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湘鈺 Zhu Xiang-yu |
---|---|
論文名稱: |
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良知學研究 |
指導教授: |
鍾彩鈞
Chung, Tsai-Chu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32頁 |
中文關鍵詞: | 江右學派 、陳明水 、陽明後學 、鄒東廓 、歐陽南野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17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鄒東廓(1491-1562)、歐陽南野(1496-1554)與陳明水(1494-1562)三子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探討三子個別思想的內涵,以及他們在思想史上的定位,這分別採用兩個視角來審視,前者是還予研究對象一個以之為主角的舞台,凝視一位儒者如何發現自己的生命課題,之後又如何面對與提升,乃至解決與體證,至於其思想史上的定位,則是將他們的思想放在一「王學發展」的視角下審視,希望透過這兩種掌鏡方式的交疊,立體而動態地呈現三人,以求更符合致良知重視獨立性與創發性的精神。
本論文擬定六章討論,今概述如下:
第一章闡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及研究態度,並檢討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以揭示探究此議題的必要性,最後闡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首章要在確立本論文的研究進路。
第二章到第四章,則分別探討鄒東廓、歐陽南野與陳明水的思想內涵。由於本論文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並且為了凸顯東廓等各人思想的特色所在,故分別以「東廓的戒懼之學」、「歐陽南野的循良知之學」,以及「陳明水的知幾之學」為題進行論述。
至於三人的思想內涵,擬從三部分來呈現。首先是個人的進學歷程,亦即個人良知觀的建構與發展。接著,進一步探討各人思想特色的內涵,如:東廓的戒懼之功,南野的循良知工夫,以及明水的知幾之學,其工夫義蘊與思想架構為何?這部份的探討進路迥異於前者之處,要在於立場不同:第一部份是歷史性地考察諸子思想的發展歷程,這部份則是從工夫論的角度更細緻地鋪陳諸子的思想義蘊,當然,諸子的思想皆是工夫論與本體論內在交互辯證而成者,因此,在論述當中,也會涉及個人本體論的部分。最後一部份擬討論東廓三人有關良知如何應物的議題。而所謂良知體現,則會觸及到「氣」—經驗界的存在此議題,故這部份擬探究三子之氣論。不過,由於明水有關氣論的文獻甚少,故本文擬以「格物說」以取代「氣論」,至於其氣論只以一小節作處理,特此說明。
第五章探討東廓三子在王學思想上的定位,以及從東廓三子對良知學的詮解,一窺陽明學的發展程態。以前三章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討論三子在王學思想史上的定位,從「體證的主觀境界」此視域來看,以縱軸代表時間,表示世代交替,以陽明為基準,進而標示出三子與陽明距離之遠近。接著再以龍溪與雙江為作為橫軸的兩端,標示出三子的橫向定位。這部份擬在座落三子的具體位置前,先概述龍溪與雙江的思想,接著討論三子與龍溪、雙江的關係。由於三子的思想皆受到龍溪的指點,這部分前人研究中甚少論及,故有必要釐清彼此思想的關係與異同處,接著討論三子思想與雙江的關係,最後再定出三子介於龍溪與雙江之間的遠近位置。第三節則反觀三子思想的特色,從中一窺陽明學發展到江右第一代門人的樣態與趨勢為何,雖然研究對象只有三個人,但事實上,其討論議題乃三子與時人的對話,故其議題極具時代意義與代表性,也因此足以從中窺探陽明學的發展趨勢。最後在結語中,以圖示標示出三子的定位,並以文字說明。
第六章結論,概括前面的研究成果,短潔而全面地呈現本論文之學術貢獻,並試著論述此議題未來之展望。
(一)經史類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影印清嘉慶南昌府學重刊注疏本。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長安出版社,1990。
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
孟森:《明代史》,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周汝登:《聖學宗傳》,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9 。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5。
麥仲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香港,新亞研究所,1968。
麥仲貴:《明清儒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上)(下)》,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77。
洪煥椿:《明清史偶存》,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孫奇逢:《理學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
國家圖書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張廷玉等人:《明史》,北京:中華書局,武英殿本明史。
崔瑞德、牟復禮,謝亮生:《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傅衣凌主編,陳國楨、陳支平著:《明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大藏經》光碟版,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5。
(二)諸子專著
王棟:《一菴王先生遺集》,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王艮:《王心齋先生全集》,東京:汲古書店,1978
王艮:《重刻心齋王先生語錄二卷》,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6。
王守仁著,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王宗沐:《敬所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11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七卷 補遺一卷》,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王畿:《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書局,1970。
王懋竑撰,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書局,1986。
朱熹:《近思錄》,臺北:廣文書局,1967。
呂柟:《涇野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61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宋儀望:《華陽館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16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老子等著:《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胡宏:《崇正辯》,臺北,廣文書局,1975。
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0。
高攀龍:《高子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高攀龍:《高子未刻稿》,傅斯年圖書館縮影資料。
徐階:《世經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陸九淵:《象山全集》,臺北:遠流圖書公司,1983。
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陳建:《學蔀通辨》,臺北:廣文書局,1971。
陳俊民:《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92,五版。
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91,五版。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 十二卷, 遺稿存八卷》,臺北:中央圖書館善本微卷,明嘉靖 (1566)刊本。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7。
劉宗周著,岡田武彥等人編:《劉蕺山文抄、書後》,臺北:廣文書局,1991,再版。
潘恩:《潘笠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1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臺北:中央圖書館善本微卷,明嘉靖甲子四十三年永豐知縣吳鳳瑞刊隆慶六年增補序文本。
