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宏立
Hungli chen
論文名稱: 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之意義建構分析
An Analysi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ilms of “Travel around Taiwan” Theme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環島遊臺灣電影文化符碼敘事風格
英文關鍵詞: Travel around Taiwan Film, Cultural codes, Narrative, Styl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50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環島遊臺灣為主題的電影,其敘事、風格特色元素有哪些。一方面將其元素比對「制度化再現模式」
    (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觀察是否出現特色元素;另一方面找出特色背後的「文化符碼」,進而分析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的意義建構。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找出符合本研究目的的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包括《王哥柳哥遊臺灣》(1958)、《單車環島日誌練習曲》(2007)、《帶一片風景走》(2011)、《陣頭》(2012)等四部電影。採用「敘事系統」、「風格系統」分析法,分析影片的「敘事」及「風格」元素;並以結構主義神話學分析法呈現文化現象,最後分析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的意義建構。研究結果顯示:四部影片中共出現六種「自主」、「改造」的特色元素。特色元素分析出「文化符碼」,經歸納後形成種族意識、歷史認知、倫理道德、土地意識、環保意識、生活意識、生命觀等七個層面陳述,並與電影產製層面共同分析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的意義建構。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film narrative styles in the films theme of “Travel around Taiwan” . On one hand, we compare the elements to the “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 to observe whether there are feature el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we try to identify the "cultural codes" behind the features, which analyse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ilms of “Travel around Taiwan” theme. In this study, collected from the literature to find out the movies suitable for research purposes, including four films, Brother Liu and Brother Wang on the Roads in Taiwan(1958), Island Etude(2007), Leaving Gracefully(2011), and Din Tao:Leader of the Parade(2012). The present research uses the analysis method of "Narrative System" and "Style system" to analyze elements of "Narrative" and "Style", and the Mythology method to presents a cultural phenomenon analyzing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ilms of “Travel around Taiwan” theme. Research results shows four films consists of six kinds of elements of "independ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 contended characteristic. The featured element analysis of "cultural codes" is summed up forming seven-level statements as racial consciousness, historical awareness, ethics, awareness of l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wareness of life and outlook on life. Together with the film production system levels, it analyse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ilms of “Travel around Taiwan” theme.

    中文摘要--------------------------------------------------III ABSTACT---------------------------------------------------IV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2 一、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的生成背景--------------------------------3 二、好萊塢輸出全球-------------------------------------------14 三、好萊塢進入臺灣-------------------------------------------17 四、有必要研究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19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2 一、研究範圍------------------------------------------------22 二、研究限制------------------------------------------------23 第四節 名詞解釋---------------------------------------------23 一、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23 二、敘事系統------------------------------------------------24 三、風格系統------------------------------------------------25 四、制度化再現模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25 五、結構主義神話學分析法--------------------------------------26 六、文化符碼------------------------------------------------26 第貳章 文獻探討---------------------------------------------29 第一節 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的相關研究----------------------------29 一、旅行、觀光、旅遊-----------------------------------------30 二、環島遊臺灣活動的特徵--------------------------------------31 三、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的展現----------------------------------35 第二節 敘事系統與風格系統-------------------------------------40 一、敘事系統------------------------------------------------41 