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質心
Shen, Chih-Hsin
論文名稱: 原住民族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研究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Ethnic Education at an indigenous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鄭淑惠
Cheng, Shu-Huei
口試委員: 鄭淑惠
Cheng, Shu-Huei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葉川榮
Yeh, Chuan-Rong
口試日期: 2023/01/1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教育領導與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Program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族實驗小學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民族教育課程文化認同
英文關鍵詞: Indigenous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Indigenous Experimental Education, Ethnic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al identity
研究方法: 觀察研究文件分析法半結構式訪談法問卷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331
論文種類: 代替論文:專業實務報告(專業實務類)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族雲山實驗小學(化名)108 至 110 學年度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背景脈絡與資源、實施歷程與困境、實施成效與意義,並省思其價值,採用文件分析、半結構式訪談、觀察法、問卷調查進行資料蒐集與討論,本研究對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研究結果為:
    一、實施背景是原住民族意識覺醒,動機是提升學生之文化認同,願景是涵育具有族群靈魂的「真正全人」;而其輸入資源與支持系統充足,組織運作健全,校園環境富文化特色。
    二、課程決策歷程公開透明,目標明確,內涵包含族群文化八大面向,採民族教育與基礎教育雙軌並行,運用主題式、文化回應、協同、沉浸式全族語教學、體驗與合作學習,希望學生習得帶得走的能力。
    三、遭遇多重困境包含專業師資人力不足、教師重構課程壓力沉重、無完整原住民族知識體系、部分家長支持不足、教學場域寬闊易致危機、經費使用受限法規、部份家庭不說族語。
    四、實施成效包含學生文化認同提升、族語能力增強、教師教育思維拓展、家長態度改變。
    五、實施意義包含文化傳承與創新、學生獲得心流經驗、彌補弱勢學生成長缺口、彰顯教育平權、發揚耆老生命價值。
    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論,針對教育及相關單位、雲山實驗小學、部落與家長、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context, resource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ifficulties, effects and significance of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ethnic education curriculum at an indigenous Yunshan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pseudonym) from 108-110 years and to reflect on its value. This study used the document analysis,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observation method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nduct data collection and discuss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1. The background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is the awakening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The motivation i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students, and the vision is to cultivate "whole person" with ethnic soul. The input resources and support systems are sufficien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chool is complete, and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s rich i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2. The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open and transparent with clear goals. The connotation includes eight aspects of ethnic culture. It adopts the dual-track approach of ethnic and basic education, and uses thematic, cultural response, collaborative, immersive whole-ethnic languag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hope that students will acquire the ability to take it with them.
    3. The difficulties include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heavy pressure on teachers to restructure courses, lack of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of indigenous peoples, lack of support from some parents, wide teaching field that can easily lead to crises, limited use of funds and regulations, and some families do not speak ethnic languages.
    4. Implementation results includ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the enhancement of ethnic language ability, the expans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thinking, and the change of parents' attitudes.
