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貿 Wang, Mao |
---|---|
論文名稱: |
中央與地方在教育機會均等議題之權限劃分研究:以國小延伸英語教學為例 Separation of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on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 case study: the extens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Wang, Li-Yun 魯先華 Lu, Shen-Hw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中央與地方 、權限劃分 、教育機會均等 、國小延伸英語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eparation of powers,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e extens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中央與地方在許多國民教育議題都出現不同主張,有時因中央與各地方採取不同作法,甚至被譏諷為「一國多制」,徒增學生、家長、社會之動盪氛圍,並且不斷消磨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互信基礎,著實不利教育發展的穩定性與公平性。然究其緣由,主要係肇因於各方對於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之見解不同所致,故本研究選擇「國小延伸英語教學」個案,以延伸英語教學作為探討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之標的。運用文件分析法與訪談法蒐集研究資料,藉由文件分析法探求法規範之解釋,訪談法蒐集訪談對象對權限劃分之意見,兩相交叉比較,剖析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之劃分。
本研究結果發現,從實然面觀之,中央教育權限有「自我限縮」與「妥協讓步」的情況;地方教育權限則有依「中央態度」、「縣市首長考量」與「地方資源條件」擴大的情況。從應然面觀之,中央教育權限有兩種相衝突之主張;地方教育權限則應先探究地方自治之意義與範圍,且即便地方擁有因地制宜之權限,仍須先完備相關配套措施。此外,現行教育權限劃分之運作,中央在經費補助、自治監督與政策規劃,地方在政策規劃與執行等方面,皆無法確實保障教育機會均等;且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層級,都有危害教育機會均等之虞。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從權限劃分、教育機會均等與英語教學等方面,提出改進之建議,供教育當局參考。
In recent year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usually stood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issues. Sometime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ake inconsistent actions for the same matter, and consequently these inconsistencies are ironically called “one country, with too many governances.” Such inconsistency is a disadvantage for developing the stability and equality i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further causes turbulence among students, parents, and society; it in terms deteriorates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owever, the root to 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vertical separation of powers. This study selects “the extens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education” as the case,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to interpret the laws and interviews to gather the opinions about vertical separation of power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the jurisdic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is diminished from what it ought to be, whereas the jurisdi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is enlarged from “inclin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mayors’ consideration,” and “the condition of local finance.” Concerning the opinions on what kind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should there be, a contradicted statement on the jurisdic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is found; for the jurisdi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the definition and the scope of local self-governance should be set forth first. Even though local governments are entitled to exercise the jurisdiction granted, the relevant measures for implementing any policy still need to be completed in advanc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s hardly assured by neither the subsidies, supervision of self-governance, and policy planning 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evel, nor by policy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at the local government level. Furthermore,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is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harm to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Eventu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 separation of powers,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English education – to the policy authority.
壹、中文部分
中央法規標準法(2004)。
中華民國憲法(1947)。
王貿(2009,7月)。吵什麼?為什麼?我國中央與地方國民教育權限爭議之探究。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教育典範與地方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64-478),臺北市。
王麗雲、譚光鼎(2004,5月)。後期中等教育教育進路改革的教育機會均等意涵分析。論文發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之「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研討會,高雄市。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臺北市:巨流。
丘昌泰(2001)。新公共管理的主張與挑戰。載於公共管理(頁85-105)。臺北市:元照。
司徒懿(譯)(2009)。C. Grbich著。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臺北縣:韋伯。
立法院內政及民族委員會(編)(2000)。地方制度法案。法律案專輯第二百五十四輯(中)。臺北市:立法院公報處。
立法院公報處(1996a)。立法院公報,85(45)2867號下冊。臺北市:作者。
立法院公報處(1996b)。立法院公報,85(51)2873號下冊。臺北市:作者。
立法院公報處(1997)。立法院公報,86(56)2948號下冊。臺北市:作者。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2008)。
各縣(市)國小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實施計畫報請備查注意事項(2003)。
地方制度法(2009)。
朱武智(2004,6月2日)。國小英語教學 6地區偷跑。中時晚報。2009年5月16日,取自http://eng.tceb.edu.tw/06epaper/detail.asp?NewsID=687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大樹(2006)。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元照。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修)(2005)。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臺北市:作者。
