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蘇軾所有「記」體文之辭章意象為研究重心,藉由逐篇之意象分析為切入角度,而對蘇軾「記」體文意象之「形成」、「表現」、「組織」與「統合」四層面作全面性之綜合分析與考察,以觀照其「記」體文之整體表現。
其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主要就研究動機、研究範疇、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四
方面說明之。
第二章先就「文體」之釋名及其源流及發展說明之,再就「記」體文之「記」字釋名、及「記」體文之源流及發展、體式及作法、內容等與闡述之,而後就「記」體與「雜記」體之別作一辨析。
第三章則簡要說明辭章意象理論之哲學基礎及辭章學的體系中之意象與辭章學的關係。
第四章針對蘇軾「記」體文作一深入之考察,首先就蘇軾記體文之篇目考察其文本之版本及其在別集及重要選集中之選錄狀況,而後列出蘇軾記體文年譜及蘇軾記體文作品分期表。
第五章及第六章就蘇軾共六十三篇之所有「記」體文,作單篇辭章意象分析。
第七章及第八章進而針對蘇軾所有「記」體文之辭章意象之「形成」、「表現」、「組織」、「統合」等四層面,作綜合分析。
第九章總結蘇軾「記」體文之辭章意象之特色。
第十章結論,說明研究成果、研究限制及展望。
經由此深探力取之過程,而得出蘇軾「記」體文之辭章意象,就形象思維層面(辭章意象之「形成」與「表現」)而言,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豐富的想像力、聯想力,能準確掌握並錘鍊意象之「指代」功能,且善於活用平易字句,去陳言及難字澀語,又能靈活變化句式,而又擅長精確而巧妙的運用意象之「表現」功能等特色;就邏輯思維(辭章意象之「組織」)而言,則具有文法簡潔而嚴密流暢、章法嚴謹而層次井然之秩序美、章法多變而不拘一格之變化美等特色;就綜合思維(辭章意象之「統合」)而言,具有主題之廣度及深度,其立意明朗而靈動、主題多樣而貴用、並能化用釋道之說闡述儒家胸懷,而文體具多樣並蓄之變化美,富節奏感及音樂性,又能以多樣寫作手法交匯融合,故而其整體風格為剛柔相濟而多變自然也。
經此研究,使吾人對其「記」體文之辭章意象之所以能「行雲流水」、「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獲得更進一步認識與理解之根據也。
參考文獻
本論文之主要參考文獻分為三大類:壹、專書,貳、論文,叁、網路資源。編錄原則為:
一、專書方面:首先依本論文之研究性質及需要分為八小類:一、蘇軾原著及相關編注作品;二、研究蘇軾之相關專著––包括書名以蘇軾為題或書名以蘇軾為研究對象之一及與之相關者等;三、別集及總集;四、辭章及修辭類(含修辭學、詞彙學、意象學、文法學、章法學、風格學、文體學、主題學等在內);五、寫作類;六、美學與心理學類;七、文學理論、文學批評與文學鑑賞類;八、其他。
各類別之專書,準以朝代為經、作者為緯編錄––先依作者朝代先後、再依作者姓氏筆劃寡多,按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本以上著作時,再依書名筆劃由寡而多按序排列。
二、論文方面:分期刊論文及學位論文兩部分編錄。
期刊論文因篇數繁多,且其發表時間之先後有時未易論定,故為便編錄及醒眉目起見,依姓氏筆劃由寡而多按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篇以上論文時,再依論文名稱之筆劃由寡而多地按序排列,以見同一作者之相關論述。
學位論文以完成時間為經、作者為緯編錄––先依完成學年度先後為序,再依作者姓氏筆劃寡多,按序排列,以見學術研究之進程及研究領域之擴植。
三、網路資源方面:舉要列出網站名稱及網址。
壹、專 書
一、蘇軾原著及相關之編注作品
宋.蘇軾撰:《東坡題跋》,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256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影明.毛晉汲古閣津逮祕書本,1936年12月初版
宋.蘇軾撰:《東坡七集》(全四冊),收入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集部,473–476冊,臺北: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校刊,1965年臺1版
宋.蘇軾撰,南宋.郎曄編注:《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206–207冊,據上海涵芬樓借吳興張氏、南海潘氏藏宋刊本景印原書版,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初版
宋.蘇軾撰,南宋.郎曄編注,楊家駱主編:《校正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3月三版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全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7月第1版第5刷
宋.蘇軾撰:《蘇東坡全集》(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96年2月初版7刷
宋.蘇軾撰:《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內府藏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別集類七,據清.蔡士英刊本鈔錄
二、研究蘇軾之相關論著
宋.朋九萬撰:《東坡烏臺詩案》,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129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函海本排印,1936年12月初版
元.陳秀明編:《東坡詩話錄》,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400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學海類編本排印,1936年12月初版
孔凡禮撰:《蘇軾年譜》(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5月第1版第2刷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初版2刷
王水照著:《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初版
王更生編著:《蘇軾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朱剛著:《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第1版
吳小林著:《唐宋八大家》,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2月31日初版
陳雄勳著:《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1月初版
曾棗庄.曾濤選注:《三蘇選集》,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1刷
曾棗莊、舒大剛著:《北宋文學家年譜》,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1刷
劉尚榮編著:《蘇軾著作版本論叢》,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第1版
三、別集及總集
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李善註昭明文選》(清.胡克家覆宋淳熙本),收於《四部刊要》集部.總集類,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28日初版
宋.李昉等奉勅編纂:《文苑英華》(全六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10月初版
宋.姚鉉編纂:《唐文粹》(全二冊),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臺1版
宋.呂祖謙編,齊治平點校:《宋文鑑》(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第1版第1刷
