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英杰
論文名稱: 創意競賽優勝團隊創造歷程分析-以第三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為例
指導教授: 陳學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8
中文關鍵詞: 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創造歷程團隊創造力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1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團隊創造歷程,研究對象為參加「第三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決賽之二十四個團隊,研究以競賽成績排名為前六名的團隊為優勝團隊,並稱之為高分組,而競賽成績排名為後六名的團隊稱之為低分組。本研究採用自編之問卷及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及訪談。研究主要目的為分析「第三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優勝團隊之團隊特質、氣氛、風格、思考方式以及創意策略等。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高分組與低分組在性別變項上的人數,有顯著差異。高分組男、女各半,而低分組則以男性為主。
    二、高分組與低分組在類組變項上的人數,有顯著差異。高分組以就讀第三類組的人數居多,而低分組則以就讀第二類組及第三類組的人數居多。
    三、高分組與低分組在班別變項上的人數,有顯著差異。高分組以就讀普通班的人數居多,而低分組則以就讀數理資優班的人數居多。
    四、高分組與低分組在團隊氣氛方面有顯著差異,高分組是以正向氣氛為主。
    五、高分組與低分組在團隊風格方面有顯著差異,高分組是以正向風格為主。
    六、高分組與低分組在團隊思考方式上,無顯著差異。
    七、高分組與低分組在團隊創意策略方面,無顯著差異。
    研究者綜合問卷及訪談結果,提出優勝團隊具有的特性如下:
    一、個人特質方面:團隊成員擁有良好的擴散性思考能力,具備創造性人格特質以及豐富的學科專長知識。
    二、團隊特質方面:團隊成員男女人數均衡且專長背景異質性高,執行任務是以內在動機為主,並使用多元有效的創意策略。團隊對於任務的管理是有效率的,對於決策採行民主方式並且共同承擔責任。
    三、團隊互動歷程方面:團隊互動過程中,具正向團隊氣氛及正向團隊風格。
    四、社會環境方面:團隊成員對於環境的刺激,產生正向的自我感受。團隊成員間僅出現少數之衝突,而且是以任務衝突為主。
    研究者最後以研究過程中觀察之現象,提出對於創造力教育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誌謝 摘 要.................I 目 次................Ⅲ 表 次................Ⅴ 圖 次................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名詞釋義...........4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創造力的涵義.......7 第二節 團隊創造力........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研究設計..........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34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35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7 第六節 研究程序..........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43 第一節 團隊特質分析.....43 第二節 團隊互動歷程分析.70 第三節 參賽團隊成員之感受與意見.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6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6 第二節 結論...........118 第三節 建議...........119 參考文獻............122 附錄................129 附錄一 第三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團隊成員問卷......129 附錄二 第三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團隊訪談大綱......132 附錄三 第三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優勝團隊訪談大綱..133 附錄四 第三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團隊訪談內容......134

    一、中文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 合著(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王佳煌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 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杜明城譯 (l999):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嬪、吳靜吉、林偉文、楊潔欣(2003):成人玩興量表與組織玩興氣氛量表之發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輯,1期,73-110頁
    李美華等譯 (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出版社。
    林奇芳(2001):研發團隊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奇芳(2001):廿一世紀組織決勝之道:論團隊創造力的本質與內涵。研習論壇月刊,10期,44-45頁。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靜怡(2002):創造力青少年其家庭教養環境之研究—以全國科展得獎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統計應用。臺北: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芝儀、廖梅花譯 (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期,20-40頁。
    吳武典(2004):創造性團體。載於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著:團體輔導(371-421頁)。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吳怡瑄、葉玉珠(2003):主題統整教學、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卷,2期,239-260頁。。
    吳靜吉(2002):創造力的研究取向之回顧與展望。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佩芝譯 (1997):創造心靈。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洪文東(2000) :從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屏師科學教育,11期,52-62頁。
    洪榮昭(1998):創意領先:如何激發個人與組織的創造力。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榮昭、康鳳梅、林展立(2003):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造特質分析-以機器人競賽為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8卷,2期,239-254頁。
    洪毓孜(2004):個人玩興與團隊玩興氣氛對團隊創造力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侯旭峰(2002):傑出科技創作學童點子發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涂君暐(2005):內外在動機、創造力工作環境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第八屆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之參賽學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Republic of Creativity,R.O.C.)。臺北:教育部顧問室。
    教育部(2005):教育部創造力中程發展計畫入口網:http://www.creativity.edu.tw/project_introduction/organization.php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昭儀(1996):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昭儀(2000):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5卷,1期,27-45頁。
    陳學志(2004):從「哈哈」到「啊哈」-統整知、情、意、行的幽默課程對創造力培養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5卷,4期,393-411頁。
    陳龍安(2002):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郭有遹(1992):發明心理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有遹(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郭俊賢、陳淑慧譯(2003):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張玉成(1994):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游詩蒂(2001):兒童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科學創意競賽活動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0期,117-124頁。
    楊芝霞(2003): 創新團隊創造過程研究—以表演藝術劇團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穎(2000):團隊領導者核心才能評鑑量表之建立—以在台日式企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書楷(2002):創新團隊創意過程之研究—以電影與舞蹈創作團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1):性別、產業型態及創造經驗與創意相關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82期,125-159頁。
    鄭廉鐙(2001):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新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碧瑩(2003):團隊創造力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公關公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毓琦(2001):影響團隊創造力因素之研究-以廣告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綺文(2003):高職學生文書課程中團隊組合對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電資學院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佩芯、劉旨峰(2005):大學生創造歷程變化研究:以多媒體創作課程為例。2005「學習與創造‧教育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
    薛絢譯(2001):活用你的思考風格。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魏美惠(1994) :創造力的認識與培養。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期,117-129頁。
    二、英文
    Amabie, T. M. (1983).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2), 357-377.
    Amabi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 123-167.
    Amabi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Boulder,CO: Westview Press.
    Amason, A. C., Thompson, K. R., Hochwarter, W. A., & Harrison,A. W. (1995). An important dimension in successful management tea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4(2), 20–35.
    Csikszentmihalyi, M.(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J.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3-33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mes, K. (1995). Goal conflict and originality of think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 285–290.
    Jehn, K. A. (1995). A multimethod examination of the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intragroup conflic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0, 256–282.
    Jehn, K. A. (1997).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nflict types and dimensions in organizational group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530–557.
    Jehn, K. A., Northcraft, G. B., & Neale, M. A. (1999). Why difference make a difference:A field study of diversity,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workgroup.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 741-763.
    Jehn, K. A., & Mannix, E. A. (2001). The dynamic nature of conflict :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tragroup conflict and group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 (2),238-251.
    Kurtzberg, T. R., & Amabile, T. M. (2001). From Guilford to creative synergy: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team-level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3(3&4), 285-294.
    Kurtzberg, T. R. (2005) Feeling Creative, Being Creative: An Empirical Study of Diversity and Creativity in Team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7:1, 51-65.
    Leonard, D.A. & Swap, W.C. (1999). When Sparks Fly: Igniting Creativity in Group.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449-4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ker, R. (2005).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in Asynchronous Virtual Team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Teams.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48(1) , 22-39
    Sternberg, R.J., & Lubart, T.I (1995). Defying the crowd: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Free Press.
    Sternberg, R.J., & Lubart, T.I.(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