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中荷 Lin, Chung-Ho |
---|---|
論文名稱: |
博物館高齡志工之增權賦能經驗-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 |
指導教授: |
張德永
Chang, Te-Y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志願服務 、高齡志工 、增能賦權 |
英文關鍵詞: | voluntary service, elder volunteers, empowermen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11.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增能賦權經驗,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高齡志工為探討對象。本研究試圖尋找更多協助高齡者自助的途徑,因此將焦點放在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習經驗,及服務中產生的增能賦權結果。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
二、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中的學習經驗。
三、分析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後的增能賦權結果。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設計,以研究者參考眾多文獻所編製之訪談大綱,深度訪談六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高齡志工。研究者將資料轉譯為逐字稿並進行分析,將研究發現與相關文獻進行綜合性討論,得到結論如下:
一、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是多重而非單一的。
二、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以「自利動機」為主因。
三、博物館高齡志工學習經驗中「開放的學習態度」是關鍵。
四、博物館高齡志工在家庭與社交網絡中互動良好。
五、個人內在層面、互動層面與行為層面的增權賦能要素,促成博物館高齡志工的意識覺醒與反思行動。
六、博物館高齡志工的增權賦能經驗,能幫助預防負面情緒。
七、增權賦能歷程是動態而遞迴的,不是一勞永逸的萬靈丹。
一、中文部分
于瑞珍(1997)。現代科學博物館的學習特徵。科技博物,l(3),4-7。
王文彥(2002)。知識分享內外在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王祈允(2010)。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參與福利服務方案增權賦能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美文(2001)。「增權」觀點之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25-45。
王海明(2001)。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辨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8(1),19-26。
王啟祥(2007)。國內博物館志工運用的問題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21,42-50。
王叢桂、羅國英(2010)。自我發展與利他服務價值觀的融合: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與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3,3-57。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88)。志願服務工作手冊。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田亞若(2018)。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齡志工參與動機調查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江明修(2003)。國際非營利組織發展之析探。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吳巧嵐(2016)。銀髮族購物網站消費者知覺價值、滿意度、再購意願、口碑及利他主義人格特質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醫務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有諒(2013)。家長式領導、授權賦能與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社會交換理論、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為基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縣。
吳幸蓉(2007)。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方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敏欣(2009)。受暴婦女增權賦能歷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敏欣(2009)。從某新移民協會的自助歷程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25,356-367。
吳盛、林東清(2007)。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資訊人員的知識分享行為。資訊管理學報,14(2),75-110。
吳碧芬(2006)。終身學習實踐者的學習經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事佳(2012)。以社會交換理論、利他主義及社群認同探討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回饋之研究-以知識分享為中介變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建蒼(2015)。中高齡志工參與社區照顧動機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呂朝賢(2002)。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39-77。
呂朝賢、鄭清霞(2005)。中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臺大社工學刊,12,1-50。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
岑逸飛(2001)。中西文化的利他主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季刊,156。
志願服務法(2001)。內政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李怡娟、葉若分、張麗春(2003)。建構賦權式以社區為基礎的獨居老人照護模式。護理雜誌,50(3),49-55。
李國鼎(1981,3月28日)。經濟發展與倫理建設-第六倫的倡立與國家現代化。聯合報,2版。
李象益(2000)。現代科技博物館的發展與實踐。海峽兩岸科技博物館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市。
李瑞金(201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123-132。
李德嫻(1990)。牠們的未來不是夢:寫於台北市立動物園之友協會成立第三週年。博物館學季刊,4(1),53-61。
李鍾元(1993)。建立文化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李鐘元(1999)。我國文化義工制度之評估與展望。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專題報告。
杜玉卿(2003)。護理家老人的激能感受與其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怜利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士芳(2016)。中年女性參與社會志願服務的充權經驗。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世洲(2000)。使用活動單的參觀模式對國一學生參觀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以鏇(2010)。臺中縣市國民小學學校志工擔任志工的動機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林妙香 (2000) 。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及其影響之探討-以嘉義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妙香(2000)。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及其影響之探討─以嘉義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秀峰(2010)。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及管理機制之初探—以北區醫學中心志工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宜玲(2010)。營隊領導者個人增權賦能的實踐-以聽障青年領袖營總召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宜穎(2006)。美國代間學習的實施及其對我國推展代間學習的啟示。成人及終身教育,16,33-40。
林宜穎(2007)。美國的代間學習。2007高齡教育整合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59-70。嘉義縣:中正大學。
林東龍(1998)。高雄市老人保護服務高齡志工之角色壓力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虹似(2007)。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慈濟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台北:五南。