聶豹:《雙江先生困辯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5。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歐陽德著,李春芳選編:《歐陽南野先生文選》,東京 : 高橋情報,1990,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隆慶3年(1569)序刊本影印。
羅洪先:《念庵羅先生集》,明隆慶間刊本,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善本微卷。
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明萬曆四十四年陳于廷文江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
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
羅欽順:《整菴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羅欽順:《羅整庵先生存稿及其他一種》,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顧憲成撰:《顧端文公遺書三十七卷,付譜四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第14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5。
(三)近人相關著作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兩大宗派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今關壽磨編撰:《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
古清美:《慧菴存搞一—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臺八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9,臺十一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 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
吳 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 震:《聶豹 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李明友:《一本萬殊——黃宗羲的哲學與哲學史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李明友:《一本萬殊—黃宗羲的哲學與哲學史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李書增等著:《中國明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步近智、張安奇著:《顧憲成高攀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林安梧主編,《當代儒學發展之新契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金春鋒:《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理解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衷爾鉅:《蕺山學派哲學思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荒木見悟主編:《傳習錄索引》,東京:研文出版,1994。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校訂版。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東方人文學會,1974,修訂再版。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9,臺二版。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島田虔次:《朱子學與陽明學》,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徐遠和等編譯:《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
郭建勳注,黃俊郎校:《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9。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
張祥浩:《王守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臺北:弘化文化,1987。
陳來:《宋明理學》,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陳來:《陳來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6 。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5 。
陳福濱:《晚明理學通論》,臺北:環球書局,1983。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臺北:幼獅書店,1971。
黃清連編:《結網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公司,198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三下)》,臺北:三民書局,1998,九版。
黃慧英:《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5。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1990。
鈴木大拙撰,謝思煒譯:《禪學入門》,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知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修訂再版。
楊祖漢:《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楊國榮:《心學之思 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初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修訂三版。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6。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增定三版。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謝大荒:《易經語解》,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1。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再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臺二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再版。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2,再版。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
(四)學位與期刊論文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91。
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9。
朱湘鈺:《高攀龍心性論研究》,南投: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2。
李振剛:《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88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吳幸姬:《劉蕺山的氣論思想》,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
高瑋謙:《王門天泉證道研究——從實踐的觀點衡定「四無」、「四有」與「四句教」》,桃園:中央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93。
張衛紅:《羅念菴思想研究》,廣東:中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
張藝曦:《王學、家族與地方社會──以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史研所博士論文,2005。
曾光正:《東林學派的性善論與工夫論》,新竹:清華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89。
凌超煌:《歐陽南野心學思想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蔡家和:《王龍溪思想的衡定》,桃園:中央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0。
廖俊裕:《道德實踐與歷史性》,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
