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韋在 |
---|---|
論文名稱: |
焦循《尚書》學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頁 |
中文關鍵詞: | 焦循 、尚書學史 、傳世手稿 、《尚書補疏》 、《尚書通義》 、《禹貢鄭注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0 下載:7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研究重心,是從焦循個人學術背景、所處《尚書》學研究環境、傳世之《尚書》學著作及多種未刊刻之手稿,分析焦循《尚書》思想形成之過程與特色,並介紹現有之研究成果,以作為往後研究可參考之材料。
手稿資料,例如:「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有《書義叢鈔》殘卷,此為倫明撰寫《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義叢鈔」一條所根據之材料,雖僅存四篇(〈盤庚〉到〈微子〉)一卷,仍是彌足珍貴,據殘卷所載,可知焦循《尚書補疏》部分觀念之由來,並印證、補充焦廷琥〈先府君事略〉所記,另外,藏有焦循手批《十三經注疏》,其中批校《尚書注疏》者,可知平日閱讀關注之所在,更可瞭解《尚書補疏》撰述前之準備功夫,這些手稿資料,可幫助建構焦循習《書》與撰述《書》學著作時之諸多環節。
傳世文獻,則以《禹貢鄭注釋》與《尚書補疏》為主,本文歸納整理出兩著作之主要特點,並援例說明,以明焦循《尚書》學之成果與特色。
結論則就焦循《尚書》成就與影響,置於《尚書》學史及焦循個人學術成就中檢驗,何以未若其他同時期之學者,如王鳴盛、孫星衍等影響之大。
此外,對於著述目錄載有焦循《古文尚書辨》一事,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所藏手稿《尚書通義》可疑之處,本文皆有討論,此為未見他處記錄之焦循《尚書》著作,是為新發現,故本文亦著意於真偽之問題,以期對新材料之可信度,做出初步探討,以供其他學者日後運用此項資料時之參考。
一、 焦循著作
1、《尚書補疏》,《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4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1-19。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六年《半九書塾刻焦氏叢書本》影印。
又,《皇清經解》本,第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據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本影印。
2、《禹貢鄭注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5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203-256。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八年《焦氏叢書本》影印。
3、《書義叢鈔》殘卷,據「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稿。
4、《易學三書—易章句‧易圖略‧易通釋》,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0月出版。
5、《周易補疏》,《皇清經解》本,第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據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本影印。
6、《毛詩補疏》,《皇清經解》本,第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據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本影印。
7、《禮記補疏》,《皇清經解》本,第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據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本影印。
8、《春秋左傳補疏》,《皇清經解》本,第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據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本影印。
9、《論語補疏》,《皇清經解》本,第1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據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本影印。
10、《論語通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15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木犀軒叢書本》影印。
11、《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出版。
12、《雕菰樓經學叢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清代稿本百種彙刊」第21。
13、《憶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叢書集成簡編》739。
14、《易餘籥錄》,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15、《里堂家訓》,收入吳丙湘校刊,《傳硯齋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5月初版,據「孱守山莊藏版」影印,頁321-392。
16、《紅薇翠竹詞》,收入吳丙湘校刊,《傳硯齋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5月初版,據「孱守山莊藏版」影印,頁231-290。
17、《仲軒詞》,收入吳丙湘校刊,《傳硯齋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5月初版,據「孱守山莊藏版」影印,頁293-318。
18、《雕菰集》,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初版。
二 古籍
1、《尚書注疏附校勘記》,偽孔安國傳、孔穎達疏,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1,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2、《尚書鄭注》,鄭玄注、王應麟輯、孔廣林增訂,《叢書集成簡編》83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3、《禹貢論》、《禹貢後論》、《禹貢山川地理圖》,程大昌,《通志堂經解》12,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69年。
4、《古文尚書疏證》,閻若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古文尚書考》,惠棟,《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4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乾隆五十七年宋廷弼刻本」影印。
6、《尚書古義》,惠棟,《叢書集成續編‧經部》4,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7、《尚書集注音疏》,江聲,《皇清經解》6,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8、《尚書後案》,王鳴盛,《皇清經解》6、7,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9、《古文尚書撰異》,段玉裁,《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4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段氏刻經韻樓叢書本」影印
10、《尚書今古文注疏》,孫星衍,《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4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孫氏冶城山館刻平津館叢書本」影印。
