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佳蕙
論文名稱: 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型塑與其周邊的族群關係
指導教授: 韋煙灶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紅毛港半福佬客池和宮區域新豐新竹
英文關鍵詞: Hongmaokang, Half Hohlo-Hakka, Chihe Temple, region, Hsinfeng, Hsinchu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1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採新區域地理的觀點,將新竹紅毛港區域的形塑與發展視為一動態的歷史地理過程。本研究企圖究明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形塑與其周邊族群的關係,首先分析地理環境特性,次則探討拓墾歷程和傳統聚落的形成及聚落的形態特徵,再就族群分布的空間結構討論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形塑與族群互動的關聯性。
    紅毛港位於新竹縣新豐鄉的西北隅,其區域所指涉的範圍為埔和、坡頭、新豐三村。紅毛港區域發展的起點是明末清初以來,在河口附近形成一個出口狹小而港區寬闊且丘陵環繞的屈指狀潟湖,最早聚落依存這個天然形勢而發展,是新竹地區漢移民史上重要的登陸口岸。
    形塑紅毛港區域的力量一為自然環境特性,紅毛港位於鳳山丘陵以北的湖口臺地區,屬於相對封閉的邊陲地帶,受都市化影響較小。本區屬於紅土台地,土地貧瘠,位於水源輸送末端,再加上濱海的地理環境特性,土地贍養力不佳,使聚落的成庄年代與聚落的始墾年代有20-50年的時間差。本區聚落呈現散村景觀,聚落的形態大抵是早期移民的宗族繁衍所發展出的單姓小型集村,且靠海聚落規模較小,內陸聚落規模較大,亦反應了土地贍養力的良窳。
    紅毛港背倚紅土臺地,前臨潟湖與大海,本區先民農、漁兼營,這樣的自然環境特性,形塑紅毛港為具備向海與向陸發展多元維生方式的區域經濟性格。
    另一形塑紅毛港區域的力量為人文環境,清代至今紅毛港一直是個具有獨立區域性格的地區,與本區及周邊地區的族群分布態勢有密切關連。本文從萃豐庄、語音分布、通婚圈和祭祀圈的角度來探討新竹紅毛港地區及其周邊的族群關係。閩、客自清代移居紅毛港地區後,呈現原鄉移民聚集的現象,閩客間少有械鬥的情況,與閩粵庄主能充分合作有關。
    紅毛港是個由85%以上的同安籍移民裔所構成的區域,其口音至今保留濃厚的同安口音特性;由沿海至內陸,泉系閩南人、半福佬客、半福佬客與客家人混居,有秩序分群而居,形成三個方言地理區。
    紅毛港地區的通婚圈中同村通婚比例高,且多屬近距離的通婚,顯現人際網絡建立在地緣及血緣關係的基礎上。通婚對象來自半福佬客占不同籍貫間通婚比例中的36.4%,這群具雙語能力的半福佬客能克服語言的隔閡,打破福廣籍貫的藩籬。
    紅毛港地區呈現一個自然村對應一間土地公廟的態勢,紅毛港三村福德廟發展成位階較高的行政村公廟,「三村」明確指明祭祀圈範圍及顯現紅毛港的區域意識。池和宮祭祀圈包含閩籍聚居的紅毛港地區及鳳坑村沿海,池和宮將紅毛港地區結合為一地緣性共同體,扮演村廟的角色,池和宮是本區最重要且最具有意義的景觀。紅毛港地區周圍的客家庄信仰有義民廟溪南祭典區、溪南中崙三元宮、溪南福龍宮、楊梅伯公崗集義祠皆將閩籍聚居的紅毛港地區及鳳坑村沿海排除在外,祭祀圈的劃分深受族群意識影響。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9 第二章 清代漢人入墾與紅毛港聚落的形成 11 第一節 研究區的自然環境特徵 11 第二節 土地的拓墾 16 第三節 聚落的形成 18 第四節 紅毛港一詞的空間意涵 23 第五節 小結 27 第三章 紅毛港聚落的形態特徵與區域發展 30 第一節 紅毛港聚落的形態特徵 30 第二節 紅毛港的土地所有權 52 第三節 紅毛港的經濟型態 58 第四節 小結 63 第四章 紅毛港及其周邊的族群關係 65 第一節 紅毛港的通婚圈與人際網絡 66 第二節 半福佬客族群的存在與分佈 76 第三節 祭祀圈的分佈與族群意識 79 第四節 小結 93 第五章 結論 96 引用文獻 100 表 次 表1-1 新竹紅毛港地區行政區沿革表 10 表2-1 新竹紅毛港的氣候水平衡 12 表2-2 新竹紅毛港及其周邊地區開拓史 20 表2-3 新竹紅毛港地區水圳的開鑿 22 表2-4 目前新豐鄉水利灌溉概況 23 表3-1 新竹紅毛港及紅毛港周邊地區的墓碑祖籍抽樣 31 表3-2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32 表3-3 新竹紅毛港聚落拓墾宗族與生態環境特性 33 表3-4 新竹紅毛港自然村座標 48 表3-5 臺灣漢人聚落四大類型之分類簡表 49 表3-6 新豐鄉行政村姓氏統計 50 表3-7 新竹紅毛港自然村姓氏統計 51 表3-8 新竹紅毛港自然村建成地面積 52 表3-9 新竹紅毛港地區土地分類 53 表3-10 新竹紅毛港地區水田面積與埤塘面積比 53 表3-11 新竹紅毛港地區土地所有權 55 表3-12 新竹廳竹北二堡後湖庄坡仔頭土地所有權 56 表3-13 新竹廳竹北二堡後湖庄埔頂土地所有權 57 表3-14 新竹廳竹北二堡紅毛庄土地所有權 57 表3-15 新竹紅毛港地區戶長職業類別 60 表3-16 新竹紅毛港地區男丁曾寄留阿里山比例 61 表3-17 日治時期新竹紅毛港漁民戶數及人口統計表 62 表3-18 日治時期新竹紅毛港附近水產消費數量及價格 63 表4-1 新竹紅毛港地區戶長的通婚方式 67 表4-2 新豐鄉戶長的通婚方式 68 表4-3 新竹紅毛港地區戶長通婚對象空間分佈 70 表4-4 新竹紅毛港地區戶長通婚對象原住籍地由近而遠的百分比 71 表4-5 