    5.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ation includ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 acquisition of students' flow experience, the filling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growth gap, the demonstration of equal rights in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life value of the elderly.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nd related units, indigenous Yunshan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tribe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發展 11 第二節 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的發展 23 第三節 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 31 第四節 原住民民族教育的立論依據 44 第五節 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的相關研究 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6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6 第四節 資料的處理分析與檢證 8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之背景脈絡與資源 87 第二節 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之實施歷程與困境 119 第三節 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之實施成效與意義 1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第一節 結論 181 第二節 建議 183 參考文獻 189 一、中文文獻 189 二、英文文獻 198 附錄 201 附錄一、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訪 談大綱(教師版)201 附錄二、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訪談大綱(家長版) 203 附錄三、雲山實驗小學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訪談大綱(耆老版)204 附錄四、雲山實驗小學學生民族教育課程學習成效及滿意度調查問卷 205 附錄五、訪談同意書 207

    一、中文文獻
    Cornell, J.(2005)。共享自然的喜悅(改版)〔方潔玫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Douglas, M.(2018)。潔凈與危險-對污染和禁忌觀念的分析〔黃劍波譯〕。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66)
    Freire, P.(2020)。受壓迫者教育學:五十週年版〔方永泉、張珍瑋譯〕。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1970)
    Kottak, C. P.(2018)。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徐雨村譯〕。東華。(原著出版年:1974)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2004)。課程基礎理論〔方德隆譯〕。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88)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民國110年03月15日)修正公布。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2057#lawmenu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辦理部分班級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辦法(民國109年02月21日)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84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前衛。
    方惠閔(2019)。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推動及實踐:政策工具觀點(系統編號:107NTCT1576010)〔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比令.亞布(2017)。可以更好的教育。原教界,77,10-11。
    伍麗華(2016)。臺灣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夢想與實踐。原教界,70,10-11。
    夷將.拔路兒(200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民族教育政策與規劃〔論文發表〕。政大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原住民族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余安邦(2005)。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當學校課程與在地文化相遇。遠流。
    吳俊瑩(2011年10月26日)。1902‧人止關之役。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11/10/26/1902%EF%BC%8E%E4%BA%BA%E6%AD%A2%E9%97%9C%E4%B9%8B%E5%BD%B9/
    吳清山(2015)。「實驗教育三法」的重要內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58,42-58。
    呂枝益(2000)。多元文化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中等教育,51(3),28-43。
    宋麒麟(2022)。從「文化回應」觀點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19-23。
    李家同(2019年6月18日)。我的教育專欄(192)可憐的偏鄉孩子〔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otes/2846078952337982
    李偉廷(2019)。地方本位之原住民永續發展教育:以魯凱族小學為例(系統編號:107NSYS5331024)〔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偉廷、邱俊翰、謝百淇(2019年5月31日)。以地方本位教育提升原住民學生之地方感〔論文發表〕。2019「多元族群教育與文化回應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阮金福(2019)。屏東縣原住民重點學校推動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現況之研究(系統編號:107NPTU0576011)〔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周水珍(2009)。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三所原住民小學為例(系統編號:097NHLT5576083)〔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君憶、卯靜儒、鄭淑惠(2021)。校本課程評鑑之真義:從關懷教師作為課程發展者的觀點出發。教育研究月刊,330,21-33。
    林佳靜、許世璋(2017)。地方本位環境教育課程的實踐-以東臺灣一個原住民小學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5(4),301-330。
    林宥辰(2021)。臺東地區原住民族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現況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48-53。
    林柏任(2013)。泰雅族國小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國立臺東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http://paperupload.nttu.edu.tw/CA4BD71DBC8AB41/7f92102c9cf02cd7.pdf
    林慧萍(2021)。「素養」與「教養」的地方本位學校教育-以KIST桃源國小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34-43。
    林錫恩、范熾文、石啟宏(2018)。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經營策略之探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35-142。
    姜韻梅(2018)。從逆境中突起-偏鄉學校學校本位課程變革的實例分享。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336-349。
    施玉權(2018)。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及專班之推動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07-112。
    柯金龍(2021)。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個案研究-以屏東縣百合國小分校為例(系統編號:109NPTU0576007)〔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學探究:Sobel、Theobald與Smith的觀點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15-138。
    洪萱芳、林英杰、顏瓊芬(2019)。偏鄉學生面臨科學探究式專題導向教學法之學習挑戰。科學教育學刊,27(2),121-145。
