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玲伊 |
---|---|
論文名稱: |
國民中學社會資本現況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如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資本、學校社會資本、社會網絡、信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調查、統計與分析,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國民中學學校社會資本之現況與差異情形。
本研究自變項為「學校環境變項」與「教師人口變項」,學校環境變項包含五項,分別是學校所在地區、是否為偏遠學校、學校規模、學校型態、學校校齡;教師人口變項則包含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於現職學校服務年資等。學校社會資本,包含內部社會資本與外部社會資本,各分成網絡、規範、信念、信任四個層面。內部社會資本主要探討學校教師之間的社會資本現況;而外部社會資本則探討學校教師與家長間之社會資本現況。
調查研究對象為臺北縣公私立國中教師,正式問卷共寄出928份,回收有效問卷59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66%。
經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考驗分析後,本研究得到幾項重要結論如下:
1. 國民中學學校社會資本現況「良好」。
2. 國民中學學校「內部」社會資本現況優於學校「外部」社會資本現況。
3. 社會資本各層面得分由高至低排列為內部規範、內部信任、內部信念、外部信任、外部規範、內部網絡、外部信念、外部網絡。
4. 不同的「學校所在地區」、「是否為偏遠學校」與不同的「教師性別」之學校社會資本無差異
5. 國民中學社會資本的「外部網絡」層面現況有待改善。
6. 「私立高中國中部」之學校社會資本現況比「縣立高中國中部」與「縣立國中」之學校社會資本現況好。
7. 服務年資達21年以上的國民中學教師所知覺之社會資本現況得分較佳。
根據研究所得之結論,分別對學校、教師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提高學校社會資本與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
關鍵字:社會資本、社會網絡、信任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differe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Social capital in schools includes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Both of them have four parts: network, norms, belief and trust. The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aims at explo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capital between teachers in schools. The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aims at explo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capital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he subject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teachers in public and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Questionnaires of 928 copies were dispatched. The 598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By mean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status of social capita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good.”
2. The status of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better than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3. The ranking of grades from the highest to the lowest is internal norms, internal trust, internal belief, external trust, external norms, internal network and external network.
4.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s of schools, whether remote schools or not, and the teachers’ gender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5. The status of ”external network” of social capita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needs improving.
6. The status of social capital in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s is better than that i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7. The teachers who have been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for more than 21 years get better grades in the percep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further future study.
Keyword: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 trust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方士杰、黃仲銘、龔志賢(2001)。組織間學習、社會資本、協調機制之關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論文,長榮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系。
方士杰、蕭元哲(2000)。公共管理與組織群網絡信任角色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論文,義守大學企業管理系。
方鈺如(2002)。人際信任、社會資本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源起與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元珊(2005)。國民小學社會資本與教師知識分享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如哲(2002a)。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臺北:五南。
王如哲(2002b)。以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觀點論如何提升學校社區化之教育效能。教育資料集刊,27,63-72。
王思秀(2004)。社會資本對於知識創造活動、智慧資本及知識管理績效影響之研究。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思潔(2003)。社會資本、組織學習能力與創業績效之研究—以臺灣中小企業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左 珩(2002)。社會資本與台灣知識經濟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92(9),33-72。
朱雲鵬(2002)。以開放、融合及現代化提升臺灣的社會資本。中國時報,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江柏宜(2004)。由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組織應用派遣人力之策略觀。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江福興(2004)。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國內製造業員工之人格特質與工作價值觀對其工作績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何采穎(2003)。在台外商知識流通與研發策略關聯性之實證研究-社會資本之觀點。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瑞珠(1998)。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教育學報,26(2),233-261。
吳清山、林天祐(2005)。社會資本,教育研究月刊,140,159。
宋榮斌(2003)。社會資本、智慧資本與財務資本對通路服務品質、通路關係品質與通路忠誠度之影響-以飲料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李文益(2003a)。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業成績、成就抱負:臺東師院學生的貫時性因果分析。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李文益(2003b)。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社會資本理論的詮釋。教育社會學通訊,47,12-17。
李佳玲(2003)。影響台東師院男女生學業成績差異之因果機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李宗勳(2003)。「全球化」、「社會資本」下的政府再造-兼論海峽兩岸政府職能之轉換。競爭力評論,5,6-37。
李宛蓉譯(2004),F. Fukuyama 著。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臺北:立緒文化。
李貞宜(2002)。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辛守仁(2004)。軍人對晉升機會的知覺: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新富(2004)。家庭社會資本組成構面及其與學習結果之關係。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85-112。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心理。
房樹梅(2004)。醫院策略聯盟與社會資本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宛蓉(2005)。由多元入學方案談社會資本對升學選擇與機會的影響。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之「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林亮雯(2003)。Coleman的社會資本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相關探討。2005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d.ntnu.edu.tw/~seph/2003121102.htm
林亮雯(2004)。James S. Coleman社會資本論及其教育應用-TEPS之檢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1-16。