宋.真德秀編纂:《文章正宗》,收入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四部叢刊廣編》第4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2月初版
明.茅坤纂輯:《唐宋八大家文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1383、1384冊
明.徐師曾纂輯:《和刻本文體明辯》(全四冊),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景日本嘉永五年(1852)刻本,1982年8月初版
清.姚鼐纂輯:《古文辭類纂》(全三冊),收入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滁州李氏求要堂校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
清.姚鼐纂輯,李兆洛校勘:《乾隆康刻古文辭類纂》(全二冊),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6月初版
清.姚鼐著,劉季高標校:《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1刷
清.張伯行撰:《唐宋八大家文鈔》,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293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正誼堂全書本排印,1936年12月初版
清.袁枚著:《小倉山房文集》,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5月初版
清.吳曾祺編纂:《古今文鈔》(全八冊),臺北:大通書局,據清.宣統二年鉛印本影印,1970年5月初版
清.吳曾祺編纂:《涵芬樓古今文鈔簡編》,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臺1版
清.曾國藩編纂:《經史百家雜鈔》(全三冊),收入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集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珍倣宋版印,1969年10月臺二版
清.曾國藩選纂,宋晶如、章榮注釋:《廣注經史百家雜鈔》(全二冊),臺北:正文書局,1971年6月出版
高步瀛選注:《唐宋文舉要》(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新1版第2刷(原中華上編版)
吳闓生纂:《古文範》(全一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3月臺1版
四、辭章與修辭類
宋.呂祖謙評,蔡文子註,徐樹屏考異:《古文關鍵》,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0月初版
宋.呂祖謙評,蔡文子註,徐樹屏考異:《評點八大名家古文鑰》,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初版
明.唐順之、應德甫原選,日.潛士龍編次,日.勒子業纂評:《唐宋八大家文格纂評》,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3月初版
明.劉士麟原選,清.王永啓增訂:《古今文致》,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6月第1版第1刷
明.吳訥、明.徐師曾著:《文章辨體序說.文體明辨序說》,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初版
清.王文濡校勘,清.吳楚材、吳調侯評註:《精校評註古文觀止》,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5月版
清.林雲銘評註:《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9月六版
清.高宗選輯:《唐宋文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2月臺1版
清.和碩輯:《古文約選》(全四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3月臺1版
清.吳留村鑑定,清.吳楚材、吳調侯評註:《評註古文觀止》(全二冊),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初版
清.過珙編撰評註:《古文評註》,臺北:第一文化社,1963年7月初版
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教研室編著:《語法初階》,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7年3月一版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一冊)(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第2版第21刷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第2版第19刷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修訂本)(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第2版第18刷
王力著:《中國現代語法》(上/下冊),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2月初版
王立著:《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王立著:《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2月1版1刷
王叔岷著:《古書虛字新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10月初版/1981年8月第二次印行
王長俊主編:《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1版1刷
王葆心著:《古文辭通義》(全二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3月臺1版
王熙元、郭預衡主纂,湯振鶴、徐勉、桑逢康、林友光主編:《譯註評析古文觀止續編》(全一冊),臺北:百川書局,1994年3月初版
王鍈著:《近代漢語詞匯語法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6月第1版第1刷
四川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選注:《宋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刷
方師鐸著:《國語詞彙學 構詞篇》,臺北:益智書局,1976年9月再版
仇師小屏著:《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11月初版
仇師小屏著:《深入課文的一把鑰匙 章法教學(修訂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6月再版
仇師小屏著:《章法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9月初版
仇師小屏著:《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冊),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2月初版
仇師小屛著:《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488頁),稿本
左松超著:《文言語法綱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1刷
田葆瑛編著,馬天祥校定:《漢語探索類纂》,西安市: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成偉鈞主編:《修辭通鑑》,臺北:建弘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1刷
