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芸 Yang Yun |
---|---|
論文名稱: |
未婚青年的子女價值與生育期望探討 A Study on Unmarried Early Adults' Value of Children and Fertility Expectancy |
指導教授: |
周麗端
Chou, Li-T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未婚青年 、生育期望 、理想子女數 、性別偏好 、子女價值 、生育酬賞 、生育代價 |
英文關鍵詞: | unmarried youths, fertility expectancy,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gender preference, children value, fertility reward, fertility cos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6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未婚青年的子女價值與生育期望。研究採方便取樣的方式進行調查,在台北縣市與花蓮縣市兩地共回收有效問卷520份。研究以「性別角色態度量表」、「生育酬賞量表」、「生育代價量表」、「生育期望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為研究工具收集資料進行分析,所得資料以SPSS 11.5版進行處理分析,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區別分析進行統計考驗。分析結果如下:
一、未婚青年生育期望之分析:
(一)理想子女數
1.半數未婚青年期望生育2名子女,但亦有一成不想生育任何子女
2.男女生育期望大不同,未婚男性對理想子女數的期待顯著高於未婚女性
3.未婚青年的性別角色態度普遍較現代化、較平權
4.未婚青年愈認同生育酬賞價值,其理想子女數愈多;未婚青年愈認同生育代價,其理想子女數愈少
5.未婚青年愈認同「親密情感連繫」的生育酬賞價值,其理想子女數愈多
(二)子女性別偏好
1.未婚青年普遍認為「生男生女一樣好」
2.未婚青年年齡愈大、或持有傳統性別角色態度,愈無所謂性別偏好
3.子女價值之生育酬賞及生育代價的「生存環境」可有效區別性別偏好
二、未婚青年子女價值之分析:
(一)生育酬賞
1.未婚青年顯著較認同「個人情感層面」的生育酬賞價值
2.未婚男性顯著較女性認同生育子女是為了「傳宗接代與生命延續」、「養兒防老」、「社會地位」與「道德價值」
3.未婚青年顯著較不認同「家族結構層面」的生育酬賞價值
4.未婚青年的「親密情感連繫」、「道德價值」會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生育代價
1.多數未婚青年認為生育子女要付出相當代價
2.未婚女性顯著較男性認同生育子女會有「精神負擔與教養責任」與「經濟問題」
3.宗教信仰為道教的未婚青年在「生存環境」的認同程度顯著高於民間信仰與無宗教信仰的未婚青年
4.未婚青年生長在折衷家庭較核心家庭重視「生存環境」的子女價值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investigate what unmarried early adults think of children value and fertility expectancy. Convenient sampling is used in this study with 520 eligible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from Taipei City , Taipei County, and Hua-lian County. The instrument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re sex role attitude scale, fertility reward scale, fertility cost scale, fertility expectancy scale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ll statistics are computed by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SPS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one-way ANOVA), chi-square test, Pe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are utilize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between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s follows:
A. The analysis for fertility expectancy among unmarried early adults:
1.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1)About half of unmarried early adults expect to give birth to two children whereas ten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have no intention to bear any child.
(2)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for fertility expectancy between unmarried men and women. Unmarried males have higher expectancy for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than unmarried females.
(3)Unmarried early adults’ sex role attitud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oretical midpoint, that means unmarried early adults are tend to have modernized and equal sex role attitude.
(4)Results from multiple regression suggest that the unmarried early adults recognize more fertility rewards, the larger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they expected to have. Unmarried early adults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more fertility costs, the smaller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they expect to have.
(5)Unmarried early adults who more recognized “keeping close relationship” as fertility reward expect to have larger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2. Gender preference for children
(1)Unmarried early adults have no gender preference for giving birth – boys and girls are both good.
(2)The older or having sex role attitude traditionally unmarried early adults are, the less they seem to care about the gender preference issue.
(3)Fertility reward and fertility cost of “living environment” can efficiently discriminant the gender preference.
B. The analysis for children value among unmarried early adults:
1. Fertility rewards
(1)Unmarried early adults’ “personal affection fertility rewar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oretical midpoint.
(2)Compared with unmarried females, unmarried males significantly recognize that fertility is for the purpose of “continuing the family life”, “raising sons to support one in one’s old age”, “social status”, and “moral value”.
(3)Unmarried early adults do not significantly recognize fertility reward when it comes to maintain “family and kinship structure”.
(4)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for unmarried early adults who have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between “keeping close bound” and “moral value”.
2. Fertility costs
(1)The majority of unmarried early adults believe that they had to pay costs for bearing children.