11、《尚書伸孔篇》,焦廷琥,《叢書集成續編‧經部》5,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據「廣雅書局叢書本」影印。
12、《尚書古注便讀》,朱駿聲,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1月。
13、《尚書集注述疏》,簡朝亮,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4月。
14、《今文尚書考證》,皮錫瑞撰‧盛冬鈴、陳 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2月。
15、《尚書駢枝》,孫詒讓,《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5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經義述聞》,王引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7、《經傳釋詞》,王引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8、《經學卮言》,孔廣森,《皇清經解》11,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19、《經學通論》,皮錫瑞,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年12月。
20、《增註經學歷史》,皮錫瑞撰‧周予同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1月。
21、《說文解字注》,段玉裁,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22、《史記》,司馬遷,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影印。
23、《漢書補注》,王先謙,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24、《漢學師承記》,江藩,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1月。
25、《文史通義校注》,章學誠撰‧葉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26、《清儒學案》,徐世昌等,臺北:燕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27、《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28、《水經注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
29、《東塾讀書記》,陳澧,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30、《校禮堂集》,凌廷堪,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31、《揅經室集》,阮元,《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32、《鄭堂讀書記》,周中孚,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三 近人著作
(一)專書(依姓名筆劃排列)
1、于省吾:《尚書新證》,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4月。
2、尹世積:《禹貢集解》,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10月。
3、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4、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6月。
5、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1994年12月。
6、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
7、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8、古國順:《清代尚書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7月。
9、古國順:《史記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10、北京師範大學研究所編:《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11、朱廷獻:《尚書異文集證》,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
12、朱鳳瀚、張榮明編:《西周諸王年代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13、李民:《尚書與古史研究》,開封:中州書畫社,1983年1月。
14、李振興:《尚書學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5月。
15、李學勤:《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16、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劄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17、杜松柏編:《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18、辛樹幟:《禹貢新解》(附錄:<禹貢>注釋輯要),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3年2月版。
19、何澤恆:《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
20、吳雁南主編:《清代經學史通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21、吳闓生:《尚書大義》,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3月。
22、周文德、戴偉:《尚書數據庫》,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7月。
23、周法高:《中國語文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
24、周秉鈞:《尚書易解》,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
25、周秉鈞:《尚書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與黄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合刊),1999年2月。
26、周鳳五:《偽古文尚書問題重探》,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27、金景芳、呂紹綱:《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28、屈萬里:《尚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29、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30、屈萬里:《尚書異文彙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31、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32、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33、屈萬里:《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34、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存》第一冊、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35、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5年。
36、祁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1年4月。