民主出版社編輯部編輯:《古文觀止新編》(全一冊),臺北:民主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
朱任生編述:《古文法纂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9月初版
朱星著:《朱星古漢語論文選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月初版一刷
朱翔新著:《文言虛字用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11月再版
江必興、胡家賜、段德森編著:《常用文言文同義詞辨析》,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1年2月台出版
江錦珏著:《詩詞義旨透視鏡》,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9月初版
宋文蔚編:《評註文法津粱》,臺北:蘭臺書局,1970年9月初版
吳功生主編:《古文鑑賞集成》(全三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6月再版
吳承學著:《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刷
吳應天著:《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3刷
吳競存、梁伯樞著:《現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初版1刷
杜文遠、常士功主編:《中國隨筆小品鑒賞辭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刷
佘樹森、喬默主編:《中國名勝詩文鑒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刷
余冠英、周振甫、启功、傅璇琮主編:《唐宋八大家全集》(全五冊),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第2版
呂睛飛主編,牛寶彤副主編《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辭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第3刷
李扶九編選,黃紱麟書後:《古文筆法百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出版
李慕如編著:《中國散文選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9月第1版第1刷
宗廷虎、李金苓著:《中國修辭學通史 隋唐五代宋金元卷》,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2刷
祁永華著:《文言句式》,吉林省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范羽翔著:《唐宋八大家文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1刷
段德森著:《實用古漢語虛詞》,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二版/1992年8月第二刷
高海夫主編,薛瑞生、淡懿成執行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全九冊),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刷
徐中玉主編:《古文鑒賞大辭典》,上海: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1刷
徐啟庭著:《古今漢語語法異同》,高雄:調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2月初版一刷
高名凱著:《漢語語法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85年7月臺一版
夏薇薇著:《賓主章法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1刷
陳必祥著:《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3刷
許世瑛著:《常用虛字用法淺釋》,臺北:復興書局,1964年10月再版
符淮青編著:《詞義的分析和描寫》,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郭錫良、李玲璞主編:《古代漢語》(上、下冊),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8刷
張靄堂、徐興東著:《簡明古漢語同義詞詞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刷
陳振鵬、章培恆主編:《古文鑒賞辭典》(全二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6刷
陳望道著:《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再版
陳師滿銘著:《國文教學論叢》,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年7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篇章結構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1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6月初版
陳佳君著:《國中國文義旨教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初版
陳佳君著:《虛實章法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1刷
陳霞村著:《古代漢語虛詞類解》,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莊嚴出版社編輯部編輯:《文則.文章精義》,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3月初版
湯可敬主編:《新編古代漢語》(上、下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2刷
程祥徽著:《語言風格初探》,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1月出版
葉蒼岑主編、張之強編著:《文言語法基本知識》,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第1刷
黃師慶萱著:《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增訂3版2刷
黃省三著:《文法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7月初版
華宏儀著:《漢語詞性修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刷
張志公校訂,劉蘭英、孫全洲主編:《語法與修辭 上冊》,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1月初版
張志公校訂,劉蘭英、孫全洲主編:《語法與修辭 下冊》,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1月初版
張迅齊編著,張弓長、林湘玎主編:《文言助詞用法新解》,臺北:常春藤書坊,1972年12月
張榮輝著:《中國文體通論》,高雄:高職叢書出版社,1977年7月初版
張寶勝著:《語法修辭問題探索》,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刷
楊如雪著:《文法ABC-給你一把解開國文教學的鑰匙(增修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10月再版二刷
楊伯峻、何樂士著:《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修訂本)(上、下),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3刷