林清標(1998)。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連性。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林森富(2001)。社經背景、文化資本與教育成就。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翠玲(2004)。國中教師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志芳(2002)。組織之社會資本與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以參與工研院研發聯盟廠商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希勇(2004)。族群 、地區與家庭背景對臺東國小學童成績之影響機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香港青年協會(2002)。社會資本之網絡連繫、信任及互惠狀況的研究。香港:香港青年協會。
孫國青(1999)。社會資本說的台灣產業印證-社會資本的形成、發展與維繫。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連彥(2002)。國中公民道德科教師社會資本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殷允芃(2005)。信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天下雜誌,324,30-31。
康瀚文(2005)。社會資本對學生教育成就影響成因之探究。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之「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張苙雲(1997)。當代臺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載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九○年代的臺灣社會 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張培新(2005)。臺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凱迪(2004)。社會資本、創業導向、組織資源與創業績效之關係—臺灣新創企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張簡婉岑(2004)。以社會資本之觀點探討知識流通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連鎖企業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曹榮湘編選(2003)。走出囚徒困境—社會資本與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許秀梅(2004)。教師情緒智慧、社會資本與班級經營效能關聯探討---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連慶雄(2002)。社會資本、行銷智慧資本與績效—以房屋仲介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世宗(2004)。實踐團體中社會資本對組織績效之中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孝廷(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宗文(2004)。臺灣與韓國半導體產業比較:以「社會資本」觀點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怡靖(1999)。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財物資本論在臺灣的適用性。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陳怡靖、鄭燿男(2000a)。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臺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陳怡靖、鄭燿男(2000b)。臺灣地區家庭背景對就讀公/私立學校與受教育年數的影響:並檢證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社會資本論之適用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103-140。
陳金貴(2005)。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200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31228/1228-4.doc
陳奎熹(1993)。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恆鈞(2005)。社會資本與公共行政之關係。200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31228/1228-5.doc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臺灣地區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順利(1998)。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和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臺東縣關山地區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章文駿(2001)。社會資本觀點之組織積蓄與應用的研究-以參與工研院科技專案廠商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粘宏瑋(2004)。社會交換行為、社會資本及創新導向組織公民行為對研發團隊成員的內部構面績效之影響探討-以資訊科技業為例。東海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彭安麗(2004)。組織知識管理能力之研究-社會資本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鈺琪(2005)。逃不開的人情關係網絡?--從客家婦女的志願性服務工作探討社區參與和溝通中的社會資本與人情關係網絡。國立清華大學社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立凱(2002)。社區網絡對於居民社會資本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國卿(2002)。軍人晉陞機會之分析: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觀點。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湘玲(2003)。九二一災民社會資本與福利使用的關聯性分析─以南投縣竹山鎮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北:巨流。
黃毅志(2002)。書評林南(Nan Lin)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對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之啟發。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153-163。
楊志忠(2003)。以社會資本論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聯盟績效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肅棟(1999)。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以臺東地區國小學童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楊瑪利(2000)。背叛。天下,235,44-69。
葉耀仁(2002)。從社會資本的觀點探討知識創造與學習績效-以創造業之廠商聯盟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詹木財(2002)。健診機構選擇之影響因素--社會資本、財務資本與智慧資本之觀點。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詹益嘉(2002)。組織學習與組織創造關係之研究:社會資本的研究途徑。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未出版,臺北。
詹詩韻(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資本與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文獻探討。教育社會學通訊,51,13-17。
劉慶堂(2002)。屏東縣國小校長的社會流動與職位取得之因果機制-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孰重。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潘威歷(2003)。國中小學資訊教師線上社群平台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潘震澤譯(2006),Robert Sapolsky著。貧窮讓人生病。科學人,47,42-49。
蔡吉源(1995)。論臺灣地區社會資本、社區意識與社區社會之重建。臺灣經濟,228,1-12。
蔡進雄(2004)。學校競爭力的關鍵:論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提升。初等教育學刊,17,105-122。
蔡進雄(2005)。社會資本的意涵及其對學校經營領導的啟示。研習資訊,22(2),74-81。
蔡翼如(2003)。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輝偉昇(2003)。從社會資本角度看對知識部門及團隊學習效能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鄭惠玲(2000)。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錫鍇(2002)。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2005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R-091-024.htm
鄧方譯(1992),James S. Coleman著。社會理論的基礎。臺北:五南。
盧敏芳(2002)。社會資本、報酬制度與創新績效。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蕭詠璋(2004)。運用社會資本以追求企業創新。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賴宏誌(2003)。網絡關係對新創企業發展影響之研究-以臺灣高科技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碧瑤(2002)。社會資本、智慧資本和財務資本對於業務人員的業務效能之影響-以藥品行銷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謝俊義(2002)。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6,87-122。
謝蓉慧(2004)。社會資本與價值創造之初探-以連鎖藥局體系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羅筱秋(2004)。社會資本、知識流通及企業在地化行為對企業績效影響之實證分析。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顧忠華(1999)。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籌備處、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主辦之「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臺北市。
顧殷如(2003)。社會資本、信任與合作管理機制關聯性之研究-以跨組織合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貳、 英文部分
Adler, P. S. & Kwon, S. (2001). Social capital: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In Lin (Eds.),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89-115.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Adler, P. S. & Kwon, S.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7(1),17-40.
