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靜芬
Lee, Chin-Fen
論文名稱: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
Face Recognition - Reveal the Truth
指導教授: 朱友意
Chu, Yu-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9
中文關鍵詞: 人臉辨識解構真實多重人格潛意識
英文關鍵詞: face recognition, deconstruction, truth, multiple personality, subconsciou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7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數位科技時代臉部辨識是最受矚目的一門科學,以簡明的生物辨識認證方法來確認人員的身分,甚至提供給企業應用轉化為更有價值的資訊,這也意味著一張「臉」有更多的細節和無限的想像空間。

    一如人工智慧偵測臉部影像,分析會產生影像的物件符號數。本創作專題主要從對「人臉」的情感建構切入,從臉部表象的觀看去探索其背後主要感覺元素所帶來的一種「真實」。在實踐頭像繪畫創作過程,人臉畫面上採取幾何色塊和面相間交錯組合,將一種真實的斷片直接導入偽裝的假面中。畫作介於半抽象與具象之間,創造多重錯置的空間,藉以投射出心理層面的潛意識,將壓抑的原我動存於其中,並相對映出時間的軌跡,來傳達現實生命多重人格的存在性。本研究即以此視覺感知和直觀情感的角度,進入頭像繪畫的多向性表現作為創作基礎。

    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論述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內容與範疇,及研究的方法與步驟。第二章學理基礎的探討,從文獻上了解人物繪畫表現形式與魅力,分析人物畫像之多元色彩和空間的轉換,到探究人像繪畫的潛意識心理投射理論,步入兩位繪畫藝術大師畢卡索與培根圖像中的真實世界,逐一進入專題研究。第三章闡明筆者之創作理念,亦同時說明筆者創作內容的選定及形式的表現。第四章則是創作鋪陳和研究實踐。第五章則是結論,總結此創作之研究成果與心得。

    Facial recognition in the digital technology era is the most high-profile science. It uses concise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s to confirm the identity of personnel, and even provides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with more valuable information. It means that a "face" has more details and unlimited imagination space.

    Just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tecting facial images, analyzing the number of object symbols that will produce images. This creative topic mainly starts from the emotion of "face" and explores a kind of "truth" brought by the main sensory elements behind it. In the practice of the avatar painting creation, that is interlaced with the geometric color blocks and the surfaces on the face, and a real fragment is directly imported into the camouflage mask. The painting is between semi-abstract and figurative. To creating multiple misplaced space projects the sub-consciousness o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I wish transmit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personalities of real life by author's stored deeply depressed id and reflecting the locus of time. This creative study takes the multi-directional expression of avatar paint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perception and intuitive emo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contains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research, the content and category of research, and the methods and steps of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form and charm of character painting in literature, analyzing the multi-color and space conversion of portraits, and exploring the subconscious mind projection theory of portrait painting. Step into the real world in the pictures of two painting grand masters Picasso and Bacon for author's monographic study.

    The third chapter clarifies the author's creative concept, and also explain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thor's creative content and form.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creative pres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is summarizing the creative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erience.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的內容與範疇 4 第三節 研究的方法與架構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人物肖像的藝術特質與魅力 13 第一節 人像繪畫之真善美 13 第二節 藝術名家之閱讀與啟發 31 第三章 穿透形象的真實力量 41 第一節 自由的想像力 41 第二節 創作之看與見 43 一. 真實的輪廓線 43 二. 現實與虛擬的疊合 45 三. 記憶情感的移植 48 第四章 《人臉辨識–揭示一種真實》作品解析 51 第一節 自我解離系列 51 第二節 潛、抑、釋系列 56 第三節 #MeToo系列 60 第五章 結論 63 參考文獻 65

    一、中文書目

    王天兵。《西方現代藝術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史作檉。《塞尚藝術之哲學探測》。台北:書鄉文化出版社。1981。
    史作檉。《聆聽原始的畢卡索》。台北:典藏藝術家出版社。2006。
    朱其。《形象的模糊-李希特藝術筆記和訪談》。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周正。《美術辭林》。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林鳳生。《名畫在左,科學在右》。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
    胡永芬。《生命的啊喊:孟克》。台北:閣林國際出版社。2001。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
    高楠。《藝術心理學》。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盛紫嫣。《透視學》。台北:大人出版社。1980。
    黃麗娟。《抽象藝術》。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張延風。《法國現代美術》。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4。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1991。
    張振中。《百位世界傑出的藝術家》。北京:海乾坤文化公司。2017。
    曾艷兵。《東方後現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鄭曉華、駱紅合著。《藝術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0。
    瞿海良。《中國民間肖像畫》。台北:漢聲出版社。1994。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

    二、中譯書目

    Ar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Boris Groys。蘇偉、李同良譯。《走向公眾》。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Carl G. Jung。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台北:立緒出版社。2013。
    Charles Robert Darwin。周邦立譯。《人類和動物的表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C.G.Jung。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1997。
    David Sylvester。陳美錦譯。《培根訪談錄》。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E.H.Gombrich。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黃昱寧、包慧怡譯。《崩潰》。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Gabriele Crepaldi。王娟娟譯。《馬諦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Gilles Deleuze。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苗栗:桂冠出版社。2009。
    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Lawrence A. Pervin。洪光原,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5。
    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2007。
    Robert 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
    Semir Zeki。潘恩典譯。《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出版社。2001。
    Wassily Kandinsky。余敏玲譯。《藝術中的精神》。台北:華茲出版社。2013。

    三、西文書目

    A. L. Yarbus。Eye Movements and Vision。New York。Plenum Press。1967。
    Yves-Alain Bois。Painting as Model。Cambridge。MIT Press。1990。

    四、論文與期刊

    陳孟澤。博士論文〈繪畫創作中的「存在感」之研究〉。2017。
    羅一慧。博士論文〈自然觀照―繪畫中的意境探索〉。2016。
    王焜生。〈孤獨封閉,病態一魯西安,佛洛伊德的人物畫〉。典藏今藝155。2005。
    瞿海良、王達弗《中國民間肖像畫》台北。漢聲雜誌63.64期合訂本1994。

    五、網路資料

    能動性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能動性。

    法蘭西斯﹒培根官網
    https://www.francis-bacon.com/bacons-world。

    李希特中文官網
    https://www.gerhard-richter.com/zh/biography/。

    多重人格–解離性身分疾患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A3%E9%9B%A2%E6%80%A7%E8%BA%AB%E5%88%86%E7%96%BE%E6%82%A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