楊樹達著:《高等國文法》,臺北:泰順書局,1971年6月出版
董同龢著,國立編譯館主編:《語言學大綱》,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87年10月初版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0月增訂再版
褚斌杰著:《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4月修訂增補版1刷
黎良軍著:《漢語詞匯語義學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5 月第1版第1刷
黎運漢、張維耿編著:《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第1版第4刷
黎運漢著:《漢語風格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蒲基維、涂玉萍、林聆慈著:《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
蒲震元著:《中國藝術意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3刷
蔣伯潛著:《文體論纂要》,臺北市:正中書局,1979年5月臺2版
蔣伯潛著:《駢文與散文》,臺北市:世界書局,1956年10月初版
蔣伯潛著:《體裁與風格》(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3月初版
蔡師宗陽著:《陳騤《文則》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蔡師宗陽著:《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蔣紹愚著:《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9月第1版第1刷
鄭奠、麥梅翹編著:《古漢語語法學資料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10月初版
鄭明娳著:《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2版5刷
鄭頤壽《辭章學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
鄭頤壽著:《辭章學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初版
鄭頤壽主編:《大學辭章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刷
劉復著:《中國文法講話》,上海:北新書局,1937年4月四版
駱小所著:《現代修辭學(修訂版)》,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第2刷
駱小所著:《藝術語言學(修訂版)》,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2版第2刷
薛鳳昌著:《文體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8月臺2版第1刷
謝无量編著:《實用文章義法》,臺北市:華正書局,1983年9月初版
顏瑞芳、溫光華著:《風格縱橫談》,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初版
五、寫作類
仇師小屏編著:《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10月初版
王凱符、張會恩主編,劉九洲、徐江副主編:《中國古代寫作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1刷
朱艷英主編:《文章寫作學––文體理論知識部份》,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初版
何永康主編:《寫作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刷
許恂儒著:《作文百法》,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12月初版
六、美學與心理學類
王夢鷗著:《文藝美學》,臺南:新風出版社,1971年11月25日初版
仇師小屏著:《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1刷
李澤厚著:《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初版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6月初版3刷
夏 放著:《美學─苦惱的追求》,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一版一刷
陳雪帆著:《美學概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12月重排初版
陳望衡著:《中國古典美學史》(全三冊),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8月出版
張紅雨著:《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1刷
童慶炳著:《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8月初版
楊辛、甘霖著:《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年5月第1版第1刷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等著:《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一版九刷
劉方著:《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刷
七、文學理論、文學批評與文學鑑賞類
金.王若虛撰:《滹南遺老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326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畿輔叢書本排印,1936年12月初版
王師更生著:《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3月初版
王氣中著:《劉熙載和藝概》,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6月初版第1刷
王師基倫著:《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0月15日初版
王師基倫著:《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6月30日初版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
吳曾祺著:《涵芬樓文談》,收入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1月臺1版
陳柱著:《中國散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一版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張高評等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散文之面貌》,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5月初版
張少康著:《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6月初版
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全三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7刷
郭紹虞著:《中國文學批評史》(全一冊),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4年4月初版
馮永敏著:《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