新竹紅毛港地區族群通婚比例 76 表4-6 新竹紅毛港地區土地公廟及其祭祀圈 82 表4-7 池和宮全年農曆重大慶典活動 83 表4-8 義民廟溪南「徐國和」公號祭典區 86 表4-9 溪南福龍宮祭祀圈 90 表4-10 楊梅伯公崗集義祠八大聯庄輪值祭典區 92 圖 次 圖1-1 新竹紅毛港區域與位置圖 3 圖1-2 臺灣堡圖上的紅毛港 4 圖1-3 聚落型態解釋架構圖 7 圖2-1 新竹紅毛港土壤質地分布圖 14 圖2-2 新竹紅毛港土壤類型分布圖 15 圖2-3 桃園縣觀音海灘剖面圖 26 圖3-1 日治時期紅毛庄各大字福建人口百分比 32 圖3-2 新竹紅毛港自然村分布圖 35 圖3-3 新豐村翁厝翁理派下譜系圖 42 圖3-4 翁厝公廳「鹽官堂」 47 圖3-5 漳浦福德宮捐款名錄 47 圖4-1 坡頭村通婚空間分布圖 72 圖4-2 埔和村通婚空間分布圖 73 圖4-3 新豐村通婚空間分布圖 74 圖4-4 新竹紅毛港地區通婚空間分布圖 75 圖4-5 新豐地區世居宗族開基祖的原鄉方言區歸屬 78 圖4-6 新豐地區自然村為空間單元所呈現的閩客式地名分佈 79 圖4-7 紅毛港三村福德廟 81 圖4-8 紅毛港三村巡守隊 81 圖4-9 池和宮祭祀圈圖 85 圖4-10 新竹紅毛港地區與義民廟祭祀圈圖 87 圖4-11 新竹紅毛港地區與溪南中崙三元宮祭祀圈圖 89 圖4-12 新竹紅毛港地區與溪南福龍宮祭祀圈圖 91 圖4-13 新竹紅毛港地區與楊梅伯公岡集義祠祭祀圈圖 93

    一、專書
    不著撰人(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279、28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87)。《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冊),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第143種,80。臺北:大通書局。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4-13。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7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呂順安主編(1995)。《新竹縣鄉土史料》,203。南投市:省文獻會出版。
    波越重之編(1985)。《新竹廳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27號,據日本明治40年排印本影印,5;22。臺北:成文出版社。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291-293、381。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45、277。臺北:聯經。
    林美容(2000)。〈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鄉土史與村莊史-人類學者看地方》,116。臺北:臺原出版社。
    林美容(2000)。〈草屯鎮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鄉土史與村莊史-人類學者看地方》,38-85。臺北:臺原出版社。
    吳聲祥編(2009)。《新豐鄉志》,49、77、166、177、572-574、578、583、828、889。新竹:新豐鄉公所。
    吳聲祥編(2001)。《新豐縣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補充教材-新豐鄉》,20、59。新竹:新竹縣政府。
    范明煥(1997)。〈新豐鄉開發史〉。《先民拓土的歷史見證》,72-78。新竹:新竹縣政府。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18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施添福(199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39-7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施添福(2001)。〈清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型態〉。《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171-216。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洪敏麟(1980)。《台灣舊地名之沿革》,175-178。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英聖(2002)。《話說乾隆台灣輿圖》,64。臺北:聯經。
    姜欽圳(2003)。《十一世姜朝鳳公派下族系譜》,211。臺北:祭祀公業姜朝鳳。
    徐勝一、徐元強(2001)。《新庄子東海堂徐氏族譜》,2、196-202。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暨徐國和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
    陳春泉(1977)。〈新竹、苗栗縣土壤調查報告〉。《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報告第34號》。臺中:臺灣省農業試驗所。