二、風格系統------------------------------------------------48 第三節 「制度化再現模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電影與「早期電影」(early cinema)------------51 一、「制度化再現模式」電影------------------------------------52 二、「早期電影」--------------------------------------------56 第四節 結構主義神話學分析法-----------------------------------57 第五節 文獻分析小結------------------------------------------60 第叄章 研究方法---------------------------------------------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63 一、研究架構------------------------------------------------64 二、研究方法------------------------------------------------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71 第三節 研究流程---------------------------------------------7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5 第一節 「敘事系統」分析結果與討論------------------------------75 一、運用「敘事系統」分析影片之結果-----------------------------75 二、研究討論------------------------------------------------80 第二節 「風格系統」分析結果與討論------------------------------90 一、運用「風格系統」分析影片之結果-----------------------------90 二、研究討論-----------------------------------------------100 第三節 「制度化再現模式」與特色元素---------------------------107 一、特色元素分析結果----------------------------------------107 二、研究討論-----------------------------------------------116 第四節 影片特色元素中的「文化符碼」---------------------------125 一、分析影片特色元素中的「文化符碼」結果-----------------------126 二、研究討論-----------------------------------------------130 第五節 二元對立組合的項目------------------------------------138 一、分析影片中出現的二元對立組合項目之結果----------------------139 二、研究討論-----------------------------------------------141 第六節 小結-----------------------------------------------147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建議------------------------------------1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1 一、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敘事系統」之意義建構--------------------151 二、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風格系統」之意義建構--------------------157 三、有別於「制度化再現模式」的特色元素 ------------------------162 四、環島遊臺灣主題電影之意義建構分析---------------------------168 第二節 研究建議--------------------------------------------175 一、對電影製作者之建議--------------------------------------175 二、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180 參考文獻--------------------------------------------------182 一、中文文獻-----------------------------------------------182 二、英文文獻-----------------------------------------------189

    一、 中文文獻

    大光古佛(2011年12月23日)。日治時代的臺灣電影發展。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6948
    小野(1985)。一個運動的開始。臺北市:時報文化。
    文化部(2013年)。102 年度重要社會發展計畫書 文化部「價值產值化-文創產業價值鏈建構與創新」中程(102年至105年)個案計畫修正版,未出版。
    王瑋(1994)。臺灣新電影到九0臺灣新電影。1994臺北金馬獎影展專題特刊-「斷裂」與「複合」:展望九0年代中國電影,109-116。
    王鑫(1999)。臺灣的地形景觀。臺北市: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何獻瑞(2007年7月)。島嶼紀行—因為這些,我們環島!誠品好讀月報,78,30。
    呂訴上(199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市:銀華出版社。
    李幼蒸(譯)(1990)。結構主義和符號學電影文集。(原作者:R. Abramson., D.Dayan., U. Eco., P.Gidal., C. Metz., G.Nowell., S. Rohdie., …P. wollen.)臺北市: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李安(2006)。站在好萊塢與中國電影之間。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6,8-10。
    李宏培(2012)。獨自騎自行車環島對參與者體驗歷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管理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李佩芝(2009)。臺灣客家電影之敘事與文化意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李怡秋(2012)。白景瑞早期電影風格研究(1964-1970) : 「健康寫實」中的異質寫實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臺南市。
    李泳泉(1998)。臺灣電影閱覽。臺北市:玉山社。
    沈盛圳(2009)。神馳:臺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孟樊(2004)。旅行文學讀本。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星(2009)。「東部主義」-21世紀臺灣電影中的環保論述與旅行神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林美如(2011)。臺灣環島活動的多重樣貌-身體、時間與空間場域移轉。休閒保健,6,55-64。
    阿元(2011年12月16日)。美麗的寶島。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8815
    政治中心(2011年7月9日)。觀看「帶一片風景走」 馬總統:感受臺灣美德、很感動。今日新聞網NOW news。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1/07/09/11490-2726472.htm
    胡智鋒(2013)。影視文化概論。臺北市:新銳文創。
    胡錦媛(2013)。返鄉敘事缺席:臺灣當代旅行文學。文化越界,9,46。
    党永順(2005)。從鮑威爾看《英雄》與《羅生門》的敘事結構。中外文學,34, 11, 100。
    徐海娜(2009)。電影的力量-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9,4,45-48。