馮書耕、金仞千著:《古文通論》(上中下篇),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4月3版
徐復觀著:《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5版3刷
程杰著:《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趙義山,李修生主編:《中國分體文學史.散文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3刷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6月初版十三刷
蔡師芳定著:《北宋文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2月修訂初版
羅根澤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9月再版
顧祖釗著:《文學原理新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刷
八、其他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增訂7版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元.脫脫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1月3版
元.潘昂霄撰:《金石例》,收入《金石三例》,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冊15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1版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經籍考》(全二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9月臺1版
宋.朱弁:《曲洧舊聞》,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421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
宋.朱熹撰,《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四書章句集註》,濟南市: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7月1版1刷
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附索引》(全八冊),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12月臺三版
宋.晁公武撰:《郡齋讀書志》,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冊1、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1版
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冊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1版
宋.歐陽修著:《歐陽修全集》(全二冊),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4月臺1版
宋.羅大經著:《鶴林玉露》(全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12月臺初版
宋.韓淲撰:《澗泉日記》,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444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畿輔叢書本排印,1936年12月初版
清.永瑢、紀昀等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0月初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全八冊),臺北市 : 藝文印書館,1989年十一版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全二冊),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初版
清.曾國藩著:《曾文正公全集》(全十冊),臺北:世界書局,1952年7月臺1版
中華創價佛學會編譯:《佛教哲學大辭典》,臺北:正因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3月初版1刷
王師更生著:《國文教學面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1年5月1版1刷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
方元珍著:《王荊公散文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朱子南主編:《中國文體學辭典》,湖南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2刷
朱炯遠、徐徹、趙成文、關瀅主編:《古詩景物描寫類別辭典》,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杜,1991年4月第1版第1刷
李元洛著:《歌鼓湘靈––楚詩詞藝術欣賞》,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00年8月初版2刷
杜松柏著:《國學治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初版一刷
佘樹森、喬默主編:《中國名勝詩文鑒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刷,頁650。
何寄澎著:《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8月初版
林紓著:《畏廬論文等三種》,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出版
俞敏監修,謝紀鋒編纂:《虛詞詁林》,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2刷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刷
秦亢宗主編:《中國散文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第2刷
祝尚書著:《宋人別集敘錄》(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第1版第1刷
祝尚書著:《宋人總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第1版第1刷
高樹藩編纂,高蕙珍助編,梁昌騰校正:《文言文虛詞大詞典》,臺北:東欣文化圖書公司,1988年3月初版
孫繼之編:《佛學小辭海》,新店市:常春樹書坊,1985年8月初版
陳柱:《中國散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1版
陳雄勳著:《三蘇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6月初版
陳滿銘教授七秩榮退誌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陳滿銘教授七秩榮退誌慶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7月初版
曾永義主編:《中國古典文學辭典》,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5月臺初版
臧恩鈺、梁平、王才路主編:《中外文學人物形象辭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刷
蔡師宗陽著:《莊子之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
劉若愚著:《歐陽修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5月初版