    陳芳惠(1984)。《村落地理學》,1-2、101、119-126。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培桂(1987)。《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19、58。臺北:大通書局。
    陳朝龍(1987)。《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50、92-93。臺北:大通書局。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265-26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許雪姬總編(2005)。《續修澎湖縣志》,卷3:51。澎湖:澎湖縣政府。
    連橫(1964)。《雅堂文集》,22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湖口鄉志編纂委員會(1996)。《湖口鄉志》,99。新竹:湖口鄉公所。
    葉雁玲主編(2008)。《廣東省地圖冊》。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黃旺成主修(1955)。《臺灣省新竹縣志稿》,86、94。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黃旺成主修(1976年排版印本)。《新竹縣志》,卷一沿革志,27,卷三土地志,153、95,卷六經濟志,4-6、43-44。臺北:成文出版社。
    新竹州廳(1921)。《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
    新竹文獻委員會(1983)。《新竹文獻會通訊》,第六號:44、46。臺北:成文書局。
    鄭錦全(2004)。〈語言與資訊:釐清台灣地名厝屋〉,收錄於羅鳳珠編《語言文學與資訊》,pp.1-24。
    鄭鵬雲、曾逢辰(1987)。《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7、9。臺北:大通書局。
    褒忠義民廟創建200週年特刊編輯委員會(1989)。《褒忠義民廟創建200週年紀念特刊》,107、109。新竹:褒忠義民廟創建200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
    羅列師(2001)。《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探討》,161。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二、期刊、研究報告及研討會
    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1997)。〈區域地理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報》,22:83-102。
    李棟明(1975)。〈臺灣農村人口外流及其背景之研究〉。《臺灣文獻》,26(3):126-148。
    李宜洵(1988)。〈「土地申告書」內容要項介紹〉。《臺灣風物》,38(1):113-119。
    林玉茹(2009)。〈道德經濟與地方治理:由淡新檔案看清代台灣漁村社會的搶船習慣〉。《新史學》,20(2):7-24。
    林美容(1991)。〈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8:11-30。
    林聖欽(1995)。〈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地理研究報告》,23:30-31。
    林聖欽(2006)。〈台灣王爺信仰文化的海洋性格變遷-新竹、苗栗長興宮地域的考察〉,《2006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31。
    施添福(1989)。〈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33-69。
    施雅軒(2004)。〈客家經濟區域的歷史建構-以南庄地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劃,17。
    范明煥(2000)。〈新竹沿海平原的開發之二〉。《新竹文獻》,1:4-11。
    韋煙灶(2003)。〈臺灣西部沿海區域發展模式之探討─新竹市油車港地區的個案研究〉。《社會教育學報》,6:57、64。
    韋煙灶(2004)。〈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95。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韋煙灶、曹治中(2007)。〈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第十一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3-1-1~3-1-38。
    韋煙灶、曹治中(2008)。〈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53:49-83。臺北:臺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
    韋煙灶(2008)。〈新竹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海洋文化學刊》,5:41-71。基隆: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