    徐強(譯)(2013)。故事與話語 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原作者:S. Chatman)。
    徐樂眉(2012)。百年臺灣電影史。臺北市:揚智文化。
    涂芸凌(2011)。理智的樸實VS慾望的奢華-臺灣自行車休閒活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碩士研究所。臺南市。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 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臺北市:遠流。
    常江(2011)。帝國的想像與建構-美國早期電影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芬芬(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菁芬(2012年11月28日)。新移民家庭福利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11694
    張瀞勻(2012年12月16日)。《不老騎士》總票房破3千萬 導演華天灝哽咽。ETtoday 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16/140516.htm
    郭力昕(2013)。再寫攝影。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陳泓易(2011)。公路電影與旅遊文學。文學、電影、地景學術研討會成果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
    陳玟錚(2008)。旅行的意義-論旅行書寫之敘事與傳播行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臺北市。
    陳品秀(譯)(2008)。電影小史。(原作者:A. Gronemeyer)。臺北市:三言出版社。
    陳泰穎(2012年4月24日)。黑白光影中 王哥柳哥遊臺灣。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取自:http://210.71.254.189/min-nan/
    陳榆杺(2010)。迎風獨奏-女性單人單車環島之旅行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臺北市。
    陳儒修(1994)。臺灣新電影研究<->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臺北市: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衡志(2007)。從柔性權力(Soft Power)理論談論美國文化影響力。史學研究,21,250,252,254。
    陳龍廷(2008)。臺語電影所呈現的臺灣意象與認同。臺灣風物,58,1。
    勝淑芬(1999年7月)。好萊塢過臺灣-大魚吃小魚。光華雜誌,24,7,26。
    勞動部(103年3月)。勞動統計月報。勞動部。取自http://statdb.mol.gov.tw/html/mon/rptmenumon.htm
    曾西霸(2007)。電影論集。臺北市:亞太圖書。
    曾西霸(2009年4月)。電影劇本的敘事功能。電影欣賞,27,3,67。
    游千慧(2011年10月7日)。翻滾吧!文學.電影.地景 專題演講:小野論臺灣電影。放映週報。取自http://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74
    游宜樺(2012)。電影的魔力。(原作者:H.Suber)。臺北市:早安財經文化。
    焦雄屏(2002)。臺灣電影九0新新電影浪潮。臺北市:麥田。
    焦雄屏(譯)(2005)。認識電影(原著作:L. Giannetti)。臺北市:遠流。
    程予誠(2008)。電影敘事影像美學:剪接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項貽斐(2011年7月19日)。「帶一片風景走」全臺賣座近1200萬。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blog.roodo.com/twmovie/archives/16108033.html
    黃仁(1994a)。悲情臺語片。臺北市:萬象。
    黃仁(1994b)。電影與政治宣傳。臺北市:萬象。
    黃仁(2010)。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臺北市:臺灣商務。
    黃智永主編(2008)。百萬步的愛。臺北市: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
    黃貴樹(2012)。探討自行車環島對於生理及心理的影響。淡江體育,15,26-33。
    黃新生(2010)。電影理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楊景婷(2012年5月23日)。陣頭 吸3.1億奪臺灣票房王 舒淇《愛》No.2穩坐女神。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entertainment/20121208/34693070/)
    楊墀 (2001)。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的客觀化進程。藝術觀點,第11期,37-43。
    葉月瑜(1999)。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44。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原作者:J. Urry)臺北市:書林。
    葉龍彥(1999)。春花夢露-正宗臺語電影興衰錄。臺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葉龍彥(2001)。臺語電影風潮迎接臺灣觀光世紀的來臨。臺北文獻,138,121、130、139。
    葉龍彥(2002)。臺灣電影史上的好萊塢勢力。臺北文獻,140,85-105。
    葉龍彥(2008)。臺灣戰後初期旅遊業的復甦(1945-1955)。臺北文獻,163,54、121。
    雍青(譯)(2012)。電影認知符號學(原作者:W. Bucklan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聞天祥(2012)。過影 : 1992-2011臺灣電影總論。臺北市:書林。
    劉立行(2009)。國家電影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正中書局。
    劉立行(2012)。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劉克襄(2001)。臺灣世紀回味 生活長巷。臺北市:遠流。
    劉現成(2007年1月)。美國及其電影業介入臺灣電影市場的歷史分析。電影欣賞,130,40-46。
    劉森堯(譯)(1991)。電影記號學導論(原著者:P. Wollen)。臺北市:志文。
    劉森堯(譯)(2004)。羅蘭‧巴特訪談錄。(原著者:R. Barthes)。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維公(2000年7月)。符號化的旅遊與旅遊的終結。誠品好讀月報,1,14-17。
    蔡文婷(2006年8月)。鼓動人生—九天民俗技藝團。臺灣光華雜誌,31,8,114。
    蔡王炎 (199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鄭國寶(2010)。臺灣自行車環島自助旅行者的旅遊行為與環境識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盧非易(1998)。臺灣電影: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市:遠流。
    儲雙月(2013)。論好萊塢電影的全球化策略。澳門理工學報,16,103-106。
    謝孟咖(2006)。多元一體的辯證:臺灣環島活動之文化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與語言研究所。臺北市。
    魏玓(1999)。好萊塢過臺灣-一段電影殖民史的開端。當代,139,24、26、28、29、30、34。
    鶇(1993年1月)。臺灣電影時代,語言、創作和時代。電影欣賞,61,22。
    蘇暉中(2012)。90年代後臺灣在地旅遊書寫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高雄市。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36,169-209。
    顧錚(2010年3月23日)。風景攝影不是自娛自樂。無忌原創。取自http://vision.xitek.com/interview/201003/23-40141_2.html