劉師培編輯:《中古文學史》,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9月影印版
閻景翰等主編:《寫作藝術大辭典》(修訂本),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2版第1刷
錢仲聯等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一刷
鍾尚鈞、閻笑非主編:《中國古代史學》(全二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初版1刷
譚嘉定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12月6 版
貳、論 文
一、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之寡多排列,同一作者有兩篇以上論文時,再依論文名稱之寡多排列)
王師更生:〈唐宋八大家及其散文藝術〉,《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99年2月,頁349–366
王師更生:〈簡論我國散文的立體、命名與定義〉,《孔孟月刊》第25卷第11期,1987年7月,頁39–44
王師更生:〈論我國古今散文體類分合之價值原則及方法〉,《孔孟學報》第54期,1987年9月,頁141–163
王師更生:〈論中國散文之藝術特徵〉,《教學與研究》第9期,1987年6月,頁35–61
王希杰:〈章法三論〉,臺北:《國文天地》20卷9期,2005年2月,頁84–89
仇師小屏:〈試論複句與章法〉,《澳門語言學刊》第22.23期 ,2003年10月,頁65-76
仇小屏:〈「限制式寫作」題型與能力〉,臺北:《國文天地》21卷3期,2005年8月,頁87-91
王偉勇:〈古典詩的主題與技巧––以唐宋詞為論述核心〉,《國文天地》,18卷9期,2003年2月,頁34–40
方笑一:〈論宋四家對記體文的藝術拓展〉,原載《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ls4jdjtwdystz.htm
《文訊》編輯室:〈中國古代代比較具有特色或影響力的文學選集〉,《文訊》,第23期,1986年4月,頁51–62
李立明:〈章法與辭章活動過程例析〉,《國文天地》第21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23–29
衣若芬:〈臺港蘇軾研究論著目錄一九四九~一九九九〉,《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總號第78期),2001年5月,頁180-200
李靜雯:〈論辭章意象指代的原型與變型––從詞匯的觀點切入〉,臺北:辭章章法學會籌備會「第一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5月7日,頁1–33
周先慎〈略說蘇軾的傳神論〉,《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五期),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一刷,頁39–47
林淑雲:〈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與王績〈五斗先生傳〉比較研究〉,臺北:辭章章法學會籌備會「第一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5月7日,頁1–24
孟建安:〈闡釋了新穎的章法思想,解決了重大的理論問題(上)——「陳滿銘對辭章章法學研究的貢獻」系列研究之二〉,臺北:《國文天地》20卷12期,2005年5月,頁75–81。
孟建安:〈闡釋了新穎的章法思想,解決了重大的理論問題(下)--「陳滿銘對辭章章法學研究的貢獻」系列研究之三〉,臺北:《國文天地》21卷1期,2005年6月,頁85–92
倪其心:〈怎樣分析古代散文〉,周易中華詩詞起名網:http://www.zhqm.com。
陳玉卿:〈蘇軾散文疏探〉,《中國語文學》第10輯,頁103–116(韓文)
陳師滿銘:〈論意與象的連結一從格式塔「異質同構」說切入〉,臺北:《國文天地》第21卷第4期 ,2005年9月,頁59-64
陳滿銘:〈語文能力與辭章研究-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作考察〉,《平頂山師專學報》19卷6期(2004.no6,2004年12月),頁50-55
陳師滿銘:〈論辭章章法的四大律〉,臺北:《國文天地》17卷4期,2001年9月,頁101-107
陳師滿銘:〈論因果章法的母性〉,臺北:《國文天地》18卷7期 ,2002年12月,頁94-101
陳師滿銘:〈論辭章章法「多、二、一(0)」結構的節奏與韻律〉,臺北:臺灣師大《國文學報》33期,2003年6月,頁81-124
陳師滿銘:〈論「多」、「二」、「一(0)」的螺旋結構-以《周易》與《老子》為考察重心〉,臺北:《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8卷1期,2003年7月,頁1-20
陳師滿銘:〈論章法「多、二、一(0)」的核心結構〉,臺北:《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8卷2期,2003年12月,頁71-94
陳師滿銘:〈論章法結構與意象系統--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作考察〉,稿本(2004.11.3.完稿),頁1–20
陳師滿銘:〈辭章意象論〉,臺北:《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51卷1期(2005年4月,頁17–39
陳師滿銘:〈論意與象的連結-從格式塔「異質同構」說切入〉,臺北:《國文天地》21卷4期,2005年9月,頁59-64
陳師滿銘:〈淺論意象系統〉,臺北:《國文天地》第21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30–36
陳師滿銘:〈研究意象學的新方向〉,稿本(2005.11.13完稿、2006.1.12增補),頁1–10
陳師滿銘:〈談思維力與語文螺旋結構的關係〉,臺北:《國文天地》21卷3期,2005年8月,頁79-86
陳師滿銘:〈論「真」、「善」、「美」的螺旋結構─以章法「多」、「二」、「一(0)」結構作對應觀察〉,稿本(2004.2.3完稿,3.10改定),頁1–26
陳師滿銘:〈論意象系統〉,稿本(2005.6.27完稿),頁1–14
陳師滿銘:〈意象包孕式結構論--以哲學、辭章與美學作對應考察〉,稿本(2005.11.1完稿),頁1–25
陳師滿銘:〈論「多」、「二」、「一(0)」的螺旋結構-以《周易》與《老子》為考察重心〉(臺北:《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8卷1期,2003年7月),頁1-20
陳師滿銘:〈談思維力與語文螺旋結構的關係〉,臺北:《國文天地》21卷3期,2005年8月,頁79-86
陳師滿銘:〈辭章「多、二、一(0)」結構論〉,稿本(2003.8.28完稿、2003.9.11改定),頁1–18
陳師滿銘:〈談因果律與層次邏輯〉,臺北:《國文天地》20卷8期,2005年1月,頁77–80
陳師滿銘:〈辨意象與聯想力、想像力的關係–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切入作觀察〉,臺北:《國文天地》21卷7期,2005年12月,頁97-106
陳師滿銘:〈意象學研究的新方向(上)〉,臺北:《國文天地》22卷1期,2006年6月,頁50–55
陳佳君:〈論章法之族性〉,資料來源:章法新天地網站
張高評:〈古典散文的主題和技巧––以唐宋古文為論述核心〉,《國文天地》第18卷第9期,,2003年2月,頁44–51
馮永敏:〈論散文鑑賞的方法––從文理、文采、文境、文氣四方面看〉,《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2期,1995年5月,頁183–266
黃淑貞:〈〈秋聲賦〉辭章意象探析〉,《國文天地》第21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37–46
黃淑貞:〈杜甫〈贈司空王公思禮〉辭章意象之形成及其美惑〉,臺北:《國文天地》21卷8期,2006年1月,頁92-98
黃淑貞:〈論章法的「四點染」──以東坡詞為例〉,章法新天地網站
齊益壽:〈文心雕龍與文選在選文定篇及評文標準上的比較〉,收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三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881年12月初版,頁101–149