賀廣如:《江右王學及其相關書院之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
鄭德熙:《明嘉靖年間朱子學派批判王學思想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研所博士論文,1990。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1998.9),頁557-587。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5:2(1994.6),頁333-373。
王崇峻:〈明代中晚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村運動—以江西吉安府為中心〉,《國立編譯館館刊》28:1(1999.6),頁181-209。
方祖猷:〈王畿與聶豹關於本體良知之辯〉,《寧波大學學報》,第十卷第一期(1996.9),頁6-13。
方祖猷:〈天泉證道、嚴灘問答、南浦請益—有關王陽明晚年宗說的三件大事〉,《寧波大學學報》,第十卷第三期(1997.3),頁16-21。
呂妙芬:〈顏子之傳:一個為陽明學爭取正統的聲音〉,《漢學研究》第15卷(1997.6),頁73-92+444-445。
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第32:7期(2005.7),頁93-110,文獻網址:http://ccms.ntu.edu.tw/~duhbauruei/4pap/1con/46.htm。
杜保瑞:〈朱熹形上思想〉,發表於「第二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大學中文系,2005.10,文獻網址:http://ccms.ntu.edu.tw/~duhbauruei/4pap/1con/46.htm。
林月惠:〈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9),頁407-449。
周志文:〈鄒東廓與劉宗周〉,《佛光人文社會學刊》第一期,(2001.6),頁171+173-196。
高瑋謙:〈牟宗三先生論「天泉證道」之檢討〉,收錄於李明輝主編:《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頁209-243。
張克偉:〈王門四句教評議,上,下〉,《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3、4期(1987.3-4),頁48-56,32-44。
陳劍鍠:〈理學家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爭議及其運用〉,《鵝湖月刊》,第28卷第3期(2002.9),頁16-24。
陳松柏:〈江右陳明水先生良知學之闡釋〉,《中國文化月刊》第134期(1990.12),頁77-87。
陳祺助:〈論王船山氣論的義理特色--與傳統主要氣論之說比較〉,《鵝湖學誌》第35期(2005.12),頁103-147
梁洪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族建設--以流坑村為例〉,《新史學》8:1(1997.3),頁43-87。
黃敏浩:〈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卷3期(1998),頁105-116。
勞思光:〈王門工夫問題之爭議及儒學精神之特色〉,《新亞學術集刊》第三期(1982),頁1-20。
彭國翔:〈王龍溪的《中鑒錄》及其思想史意義:有關明儒學思想基調的轉換〉,《漢學研究》第19卷第4期(2001.12),頁59-81。
彭國翔:〈身心修煉:朱子經典詮釋的宗教學意涵〉,發表於「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6.1。
彭高翔:〈明刊《龍溪會語》及王龍溪文集佚文〉,收錄於《中國哲學》第十九輯(1998.9),頁330-376。
葛榮晉:〈明清實學與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轉變〉,《哲學雜誌》12(1995.4),頁164-183。
楊祖漢:〈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鵝湖學誌》第11期(1993.12),頁37-52。
楊祖漢:〈陸象山「心學」的義理與王陽明對象山之學的了解〉,《鵝湖學誌》第八期(1992.6),頁79-131。
楊祖漢:〈論陽明的聖人觀〉,《鵝湖學誌》第二期(1977.12),頁79-92。
楊儒賓:〈水月與紀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0、21期合刊(2000.6),頁97-132。
楊儒賓:〈知言、踐形與聖人〉,《清華學報》新23卷4 期(1993.12),頁401-428。
楊儒賓:〈氣質之性的問題〉,《台大中文學報》第八期(1996.4),頁41-103。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38期(2001.6),頁103-136。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台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12),頁29-70。
楊儒賓:〈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59期(2005.9),頁33-74。
楊儒賓:〈理學論辯中的「作用是性」說〉,《漢學研究》12:2(1994.12),頁11-37。
楊儒賓:〈論孟子的踐形觀―以持志養氣為中心展開的功夫論面相〉,《清華學報》新二十卷,第一期(1990.6),頁83-123。
楊儒賓:〈羅欽順與貝原益軒—東亞近世儒學詮釋傳統中的氣論問題〉,《漢學研究》23:1(2005.6),頁261-290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9),頁165-188。
鄧克銘:〈羅欽順「理氣為一物」說之理論效果〉,《漢學研究》19:2(2001.12),頁33-57。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第十八期(2003.6),頁185-222。
鄭宗義:〈大陸學者的宋明理學研究〉,收錄於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3),頁123-160。
鍾彩鈞:〈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六期(1995.3),頁199-220。
鍾彩鈞:〈羅整菴的心性論與工夫論〉,《鵝湖學誌》第17期(1996.12),頁41-74。
戴瑞坤:〈王陽明學說思想之發展及其評價〉,《逢甲學報》第19期(1986.11),頁9-30。
(五)外文資料
Chung Tsai-chun: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He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si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3。
Chia-sen Chang :Wang Yang-ming: idealist philosopher of sixteenth-century China, Jamaica, N.Y. :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1962。
Daniel K. Gardner :Chu Hsi and the Ta-hsueh : neo-Confucian reflection on the Confucian canon. Cambridge, Mass. :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Wing-tsit Chan:Chu Hsi : life and thought.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7。
九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室編:《明代思想文藝論集》,福岡 : 九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會,1981.3。
小野和子編:《明清時代の政治と社会》,京都 :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3.3。
中純夫:〈良知修證派について─王門三派說への疑問〉,《富山大學教養部紀要‧人文、社會科學篇》,第二十二卷一號(1989.10),頁124-156。
木村慶二:〈鄒東廓思想研究序說〉,《中國哲學論集》第17號(1991.10),頁62-78。
木村慶二:〈鄒東廓の思想形成に関する一考察〉,《中國哲學論集》第19號
(1993.10),頁18-35。
岡田武彥等編:《陽明門下(上)(中)(下)》,東京:明德出版社,1973.5。
岡田武彦:《警世の明文王陽明抜本塞源論 : 王陽明の万物一体思想 》,東京 : 明徳出版社,1998.9。
荒木見悟:《陽明學の開展と佛教》,東京:研文出版社,1984。
荒木見悟:《朱子と王陽明》,東京 : 中央公論社,1974。
荒木見悟:《王陽明の位相》,東京:研文出版社,1992。
佐藤鍊太郎:〈良知の多義性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日本中國學會報》第二十三集(1994),頁27-49。
佐藤鍊太郎:〈陽明學派の禪的思想とその評價〉,《日本中國學會報》第五十四集(2002),頁24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