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G.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New York: Greenwood.
Bullen, P. & Onyx, J. (1998).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 Retrieved November 2, 2005, from http://www.mapl.com.au/A2.htm#4.%20The%20Elements%20of%20Social%20Capital
Burt, R. S. (2005). Brokerage and closur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apit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t, R. S. (1992).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In Nohria and Eccl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57-91.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urt, R. S. (1997).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2(2),339-366.
Burt, R. S. (2001).Structural holes versus network closure as social capital. In N.Lin (Eds.),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Cohen, S.& Fields, G.(1999).Social capital and capital gains in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1(2) ,108-130.
Cohen, D. & Prusak, L.(2001).In good company: How social capital makes organizations work.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oleman, J.S. (1990).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S.& Hoffer, T.(1987).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The impact of communities. NY: Basic Books.
Coleman, J.S.(1988a).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leman, J.S.(1988b). Soc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chools. Independent School, Fall, 9-16.
Dijkstra A. & Peschar J. L.(2003).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 Theore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in attainment research. In C. A. Torres and A. Antikainen (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Dika, S. L. & Singh, K.(2002). Applic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 critical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2(1), 31-60.
Forsyth, P.B.(2003).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the work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Demonstrating practice knowledg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eaders.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 and Certification , Taipei.
Glaeser, E. L. (n.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capital. Retrived 2005, Dec.17, from http://142.236.154.1/sp-ps/arb-dgra/publications/books/oecd/en/16-glaeser.pdf
Granovetter, M.(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80.
Granovetter, M.(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A theory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481-510.
Granovetter, M.(1992).Th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bor market analysis: A social structural view, in Granovetter, M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 The Public of Economic Life, Westview Press.
Gulati, R. & Gargiulo, M.(1999).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 Ameriac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5), 1439-93.
Helliwell, J. F. & Putnam R. D.(1995).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1(3), 295-307.
Helliwell, J. F. & Putnam, R. D.(1999) .Educ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NBER Working Paper, No. 7121.
Helliwell, J.F.(1996).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Asia. NBER Working Paper, No.5470.
Kawachi, I. et. al (1997) .Social capit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mort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87 ,1941-1948.
Krackhardt, D.(1992).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 . In Nohria and Eccl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216-239.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ehning, P. B. (1998).Towards a multicultural civil society: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3 (2), 221-242.
Lin, N.(2001a).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N.(2001b).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Lin,N.(Ed.),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Lochner, K., et. al(1999) .Social capital: A Guide to its measurement. Health & Place, 5, 259-270.
Nahapiet, J. & Ghoshal, S.(1997).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value in 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 35-39.
Nahapiet, J. & Ghoshal, S.(1998).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OECD(2001).The well-being of nations: The rol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Paris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h, H., Kilduff, M., and Brass, D. J.(1999). Communal social capital, linking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Meeting , Chicago.
Ortiz,F. I. & Ogawa, R.T.(2000).Site-based decision-making leadership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8(5), 486.
Ostrom, E. & Ahn, T.K. (Eds.) (2003). Found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Northhapton. MA: Edward Elgar.
Paxton, P.(1999).Is social capital decl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ultiple Indicator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1) , 88-127.
Portes, A (1998).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24.
Putnam, R.D.(1993a).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D.(1993b).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13, 35-42.
Putnam, R.D.(1995a).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 (1), 65-78.
Putnam, R.D.(1995b).Turning in, tur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 664-683.
Rose R.(2000)“How much does social capital add to individual health? ” Social Science, 51, 1421-1435.
Sandefur, R. & Edward O. Laumann. (1998).A paradigm for social capital. Rationality Review, 11(4), 481-501.
Tsai, W.& Ghoshal, S.(199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4), 464-476.
Tsai, W.(2000). Social capital, strategic relatedn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raorganizational link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1,925-939.
Veenstra, G.(2000).Social capital, SES and individual-level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 50, 61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