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修齊
Sho-chi, Yeh
論文名稱: 老子思想對教師形塑自身教師哲學的啟示
指導教授: 歐陽教
Ouyang, Ji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老子無為教師哲學
英文關鍵詞: Lao Tzu, Tao, Wu-way, teacher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探究老子思想的內涵,以及對教師形塑個人教師哲學的啟發。先從掌握中國哲學之特性作為起點,瞭解老子思想之意涵與特性,並重新去釐清及理解一些詮釋老子思想的問題,並採用王邦雄提出的「雙向圓成」的系統,將道的意涵一以貫之,作為教師修養進路指南。在教育的現場,以「師-生」與「聖王-百姓」的相似人際型態,理解「無為」概念落實在教育場域的可能,以「無」、「有」的理解可以化消教育場域中對價值的錯置與異化的問題。再從P. J. Palmer所提出的四個問題下手:「教什麼」、「為何而教」、「如何教」與「我是誰」。這四個問題的自我反問與探詢就是形塑自身教師哲學的可行歷程。當教師面對自身的雙重失落,包括內在肯認的失落和外在肯定的失落時,藉由老子的智慧能回歸自己原初的教育理想與自身的天賦特質,不失其本根而能天長地久。老子的智慧在教師形塑自身教師哲學上有著根本性的作用,成就原本教育價值的真實與學生天生本真的美好,如此方能完滿地實現教育的目的。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onnotation of Lao Tzu’s thought, and enlighten teachers on molding their persona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o begin with, the author wants to grasp the properti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traits of Lao Tzu’s thought as well as to re-clarify and understand the problem of interpretation of Lao Tzu’s thought.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pplies the system of dual-direction circle formation from Wan Bang-Xiong to digest the meaning of Tao as the guidance for teachers’ further cultiv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circumstances,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the concept of “Wu-way” through the interpersonal style-like “Teacher-Student” and “Saint-People”. The problem of misplacement and alienation of value in educational circumstances could be solved by the comprehension of “Wu” and “Yo”. This paper continued by the four questions claimed by P. J. Palmer: “what to teach”, “why to teach”, “how to teach”, and “who am I”; moreover, the self-reply and exploration of the four questions are the feasible ways for molding teacher’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hen teachers encounter dual frustrations of themselves, including inner and outer recognition, they can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educational ideal and talent to keep the foundation and last forever. Lao Tzu’s wisdom has the fundamental effect on molding teacher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o accomplish the truthfulness of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natural goodness of students;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could be fulfilled perfectl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我的研究切入角度 8 第二章 教師哲學形塑之原理及相關問題 13 第一節 哲學、個人哲學、教育哲學與教師哲學 13 第二節 教育是否為一種專業? 18 第三節 教師哲學建立之模式與探究 20 第三章 老子思想之當代意義 41 第一節 老子思想核心概念的掌握與釐清 41 第二節 認識框架的啟示 61 第三節 老子思想對於教師型塑自身教育哲學之可能 72 第四章 老子思想對教師形塑自身教育哲學之啟示 85 第一節 教育的目的(道法自然) 85 第二節 熱情的回歸與內斂的處下(致虛守靜) 94 第三節 師生關係的進一步反省(居後不棄) 100 第四節 教師意義的探尋(觀復知常) 115 第五章 結語 119 第一節 老子思想的時代意義 119 第二節 與道同在同行的教師哲學 120 參考文獻 122