    尤子彥、張君毅(2008)。七十四歲標哥 三天不騎車全身不對勁。商業週刊,1075,140。
    方付建、占康(2007)。好萊塢電影的全球化策略。科學決策月刊,2007,10,54-56。
    劉惠珍、何旭初(2010)。臺灣觀光地理。臺北縣:華立圖書。
    吳武忠、范世平(2005)。臺灣觀光旅遊導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文淇、王玉燕主編(2010)。臺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臺灣影人。臺北市:書林。
    陳儒修、郭幼龍(2002)。電影理論解讀。(原作者:R. Stam)。臺北市:遠流。
    曾秉希、鍾溫情(2010)。觀光與休閒遊憩資源規劃。臺北縣:華立圖書。
    游飛、蔡衛(2009)。電影藝術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琬玲、王信文(2007)。建構電影文化創意產業之成功行銷模式:以美國賣座票房電影為例。萬能商業學報,12,53-64。
    劉立行、沈文穎(2012)。電影文化與產業。臺北市:空大。
    游壬正、吳冠緯、張美玉、劉傳將(2009)。自行車環島騎士消費行為類型。休閒運動期刊,8,71-83。
    吳蕙芬、宗靜萍、林妙容、張書翎、黃振家、錢俊豪(2002)。大眾媒體研究   
      -導論(原作者: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新加坡:新 
      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邱子修、孫松榮、陳筱筠、彭小妍、詹閩旭(2010)。臺灣新電影之後。電影欣賞學刊,28,2,124-195。
    井迎瑞、李祥、李道新、梁良、陳飛寶、黃仁、黃玉珊(2013)。新臺灣電影 臺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臺北市:臺灣商務。
    石守謙、呂紹理、周芳美、林開世、高媛、曾山毅、謝碩斌(2012)。旅行的視線。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王瑋、左桂芳、李幼新、李泳泉、李道明、黃仁……羅樹南(2005)。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市:文建會。

    二、 英文文獻

    Azarya, V.(2004).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urrent Sociology, 52. 949-967.
    Brodwell, D. (1986).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Wisconsin , WI: Wisconsin University Press.
    Brodwell, D. (2006). The way Hollywood tells it. London, Eng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odwell, D., & Thompson, K.(2003).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Boston, MA:Mac Graw Hill.
    Brodwell, D., & Thompson, K.(2008).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Mac Graw Hill.
    Busby, G., & Klug, J.(2001). Movie-induced tourism:The challenge of measurement and other issue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7(4), 316-332.
    Clarke, G.(1997). The photograp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rard, O., & Leepreecha, P.(2009). Monks, Monarchs and Mountain Folks Domestic Tourism and Internal Colonialism in Northern Thailand.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29.300-323.
    Fu, W. W.(2012). National Audience Tastes in Hollywood Film Genres:Cultural Distance and Linguistic Affini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0(6), 789-817.
    Hong, G. J.(2010). 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New york, NY:Palgrave Macmillan.
    Iwashita, C.(2006).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the UK as a destination for Japanese tourists. Popular culture and tourism. tourist studies, 6(1), 59-77.
    Jin, D. Y.(2011). A critical analysis of US cultural policy in the global film market:Nation-states and FTA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 73(8), 651-669.
    Krase, J., & Shortell, T.(2011). On the Spatial Semio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s in Global Cities. Visual Communication.10(3). 367-400.
    Lapsley, R., & Westlake, M.(1988). Film theoryt: An Introducetion. Manchester,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Lorea, C. E.(2014). Searching for the Divine, Handling Mobile Phones: Contemporary Lyrics of Baul Songs and their Osmotic Response to Globalisation.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South Asia, 8(1)59-88.
    Marginality as a Commercial Commodity. Current Sociology, 52. 949-967.
    O'Connor, N., Flanagan, S., & Gilbert, D.(2010). The use of film in re-imaging a tourism destination:a case study of Yorkshire, UK.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January, 16(1), 61-74.
    Soliman, D. M.(2011). Exploring the role of film in promoting domestic tourism:A case study of Al Fayoum , Egypt.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7(3), 225-235.
    Wells, L.(2002). phot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England:Routlege.
    Yang, T. M., & Tu, P. F.(2013).Promoting Cycling around Taiwan by Recogniz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ence of Flow. NTU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25, 47-5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