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千雅 |
---|---|
論文名稱: |
2009年高雄世運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論廣告中的城市行銷與國際連結 |
指導教授: |
胡光夏
Hu, Guang-Shias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0 |
中文關鍵詞: | 符號學 、廣告 、高雄世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09年,第八屆世界運動會在高雄舉辦,為我國爭辦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寫下歷史新頁;在國內外的電視廣告宣傳上,對內有以高雄市長陳菊為主角的廣告,對外則以台灣之光王建民吸引國際目光,期望透過廣告宣傳達到凝聚民眾向心力及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的目的。諸如此類大型國際賽會的舉辦,除了有助於國家提昇國際形象,同時也是舉辦城市進行城市建設與改造的契機。高雄世運電視廣告中,除了強調台灣與國際連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在城市行銷上多所著墨,呈現高雄多年改造後的全新面貌。
為了進一步了解高雄世運電視廣告如何表現「台灣-國際」連結及對改造過後的高雄進行「城市行銷」,研究者對所選取之五則高雄世運電視廣告進行符號學分析,以Barthes的符號表意三層次為分析架構,發現高雄世運電視廣告在呈現城市行銷上,第一層屬於明示義的高雄符號包括:85大樓、世運主場館、高雄巨蛋、高雄捷運、光之穹頂、港口、碼頭等代表性建設,以及陽光、藍天白雲、河海等自然景觀。將具體的高雄符號轉換為高雄意象,則第二層由符號二元對立意義創造的高雄城市意象為:現代、進步、國際、熱情、陽光、親和、開闊、大器。第三層為神話分析,加入社會文化脈絡檢視之,則高雄世運電視廣告中呈現的高雄,對比過去外界印象中那座灰澀的工業城市,呈現的神話包括:脫胎換骨、無可取代、改頭換面、煥然一新、剛柔並濟。在「國際接軌」方面,廣告中多以文字呈現,如標語「一次台灣的機會,改變世界會實現」以及「台灣將在這裡迎接世界」等,隱含了期望改變、被看見、與國際接軌等二元對立意義,呈現的神話包括蓄勢待發、團結一心、嶄露頭角、國際接軌,以及從王建民身上挪用到高雄世運的台灣之光。這些訴說著類似概念的廣告標語,連結的是台灣不被國際社會承認主權的社會脈絡,是許多台灣人「想要有自己的國家」的「台灣意識」。在廣告深層驅使符號運作的,是亟欲「為國際社會所承認」的意識型態。
一、 中文部分
〈2009世界運動會 與世界接軌〉(2004),《高雄畫刊》,6: 46。
〈世運對中華台北的非凡重要性〉(2009),《高雄世運專刊》,1: 7。
〈總會主席:高雄世運史上最成功 陳菊籲支持聽奧〉(2009年7月27日)。《Upaper》,1版。
丁華民、志敏(2006)。《奧林匹克運動與現代社會》。長春:吉林出版社。
方世榮譯(2002)。《行銷學原理》。台北:東華。
方佩欣(2009)。〈城市運動行銷的策略分析〉,《大專體育》,100: 82-87。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
王超華(2010)。〈歷史終結在中國:近十年中國大陸官方意識型態變化解析〉,《思想》,14: 201-231。
王威勝(2008)。《台灣三大城市行銷基礎比較─以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
王振烽(2008)。〈「奧會模式」與「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國民體育季刊》,156期。
王御風(2006)。〈植下希望之樹2009世運主場館預定5月動土〉,《鼓聲市府月刊》。
包喬晉(2005年7月27日)。〈台灣高雄 以完美世運擁抱世界〉,《聯合報》,C2。
包喬晉(2004年7月15日)。〈港都籌辦世運會 起跑〉,《聯合報》,B1。
包喬晉、楊濡嘉(2004年6月15日)。〈2009世運國際化從高雄出發〉,《聯合報》,B2。
田俊雄(2008)。《北京辦理奧運對於城市經濟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長遠,張家昌(2007)。〈從行銷5P談運動行銷策略〉,《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 75-81。
李仁佐、張家昌(2007)。〈淺論王建民現象〉,《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 52 -59。
李思屈(2004)。《廣告符號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吳君毅(2002)。〈從運動廣告探討符號性消費之現象〉,《大專體育》,63: 134-139。
