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志華
Wut Yee Phyo
論文名稱: 《昨天的妳》劇本創作暨詮釋報告
Past Yesterday:Script Writing and Interpreting Report
指導教授: 陳芳
Chen, 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負面情緒潛意識獨幕劇
英文關鍵詞: Negative Emotions, Subconscious, One-act Pla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PA.009.2019.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說明《昨天的妳》劇本之創作過程及方法,以創作動機、目的為出發,闡述創作靈感之來源,並期望透過創作達到自我對話,完成內在情緒整理之目的。透過相關資料之查詢,後融合筆者自身的經驗,探索自我對於負面情緒的經驗與反思,將之轉化並代入於劇本之中,以人物的心理狀況為劇情的主要呈現。
    詮釋報告共分為三章:第一章學理基礎,討論情緒之基本概念,負面情緒的產生及調適;探討相關作品於負面情緒題材創作上的觀點與表現。第二章創作內容,則針對劇本創作上的題材與選擇來進行說明,以及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限制與戲劇形式之選擇,並針對音樂劇的戲劇形式進行說明。第三章創作分析,以劇本結構、人物設計、詞曲編排為主要說明。最後在結論部分,為劇本創作及詮釋報告之心得總結。
    筆者期許自己能以健康的方式,探測內在的負面情緒,同時也希望存有相似困難之他人,亦能耐心等候,給自己多一些時間,找到正確並適合自己的方式,自眼前的迷霧中走出。

    This paper looks to offer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n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play Past Yesterday. Tak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lay’s creative motives and goals as a starting point,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n the source of its creative inspiration, and in hopes that a successful self-dialogue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out the creative process, the author look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n organizing, or a “sorting out” of her innermost emotions. Through an inquiry in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ollowed by the inclusion of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the goal is th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of personal negative emotions, transforming them into material later introduced into the scrip of the play, in which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central character serves as the vehicle for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the plo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lves into academic theory, investigating the foundational concepts of emotion and the generation and adaptation of negative emotions. Relevant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a range of views and expressions regarding the topic of negative emotions is also explored. The second chapter centers around creative content. It offers an explanation into topic choice during the script’s creation, as well as any restrictions faced and decisions made regarding the play’s structure and format. In addition, an explanation regarding the choice of a musical format is offered.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creative analysis, with discussions on script structure, character design, and song arrangement being the central focus. Finally, a conclusion is offered, in which a summary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the writing of the script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is paper are offered.
    The author hopes that she can use healthy, safe methods to explore the world of her negative emotions. Along those same lines, the author hopes that others with similar difficulties can be patient and give themselves time to find a path, one eminently suitable to themselves, and thereby walk out of the darkness that they currently find before them.

    緒論 1 一、創作動機與目的 1 二、創作計劃與方法 6 第一章 學理基礎 9 第一節 情緒之基本概念 9 第二節 相關作品之探究 18 第二章 創作內容 34 第一節 主題與題材 34 第二節 限制與形式 37 第三節 引樂入戲——音樂劇 49 第三章 創作分析 59 第一節 劇本結構 59 第二節 人物設計 74 第三節 詞曲編排 84 結論 93 參考資料 96 附錄 99 劇本《昨天的妳》 100 樂譜資料 121

    一、書目:
    D.B.吉著,郭玢玢譯:《為什麼你的故事被打X》。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3年。
    Frangk Hauser、Russell Reich著,李淑貞譯:《導演筆記》。台北:武南,2011年。
    K.T.Strongman著,游恆山譯:《情緒心理學》。台北:五南,1996年。
    Neil Gaiman著,沈曉鈺譯:《從邊緣到大師:尼爾蓋曼的超連結創作之路》。新北:木馬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8年。
    Scott E.Spradlin著,蔡素玲、鐘志芳譯:《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如何讓辯證行為治療法幫助你掌控自己》。台北:心理,2007年。
    王壘:《夢的解析者:佛洛伊德》。台北:笙易,1999年。
    史特林堡原著劇本,陳玲玲著述:《夢幻劇:生命之旅》。台北:台灣商務,1998年。
    尼采著,趙千帆譯:《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新北:大家,2015年。
    佛洛伊德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1997年。
    佛洛伊德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1997年再版。
    李國修著,黃致凱編:《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台北:平安文化,2014年。
    李選:《情緒護理》。台北:五南,2003年。
    杜思慧:《單人表演:Solo performance》。台北:黑眼睛文化,2008年。
    周志健:《擁抱不完美:認為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年。
    林桂永:《當憂鬱症來敲門》。板橋:遠景出版,2011年。
    高行健、方梓勳:《論戲劇》。台北:聯經,2010年。
    高行健:《論創作》。台北:聯經,2008年。
    細川貂貂著,賴庭荺譯:《阿娜答得了憂鬱症》。台北:高寶國際,2007年。
    陳白塵:《戲劇創作講話》。上海:上海雜誌,1940年。
    費爾德(Field, Syd)著,曾西霸譯:《實用電影編劇技巧》。台北:遠流,1996年。
    黃英雄:《編劇高手》。台北:書林,2003年。
    鄧明宇、李介至、鄭鳳君:《心理學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2007年。
    鄭肇楨:《心理學概論》。台北:五南,1998年。
    簡莉穎:《服妖之鑑:簡莉穎劇本集2》。台北:一人,2018年。
    姚坤君:《演員功課——《求證》的演繹過程》。台北:書林,2007年。
    慕羽:《百老匯音樂劇:美國夢和一個恆久的象徵》。台北:大地,2004年。
    慕羽:《音樂劇藝術與產業》。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年。
    邱瑗:《Show Time!音樂劇的九種風情》。台北:音樂時代文化,2006年。
    黃定宇:《音樂劇概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

    二、網路資料:
    張子午:〈成為一個新人——與精神疾病共存的人生〉,《報導者THE REPORTER》2017年1月9日。上網時間:2018年9月4日,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mental-disorder

    李伯儀:〈以愛控制的華人社會!改寫易卜生,讓西方文學說東方故事〉,《女人迷womany.net》2017年12月11日。上網時間:2018年11月24日,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026

    艾彼:〈過去的並未真正過去:承認傷口存在,才有機會讓它成為力量〉,《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7年5月3日。上網時間:2018年10月12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7270
    陳健迅:〈音樂劇是音樂劇——訪Julian Woolford談音樂劇〉,《藝頻arts-news》2016年3月29日。上網時間:2018年9月10日,取自:http://arts-news.net/artnews/article/%E9%9F%B3%E6%A8%82%E5%8A%87%E6%98%AF%E9%9F%B3%E6%A8%82%E5%8A%87%E2%80%94%E2%80%94%E8%A8%AAjulian-woolford%E8%AB%87%E9%9F%B3%E6%A8%82%E5%8A%87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