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佩靜
論文名稱: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章舜雯
Chang, Shun-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0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係採調查研究法,以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共五間),四至六年級普通班學童(樣本數1008名:有效樣本數971名)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
    針對研究目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兒童生活型態量表」、「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及「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並於施測後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主要發現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上,女生高於男生;在生活型態上,女生高於男生。
    二、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上,四年級高於六年級。在生活型態上,六年級部分高於四、五年級生;在利社會行為上,四年級部分高於五年級學生。
    三、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與生活型態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且與父母親的依附品質越佳,越容易傾向「社會型」與「個人型」;國小學童之「信任」、「溝通」愈低者,「疏離」愈高者,其生活型態中的「社會型」、「個人型」得分越低,「支配型」與「逃避型」程度也愈高。
    四、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兒童與父母「正向」、「積極」的互動越高,則兒童的「利社會行為」也愈佳。
    五、國小學童生活型態與利社會行為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國小學童在生活型態中的「社會型」與「個人型」與利社會行為有正向關係。
    最後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具體建議,作為從事教育、輔導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to explore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life styl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elementary students.Samples came from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pei County, in the grade of four to six.
    As to goal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tools were as follows, “Children Life Style Questionnaire”, “Par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and “Daily Prosoci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In terms of different genders, students in par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prosocial behavior and life style, girls got higher scores than boys.
    2.In terms of different grades, the 4th graders scored higher than the 6th grad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6th graders scored higher than the 4th and the 5th ones in life style. As for prosocial behavior, the 4th graders scored higher than the 5th graders.
    3.In my study,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ose had better quality of parents attachment were tended to prosocial and personality behavior ;on the contrast, those had alienative behavior were tended to control and evade with others. Therefore the study obliquely demonstrated that attachment and life style have classic relationship.
    4.Par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5.In my study, th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behavior in life style hav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prosocial behavior.Consequently the study had demonstrated that life styl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have classic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results, this researcher provided conclusion and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and for people interested in education and students counseling.

    目 次 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依附關係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生活型態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利社會行為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依附關係、生活型態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6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與利社會型為之差異分析 46 第二節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和利社會行為之典型相關分析55 第五章 討論 63 第一節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與利社會行為之差異分析 63 第二節 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生活型態和利社會行為之典型相關探討 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建議 77 參考文獻 80 中文部分 80 西文部分 89 附錄 94 附錄一 「父母依附量表」使用同意書 94 附錄二 「日常利社會行為量表」使用同意書 95 附錄三 兒童生活型態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96 附錄四 「我的生活小檔案」問卷 98

    一、中文部分
    丁典祥、李美珠、陳皎眉(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9(3),6-85。
    王曉瑄(1999)。阿德勒學派遊戲治療團體對國小單親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E. Aronson, T. D. Wilson & R. M. Akert 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
    朱經明(1980)。國中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六(1993)。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吳明宗(2001)。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瑛(2006)。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禎(1990)。早期家庭經驗對大學生的社會興趣與生活方式之影響-阿德勒觀念的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素芳(1998)。個人建構取向生涯團體諮商方案對專科生生涯建構系統、決定歷程、決定型態與生涯確定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昌叡、許美瑞(1994)。幼兒分享行為之研究。家政教育,12(5),73-79。
    李昭玲(1986)。學前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一個幼稚園大班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雯智(1996)。國小五年級利社會行為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所碩士論文。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駱遜(1996)。利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3(4),41-48。
    林清山(200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維芬(1991)。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娟(1997)。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利社會發展之影響。台灣人文生態研究,1(1),73- 93。
    林翠湄(譯) (1995)。Shaffer , D. R.(1991)著。社會與人格發展(8th ed.)。台北:心理。
    林學君(1997)。幼兒圖畫書中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正(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洪雅雯(2001)。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群堯(1999)。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范美珍(1995)。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雅芬(1998)。婚姻暴力、依附關係、因應策略與青少年健康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妙如(1993)。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學習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君怡(2000)。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友誼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修慧蘭、鄭玄藏(譯)(2003)。Gerald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蘭(2001)。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7)。論個體心理學之生活型態,輔導季刊,第2 期,pp.58-65。