37、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38、姜亮夫:《古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39、姜亮夫:《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40、范耕研:《江都焦里堂先生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4月。
41、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42、徐中舒:《先秦史論稿》,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43、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3月初版。
44、高本漢著、陳舜政譯:高本漢《尚書注釋》,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0年9月。
44、孫劍秋:《清代吳派經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
45、夏鄉:《皮錫瑞《尚書》學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46、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6月。
47、章太炎:《古文尚書拾遺定本》,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1968年3月。
48、章太炎:《訄書》初刻本、重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6月。
49、章太炎著‧徐復注:《訄書評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50、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
51、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7月。
52、陳夢家:《尚書通論》(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53、陳新雄、于大成主編:《尚書論文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76年1月。
54、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尚書〉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55、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6月。
56、許錟輝:《尚書著述考(一)》,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10月。
56、曾運乾:《尚書正讀》,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57、張西堂:《尚書引論》,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9月。
58、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59、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臺北:里仁書局,1988年。
60、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61、張舜徽:《訒庵學術講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
62、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63、黃壽祺:《易學群書平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
64、黃文相:《清王西莊先生鳴盛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6月。
65、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6年3月。
66、程元敏:《書序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4月。
67、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2月。
68、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69、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70、楊筠如:《尚書覈詁》,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年2月。
71、楊寬:《戰國史》(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72、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73、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74、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
75、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
76、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8月。
77、趙航:《揚州學派新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
78、廖千慧:《焦循論語學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79、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80、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3月。
81、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
82、劉起釪:《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8月。
83、劉起釪:《尚書源流及傳本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
84、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85、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修訂第3版。
86、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8月。
87、錢穆:《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88、賴師貴三,《焦循年譜新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3月。
89、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7月。
90、賴師貴三,《昭代經師手簡箋釋》,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8月。
91、賴師貴三,《焦循手批十三經註疏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3月。
92、戴君仁:《閻毛古文尚書公案》,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3年。
93、羅振玉:《本朝學術源流概略》,上海:上海書局,1933年。《民國叢書》
94、顧頡剛編著:《古史辨》,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3月,據樸社初版重印。
95、顧頡剛:《尚書通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二)單篇論文
1、(美)艾爾曼:<經學視野中的「周公輔成王」>,《中華文史論叢》第五十九輯,1999年8月,頁37-72。
2、李學勤:<叔多父盤與《洪範》>,《華學》第五輯,頁108-111。
3、李學勤:<尚書孔傳的出現時間>,《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1月第一期,頁1-3。
4、杜正勝:<尚書中的周公-兼從周初史實看周公稱王之辯>, 《大陸雜誌》第五十六卷第三、四期合刊,1978年5月,頁99-124。
