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心鐸 Huang Hsin To |
---|---|
論文名稱: |
運用高音直笛教學提升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音感能力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吳舜文
Wu, Shun-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4 |
中文關鍵詞: | 高職智能障礙學生 、特殊教育 、音感能力 、直笛教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運用高音直笛教學,來探討直笛運於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音樂教學之可行性,並分析直笛教學對於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在音感能力上之成效。本研究採用以整體班級為個案之個案分析法進行直笛教學實驗,其中輔以觀察法與個案訪談等方法以進行三角交叉驗證,使結果呈現更具完備。本教學實驗自民國95年11月中至95年12月底共計六節課。本研究資料來源除了質性敘述外,實驗研究的量化數據也包含探討範圍在內。研究步驟首先從文獻中探討音樂教學在智能障礙者的價值與應用,並分析音感及直笛的教學研究,依據文獻資料設計適用於高職智能障礙學生之音感能力測驗及音感教學活動之實作評量,並將測驗結果與質性資料作深入的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以及文獻探討教學實驗所得的各項資料分析,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直笛運用於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音樂課程是可行的
觀察者對於本研究應用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音樂課程是持正面的態度,而與學生的訪談中,發現學生對於學習直笛感到有意義,並且比以前更喜歡吹奏直笛,但是在直笛學習技巧上,學生對於直笛的運舌技巧感到比較困難。
二、直笛教學活動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音感能力之成效是正面的
經由音感能力測驗的結果分析,發現經由直笛的教學活動,高職智能障礙學生的音感能力明顯地提升,尤其是「音高」的聽辨能力上,而且在實作評量表現優異的學生,在音感能力前-後測的進步比例也相對提高。另外發現學生的音感能力與直笛學習背景無直接的關係,也與智能障礙程度無直接的關係。但是學生的情緒狀況會影響音感能力測驗的表現。
三、研究者的省思
因本研究涉及特教與音樂的專業教育,故以研究者的音樂專長背景,勢必應充實更專業的特教知識與教學方法,俾能使教學進度能順利進行。由於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故在教學上應適性化與生活化,以引起研究對象的學習動機。有鑑於人數的限制與研究方法,研究的結果並不能概括化與大眾化之定論,建議未來相關研究者可以增加研究樣本及設計更完整的實驗研究方法,使研究結果能概括化與完整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teaching of soprano recorder to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students’ tonal ability. Assisted wit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 case study is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instructions was given from the mid of November to the end of December in 2005,including six sections. The study’s resources includes not only the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but also the quantitative data. The first step of the study is to review past papers and to find out the value of the musical instruction on the mentally retarded people.The second step i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of the instructions of recorder and tonal ability.The third step is to design a test of tonal ability and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Finally,using the triangulation,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the tonal ability’s test with the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and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 to get a conclution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study results,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t’s useful to adopt the recorder instructions on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The scrutator take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is study applied to the musical instruction of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t indicates that the students feel meaningful in learning recorders from the interview with the students.But it’s hard for them to learn the technique of “staccato”.
2. The recorder instruc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onal ability of the vocationc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t’s indicated that the tonal ability of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obviously improved,especially the “discrimination of pitchs”,through the recorder instructions.The students who got higher grades in Performance Assessement also improved obviously in the post-experiment.Otherwise,the students’ tonal ability is not relative to 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recorder and the level of mental retardation.But the students’ grades in the tonal ability test were affected by their sentiments.