林勝義(2015)。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兼論其社工實務(6版)。台北:五南。
林勝義(2017)。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林惠彥、陸洛(2012)。工作價值之群體差異-全台代表性樣本分析。台灣管理學刊,12(1),99-116。
林勤敏(2006)。高齡志工擔任領導者之動機、角色知能、學習需求及學習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維芬(1991)。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麗惠(2006)。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與成功老化之研究。生死學研究,4,1-36。
社會工作辭典(2000)。台北:社區發展季刊出版社。
邱天助(1993)。教育老年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邱汝娜、王綉蘭(2003)。從社會服務談社會關懷之實踐。T&D飛訊,12,1-17。
邱靜如(2015)。活到老、學到老之樂齡學習議題─長者網路科技教學之經驗分享。城市發展半年刊,19,37-50。
姚卿騰、曾建興(2018)。中高齡參與社區服務學習動機及改變歷程之初探-以高雄市為例。華醫學報,48,85-103。
施建矗(2001)志工-新世紀的資產。行政院青輔導委員會:國際志工年公部門推動志願服務研習營。
洪嘉鴻(2003)。國民小學教師增權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孫韻惇、尤碧霞(2008)。志工的社會價值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72,6。
徐薇棋(2013)。國中生對科學博物館與臺灣美術館之地方依附與忠誠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高昀琪(2005)。高齡學習者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老人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06)。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95年年報。台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1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志工制度規定架構。台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17)。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106年年報。台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018)。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志工研習手冊。台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英陣(2006)。志願服務的發展趨勢。研習論壇,63,1-8。
張婉玲(1995)。高齡人力志願服務政策之執行成效評估-以台北市為個案分析。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巿。
張欽星(2009)。從增權賦能觀點探究新移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習經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頌琦(2008)。以增權賦能觀點檢視越籍新移民女性志工的社會參與經驗。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德永(2003)。社區成學習:從社會資本論探討成人學習。社區學習文化,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5)。非營利組織的特性、功能與發展趨勢。T&D飛訊期刊,36,6-24。
張德永(2007)。社區高齡學習與社會資本。社區高齡教育的跨科際整合。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12)。社區大學的社區學習與培力實踐。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中華救助總會。
張簡秀雯(2010)。社會服務方案對女性單親家庭增權賦能歷程之影響-以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協會之「看見希望宅急便服務方案」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84-90。
粘容慈(2004)。重新發現力量: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充權經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庭銓(2010)。自我效能與利他主義對大學專題知識分享之影響。嶺東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釗涓(1993)。高雄市社會服務機構運用高齡志願服務人力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許敏祝(2016)。新住民受暴婦女就業與賦能之探討-以南部地區越南國籍配偶為例。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許維素(2003)。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的輔導-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應用。學生輔導通訊,89,20-31。
郭景萍(2002)。現代社會工作的基本特徵:制度化利他主義。北京大學學報,進修教師論文專刊,183-18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思叡(2016)。高齡志工延續服務的因應歷程-以醫院志工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秋山譯(2010)。培力、參與、社會工作(Robert Adams原著,Empowerment, participant, and social work.)。台北:心理。
陳淑貞(1999)。文化義工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琬瑜(2004)。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誌偉(1997)。科技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淺談。科技博物,3,11-19。
陳燕禎(2014)。熱情與專業:彰化縣志願服務評鑑成果與發展之分析。彰化縣:社會處。取自:http://cvris.chcg.gov.tw/chvol/home.jsp?serno=200904110025&mserno=200904110004&menudata=VolMenu&contlink=ap/article_view.jsp&level2=Y&language=chinese&dataserno=201502050001
傅偉勛(1999)。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出版社。
傅偉勳(1999)。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229。
傅麗英(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江明修主編)。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中明(1993)。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64,94-96。
曾玟瑄(2015)。青少年志工認真性休閒效益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整合計畫行為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的觀點。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休閒事業管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曾華源(1996)。如何落實政策發展,研訂志願服務法規。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
曾華源、曾騰光(2001)。我國志願服務潛在問題與應有的走向。社區發展季刊,93,6-18。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游馥慈(2017)。樂齡大學學員及大學生參與代間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光男 (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國城(2007)。代間學習及其對高齡教育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18,265-278。
黃淑芳(2009)。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動機與服務承諾關係之研究 -以桃竹苗祥和計畫志工為例。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富順(1991)。成人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成人教育學刊,1,4-7。
