulating discourses of minority education: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in globalizing Taiwan.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Lysgaard, S. (1955). Adjustment in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 45-51.
Miglietta, A., & Tartaglia, S. (2009). The Influence of Length of Stay,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Media Exposure in Immigrants' Adaptatio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43(1), 46-61. doi: 10.1177/1069397108326289
Milton, J. (2009). Measur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Bristol, UK; Buffalo [N.Y.]: Multiligual Matters.
Oberg, K. (1960).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Phonmang, K. (2008).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ai expatriate managers and Taiwanese employees in Thai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泰國在臺公司主管與臺灣員工間之跨文化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Pütz, M., & Neff-van A. J. (2008). Developing contrastive pragmatics: inter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NY: Mouton de Gruyter.
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1936).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 149-152.
Samovar, L. A., & Porter, R. E. (199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Belmont, CA: Wadsworth.
Samovar, L. A., Porter, R. E., & McDaniel, E. R. (2009).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Schumann, J. H. (1976a). Soci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 26(1), 135-143.
Schumann, J. H. (1976b).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26(2), 391-408.
Schumann, J. H. (1978).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R. C. Gingras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p. 27-50).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Schumann, J. H. (1986). Research on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7(5), 379-392.
Seelye, H. N. (1993). 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ncolnwood, IL: National Textbook Co.
Skopinskaja, L. (2003). The role of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 evaluation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In I. Lázár (Ed.), Incorpora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p. 39-68). Strasbourg/Graz: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ECML.
Spencer-Oatey, H. (2000). 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 London, UK; New York, NY: Continuum.
Spencer-Oatey, H. (2008). Culturally speaki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politeness theory. London, UK; New York, NY: Continuum.
Ting-Toomey, S. (1999).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Tomasello, M. (1999).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 Wei-ming (1991).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Daedalus, 120 (2), 1-32.
Valdes, J. M. (1986). Culture bound: bridging the cultural gap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rd, C., Okura, Y., Kennedy, A., & Kojima, T. (1998). The U-Curve on tri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2 (3), 277-291.
Wolter, B. (2006). Lexical Network Structures and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e Role of L1 Lexical. Conceptual Knowledge Applied Linguistics, 27(4), 741-747.
Wood, J. T. (1999).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veryday Encounters. Belmont, CA: Wadsworth.
內政部(2012年8月13日)。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92年5月7日行政院院會報告)【網路資料】。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 1087917&ctNode=31542&mp=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出版品一覽(2012年8月13日)。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100年年報【全球資訊網資料】。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 29707&CtUnit= 16500&BaseDSD=7&mp=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資料(2014年3月26日)。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全球資訊網資料】。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 1247109&ctNode=29699&mp=1
阮玉詩(2013年6月1日)。儒教與越南文化性格【線上文章】。取自 http://www.vanhoahoc.edu.vn/content/view/1604/121/
社團法人臺灣來去華語協會(2013年4月13日)。來去華語100句【線上教材】。取自http://www.atlh.com.tw/index.php
區鉅龍(2014年6月18日)。爪哇人的社會結構和道德價值觀【線上文章】。取自 http://ezsino.org/index.php?mod=journal&action=show&cid=8&pid=54&id=1232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年8月2日)。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一冊(初一級)【出版品】。取自http://www.edu.tw/search1.aspx?chk=成人基本識字教材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年8月2日)。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一冊(初二級)【出版品】。取自http://www.edu.tw/search1.aspx?chk=成人基本識字教材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年8月2日)。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一冊(中一級)【出版品】。取自http://www.edu.tw/search1.aspx?chk=成人基本識字教材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年8月2日)。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一冊(中二級)【出版品】。取自http://www.edu.tw/search1.aspx?chk=成人基本識字教材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年8月2日)。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一冊(高一級)【出版品】。取自http://www.edu.tw/search1.aspx?chk=成人基本識字教材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3年8月2日)。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一冊(高二級)【出版品】。取自http://www.edu.tw/search1.aspx?chk=成人基本識字教材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多元文化學習網(2013年7月1日)。新住民生活適應所需識字能力之研究【新住民研究案】。取自 http://www.multiculture.ntpc.edu.tw/?cat=28
新移民學習中心網(2013年4月4日)。田園城市期刊【線上刊物】。取自 http://immi.
cyhg.gov.tw/wSite/ct?xItem=5466&ctNode=14851&mp=10
臺北市新移民專區(2013年5月11日)。新移民場館【專區主題】。取自http://www.nit.taipei.gov.tw/np.asp?ctNode=53394&mp=1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