    許舒雅(2007)。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翠紋(1998)。不幸少女生活型態與再從娼意願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身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貞(2000)。依附理論在團體諮商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71,14-18。
    張滿玲(譯)(2005)。ShellYE. Taylor,Letitia Anne Peplau & David O. Sears著。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嘉倫(2009)。母親對手足衝突的處理策略、手足關係與幼兒同儕互動行為之關係。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寶仁(1999)。勞工之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知覺及工作壓力反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和(2003)。國小兒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欣怡(2000)。依附關係與生涯探索、生涯不確定源、生涯定向狀態之相關研究–以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珊瑩(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幸(1993)。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端真(1995)。國小學童偏差行為與生活型態之分析研究。兒童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南大學,27-40。
    曾端真(1996)。阿德勒生活型態理論對國小學童之應用與驗證。國科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5-2413-H-152-003)。
    曾端真(1997)。國小學童生活型態及其手足因素之研究。台北:揚智。
    曾端真(2002)。阿德勒學派諮商原理與實例。諮商與輔導,202,1-16。
    黃光國(譯)(1971)。Adler, A. 著。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出版社。
    黃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珍(2003)。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安邦(譯) (1986)。Sears. D. O. , Freedman. J. L., Peplau, L. A. (1985)著。社會心理學。台北: 五南。
    黃秀惠(2005)。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柏嘉 (2006) 。生活型態與父育知覺、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凱倫(1991)。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凱倫、蘇建文(1994)。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家政教育,12(5),65-76。
    黃蕙君(2001)。認知行為取向讀書治療對兒童利社會行為之輔導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嬿穎(2003)。國小教科書「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以國語及生活領域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育(2002)。利他傾向之探討:演化論之檢驗。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語芸(譯)(1997)KaYDeaux, Francis C.Dane, Lawrence S.Wrightsman(1993)著。九0年代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楊葆茨(1997)。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婷(2004)。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論文。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宗慈(1987)。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成敏(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因應處理方式及社會適應之影響。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邵純(2002)。依附關係與兒童人際發展之探討。師友,418,42-45。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學前青少年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 嘉義。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素秋(1997)。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犯罪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美雲(2004)。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玲譯(1991)。了解人性。台北:遠流。
    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鄭淑俐(2001)。幼兒遊戲與其角色取替能力、正負向社會行為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佑儒(2009)。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繆敏志(1989)。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立人(1999)。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1,105-140。
    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1991)。家庭與個體發展-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
    蘇建文(1994)。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家政教育,12(5),65-76。
    蘇建文、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
    蘇建文(1997)。對父母及對友伴的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蕙芳(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dler, A .(1930).The pattern of life. New York: J. J. Little & Ives Co.
    Adler, A .(1958).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New York:G. P. Putnam’s Sons.
    Adler, K.A., & Deutsh, D.(1959). Eassays in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York:Grove Press.
    Adler, A .(1964).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 from his writings. New York: Harper & Pow.
    Adler, A.(1988). PersonalitYas a self-consistent unity.(M. Cicero, trans.). Individual Psychology, 44, 431-440.(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2)
    Ainsworth, M. D. S.(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Ainsworth, M. D. S.(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716.
    Ainsworth, M.D.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 J.: Erlbaum.
    Ansbacher, H. L.,(1967). Life style: A historical and systematic review.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3, 191-212.
    Ansbacher, H. L.,(1988).Drekiurs’s four goals of children’s disturbing behavior and Adler’s social interestactivitYtypologY.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4,(3),282-289.
    Argyle, M. & Furnhan, A.(1982). The ecologYof relationship choice of situtation as a faction of relationship.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1,259–262.
    Bandura, 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ash, D. P.(1977) . SociobiologYand behavior. N.Y. : Elsevier .
    Bar-tal, D.(1982)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Helping Behavior:A Cognitive-Learning Approach. Develpomental Review,2,101-124.
    Berger, E. H.(1987).Parent as Partners Education-The School and Home. Working Together.(2nd ed.). Ohio:Merrill Public Company.
    Berndt, T. J . , & Bulleit, T. N.(1985) . Effect 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on preschoolers ` behavior at home and at school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761-767.