行政程序法(2005)。
吳庚(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九版)。臺北市:三民。
吳信鳳、張鑑如(2005)。提早於幼兒階段學習英文與後續英文、國文成就與能力相關研究(結案報告簡要版)。教育部國教司專案委託研究計畫。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吳清山(2000,6月)。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論文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研討報告(頁9-38),高雄市。
呂育誠(2004)。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的省思與展望。中國行政,75,29-56。
呂育誠(2006,3月)。中央地方權力移轉關係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舉辦之「三合一選舉後我國地方自治發展的議題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呂育誠(2007a)。府際合作機制建立的問題與展望。研習論壇,75,16-29。
呂育誠(2007b)。落實地方政府治理的配套考量。載於地方政府治理概念與落實途徑之研究(頁151-188)。臺北市:元照。
呂育誠(2008)。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市:一品文化。
呂育誠、許立一(2004)。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縣:空大。
呂溪木、林時機、尹士豪(2002)。國小英語教學問題專案調查研究。臺北市:監察院。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長晏(2007)。邁向府際合作治理: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元照。
李建良(2004)。論地方自治與財政憲法。憲法理論與實踐(三)(頁349-387)。臺北市:學林。
李柏光、林猛(譯)(1999)。R. A. Dahl著。論民主(On democracy)。臺北市:聯經。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E.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臺北市:時英。
李泰興(2005)。一般教育補助經費概況及改進方向。主計月刊,597,33-39。
李惠宗(2008)。憲法要義。臺北市:元照。
李震山(2007)。行政法導論(修訂七版)。臺北市:三民。
李懿芳、江芳盛(2006)。美國教育行政。載於江芳盛、鍾宜興(主編),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頁149-199)。臺北市:五南。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高等教育。
周志宏(2008)。中央與地方有關教育權限之劃分。法令月刊,59(5),17-41。
周慧菁(2004)。臺灣家長對英語到底有多熱?天下雜誌,311,116-121。
林玉珮(2004)。為弱勢孩子填平學習落差的鴻溝。天下雜誌,311,172-176。
林谷蓉(2005)。中央與地方權限衝突。臺北市:五南。
林威志(2007)。我國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劃分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紀東(1981)。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臺北市:三民。
林照真(2004)。英語焦慮症蔓延全臺灣。天下雜誌,311,102-112。
林曉雲、胡健森(2010,1月16日)。教部版寒假32天 宜蘭拒跟進。2010年1月1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an/16/today-life6.htm
法治斌、董保城(2006)。憲法新論(三版)。臺北市:元照。
邱基峻、邱銘堂(1997)。論行政法上之平等原則。載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頁101-149)。臺北市:三民。
孫同文(2001)。美國的府際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關係(頁181-247)。臺北市:元照。
徐詠絮(2009,7月28日)。改善國中小英語雙峰 將有補救教學。2009年8月21日,取自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102195
桃園縣政府(2006)。桃園縣議會第十六屆第一次定期會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工作報告。2009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tycg.gov.tw/files/026/16-1-3.doc
財政收支劃分法(1999)。
高永光(2007)。地方治理與地方民主。研習論壇,74,1-6。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2009)。
國民教育法(2009)。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04)。
張千帆(2008)。主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基本理論。中研院法學期刊,3,55-113。
張四明(2001)。從府際關係運作的觀點探討我國山坡地開發管制政策之執行。行政暨政策學報,33,77-100。
張四明(2006)。我國府際關係問題之探討。研習論壇,61,1-7。
張正修(2009)。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綜合版)。臺北市:新學林。
張錦弘(2004,2月9日)。小一教英語 師資管控。聯合報,A3。
教育基本法(2006)。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總綱。
教育部(2008)。九十七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09a)。九十七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報告。2009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edu.tw/eje/bulletin.aspx?bulletin_sn=5317&pages=0
教育部(2009b)。九十八年度中央對臺灣省20縣市一般教育補助款考核成績總表。2010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accounting/bulletin_list.aspx
教育部(2010a)。九十八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報告。2010年5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eje/bulletin.aspx?bulletin_sn=6309&pages=0
教育部(2010b)。教育部部務會報審議通過《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2010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177&pages=0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
許育典(2006)。教育法學的發展。律師雜誌,324,10-39。
許育典(2007)。教育法。臺北市:五南。
許宗力(1991)。論國家對地方的自治監督。臺大法學論叢,20(2),63-86。
許宗力(1999)。論法律保留原則。載於法與國家權力(頁117-214)。臺北市:元照。
許宗力(2007)。地方立法權相關問題之研究。載於憲法與法治國行政(第二版)(頁327-354)。臺北市:元照。
許添明(2003)。教育財政制度新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慶雄(2000)。憲法入門。臺北市:元照。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曼玲(2003,1月17日)。國小英語教師資格嚴限95年強制執行。中央日報,第13版。
陳敏(2009)。行政法總論(六版)。臺北市:作者。
陳朝建(2002)。地方制度法精義:逐條釋義與實務見解。臺北市:首席文化。
陳慈陽(2005)。憲法學(二版)。臺北縣:作者。
陳慈陽、陳朝建(2006)。中央與地方自治團體就自治事項權限劃分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095-000000AU601-002)。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法學會。
陳愛娥(譯)(1996)。K. Larenz著。法學方法論(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臺北市:五南。
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市:作者。
陳麗珠(2000,6月)。我國教育財政的危機與轉機:評析教育基本法有關教育經費籌措與分配的理論與實務。論文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研討報告(頁39-55),高雄市。
陳麗珠(2001)。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之評析。教育學刊,17,125-145。
彭文賢(1996)。組織結構。臺北市:三民。
游光銳(2003)。九年一貫國小英語課程之政策分析。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世奇、劉世閔(2007)。NVivo 7的基本功能簡介與應用。載於劉世閔(主編),質性研究e點通(頁25-172)。高雄市:麗文。
黃錦堂(1995)。地方自治法治化問題之研究。臺北市:月旦。
黃錦堂(1998)。修憲後地方自治法之發展。律師雜誌,231,49-70。
黃錦堂(2000)。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臺北市:翰蘆。
黃錦堂(2001)。德國的府際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關係(頁249-289)。臺北市:元照。