(2)Compares to unmarried males, unmarried females significantly recognize bearing children would accompany “psychological burden and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roblems”.
(3)Unmarried male Taoist believers significantly recognize more than those unmarried folklore believers or atheists when it comes to the cost of living environment.
(4)Unmarried early adults who grow up in joint families, children value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ost” more than those growing up in nuclear families.
中文參考文獻
王行(1999)。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77-202)。台北市:心理。
王彩婺(2003)。男嬰偏好對台灣地區已婚有偶婦女生育動機與生育行為的影響。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叢桂(1999)。性別角色信念、家庭承諾、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之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
王麗容(1995)。台北市家庭結構變遷與福利需求之研究。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59輯,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內政部(2004)。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三年第二十週(92年生育率統計)。2004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04)。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三年第二十四週(92年新婚與再婚者年齡統計)。2004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05)。內政統計通報九十四年第二週(93年人口自然增加概況)。2005年1月14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05)。內政統計通報九十四年第二十週(93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2005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田安里(2005)。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對婚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丘玲玲(1997)。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生生活滿意度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1993)。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頁91-92)。
行政院主計處(2003)。台灣地區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2005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215115953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5)。性別統計專刊年報。2005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3518&CtUnit=1147&BaseDSD=7
江桂香(2005)。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大調查結果公佈。嬰兒與母親,339,282-287。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亦園(1976)。人口的心理學研究。人口問題與研究(頁113-128)。台北市: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編印。
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顧海根譯(2002)。Arthur S. Reber著。心理學辭典。台北市:五南。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敏萍(2004)。單親家庭依父或依母知青少年性別角色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未婚在學學生為對象。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紹嶸、蔡文輝(譯)(1984)。Lamanna M. A., & Riedmann A.著。婚姻與家庭(Marriage and the Family)。台北市:巨流。
呂素美(1997)。我的家我的愛-家庭價值觀問卷調查分析。學前教育,19(10),50-61。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就君(1999)。婚姻與家庭。台北市:華騰文化。
吳就君、鄭玉英(1993)。家庭與婚姻諮商。台北縣:空大。
吳碧珠(1978)。影響理想子女數因素之探討~台灣地區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聰賢(1974a)。從子女價值談人口增加問題。綜合月刊,63,19-24。
吳聰賢(1974b)。重男輕女與人口增長。人與社會,1(6),21-23。
吳聰賢(1976)。台灣的人口。人口問題與研究,66-97。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林秀雲(1972)。影響有偶婦女理想子女數的社會因素的分析。國立
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琪(2003)。已婚婦女之子女價值、理想子女數與性別偏好-世代觀點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欣蓉、李美玲(2002)。嬰兒健康生產函數:台灣的實証研究。經濟論文叢刊,30(1),77-111。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純瓊(1988)。台灣地區嬰兒性別偏好之初步探討。人口學刊,11,19-32。
林震雯(1993)。雙生涯家庭父母親職角色與兒童性別角色態度的關係。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嬪嬙、江貴香(2005)。「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問卷發表暨「鼓勵生育措施」座談會。嬰兒與母親,340,90-96。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施茂林、劉清景(主編)(2004)。最新實用六法全書。台南市:世一。
胡月娟(譯)(1996)。David M. Brodzinsky & Anne V. Gormly & Sueann Robinson Ambron著。實用人類發展學(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台北市:華杏。
高淑娟(1998)。大學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高淑貴(1972)。家庭理想與家庭人口結構的關係~市、鄕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得雄、張明正(1988)。人口學與家庭計畫。台北市:空大。
徐新娣(2004)。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大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婦女、家庭與生育率調查~臺灣地區第八家庭與生育力調查(KAP-8 調查)(1998)。2005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do/www/themeParkDocRead?themeParkDocumentId=49398&type=document&themeParkId=638
許玉君(2005,4月6日)。經建會推估,100年後台灣剩800萬人。聯合報,A6版。
黃民琳(1979)。影響理想男孩數因素的探討~台灣地區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秀珠(2002)。青少年子女價值觀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倩倩(1996)。台北縣市大學生性別角色、自我概念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迺毓(1991)。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1995)。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黃慧真(譯)(1990)。Sally W. Olds & Diane E. Papalia著。成人發展(Adult Development)。台北市:桂冠。
梁香(2001)。台灣南部地區婦女生育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梁玉芳、羅嘉薇(2005,6月20日)。台灣新三不,不婚、不生、不立。聯合報,A3版。