3. Reflection
As this study is related to special and music educations,the music teacher should have sufficient specialty and teaching method on special education.Thus the effect of the instruction will enhance obviously.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specialty, the teacher should take the methodology which is appropriate to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abilities to cause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Limited by insufficiency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e study,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t be the final conclution. I suggest that the similar studies in the future sh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times of teaching to make the results more generally and completedly.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987)。智能不足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
王潤婷(1995)。音感的探索。台北:大陸。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1999):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
點。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李琴娟(2003)。遊戲化直笛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生直笛學習興趣、直笛成就及音樂成就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
宋芳綺(2003)。愛,使生命發光。台北:遠流。
林鎧陳(1987)。音樂教育,第4期,6~9。
林貴美(1982)。特殊兒童語文訓練及知動訓練教材教法。台北: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林貴美(1983)。特殊教育季刊,第8期,6~14。
林貴美(1990、1993)。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音樂治療與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活動設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垂堂(1989)。談兒童音樂基本能力訓練。國民教育,第29卷,No.7、No.8
邱垂堂(1989)。國民教育,第29卷,26。
邱垂堂(1996)。『國民小學音樂科音感教學的探討』。國民教育,第36卷,No.4:
31-37。
邱振友、黃賢美(1998)。『一位智視障回彈鋼琴的孩子-------邱仁寧』。資優教育季刊,第66期,29~36。
周玫君(2005)。國民中學啟智班音樂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
吳舜文(1992)。國中直笛教學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舜文(1995)。一般音樂能力在樂器課程中之運用。中等教育,46(4),86-89。
吳舜文(2006)。教導具音樂才能之多重障礙學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討會。
吳佳錦(1997)。從西元1995年後的西方藝術音樂論現代音樂教育的趨勢。中等教育,48(1),96-99。
吳明宗(2000)。木笛100問。台南:小神笛。
吳明隆(2000)。教育行動研究。公教資訊季刊,第4卷,第3期,25~42。
吳璇玉(2001)。音樂活動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語言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吳宗立(2002)。國教天地,第149期,46~54。
胡仁惠(2005)。智能障礙學童在融合音樂中之學習觀察與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雅各(1998)。國教輔導,第38卷,第3期。
洪儷瑜(1985)。特殊教育季刊,第16期,34~37。
姚世澤(1983)。現代音感訓練法,臺北:天同。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1983)。啟智班藝能學科教材。高雄:復文。
國立台南教育大學特教中心(1985)。啟智班音樂教材彙編。台南。
郭美女(1998)。國教之聲,第31卷,第4期,26~31。
郭美女(1999)。『音樂教育的基礎-聲音感知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第一卷:125~138。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五南。
柴蘭英(2003)。音樂治療教學方案對國小啟智班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1983)。特殊教育季刊,第11期,24~25。
張心馨(2003)。音樂治療的理論及其在國中階段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未出版)
張錦鴻(1973)。音樂科教學研究與實習。台北:復興。
張統星(1981)。音樂科教學研究。台北:全音。
張統星(1993)。台灣省國民小學音樂科教學研習會參考教材。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張君君(1996)。國中音程音感教材設計及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統星(2000)。音樂科教材教法,臺北:全音。
詹文宏(1983)。國民教育,第33卷,50~51。
陳玉圓(2004)。智能障礙學生節奏練習過程的自我組織。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東陞(1978)。各國特殊教育。台北:正昇教育科學社印行。
陳國泮(1987)。音樂教育,第4期,16~20。
陳瑞娟(1989)。音樂教育季刊,第14卷,32~33。
陳振泉(1990)。音樂基礎訓練教學研究。台南:學興。
陳淑瑜(2004)。國小特殊教育,第37期,12~22。
陳雯華(2004)。致凡”啟發誘導篇”音感課程與教學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馨如(2002)。以直笛作為音樂教學之工具國小四年級教室裏的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真(1994)。『國小啟智班學童因月治療研究』。特教園丁,第10卷,25~33。
葉英昭(1985)。淺談中重度啟智班兒童的音樂教育。蒐入(國立台南教育大學
特教中心)主編『啟智班音樂教材彙編』,49~53,台南:台南教育大學,
楊淑媚、劉雅莊、洪詠春(1999)。『台北縣國小第一冊音感教學實施之意見調查研究。』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台北:五南。
章華(2000)。音樂對於特殊需求兒童為何具有療效。嘉義大學音樂治療研習資料。
趙永男(1994)。省交樂訊,第32號。
楊文碩(2004)。以直笛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感及節奏能力-以直笛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文碩(2004)。研習資訊,第一卷。
楊甘旭(2003)。音樂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適應行為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進興(2006)。全盲又智障,樂器一把罩。新台灣,第545期。
廖淑美(2003)。奧福音樂治療法特質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
歐陽淑卿(2004)。以音樂欣賞進行音樂治療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賴美鈴(1992)。電腦輔助音感教學軟體之設計與發展。國立台北師範師院,台灣省第二屆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謝隆廣(1995)。音感教育理念之探討及教學上的新嘗試。中等教育,第46卷No.4:82~85。
謝隆廣(1995)。中等教育,第46卷,第4期。
外文部份
Alvin,J(1974).Music Therapy.New York,Basic Books.