    壹、中文部分
    一、中文專書
    王邦雄(2005a)。老子道(二版)。台北:漢藝色研。
    王邦雄(2005b)。生死道(二版)。台北:漢藝色研。
    王邦雄(2005c)。人間道(二版)。台北:漢藝色研。
    王邦雄(2006)。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台北:遠流。
    卞娜娜、陳怡君、凱恩(譯)(2008)。R. Esquith 著。第56號教室的奇蹟。台北:高寶。
    牟宗三(1974)。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
    牟宗三(199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
    牟宗三(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
    伍育英(譯)(2005)。W. Glasser 著。每個父母都能快樂。台北:張老師。
    朱衣(譯)(2010)。R. Esquith 著。點燃孩子的熱情。台北:高寶。
    朱立元(1999)。西方美學通史第六卷:二十世紀美學(上)。上海:上海文藝。
    但昭偉(2006)。知止而後有定-論教師的新定位暨專業倫理的建構。載於但昭偉(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頁141-158)。台北:高等教育。
    余培林(2008)。老子讀本。台北:三民。
    杜保瑞(1995)。反者道之動。台北:鴻泰。
    吳怡(2008)。老子解義。台北:三民。
    吳志宏(譯)(1994)。A. N. Whitehead 著。教育的目的。台北:桂冠。
    吳佳綺(譯)(2005)。P. J. Palmer 著。讓生命發聲。台北:商周。
    李弘善(譯)(2008)。R. Esquith 著。全美最好的老師。台北:寶瓶。
    李華夏(譯)(2007)。E. F. Schumacher 著。小即是美。台北:立緒。
    易之新(譯)(2005)。I. D. Yalom 著。存在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
    林安梧(2000)。《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台北:讀冊文化。
    林安梧(2001)。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
    林安梧(2006)。新道家與治療學。台北:台灣商務。
    林秀珍、徐世豐(2006a)。從道家思想談教師修養。載於但昭偉(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頁21-42)。台北:高等教育。
    林秀珍、徐世豐(2006a)。好老師應有的態度與修養。載於但昭偉(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頁119-124)。台北:高等教育。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2008)。師道-道家哲學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頁30-45)。台北:心理。
    林逢祺(2007)。教育規準論。台北:五南。
    尚志英(譯)(1995)。L. Wittgenstein 著。哲學研究。台北:桂冠。
    孟祥森(譯)(2005)。E. Fromm著。愛的藝術。台北:志文。
    俞懿嫻(2007)。道德教育與哲學。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范光棣(1994)。維根斯坦。台北:東大。
    施智璋(譯)(1976)。von Wright 著。當代哲學巨擘─維根斯坦傳。台北:國家。
    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
    唐嘉慧(譯)(1995)。E. F. Keller 著。玉米田裡的先知。台北:天下。
    陳維剛(譯)(1991)。M. Buber 著。我與你。台北:桂冠。
    陳鼓應(2006)。老子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
    陳榮波(1982)。哲學分析的天才維根斯坦。台北:允晨。
    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M. Polanyl 著。台北:商周。
    張淑媚(2008)。人師或經師?從德國1990年代以來的討論談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頁48-62)。台北:心理。
    馮至(譯)(2004)。給青年詩人的信。R. M. Rilke 著。台北:聯經。
    葉文可(譯)(1997)。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J. Krishnamurti 著。台北:方智
    黃光國(1990)。自我實現的人生。台北:桂冠。
    黃光國(2005)。儒家關係主義。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黃藿等(譯)(2007)。教育意義的重建。D. Carr 著。台北:學富。
    黃春華(譯)(2004)。活出完整的自己。M. Schiffman 著。台北:光點文化。
    游恆山譯(1992)。生存的理由。V. E. Frankl 著。台北:遠流。
    曾為惠(1995)。老子中庸思想。台北:文史哲。
    曾璿憓(譯)(2000)。W. Glasser 著。是你選擇了憂鬱。台北:城邦。
    楊誠(譯)(2008)。W. Glasser 著。師生雙贏。台北:心理。
    劉小菁(譯)(2001)。T. Skovholt 著。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台北:張老師。
    劉小菁(譯)(2004)。W. Glasser 著。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台北:張老師。
    劉笑敢(2005)。老子。台北:東大。
    歐陽教(1995)。德育原理。台北:文景。
    歐陽教(2002)。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
    藍雲、陳世佳(譯)(2009)。教學的勇氣。P. J. Palmer 著。台北:心理。
    簡成熙(編譯)(1991)。教育哲學─理論、實務與文選。高雄:復文。

    二、中文期刊
    王邦雄(1983)。天地不仁的無為思想。鵝湖月刊,99,41-43。
    王邦雄(1984)。人生總在牽引中失落─道德經十六章的現代詮釋。鵝湖月刊,108,54-57。
    王邦雄(1987)。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詮釋(第八章)。鵝湖月刊,142,53-54。
    王邦雄(1988a)。老子道德經第二章的現代詮釋。鵝湖月刊,159,9-11。
    王邦雄(1988b)。沒有自我就不用背負天下。鵝湖月刊,162,13-14。
    李美燕(1995)。老子「不言之教」在教化上的意義與作用─兼與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作一比較。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51-270。
    林秀珍、徐世豐(2003)。教改外一章--教師修養啟示錄。今日教育,68,44-53。
    林秀珍(1997)。經驗,自然與教育─杜威哲學的啟示。今日教育,26,12-18。
    張耀宗(1999)。老子思想對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28,60-65。
    陳德和(2005)。戰國老學的兩大主流-政治化老學與境界化老學。鵝湖月刊,35:59-102
    歐陽教(1985)。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聯合報特刊,九月28日,2-3版。
    歐陽教(1998)。教師的淑世觀。台灣師大校刊,307,25-28。
    郭有遹(2005)。道家的創造之道。教育資料集刊,30,1-20。
    嚴靈峰(1989)。老子的「正言若反」的邏輯及其歷史淵源。東方雜誌,21,12-16。
    劉福增(1989)。老子的「對反」和「只推一步」的思想模式。國立編譯館館刊,21,85-116。

    貳、西文部分
    一、西文專書
    Frankl, V. E.(1967). 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New York:Penguin Books.
    Maslow, A. H.(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 Row.
    Nozick, R.(1974).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Basic Books.
    Palmer, P. J.(1998). The Courage to Te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von Wright, G. H.(1982). Wittgenstein. Oxford:Basil Blackwell.
    Wittgenstein, L.(1921).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Translated by Pears, D. F. & McGuiness, B. F.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Wittgenstein, L.(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Translated by Anscombe, G. E. M. Oxford:Basil Blackwell.
    Wittgenstein, L.(1938). Lectures &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Religious Belief. Edit by Barrett, C. Oxford:Basil Blackwell.
    Wittgenstein, L.(1977). Culture & Value. Translated by Winch, P. Oxford:Basil Blackwell.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