葉嘉瑩講,安易整理:〈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國文天地》第11卷第4期,1995年9月,頁27–33
葉嘉瑩講,安易整理:〈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聯〉,《國文天地》第11卷第5期,1995年10月,頁24–32
劉岸:〈試論北宋的議論性遊記〉,岳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雲夢學刊: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1999年2月,頁50–52
蒲基維:〈章法風格的理論基礎〉,章法新天地網站
蒲基維:〈辭章「修辭風格」初探——以古典詩詞為考察對象〉,資料來源:章法新天地網站,頁1–25
錢穆:〈讀姚鉉《唐文粹》〉,《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9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初版,頁107–116
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上)(1913–2003)〉,《書目季刊》,第38卷第4期,2005年3月,頁43–128
謝佩芬:〈三蘇研究論著目錄(下)(1913–2003)〉,《書目季刊》,第39卷第1期,2005年6月,頁51–94
顏智英:〈論辭章章法的對稱性及其美感──以古典詩詞為例〉,資料來源:章法新天地網站
譚智勇:〈意象淺識〉,岳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雲夢學刊: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1999年2月,頁61–62
鄭頤壽:〈中華文化沃土,辭章學圃奇葩─讀陳滿銘《章法學新裁》及其相關著作〉,《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文集》,蘇州:「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2002年5月,頁131-139
二、學位論文(先依完成先後為序,再依作者姓氏筆劃寡多排列)
江正誠:《蘇軾之生平及其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年6月
洪瑀欽:《蘇東坡文學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11月
彭珊珊:《蘇東坡散文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高顯瑩:《蘇軾記遊散文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黃美娥:《蘇軾文論及其散文藝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洪劍鵬:《東坡嘲戲文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朴孝錫:《蘇軾辭賦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黃惠菁:《東坡文藝創化理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貞慧:《蘇軾策及奏議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81學年度。
林俊相:《蘇軾「記」體散文研究》,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文學科碩士論文,1992年11月
李 李:《三蘇散文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
謝惠芳:《蘇軾題畫文學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金桂台:《蘇軾的書信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蔡造珉:《蘇軾小品文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于學玉:《蘇軾寓言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劉怡明:《蘇軾淨因院畫記的常理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紀懿民:《蘇軾記遊文研究》,新莊:輔仁大學中文系,1999年
李雲龍:《蘇軾《東坡書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張蜀蕙:《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徐月芳:《蘇軾奏議書牘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0年
李貞慧:《蘇軾「意」、「法」觀與其「古文」創作發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廖志超:《蘇軾辭賦理論及其創作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徐浩祥:《蘇軾記遊作品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李靜雯:《點染章法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
陳佳君:《辭章意象形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崔在赫:《蘇軾文藝理論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91學年度(2003.7)
張雯華:《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91學年度
蘇秀玉:《唐宋古文篇章結構析論—以《古文觀止》為研究範圍》,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92學年度(2004.4)
叁、網路資源
中國古文 文件檔http://input.cpatch.org/chibook/
章法新天地http://ecourse.wtuc.edu.tw/1000110840/index.htm
網路展書讀 http://cls.admin.yzu.edu.tw/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統 http://libarary.npttc.edu.tw/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系統 http://192.83.186.1/theabs/11/
重編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dict/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www.ctcwri.idv.tw/IndexD2/D2-03/0301/151-200/179.htm - 5
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 搜文解字http://cls.admin.yzu.edu.tw/swjz/openwin2.html
「搜文解字」《漢語大字典》http://cls.admin.yzu.edu.tw/swjz/sou/sou.html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輯:《異體字字典》網路版(民國九十三年一月正式版第五版)http://140.111.1.40/?open
典藏國際漢學博士論文摘要資料庫http://ccs.ncl.edu.tw/topic_01.html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http://210.69.170.100/s25/index.htm
瀚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