吳春夏(2010)。《2009年高雄世運會舉辦效益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濟華(2010)。《2009世運會對高雄市整體社會發展影響之研究》(編號:Rdec-99-544)。高雄: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瓊、杜予(2005)。《形象的修辭 : 廣告與當代社會理論》。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
林中進(2006)。《申辦國際綜合運動賽會成敗因素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秀美(2008年3月29日)。〈世運主場館 大家來命名〉,《聯合報》,C2。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以NIKE電視廣告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1]: 43-67。
林昀熹(2009)。〈城市大躍進 動能高雄向前行〉,《高雄畫刊》,第10期。
林彥呈(2008)。《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塑造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秉毅,鄭志富(2010)。〈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城市行銷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4[3]: 33-42。
林潔芬(2010)。《城市行銷之策略研究-以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巍(2010)。〈花博讓台灣站起來〉。國政評論 科經(評) 099-14號(2010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381
范妮非(2005)。〈哈燒專題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高雄畫刊》。
周育伶(2011)。《台灣地方行銷活動成效之後設分析》。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周靈山(2010)。〈2009世運在高雄形象廣告研究以「全民共舞-王建民篇」廣告爲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 1[2]。
周鑫听(2009)。《拆廣告,看城市:台北市與高雄市政府形象廣告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嘉文(2003)。〈政策行銷在學校體育之實務應用〉,《中華體育季刊》,17卷3期,107-114。
徐如宜(2004年6月14日)。〈高市 主辦2009世運〉,《聯合晚報》,1版。
徐如宜、包喬晉、宮泰順(2004年6月15日)。〈2009世運會 高雄市取得舉辦權〉,《聯合報》,A4。
宮泰順、徐如宜(2004年6月15日)。〈爭取舉辦權 「地下工作」防生變〉,,《聯合報》,A4。
崔家琪(2005)。〈哈燒專題 2009世運 策略篇三 打開通往國際的大門 希望與榮耀,高雄世運之路〉,《高雄畫刊》,第9期。
凌珮君(2006年9月4日)。〈陳菊:爭主辦奧運〉,《聯合報》,C2。
凌珮君(2007年9月28日)。〈代言世運 建仔跳探戈〉,《聯合報》,A3。
凌珮君(2008年9月17日)。〈世運主場館 命名僵化扼殺創意〉,《聯合報》,C1。
高凌雲(2004年6月14日)。〈大陸辦奧運 台灣辦世運 運動場 兩岸另一戰場〉,《聯合晚報》,4版。
高雄世運官網(2011)。取自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koc_KOC.php
孫秀蕙(2006)。〈一本深入淺出的廣告符號研究 教戰手冊:評介〉,《廣告學研究》,25: 157-160。
郝建生(2006年10月23日)。〈代言世運 高雄增光〉,《經濟日報》,A12。
教育部國語辭典(2011)。
許文聖(2006)。〈魅力台灣 談台灣的城市行銷策略〉,《研考雙月刊》,30[5]: 83-89。
許立宏(2004)。《解讀奧林匹克運動會》。台北:中華奧會。
許釗涓、劉永元(2009)。〈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的知識和經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育季刊》,160期。
許惠婷(2008)。《2008年北京奧運宣傳短片及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樹淵(2003)。《運動賽會管理》。臺北:師大書苑。
許慶復(1994)。《邁向21世紀的臺灣》。臺北:正中。