黃富順(2015)。以高齡學習達成活躍老化。高齡社會與終身學習,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3-18。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主編(2004)。高齡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惠君(2017)。代間學習方案之行動研究-以逐格動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惠勤(2008)。社區幹部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縣紫雲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湘頤(2014)。科學展示的人文特質研究: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特展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嘉珍(2010)。中高齡女性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碧霞(2017)。高齡者參與貢獻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佳惠(2011)。中高齡志工社會關係、參與動機及其相關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樂齡學習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侃慈(2006)。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教育效能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明理(2011)。喘息服務對家庭照顧者之賦能歷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楊雅雯(2009)。焦點解決團體督導對高中職輔導教師之賦能內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俊郎(1994)。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探究。老人教育,5,26-35。
葉鄉誼(2007)。 銀髮中的華冠:參與安養機構服務的高齡志工之生命故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董樂山(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台北:究竟出版社。
隗振瑜(2012)。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為例探討高齡者志工服務參與。博物館簡訊,62,17-21。
靳知勤(1999)。以博物館情境為例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社會教育資源充實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2),111-133。
廖芸娜(2016)。博物館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及其活躍老化之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素嫻(2003)。社區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探究-以台中縣社區長壽俱樂部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增權賦能—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五南。
趙淑芝(1996)。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研讀心得。研習資訊,13(5),10-13。
趙碧華、朱美珍(2000)。研究方法。台北:學富。
劉怡苓(2010)。高雄縣兩觀摩社區之高齡志工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南台學報,35(4),65-80。
劉明菁(2008)。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德勝(2001)文教機構義工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文獻摘要,博物館學,15(1),25-32。
蔡杏慧(2017)。地方政府運用退休公務人力之研究-以新北市政府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佳螢(2001)。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怡君(2009)。博物館志工人力資源發展。博物館學季刊,23(1),78-98。
蔡承家、阮惠玉、陳依卿、劉秀華(2010)。社區老人的志願服務。台北:師大書苑。
蔡明峰(2012)。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4,103-128。
蔡祈賢(2013)。從志願服務論加強公教志工之運用。人事月刊,329,4-13。
蔡美玉(2002)。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啟源(1995)。影響高齡者持續參與志願服務之因素探討。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蔡勝男(2003)。公民社會慈善關懷利他主義精神的探討。T&D飛訊,12,1-10。
蔡漢賢(2001)。對聯合國推行二○○一年國際志願服務年建議的回應。社區發展季刊,93,76-105。
衛生福利部(2014)。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統計資料:103年度推動志願服務業務成果統計表。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取自:https://vol.mohw.gov.tw/vol2/downdata/show/YmppkLy
衛生福利部(2015)。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統計資料:104年度推動志願服務業務成果統計表。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取自:https://vol.mohw.gov.tw/vol2/downdata/show/jrbbxMZ
衛生福利部(2016)。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統計資料:105年度推動志願服務業務成果統計表。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取自:https://vol.mohw.gov.tw/vol2/downdata/show/WarrlQl
衛生福利部(2017)。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統計資料:105年度推動志願服務業務成果統計表。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取自:https://vol.mohw.gov.tw/vol2/statistical/show/L6YYqRk
蕭玉玫(2008)。三位婚姻暴力受暴婦女之賦能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麗華(2010)。禪宗公案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佛學與科學,11,67-79。
賴明洲、陳銘達、林志峰、薛怡珍(1998)。科技博物館展示空間之規劃設計。邁向二十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市。
賴素燕(2008)。高齡志工之幸福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丹(2005)。從功利主義到現代社會交換理論。蘭州學刊-社會學、管理學研究,143,197-199。
薛承泰、曾敏傑(2002)。中高齡退休生涯規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11,33-67。
謝高橋 (1986)。志願服務人員的訓練與教育。社區發展季刊,34,57-61。
鍾美儀(2008)。博物館成人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韓慧泉(2002)。志願服務倫理與督導制度。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2,67-85。
韓慧泉(2002)。志願服務倫理與督導制度。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2,67-85。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簡嘉惠(2013)。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可能-探討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之精障家屬的充權歷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闕依柔(2015)。當博物館遇上志工-博物館志願服務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千金(2001)。授權賦能與工作態度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魏妙珍(2006)。臺南市銀髮族參與終身學習動機與志願服務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惠娟、胡夢鯨、李藹慈、黃錦山、蔡佳旂、林秉毅(2008)。高齡學習方案企劃師訓練手冊─入門篇。台北:教育部。
蘇文彬(2010)。社會交換觀點下之志願服務。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蘇亭(2010)。從人文主義的成人教育思想分析社區大學學術類課程設計理念、原則和策略。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蘇信如(1985)。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dams, R.(1990). Self-help. Social Work & Empower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Adams, R.(1996).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Airhihenbuwa, C. O. (1994).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course on 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Empowerment.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21(3), Pp.345-353.