5、林政華:<漢人知見尚書篇目考>,《孔孟學報》第二十九期,1975年4月,頁139-155。
6、林素清:<利用出土戰國竹書資料檢討《尚書》異文及相關問題>,《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1月,頁79-100。
7、金景芳、呂紹綱:<湯誓新解>,《史學集刊》1996年第1期(總第62期),頁5-11。
8、陳偉:<竹書《容成氏》所見的九州>,《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頁41-48。
9、郭偉川:<周公稱王與周初禮治-《尚書‧周書》與《逸周書》新探〉,《華學》第五輯。頁253-274。
10、連劭名:<《尚書‧高宗彤日》與古代鳥占>,《華學》第一輯,1995年8月,頁63-68。
11、許華峰:〈論尚書古文疏證與古文尚書冤詞、尚書考異的關係〉,《經學研究論叢》第1輯,臺北:聖環圖書公司, 1994年4月,頁139—180。
12、張蔭麟:〈偽古文尚書案之反控與再鞫〉,《張蔭麟先生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頁1-49。
13、程元敏:<論尚書大誥諸篇「王曰」之王非周公自稱>,《孔孟學報》28期,1974年9月,頁113-138。《孔孟學報》第29期,1975年4月,頁157-181。
14、程元敏:<尚書召誥篇義證>,《孔孟學報》第29期,1975年4月,頁113-138。
15、程元敏:<尚書周誥篇義證>,《國立編譯館館刊》第4卷第十期,1975年6月,頁53-127。
16、程元敏:<尚書君奭篇義證>,《國立編譯館館刊》第5卷第1期,1976年6月,頁217-238。
17、程元敏:<莽誥、大誥比辭證義>,《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1卷第2期,1982年12月,頁43-78。
18、程元敏:<尚書寧王寧武寧考前寧人寧人前文人解之衍成及其史的觀察─併考周文武受命稱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年3月,頁255-322。《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年3月,頁199-249。
19、程元敏:<古文尚書之壁藏發現獻上及篇卷目次考>,《孔孟學報》第66期,1993年9月,頁73-98。
20、程元敏:<說《偽古文尚書經傳》之流傳>,《漢學研究》第11卷第2期,1993年12月,頁1-22。
21、董治安:<漢代《書》的承傳與《書》學的演化-《兩漢全書》編纂雜識之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頁1-5。
22、漆永祥:<論乾嘉考據學派別之劃分及相關諸問題>,《國學研究》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頁303-327。
23、劉起釪:<《尚書‧顧命》行禮場所在路寢在宗廟異說考>,《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1期,頁3-10。
24、劉起釪:<《禹貢》三危‧若水‧黑水考>,《文史》第65輯,2003年第4輯,頁5-25。
25、劉起釪:<《禹貢》寫成年代與九州來源諸問題探研〉,《九州》第3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頁2-13。
26、蔣秋華:〈焦廷琥《尚書伸孔篇》初探〉,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頁623—652,1999年12月。
27、蔣秋華:〈清代揚州學者的《禹貢》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2001年5月3日-4日。
28、臧克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所引《尚書》文字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1月第1期,頁4-7。
29、賴師貴三:〈海峽兩岸公藏焦循手稿,研究現況及其論著目錄〉,《國文學報》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系,第31期,2002年6月,頁81-120。
30、賴師貴三:〈焦循《尚書》學及其研究述評〉,《國文學報》,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系,第32期,2002年12月,頁1-30。
31、賴師貴三:〈焦循手批《柳宗元文》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2001年5月3日-4日。
32、魏幼紅:<《禹貢》「黑水」地望研究綜述>,《中國文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9期,頁13-16。
33、顧頡剛:<《尚書‧大誥》今譯(摘要)>,《歷史研究》1962年4期,頁26-51。
34、顧頡剛、劉起釪:<《尚書‧甘誓》校釋譯論>,《中國史研究》1979年1期,頁51-63。
35、顧頡剛、劉起釪:<《尚書‧西伯戡黎》校釋譯論>,《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第一集,頁46-59。
36、顧頡剛、劉起釪:<《尚書‧微子》校釋譯論>,《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2期,頁129-138。
37、顧頡剛:<武王的死及其年歲和紀元>,《文史》第18輯,1983年,頁1-31。
38、顧頡剛:<「三監」人物及其疆地─周公東征史事考證之一>,《文史》第22輯,1984年,頁1-19。
39、顧頡剛:<周公執政稱王─周公東征史事考證之二>,《文史》第23輯,1985年,頁1-30。
40、顧頡剛:<《堯典》著作時代考〉,《文史》第24輯,1985年,頁23-71。
41、顧頡剛:<三監及東方諸國的反周軍事行動和周公的對策─周公東征史事2考證之三>,《文史》第26輯,1986年,頁1-11。
42、顧頡剛:<周公東征和東方各族的遷徙─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一>,《文史》第27輯,1986年,頁1-14。
43、顧頡剛:<古代地理研究講義甲種、乙種案語>,《文史集林》第2輯,陜西三秦出版社,1987年1月,頁1-22。
44、顧頡剛:<周公東征勝利後東土的新封國>,《中國史學集刊》一輯,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45、顧頡剛:<康王以下的東征和北征─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二>,《文史》第29輯,1988年,頁1-6。
46、顧頡剛:<三監的結局─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三>,《文史》第30輯,1988年,頁1-23。
47、顧頡剛:<奄和蒲姑的南遷─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四>,《文史》第31輯,1988,頁1-16。
48、顧頡剛:<徐和淮夷的遷、留─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五>,《文史》第32輯1990年,頁1-28。
49、顧頡剛:<《酒誥》校釋譯論>,《文史》第33輯,1990年,頁1-9。
50、顧頡剛:<《尚書‧多士》校釋譯論>,《文史》第40輯,1994年,頁23-32。
51、顧頡剛:<《梓材》校釋譯論>,《文史》第42輯,1997年,頁1-5。
52、顧頡剛:<《尚書‧無逸》校釋譯論>,《文史》第44輯,1998年,頁1-11。
53、顧頡剛:<《召誥》校釋譯論>,《文史》第46輯,1998年12月,頁1-12。
54、顧頡剛:<祝融族諸國的興亡─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六>,《燕京學報》新八期,2000年,頁1-57。
55、顧頡剛:<《尚書》歷代解釋選錄和補充>,《文史》第49輯,1999年12月,頁1-14;《文史》第50輯,2000年7月,頁1-16。
56、顧頡剛:<《尚書‧大誥》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59輯,頁1-36;第60輯,頁30-66;第61輯,頁25-48。
57、顧頡剛:<《禹貢》上的二大問題>,《文史》第54輯,2001年第1輯,頁1-10。
58、顧頡剛:<《堯典》內的二大問題>,《文史》第57輯,2001年第4輯,頁1-19。
59、顧頡剛講述、辛毓南紀錄:<中國古代史料概述>,《文史》第61輯,2002年第4輯,頁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