    洪萱芳、顏瓊芬、張妤萍、洪韶君(2016)。以偏鄉國小為場域之地方本位環境教育課程省思。科學教育學刊,24(3),299-331。
    紀逢祥(2017)。屏東縣排灣族地區琉璃國小原住民族特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個案研究(系統編號:106NTTU5626001)〔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范志傑、林曉玟、白惠如(2022)。原住民族文化實驗課程實施現況-以臺中市立和平國民中學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41-47。
    韋政通(2017)。中國文化概論。水牛。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102年度推展以民族教育為特色之學校本位課程計畫。https://news.hlc.edu.tw/index.php?page=department&keyword=%E5%AD%B8%E6%A0%A1%E6%9C%AC%E4%BD%8D%E8%AA%B2%E7%A8%8B&id=51092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年03月25日)。部落換工文化開墾耕作互相幫助。http://www.tipp.org.tw/news_article.asp?F_ID=44009&FT_No=1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a)。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畫(110年至114年)。https://is.gd/D7hU6W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b)。建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110年至114年)。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F6F47C22D1435F95/2D9680BFECBE80B6A5B2D15904623144-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110年度推展以民族教育為特色之學校本位課程計畫。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73E0ECEF4C50F657/0D16739B5C3317ABA314C871B00DD77C-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2年11月15日)。泰雅族文化大補帖!讓看見太陽帶你發現泰雅文化之美!。https://explorethesun.tw/story_detail.php?id=60
    原住民族委員會(無日期)。原住民族分布區域。2021年9月2日,取自https://www.cip.gov.tw/zh-tw/tribe/grid-list/index.html?cumid=8F19BF08AE220D65
    原住民族教育法(民國110年01月20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7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2015年10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瀕危語言地圖集》[UNESCO Project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http://ilrdc.tw/news/foreign.php?newsdate=2015-10
    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民國108年12月18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H0020031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聯合文學。
    徐偉民(2019)。原住民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的發展:以一所實驗小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65(4),77-116。
    徐凱齡(2018)。臺東縣推廣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系統編號:107NTTU5178012)〔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殷寶寧(2018)。以設計人類學反思學校設計過程初探:阿里山達邦國小個案研究。雕塑研究,19,1-53。
    秦夢群、溫子欣、莊俊儒(2017)。實驗教育之特色及對現行教育之啟示。臺灣教育,704,2-11。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民國101年05月15日)修正公布。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342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民國87年01月)公布。https://www.k12ea.gov.tw/files/97_sid17/%E7%B8%BD%E7%B6%B1.pdf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測驗統計與適性學習研究中心(2021)。110年縣市學力檢測結案報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20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語言發展法(民國108年01月09日)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H0170143
    張如慧(2020)。原住民族實驗學校的教材編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3),34-37。
    張凱智、宋秉明(2010)。民眾參與、地方依附對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以三個不同觀光發展形態社區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6(2),89-115。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師大書苑。
    張碧如(2018)。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開啟教育改革的可能性。教育脈動,14,9-15。
    張學謙(2011)。從點滴式到浸淫式的族語教學-紐西蘭語言巢的啟示。原教界,39,54-57。
    教育基本法(民國102年12月11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手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部。
    教育部(2021年2月24日)。原住民重點學校新校園運動-強化學習動機與民族文化承傳。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0B88E0FA09A9EE5B
    教育部(2022年5月25日)。原住民族教育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10nativ_ana.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實驗教育要點(民國110年12月30日)修正公布。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Source.aspx?id=GL001501#lawmenu
    許智偉(2012)。西洋教育史新論:西洋教育的特質及其形成與發展。三民。
    許詩涵(2016)。古士國小民族教育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系統編號:104NPTU0212007)〔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合研究方法。精華。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師大書苑。
    陳枝烈(2002)。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學習適應、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部。
    陳枝烈(2013)。臺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4),147-168。
    陳枝烈(2017)。原住民族的實驗教育。原教界,77,12-17。
    陳建志(201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兼論理念學校與教學卓越獎之助益。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6(3),69-106。
    陳嘉皇(2019年5月30日)。博屋瑪國小PLC之泰雅民族數學課程設計研究〔論文發表〕。「多元族群教育與文化回應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陳寬裕(2017)。應用統計分析:SPSS的運用。五南。
    傅麗玉(2003)。誰的生活經驗?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原住民生活經驗教材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31,5-26。
    彭雅靖(2017)。校長課程領導與課程建構之研究-以屏東縣一所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小學為例(系統編號:105NPTU1829003)〔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曾尤尤(2019)。原住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設計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南投縣久美國民小學為例(系統編號:107CTC00829034)〔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馮朝霖(2012)。另類、教育與美學三重奏。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編),2020教育願景(83-116頁)。學富。