Alexander, J. (1987). Sociological Theory since World War I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lsop, Ruth; Heinsohn, Nina(2005). Measuring Empowerment in Practice : Structuring Analysis and Framing Indicator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510.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Baines, E. M. (1986). Volunteerism and the older adult as benefactor and beneficiary: a selec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orking Paper Ser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13541.
Bandura, A. (1982). The assessment and predictive generality of selfpercepts of efficacy.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13, Pp.195-199.
Barbara Solomon,(1976). Black empowerment :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438.
Barker, R.L.(1995).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New York: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Bar-Tal, D. (1982).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helping behavior:A cognitive-learning approach. Develo. mental Review, 2 , 101-124.
Berenbaum, R. L.,Zweibach, D. F.(1996).Young adults with down syndrome as caregivers for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An intergenerational project.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26(3),159-169.
Billis and Harris Margaret.(1996). Voluntary Agencies: Challeng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Hound 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Blau, P.(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Brandes, B., & Green, R.(1999). Off Their Rockers Into Service. Connecting the Generations Through Service Learning. Linking Learning with Life.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30134.pdf
Brilliant, E. L.(199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ocial policy, and public welfare. In M. Reisch & Eileen Gambrill(Eds.), Social work in the 21th century , Pp.68-79.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Bugental, James F. T.(1967).Challenge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 Hill.
Cox, E.O., & Parsons, R.J. (1994). 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the Elderl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Dalrymple, J., & Burke, B. (2006). Anti-oppressive practice: social care and the law. Maidenhead: McGraw-Hill Education.
DeLois, K. A., GlenMaye, L., & Gutiérrez, L.M.(1995).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f empowerm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 Social Work, 40(2), Pp.249-258.
Derlega, V. J., & Janda, L. H.(1986). Personal adjustment: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unn, P.C. (1995), Volunteer Management. In:Encyclopaedia of Social Work(19th), Pp.2443-2490.
Eisenberg, N.(1982).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regard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 Pp.219-249.
Ellis-Stoll, C. C. & Popkess-Vawter, S. (1998). A concept analysis on process of empowerment.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21 (2), 62-68.
Emerson, R. M. (1962).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1), Pp.31-41.
Emerson, R. M., (1972). Exchange Theory, Part I: A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Social Exchange, Pp.38-57 in 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Progress. Vol. 2, edited by J. Berger, M.Zelditch Jr., and B. Anderson, Boston, MA:Houghton-Mifflin.
Emerson, R. M., (1981). Social Exchange Theory. Pp. 30-65 in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 Rosenberg and R. Turn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1986).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New York, W W: Norton.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Generations United(2007). The Benefits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Retrieved May 28, 2017 ,from https://www.giaging.org/resources/gia-toolkit/children-youth-and-families-and-aging/benefits/
Gibson, C. H. (1991). 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6, 345-361.
Granville, G.(2002). A Review of Intergenerational Practice in the UK (Beth Johnson Found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cottishmentoringnetwork.co.uk/resources/view/204/a-review-of-intergenerational-practice-in-the-uk/
Gutiérrez, L. M., Parsons, R. J., & Cox, E. O.(1998). A model for empowerment practice. In L. M. Gutiérrez, R.J. Parsons, & E. O.Cox(Eds.),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A sourcebook ,Pp.3-24. 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Gutiérrez, L.M.(1990). Working with women of color :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 35(2), Pp.149-153.
Gutiérrez, L.M.(1994). Beyond Coping :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on stressful life events.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21(3), Pp.201-220.
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p.597-606.
Hooyman N. R., & Kiyak H.A.(n. d./2003). Social Geront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Howlett, S. 2002. Volunteering in Libraries,Museums and Archives. Cultural Trends, 46, Pp.39-66.
Howlett, S., Machin, J. & Malmersjo, G. 2005. Volunteering in Museums, Libraries and Archives. London: Institute for Volunteering Research.