張明正(1996)。台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婦幼政策。載於陳肇男等(編著),人口、就業與福利(頁255-307)。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張明正、李美慧(2001)。台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展望。人口學刊,23,93-112。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淑靜(2004)。台灣地區婦女生育態度及行為探討。私立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瑞真(2000)。國小未婚教師性別角色、成就動機與婚姻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樹棟、李秀領(1996)。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市:南天。
陳文斌(2005)。婦女最佳生育年齡。2005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atrica&article_id=2189541
陳其南(1988)。中國人的家族與企業經營。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
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頁129-131)。台北市:巨流。
陳惠惠(2004,12月16日)。每四個單身女,一個不想婚,國健局調查男性六成七想婚,有一名子女家庭多半不願再生。聯合報,A11版。
陳惠雯(2000)。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寬政(1997)。台灣地區人口出生數量的動態模擬。人口學刊,18,1-18。
章英華(1994)。變遷社會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3,1-34。
章英華、傅仰止(2002)。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第三次。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2-H-001-014-B1)。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郭筱雯(1993)。已婚婦女對健康家庭的知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文星(1988)。從人格發展看中國人的性格。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頁227-256)。台北市:桂冠。
陽琪、陽琬(譯)(1995)。Norman Goodman著。婚姻與家庭(Marriage and the Family)。台北市:桂冠。
楊國樞(1976)。人口的心理學研究。人口問題與研究(頁252-283)。台北市: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編印。
楊雅雯(1994)。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對青少年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及異性交友行為影響的比較研究~生親與單親家庭之比較。私立文化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懷真(2001)。婚姻與家庭。台北市:三民。
蔡文輝、徐麗君(1985)。老年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鄭啟川(1997)。性別偏好與生育。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一龍、陳寬政、楊靜利(2003)。鼓勵生育與所得稅免稅額調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51-77。
劉清榕(1972)。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報告。台北: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潘婉茹、卓紋君(2002)。母親性別教養態度與高職女生性別特質、異姓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517-545)。台北市:五南。
薛承泰(1995)。變遷中的台灣家庭結構-從人口與婚姻談起。社會建設,89,81-94。
薛承泰 (1998)。台灣人口與家庭變遷及其衍生之問題。載於輔大中國社會文化研究中心所舉辦之「兩岸社會變遷中家庭與其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26),台北。
薛承泰(2003a)。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季刊(秋季號),245-259。
薛承泰(2003b)。台灣地區人口特質與趨勢: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幾個啟示。國家政策季刊,2(4),1-22。
薛承泰、王嘉寧(2001)。台灣「頂客族」的形成與特質。人口學刊,22,19-48。
謝雨生、鄭啟川(1998)。家庭之小孩性別與生育行為。跨世紀台灣的人口與相關現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2-221)。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協會。
蕭家華(2002)。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蕭崑杉(1973)。影響子女價值與生育能力差異的社會心理因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崑杉(1975)。子女價值的分析。思與言,5 (13),46。
藍采風(1986)。婚姻關係與適應。台北市:張老師。
羅瑞玉、郭明堂、張麗麗(2000)。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之編制與常模建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西文參考文獻
Affleck, M., C. S. Morgan, and M. P. Hayes (1989).The influence of gender role attitudes on life expect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Youth and Society 20,307-319.
Chapman, B. E. (1989).Egalitarian sex roles and fertility in Canada. in J. Legate, T.R.Balakrishnan and R. P. Beaujot (Eds.). The Family in Crisis: A Population Crisis?(pp.121-139). Ottawa: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Christian, H.(1994).The Making of Anti-sexist Men.London:Routledge.
Hoffman, L. W., Thornton, A. and Manis, J.D.(1978).The value of children to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population,1(2),91-131.
Hollingshead, A.B.;& Redlich, F.C.(1958).Social class and mental illness:A community study.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Kaufman, G. (2000). Do gender role attitudes matter? Family formation anddissolution among traditional and egalitarian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1(1),128-144.
Chou Li-Tuan.(1995).The correlation of family social relations with young Chinese adult’s perceptions of family values in Taiwa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Measor, L.& Sikes, P.(1994).Gender and School.New York:Cassell.
Morgan, S. P., and L. J. Waite (1987).Parenthood and the attitudes of young adult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541-547.
Rempel, J. (1985). Childless elderly: What are they missing? Journal of Marriage end Family,47(2),343-348.
Rokeach, 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New York:Free Press.
Shek, D. T. L. (1996). The value of children to Hong Kong Chinese par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0 (5), 561-569.
Van, I. M. H. (1992).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 A review od studies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Developmental Review,12,76-99.