閆坤、李航(2010)。〈創造城市形象的動態象徵符―解析上海形象宣傳廣告《上海協奏曲》〉,《新聞愛好者》11B: 22-23。
張元培(1997)。〈運動廣告與大眾文化〉,《體育學報》,22: 35-46。
張世雅(2009年5月17日)。〈伊東豊雄 打造世運主場館〉,《聯合報》,A5。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John Fiske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 45-86。
陳亞甄(2008)。《承辦世界運動會對區域發展之公共價值分析─ 評估2009世運會對高雄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陳宛茜(2008年3月29日)。〈世運館巨龍騰空 高雄動起來〉,《聯合報》,A 14。
陳敦源、魯炳炎(2008)。〈創造共識:民主治理中的政策行銷管理〉,《研考雙月刊》, 32卷2期,3-15。
陳鴻雁、陳楷傑(2009)。〈臺灣舉辦國際性運動賽會之關鍵成功因素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8: 17-33。
程紹同、方信淵、洪嘉文、廖俊儒、謝一睿(2002)。《運動管理學導論》。台北:華泰。
崔家琪(2005)。〈哈燒專題 2009世運 策略篇三 打開通往國際的大門 希望與榮耀,高雄世運之路〉,《高雄畫刊》,第9期。
黃恆正譯(1991)。《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原書 星野克美 [1991]. 《記
號化社會的消費》)
黃培貞(2010)。《高雄世運之城市行銷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
黃鉦堤(2008)。 〈巴特的符號學與政策方案的解讀〉,《政治科學論叢》,35: 181-204。
黃驛淵(2009年10月18日)。〈故事行銷城市 觀念對了 得更積極〉,《聯合報》,A3。
黃囇莉(2007)。〈M型政黨vs.鐘型意識─台灣國族認同之意識型態及其心理基礎〉,《中華心理學刊》,49[4]: 451-470。
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臺北:遠流。(原書 Berger, A. [1933].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Beverly Hills : Sage.)
湯銘新(2006)。〈為「兩會洛桑協議」正名奧會模式之探討〉。《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季刊》,第52期。
彭昱融、江逸之(2009年8月12日)。〈世運vs.聽奧 高、北市府 執行力大比拚〉,《天下雜誌》。
彭昱融(2009年11月4日)。〈誰讓高雄華麗變身?〉,《天下雜誌》。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 Sut Jhally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喬木譯(2004)。《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台北:海洋。
曾慧青(2010)。〈台灣申辦大型國際賽會之評析〉。國政分析 教文(析) 099-046 號(2010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8535
褚姵君(2009年10月17日)。〈行銷獎 痞子英雄 帶動高雄觀光〉,《聯合報》,A3。
楊正海(2009年2月2日)。〈台北聽奧 9月起跑〉,《聯合晚報》,A10版。
葉公鼎(2009)。〈從北京奧運看臺灣大型運動賽會的籌辦〉,《國民體育季刊》,160。
雷光涵、徐如宜(2004年6月15日)。〈世運會 比的是非奧運項目〉,《聯合報》,A4。
蔡佩芳、張文嘉、許惠斐(2009)。〈白金彰顯尊貴‧消費成就不凡白金卡廣告的“新”男性認同與“舊”性別迷思〉,《廣告學研究》,31: 65-102。
蔡菁怡(2011年6月27日)。〈拍戲 拚觀光 縣市軋一腳〉,《聯合報》,C2。
葛蔓(2005a)。〈2009世運 建設篇 迎接世運,高雄大變身〉,《高雄畫刊》,第9期。
葛蔓(2005b)。〈2009世運 策略篇二 運動,新國力的象徵〉《高雄畫刊》,第9期。
鄭郁萌(2002)。《台灣報紙政府廣告訊息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筱瑜譯(2005)。《簡明行銷聖經》。台北:城邦。(原書 Joseph H. Boyett, Jimmie T. Boyett [2002]. The Guru Guide to Marketing: A Concise Guide to the Best Ideas from the Today’s Top Marketers. New York: Wiley.)