    黃光雄、楊龍立(2021)。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第5版)。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昭勳(2019)。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新住民學生教育的推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177-183。
    黃智慧(2015年9月18日)。臺灣瀕危族群文化困境評析〔論文發表〕。「跨‧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葉川榮(2022)。以國外經驗思考我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師資培育模式之挑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24-28。
    詹志禹(1997)。你的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教育研究,56,63-67。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8,173-199。
    劉遠楨、黃思華(2015)。從小實驗發現原住民學童的學習方式。科學發展,510,66-71。
    劉鎮寧(2018)。偏鄉小校推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從契機到實踐的困境與出路以臺東縣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87,52-65。
    蔡金田(2020)。學校本位課程導論。載於林海清與王智弘(編),校本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務(11-28頁)。高等教育。
    蔡清田(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踐與新猷。載於蔡清田、鄭又嘉、陳鳳珠、雲大維、林峰毅、李旭民、賴乾永、吳錦雲、吳毓智(合著),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教務課程領導(1-19頁)。五南。
    蔣為文(2002)。民主臺灣的語言人權在哪裡?。載於施正鋒(編),語言權利法典(4-7頁)。前衛。
    鄭淵全、陳殷哲(2016)。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脈動,7,4-20。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民國107年01月31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60
    辦理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補助要點(民國109年07月16日)修正公布。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A8362871EA0BBFF/0D16739B5C3317AB877BAABB2CF4DB88-info.html
    魏坤賓(2016)。實驗教育能讓原住民族教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嗎?。原教界,70,42-45。
    羅淑馨(2013)。泰武國小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現況之研究(系統編號:102NTTU0576023)〔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1(4),27-50。
    譚光鼎、林明芳(2002)。原住民學習式態的特質-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學童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48(2),233-261。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高中生學習現況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41-169。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0)。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
    蘇揚期、王柏山(2005)。「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10,109-136。

    二、英文文獻
    Apple, M. W. (2014).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3rd ed.). Routledge.
    Banks, J. A. (2015a). Issues and Concepts.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9th ed, pp. 2-23). Wiley.
    Banks, J. A. (2015b). Race, ethnicity, and language.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9th ed, pp. 151-170). Wiley.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Allyn & Bacon.
    Bernstein, B. (2009).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Routledge.
    Dehyle, D. (1992). Constructing failure and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Navajo and Ute school leaver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31(2), 24-46.
    Eggleston, J.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Routledge.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Bergin & Garvey.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25-43). Macmillan.
    Gay, G. (2002). Preparing for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3(2), 106-116.
    Gay, G. (2018).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rd ed.).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Bergin & Garvey.
    Hill, C. L. (2004).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ural Navajo high school students (Publication No. 3118998) [doctoral dissertation,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IBM Corp. (2021). IBM SPSS Statistics for Windows (Version 23.0).[Computer software]. IBM Corp.
    Knapp, C. E. (2005). The "I - thou" relationship, place-based education, and Aldo Leopold.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7(3), 277-285.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almer Press.
    Nieto, S. (2000).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3rd ed.). Longman.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ECD.
    Phinney, J. S. (1995).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n A. M. Padilla (Ed.), Hispanic psychology: critical issu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57-70). Sage.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kilbeck, 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and J. Welton (Eds.),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ur case studies (pp. 154-166). Ward Lock Educational.
    Slavin, R. E. (1985).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ying contact theory in desegregated school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1(3), 45-62.
    Sleeter, C. E., & Grant, C. A. (2007).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6th ed.). Wiley.
    Smith, G. A. (2002).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Phi Delta Kappan, 83(8), 584-594.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 communities. Orion Society.
    Wlodkowski, R. J., & Ginsberg, M. B. (1995). Diversity and Motiva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Jossey-Bass.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5/1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