黃錦堂(2007)。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現況與展望。研習論壇,75,1-9。
黃錦堂(2008)。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劃分標準──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判字第四一九號判決評論。政大法學評論,102,1-67。
黃錦堂、楊戊龍(1999)。善用縣市立法權解除中央及省法規不當管制之研究──以環保及交通法規為例。臺北縣政府委託研究計畫。2009年11月8日,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hwngntn/1998taipeicounty.htm
楊瑩(2004)。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增訂二版)(頁269-313)。臺北市:師大書苑。
董保城(1993)。德國教育行政「法律保留」之探討──我國國民教育法修法之芻見。載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頁517-543)。臺北市:月旦。
董保城(1999)。教育事項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與分工。載於許璧雍(主編),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下)(頁277-306)。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廖美玲(2008)。英語教育政策對國小英語教學影響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 96-2411-H-142-007)。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監察院(2010)。監察院公報,2685。
臺北縣政府(2006)。臺北縣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程計畫概要說明書。2009年7月20日,取自http://febsd.chtes.tpc.edu.tw/~iing/sfs3/modules/docup/doc_download.php?docup_id=168
臺北縣政府(2008)。臺北縣政府教育局試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實施計畫。2009年7月25日,取自http://163.20.178.5/whes/教務處/96/活化課程實施計畫.pdf
趙永茂(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臺灣地方政府的變革(增訂三版)。臺北市:翰蘆。
劉文仕(2003)。我國憲政體制下的地方制度改造芻議。月旦法學雜誌,93,57-73。
劉金清(2004,6月10日)。英語師資 排斥偏遠地區執教。聯合報,B1版。
蔡志方(譯)(1997)。關於「學校性教育案」之判決──聯邦憲法法院判決集第四十七卷第四十六頁以下。載於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七)(頁203-238)。臺北市:司法院。
蔡秀卿(2009)。地方自治法。臺北市:三民。
蔡宗珍(1999)。人性尊嚴。載於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現代憲法論(頁45-54)。臺北市:元照。
蔡茂寅(1997)。主權與地方自治。月旦法學雜誌,20,39-46。
蔡茂寅(1999)。平等權。載於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現代憲法論(頁93-106)。臺北市:元照。
蔡茂寅(2003)。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臺北市:學林。
衛芷言(2004)。我國中央與地方公共事務劃分之法制規範──一個新制度論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蕭文生(2009a)。地方自治之基礎理論。月旦法學教室,82,30-40。
蕭文生(2009b)。地方自治法制化之發展與地方自治團體之概念。月旦法學教室,85,46-55。
薄慶玖(2001)。地方政府與自治(第五版)。臺北市:五南。
薛荷玉(2010,3月15日)。張曼君「學英語 小一就可以」。聯合報,AA4版。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第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韓國棟(2004,2月9日)。沒補助 北市堅持小一學英語。中國時報。2009年5月16日,取自http://eng.tceb.edu.tw/06epaper/detail.asp?NewsID=660
顏厥安(1995)。當前教育法制改革的幾個重點──一個初步的反省。2009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3/gt3_a2-1.html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6)。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貳、西文部分
Bray, M. (2007). Control of education: Issues and tensions in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R. F. Arnove & C. A. Torres (E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3rd ed.)(pp. 175-196).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22.
Cope, S. & Goodship, J. (1999). Regulating collaborative government: Towards joined-up government?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4(2), 3-16.
Council of Europe (1985). European Charter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Fenwick , J. & Bailey, M. (1998). Decentraliz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3(2), 26-39.
Fiske, E. B. (1996). 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Politics and consensus.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Fuhrman, S. H. & Elmore, R. F. (1995). Ruling out rules: The evolution of deregulation of the state education polic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7(2), 279-309.
Horgan, G. W. (2003). Devolution and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The emergence of intergovernmental affairs agencies.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8(3), 12-22.
Hoy, W. K. & Miskel, C. G.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th ed.). NY: McGraw Hill.
McGinn, N. & Welsh, T. (1999). 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Why, when, what and how? Paris: UNESCO.
Newton, K. (1982). Is small really so beautiful? Is big really so ugly? Size, effectiveness, and democracy in local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30(2), 190-206.
OECD (1997). Managing across levels of government. Retrieved March 5, 2009,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10/14/1902308.pdf
Prud'homme, R. (1995). The dangers of decentr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0(2), 201-220.
Rhodes, R. A. 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3), 652-667.
Rosenbloom, D. H., Rosenbloom, D. D., & Kravchuk, R. S. (2002).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Scheberle, D. (1997). Federalism and environment policy: Trust and the politics of implementation.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Veseth, M. (1984). Public Finance. Reston, VA: 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Vries, M. S. de (2000). The rise and fall of decentraliz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rguments and practices in European countr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8, 19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