    韋煙灶、林雅婷(2008)。〈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為例〉,《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北部場)》,91-117。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開闢史(上)〉。《台灣文獻》,31(4):154-176。
    莊英章(1985)。〈日據時期「土地申告書」檔案資料評介〉。《台灣風物》,35(1):91-104。
    陳國川(1991)。〈我國國中地理教材的主題和地理概念分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7:1-37。
    羅列師(2004)。〈新豐地名探索〉。《新竹文獻》,15:48-53。

    三、碩、博士論文
    李錫祥(1998)。《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鎧光(2004)。《郁氏宗族與清末民初的上海社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聖欽(1995)。《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育臻(1988)。《新竹大隘三鄉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進喜(2000)。《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邱慧娟(2004)。《清末橫山地區的地緣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姜瑞玉(2003)。《朴樹林聚落區永續發展之地理研究-以新豐鄉鳳坑村樹林仔聚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聖翎(2006)。《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的塑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功臣(2006)。《新竹內山地區民間信仰的空間差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58、95。
    黃清漢(1986)。《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1。
    黃雯娟(2004)。《日治時代宜蘭三星地區的區域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楊淑卿(1993)。《北港區域之形塑與演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幸雪(1995)。《漢人血緣聚落的分化與整合:以彰化縣溪湖鎮湖仔內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宗穆(2001)。《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179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曾國明(2003)。《日治時代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的土地開發與區域特色之形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秋娥(1990)。《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識與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秋娥(2001)。《臺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賴玉玲(2001)。〈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其它
    三元宮管理委員會(2007)。《溪南中崙三元宮廟誌》,2。
    天水墓園重建委員會(1999)。〈姜氏淵源暨墓園概述〉,新豐鄉鳳坑村。
    中央氣象局(1968~2006)。《氣候資料年報》。
    田端仕公祠堂重建委員會(2003)。〈田端仕公派下祠堂重建誌〉,新豐鄉鳳坑村。
    朱作乾編(1985)。《沛國堂朱氏宗親族譜》,758。
    金澎祖塔重建委員會(2005)。《金澎祖塔重建買的分配簿》,新豐鄉新豐村。
    新豐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
    新豐鄉埔和社區資訊服務網。http://far.hchg.gov.tw/puhe/article/article_detail.asp?id=41。(2009/12/30瀏覽)
    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重印。
    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1901)。《新竹廳竹北二堡紅毛庄土地申告書》。
    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1901)。《新竹廳竹北二堡後湖庄土地申告書》。
    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淡新檔案》。
    鄭阿送(1956)。《蚵殼港鄭家族譜》:350,新豐鄉後湖村。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