Huss,M. J.(1989). A Descriptive study of Older Person Performing Volunteer Work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Life Satisfaction, Purpose in Life, and Social Support.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Iowa.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2007). ICOM definition of a museum. Retrieved from http://icom.museum/definition.html
Itzhaky, H., & York, A.S. (2000) Sociopolitical control and empowerment: An extended repl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8, Pp.407-415.
Kam Ping-Kwong(1999). Senior Volunteerism and Empowerment. Asis Pacifi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2(1), Pp.112-133.
Kaplan, M.S.(2001). School-based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uie/pdf/schoolbasedip.pdf
Kieffer, C. H. (1984). Citizen empowerment: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3(2-3), Pp.9-36.
Kurz, M.(1977). Altruism Equilibrium. 1th edn. Essays in Honor of William.Bar-Tal, D. (1976). Prosoc behavior:Theo and research. Washington, D. C.:Hemisphere Publishing Co.
Lee, J. A.B.(1994).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mon, B. W. , Bengtson, V. L. & Peterson, J. A. (1972). An exploration of the activity theory of aging: Activity typ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in-movers to a retirement communit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7, Pp.511-523.
Lincoln, Y. S., & Guba, E.(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oody, H. R. (1976). Philosophical presuppositions of education for old ag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1(1), 1-16.
Munch, R. (1993). Sociological Theory: From the 1850s to the Present. Chicago, IL: Nelson-Hall Publishers.
Ohsako, T. (2002). The role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 in promoting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ages. In Medel-Anonuevo(Ed.), Integrating lifelong learning perspectives (pp. 186-207).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9,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uie/pdf/uiestud36.pdf
Parsons, R. J. & Gutiérrez, L. M. & Cox, E. O. (1998).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3-23. CA: Brooks/Cole.
Parsons, R. J. (1998). Evaluation of empowerment practice. In L. M. Gutiérrez, R.J. Parsons, & E. O. Cox(Eds.),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A sourcebook, Pp.204-219. CA:Brooks/Cole.
Parsons, R. J.(1991).Empowerment: Purpose and practice principle in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4(2), Pp.7-21.
Payne, M.(1997).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2nd Ed.), Chicago ,IL: Lyceum Books.
Perry, J. L., A. Hondeghem, & L. R. Wise (2010). Revisiting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0(5), Pp.681-690.
Prager,E.(1995).The older volunteer as research colleague: Toward “Generative participation” for older adul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506060.
Rappaport, J. (1984). Studies in empowerment: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3, 1-7.
Rappaport, J. (1987).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5, 121-148.
Ridings, C. M., Gefen, D., &; Arinze, B. (2002). Som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1(3-4), Pp.271-295.
Rodwell, C. M.(1996).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mpowermen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3(2), Pp.305-313.
Sainer, J. S. & Zander, M. L. (1971). Older volunteers in community service:A new role and a new Resour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58552.
Samarkand, D. B.(2006). Strengthening civil society through volunteer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24(1), Pp.37-40.
Seguin, M. M. & O'Brien, B. (1976). Releas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older volunteer.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23367.
Simon,B.L.(1994).The empowerment tradition in American social work:A hisit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B.F. (1938).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Stranes, B. J.(2007). A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volunteerism and the effect of contract breach on volunteer contributions to the organ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24(3), Pp.31-41.
The 1981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Aging: Chartbook on Aging in America, Washington, DC: Govt Printing Office, 1981; p 30.
Torre, D.(1985). Empowerment: structured conceptualiz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ew York.
Trivers, R. L.(1971).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Pp. 35–57.
Turner, J.H.(1986),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4th ed.),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Ugbomeh, G. M. M. (2001). Empowerment Women in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36(4), Pp.289-302.
United Nations. (1991). 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older pers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hchr.org/Documents/
ProfessionalInterest/olderpersons.pdf
Velthouse, B. A.(1990). Creativity and empowerment: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Review of Business,12(2), Pp.13-18.
Wallerstein, N. (1992). Powerlessness, empowerment and health: Implication for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me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6(3), 197-205.
Wallerstein, N., & Bernstein, E. (1994). 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empowerment participatory education, and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21(2), 141-148.
WHO (2002)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Madrid, Spain: Ageing and Life Course Program, Second United Nations World Assembly on Ageing Press.
Zimmerman M. A. & Warschausky S. (1998). Empowerment theory for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43(1), 3-16.
Zimmerman, M. A. (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81-599.
Zimmerman, M. A. (2000). Empower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levels of analysis. In J. Rappaport & E. Seidman (Eds.), The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