Boxill,E(1985).Music therapy for the developmentally disables.Texas:PRO-ED,Inc.
Campell,P.S.&Scott-Kassner,C(1995).Music in Childhood---from Preschool through the Elementary Grade.New York,NY:Schirmer Books.
Dinn,Freda(1965).The Recorder in School.London:Schott,30-32.
Donald,E.M.(1979):Music Therapy,Springfield,Illinois,Charles C.Thomas.
Damschroder, D.(1995).Listening and Sing. New York,NY:Schirmer Books.
Digiammarino,M.(1989).Functional music skills of person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Doctoral Dissertaion,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Edgerton,C.L.(1994).The effect of improvisation music therapy on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of autistic children.Journal of music therapy,31(1),31-62.
Grossman,H.J.(Ed.).(1973).Manual on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in mental retardation,AAMD,special publication series,No.2.
Grossman,H.J.(Ed.).(1983). Classification in mental retardation.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Deficiency.
Hairston,M.J.P(1990).Analases of responses of mentally reartded autistic and mentally retarded nonaustistic children to art therapy and music therapy.Journal of Music Therapy.27(3),137-150.
Hanster,S.B.(1999).The new music therapist’s handbook.Boston:Berklee Press.
Harbert.W.K(1957).Treatment of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in a music therapy chlinic.In E.T.Gaston(Ed),Music Threapy,1956.Lawrence:Allen Press,156-164.
Isern,B.(1964).Music in special education.Journal of Music Therapy.1(4),139-142.
James McKeman(1996):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Kimmis,S&Wilkinson,P(1998)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ratice,In Ateweh,. B,Kimmis, S&Weeks,p. (Ed). Action research in practice. New York:Routled
Lehman,P.R(1968).Tests and measurements in music.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MCDonald,D.&Simons,G(1989).Mu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Birth Through Six.New York,NY:Schimer Books.
Meyen,E.L.(1978).Exceptional Children and Youth.Colorado:Love Publishing Co..,p.171.
Thaut,M.H.(1998).Measuring musical responsiveness in atistic childre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mprovised musical tone sequences of autistic,normal,and mentally retarded individuals.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8(4),561-571.
網路資料:
http://ms2.shes.hcc.edu.tw/~recorder/ 沈茂枝(2002):直笛首頁。
http://disable.yam.com/understand/grade/grade.htm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身心障礙者之分級與鑑定標準網頁/蕃薯藤
http://www.kmu.edu.tw/~kmcj/data/8611/3471.htm談「蠶豆症」高一醫訊,第17卷,第6期。
http://www.tada2002.org.tw/~tada/台灣失智症協會
http://www.tmch.org.tw/VS/pharmacy/pharmacyWeb/66/921.htm北醫藥訊,第27期,1994。
http://www.recorderhomepage.net/直笛網站,該站內容豐富,有直笛的相關文章、直笛作者、直笛音樂出版品、直笛技巧等相關資料介紹。
http://enadm.url.com.tw/orff/陳惠齡教學網站
http://www.menc.org/音樂教育者國際會議網站
http://3d.nioerar.edu.tw/2d/special國立教育資料館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