謝季燕(2010)。〈淺談我國首座國家體育場現況與發展願景〉,《國民體育季刊》,163期。
謝雅如(2009年5月31日)。〈世運主場館 伊東桑:太滿意〉,《聯合報》,A16。
謝梅芬(2006年1月3日)。〈世運主場館「像圍巾」 模型展示〉,《聯合報》,C2。
謝梅芬(2005年12月7日)。〈世運會主場館 綠建築設計 太陽能板當屋頂 螺形突顯躍動感 預定98年完工〉,《聯合報》,C2。
謝梅芬(2006年12月14日)。〈建仔跳探戈 眼神被嫌太溫柔〉,《聯合報》,A11。
謝梅芬(2006年9月12日)。〈世運主場館 太陽能發電量No.1〉,《聯合報》,C2。
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台北:韋伯。
賴建都(2008)。〈政府宣導廣告之文案測試研究:以國民健康局2004~2006年“鼓勵生育”宣導廣告為例〉,《廣告學研究》,29: 1-28。
蕭湘文(2005)。《廣告傳播》。台北:威仕曼。
龍炳峰(2010)。〈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之成果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2[4]: 1-10。
黨東耀(2008)。〈從北京奧運會看當代廣告的價值演變〉,《新聞愛好者》,10A: 34-35。
顧玉珍(1991)。《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宜寧、王俊人(2010)。〈“事件行銷”在運動賽會之應用-以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爲例〉,《臺大體育》,50: 45-52。
龔昶元、嚴宗銘、楊進興(2005)。〈應用層級程序分析與模糊理論於城市發展
行銷定位因素評估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計量管理期刊》,2[2]: 163-176。
二、英文部分
Algesheimer, R., Dimpfel, M. (2002). Semiotics,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 4, 190-191.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Trans. By T. B. Brewster).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rmstrong, G.,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 an introduction. NJ: Prentice Hall.
Barthes, R. (1957). Mythologies. New York: Hill & Wang.
Barthes, R. (1972). Myth Today, Mythologie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Berger, A. (1982).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Beverly Hills : Sage.
Bianchi, C. (2011). Semiotic approaches to advertising texts and strategies: Narrative, passion, marketing. Semiotica, 183, 243-271.
Boris, T. (2008). Not just sport: the Olympic games in film and media. Screen Education, Spring, 51, 82-86.
Boorstin, D. (1973). The Americans: the Democratic Experience. New York: Random House.
Chris, A. (2009). Kitsch, irony, and consumerism: A semiotic analysis of Diesel advertising. Semiotica, 174, 21-48.
Christine, B., Costa, C., Fitzgerald, M. (2003). Marketing the host city:
analyzing exposure generated by a sport ev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 sponsorship, 4(4), 335-353.
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Grewal, D., Levy, M. (2009). Marketing. New York: McGraw-Hill.
Kotler, P., Haider, D., Rein, I. (2002).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Kotler, P., Levy, S.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10-15.
Leiss, W., Kline, S., Jhally, S. (1990). Two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Advertisements.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Persons,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 197-224. Ontario: Nelson Canada.
Leiss, W. (1997).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UK: Routledge.
Levi-Strauss, C. (1969). The Raw and the Cooked. London: Cape.
Metaxas, T. (2009). Place marketing, strategic planning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of Malta.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7(9), 1357-1378.
Papson, S., Goldman, R. (1996). Sign wars: the cluttered landscape of advertising.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eirce, C. S. (1931-58). Collective Pap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nganathan, M., Lobo, B. (2008). Localizing the global: analysis of nationalist ideologies in MNC advertisements in Indian TV. Nationalism & Ethnic Politics. 14, 117-142.
Saussure, F. (1974).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London: Fontana.
Scalvini, M. (2010). Glamorizing sick bodies: how commercial advertising has chang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V/AIDS. Social Semiotics, 20, 219-231.
Sport England (1999). The Value of Sport. Sport England, London.
Susan W. (2011). Semiotic definition of “lawfare”. Case Western Reser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3, 29-60.
Tracy, L. (2008). St. Louisan covers politics, Olympics in Beijing for AP. St. Louis Journalism Review, 38, 28.
Wernick, A. (1991). Promotional culture: Advertising, ideology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London: Sage.
Williamson, J.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London: Marion Boy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