    Bitter, J. R.(1991). Conscious motivations: an enhancement to Dreikurs' goals of children's misbehavior.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47(2), 210-221.
    Bowlby, J.(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39,350–373.
    Bowlby, J.(1969). Attachment and Loss: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Basic Books.
    Bowlby, J.(1973). Attachment and Loss:Vol. 2. Seperation: AnxietYand anger. New York:Basic Books.
    Bowlby, J.(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2nd ed) New York : Basic Books.
    Charbonneau, D., & Nicol, A. A. M.(2002).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leadership in adolescents. 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 , 33, 1101–1113.
    CoreYG.(1999). Adlerian Contributions to the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A Pers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55, 4-15.
    Dinkmeyer, D. C., & Dinkmeyer, D. C., Jr.(1979).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Columbus: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Eagly, A.H.& Crowley, M.(1986). Gender and helping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00,283-308.
    Eisenberg, N.(1982) .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regard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N. Ei senberg(Ed.) ,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pp.219-249) . N.Y. : Academic Press .
    Eisenberg, N., & Lennon, R., & Roth, K.(1983).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 , 846-855.
    Eisenberg, N.(1986) .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 Lawrence Erlbaum.
    Eisenberg, N., & Miller, P. A.(1987). The relation of empathY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1,91-119.
    Eisenberg, N. , Guthrie, L. K. , Cumber land, A. , Murphy, B. C. , Shepard. S. A. , Qing, Z. , & Car lo, G.(2002).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EarlY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82(6), 993-1006.
    Ferguson, E. D.(1984).Adleria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Columbia:Adlerian PsychologYAssociation of British Columbia.
    Falbo, T. , & Polit , D. F.(1986).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onlYchild literature: Research evidence and theorYdevelopment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176-189.
    Gelfand, D. M., & Hartmann, D. P.(1982). Response consequence and attributions : two contribution to rposocial behavior. In N. Eisenberg(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pp.167-19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ewis , O. R.(1996) . Emotion and prosocial skill s in gifted minoritYpreschooles. Disser tat 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56(10) ,3890A.
    Li sa, J . B. , & Jude, C. (2001) .Enhancing ear lYchi ld-parent relat ionship:Impl icat ions of adul t at tachment research. Infants and Young Chi ldren,14(2) , 64-76.
    Lundin, R. W.(1989). Alfred Adler’basic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Indian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Jackson, M.& Tisak, M.S(2001).Is prosocial behaviour a good thing? developmentl changes in children`s evaluation comforting.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349-367.
    Kohlberg , L.(1969)Stages in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 & Winston.
    Krebs, D. L.(1970) . Altruism: An examinat ion of the concept 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3(4) , 258-302.
    Kurdek, L.A. & Krile D.(1982). A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relation between peer acceptance and both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and perceived social self–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53,1485–1491.
    Ma, H. K. , Shek, D. T. L. , Cheung, P. C. , & Oi , B. L. C. (2000) . Parental ,Peer, and Teacher Inf luences on the Social Behavior of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 s. Journal of Genet ic Psychology, 161, 1, 65-79.
    Maccoby,E.E., & 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 & E.M. Hetherington(Eds.), Handbooks of child psychology: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pp.1-101).New York:Wiley.
    Melson, G. F., & Fogel, A.(1988). Learning to care. PsychologYToday, 2, 39-45.
    Mosak , H. H.(1971).life style. Technique for Behavior.41-48.Illinos:Charles Thmas Pubilsher.
    R. Dreikurs , An Introduction to Individual Psychology, T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1991, 47(1),4-9.
    Radke-Yarrow .M & Zahn-Waxler.C & Chapman.M(1983)Children’s Prosocial disposition and behavior. In. P.H. Mussen(4th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 4, N.Y.:John Wiley.
    Shulman, B. H., & Mosak, H. H.(1976).Birth order and ordinal position: two Adlerian views.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2(1), 114-121.
    Shulman, B. H., & Mosak, H. H.(1988). 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Watts, R. E.(2000). Adlerian counseling: A viable approach for contemporarYpractice. Texas Counseling Association Journal,28(1), 11-1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